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13课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学习目标
1.归纳东欧剧变的原因,说出东欧剧变的表现,概述东欧剧变的实质并总结东欧剧变留下的启示与教训。
2.说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史实,归纳背诵戈尔巴乔夫改革产生的影响。
3.复述苏联解体的过程,认识苏联解体的时间及标志,归纳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总结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4.重点:苏联解体。
预习导学
1.东欧剧变
(1)时间: 1989 年至 1990 年
(2)剧变(政局变化):① 波兰 、 罗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尼亚 、 匈牙利 等东欧8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纷纷易手。②东欧各国政权更迭之后,欧洲政治版图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如: 民主德国 并入联邦德国,德国实现了统一。南斯拉夫则分裂为 五个国家 ,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即 捷克 和 斯洛伐克 。
(3)剧变实质: 社会制度 的改变。
(4)剧变原因:①长期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本原因)。② 戈尔巴乔夫 在苏联的政治改革的影响(催化剂)。③苏联政府对东欧国家的 反政府运动 和 向西方国家接近 的倾向采取 容忍退让 和 不干预 的态度。④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 战略。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时间:1985-1990年。
②内容:
③结果:导致 政局失控 , 社会形势 动荡不安,使 民族积怨 一发而不可收,民族分离运动愈演愈烈。
(2)苏联解体
①时间:1991年12月。
②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政治体制急剧变化,国家权力分散。
③过程:1990年3月 立陶宛 率先宣布独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为遏制 独立的势头 ,戈尔巴乔夫和中央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都以妥协退让告终;1991年3月,签署了新联盟条约; 1991 年 8 月 19 日,发生了 “八·一九” 事件。
④结果:1991年12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俄罗斯 、 乌克兰 、 白俄罗斯 的领导人撇开戈尔巴乔夫举行会议,正式宣告建立 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不复存在。
合作探究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苏联、东欧以及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历程。
①苏俄(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巩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维埃政权,但这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进一步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1936年苏维埃“八大”通过苏联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先后着手进行改革;探索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路,但多有失误,苏联最终解体。
②东欧:东欧各国人民政权建立后,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经验,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随着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日趋暴露,促使各国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要求,其中最典型的是匈牙利改革。但东欧各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重大挫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
③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恢复国民经济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这种体制存在严重弊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轨道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中国逐渐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探究问题二】苏联的改革与解体,给中国提供了怎样的借鉴和启示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偏离了经济建设,导致严重后果,由此可见,改革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②戈尔巴乔夫进行的政治改革没有坚持共产党的领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因此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改革应坚持党的领导和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③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因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关系处理得不好,在社会出现矛盾时,民族分裂主义迅速抬头,导致了苏联的解体,所以改革应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搞好民族团结。
④对西方的价值观和思维要采取正确的对策,坚决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