9.2 液体的压强 难点突破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液体的压强 难点突破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7 15:2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2 液体的压强 难点突破练习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不变的是(  )
A.将探头放在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
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将探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
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的实验场景,关于此操作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甲与丁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C.乙与丙探究: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D.甲、乙、丁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深度有关
3.如图所示,质量与底面积相同且厚度忽略不计的三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三个容器对桌面压强相等 B.三种液体密度关系ρ丙>ρ乙>ρ甲
C.三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 D.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小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A点的压强等于B点的压强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C点的压强小于D点的压强
C.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要使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小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以在两容器中分别倒入体积相等的液体
D.若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甲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5.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

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
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6.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C升到15°C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  )
A.B.C.D.
7.如图是两边管子粗细相同,足够高的连通器,中间有一个可无摩擦移动的活塞。刚开始活塞固定不动,两管液面相平,左管液体是酒精(ρ酒精=0.8×103 kg/m3),右管液体是水(ρ水=1.0×103 kg/m3)。现松开活塞,重新稳定后(  )
A.右边液面下降1 cm B.右边液面下降2cm
C.右边液面比左边液面低1 cm D.左右液面一样高
8.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甲液面高于乙液面。液体中的a、b两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关系分别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两个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比乙粗,它们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液体,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乙,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内A、B两点到容器底部的距离相等,其压强分别为pA、pB。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pAF乙
B.ρ甲>ρ乙,pA>pB,F甲>F乙
C.ρ甲=ρ乙,pA=pB,F甲D.ρ甲<ρ乙,pA10.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容器,底面积相同,装有等高的同种液体如图所示.若容器重不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
B.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力
C.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等于它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D.两容器对桌面产生的压强相等
1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相同,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则液体对容器底压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密闭的奶茶饮料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该饮料倒置过来放在桌面上,压力、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B.杯子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C.杯内奶茶对杯子底的压力减小
D.杯内奶茶对杯子底的压强减小
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m甲>m乙。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没在甲、乙液体中,且ρ球>ρ甲=ρ乙,液体无溢出。此时甲、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甲、Δp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量分别为ΔpA、ΔpB,则(  )
A.一定大于 B.一定等于
C.一定小于 D.可能等于
14.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高度均为h的液体,则甲、乙液体的密度ρ以及各自剩余质量m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m甲>m乙 B.ρ甲>ρ乙,m甲<m乙
C.ρ甲<ρ乙,m甲>m乙 D.ρ甲<ρ乙,m甲<m乙
15.如图所示,盛有液体甲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和均匀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对地面的压强。现从容器内抽取部分液体甲并沿水平方向截取部分圆柱体乙,使得它们剩余部分的深度或高度均为,则甲、乙的密度以及液体甲对容器底部、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 p的关系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6.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0cm2,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N;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 ,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 。(后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容器质量相等、底面积相同,内装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和,距离容器底部等高的位置有A、B两点,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和。则 , 。(均选填“>”“<”或“=”)
18.如图所示,甲容器为底面积为120cm2的圆柱形容器,内装l0cm的酒精,则甲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甲容器中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 N。乙容器是由两个底面积分别为80cm2和100cm2的上、下圆柱形组成,且下圆柱形的高为6cm,内装10cm深的水。现分别从甲、乙两容器中抽取质量均为m的酒精和水,使得剩余的酒精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则质量m为 g。(已知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19.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相同的U型管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液体中,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0相同,如图所示,此时两容器内液面相平,则两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若将两金属盒同时竖直向下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后,则此时两U型管内液面的高度差H甲 H乙(均选填“>”、“<”或“=”)
20.如图甲所示的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该容器上、下两部分都是圆柱形,其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底部装有控制阀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0.8103kg/m3的液体,液体通过控制阀门匀速排出的过程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阀门打开前液体的深度H= cm,上、下两部分横截面积之比S1:S2= 。(g取10N/kg)
2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重力不计的圆柱形容器A、B,横截面积均为5.0×10﹣3m2,A的底面向上凸起,B的底面为平面。在两容器中均加入重为10N的水,则B对桌面的压强为 Pa。若A、B容器的水中同一高度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A、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pA′ pB′(大于/小于/等于)。
22.如图所示的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酒精、清水与盐水,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所装三种液体中,质量最大的是 ,质量最小的是 。
23.如图所示,两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使甲、乙剩余部分的深度均为,若此时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甲、乙抽出部分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大小关系是 。(均选填“>”“<”或“=”)
2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着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甲、乙两容器,容器内装有质量与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此时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关系F甲 F乙;从甲、乙两容器中分别抽走三分之一高度的液体,则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 p乙(均选填“>”“=”或“<”)。
25.装有液体的轻质密闭圆台形容器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容器倒置放置,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将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果倒置前、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为Δp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化量为Δp液,则Δp容 Δp液(选填“>”、“=”或“<”)。
26.如图所示,圆柱体甲和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乙的底面积之比为9:10,把它们平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甲物体上,沿水平方向截取一段长为x的物体A,并平稳放入容器乙中,用力使物体A刚好浸没在液体中,且使物体A不与容器乙接触(液体无溢出);截取后,甲对桌面的压强和乙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随截取长度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0.9×103kg/m3,圆柱体甲截取前和容器乙中的液体质量之比为 ,容器乙中液体的密度为 kg/m3。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4分)
27.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中,进行了如图的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型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 ;如果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中液面已经有高度差,应该通过 方法进行调节(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 两图进行对比。
(4)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 的压强大小关系。
(5)丙、丁两容器底面积相同,盛装相同深度的相同盐水,现在像图中丙、丁两个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蒸馏水(水均未溢出)并充分搅拌,待液体静止后,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 丁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8.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所用压强计的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应该选用 (选填“薄”或“厚”)一些的较好;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为了使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选填“A”或“B”);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该实验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这种实验方法叫做 ;
(4)分析A、B两图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5)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选用图乙中的 两图进行对比;
(6)若将U形管压强计进行改造用于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如图丙所示,将两完全相同探头分别放在A、B容器内,A容器中为待测液体ρ1,B容器中为水;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均为h时,U形管压强计中左右水面高度差为Δh,忽略橡皮膜形变,则待测液体ρ1= (用ρ水、h、Δh表示);若橡皮膜形变不能忽略不计,但不计其对h测量的影响,则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注:始终忽略橡胶软管气体被压缩带来的影响)。
四、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29.如图所示,容器重10 N,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上部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下部是边长为40cm的正方体,若向容器内注入64.5kg某种液体,液面刚好在上面正方体的中间。(g取10N/kg)求:
(1)该液体的密度;
(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3)桌面受到的压强。
30.如图所示,体积为、密度为的均匀实心圆柱体甲和底面积为、高为0.4米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乙置于水平桌面上,乙容器内盛有0.3米深的水.求:
①甲的质量;
②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③现将圆柱体甲浸没在乙容器内的水中,求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31.如图所示,质量为0.1kg、底面积为1×10-2m2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底面积为5×10-3m2的薄壁圆柱形轻质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的水中浸没有一密度为5×103kg/m3的金属球,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0.1m。
(1)求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强p木;
(2)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水;
(3)若将该金属球从容器中取出并放到木板上,发现此时木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加了1000Pa,求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金属球表面所沾水忽略不计)。
五、综合题(10分)
32.如图(a)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个底面为0.2米×0.2米正方形的柱形容器甲,内盛有深度为h的水,容器足够高,密度为千克/米的实心长方体乙竖放在桌面上,其边长如图(b)所示,求:
(1)当米时,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 ;
(2)长方体乙的质量= ;
(3)若将长方体乙以不同方式放入甲容器中:
①当米时,采用 方式可以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较大(选填“平放”、“竖放”或“平放或竖放相同”),求出该增加量= ;
②通过计算说明,h至少为 米时,采用平放或竖放都能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相同。
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A
6.D
7.A
8.B
9.A
10.B
11.C
12.D
13.B
14.C
15.C
16. 600 1.2 变大 变大 变小
17. > >
18. 800 9.6 720
19. < <
20. 15 1∶4
21. 2×103 大于 大于
22. 酒精 盐水
23. < <
24. < <
25. 变大 变小 >
26. 18:5 0.5×103
27. 相平 B 深度 丙、丁 各个方向 大于
28. 薄 B 液体深度 转换法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C 偏小
29.解:(1)下部是边长为40 cm的正方体,所以下部体积
向容器内注入64.5 kg某种液体,液面刚好在上面正方体的中间,上部液体的体积
液体的体积
液体密度
(2)由题意可知,容器中注入液体后的深度
容器底部的压强
由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3)容器中液体重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所以桌面受到的压强
答:(1)该液体的密度为1×103 kg/m3;
(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为720 N;
(3)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30.解:①甲的质量
m甲=ρV=2×103kg/m3×3×10-3m3=6kg
②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0.3m=3000Pa
③圆柱体甲浸没在乙容器内的水中时,此时水的深度增加量
而原本水离乙容器口的高度为
h1=0.4m-0.3m=0.1m<0.15m
所以甲浸没水中,有部分水溢出乙容器,那么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p=ρ水gh1=1.0×103kg/m3×10N/kg×0.1m=1000Pa
答:①甲的质量m甲为6kg;
②水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为3000Pa;
③水对乙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 p为1000Pa。
31.解:(1)木板的重力
木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由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由可知,此时木板对水平地面增加的压力
则金属球的重力
由可知,金属球的质量
由可知,金属球的体积
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水和金属球的总体积
则容器中水的体积
取出金属球后容器中水的深度
则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答:(1)地面受到木板的压强为100Pa;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5N;
(3)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
32. 1960Pa 10kg 平放 392Pa 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