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丝绸之路的开辟
1.识记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归纳出其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2.背诵西域都护的设置,归纳出其设置的历史意义。
3.背诵丝绸之路,概述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4.重点: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 玉门关 和阳关以西、 葱岭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以东、 巴尔喀什湖 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 新疆 地区,西汉初年被 匈奴 控制,与西汉政府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想一想:为什么汉初西域与内地处于隔绝状态
因为:①两地路途遥远;②匈奴阻隔;③汉初国力不强,实行休养生息,不太注意外部世界。
(2)张骞出使西域
时间 背景 目的 作用
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 匈奴势强,控制西域,威胁西汉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了解了西域的情况和西域各族希望同汉王朝往来的愿望
第二次 公元前119年 匈奴被汉打败,西迁 友好访问 从此,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
(3)西域都护的设置
时间 机构 职能 意义
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保护商旅往来 标志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4)班超出使西域: 公元73 年,班超率36人到达西域,后经营西域近30年,进一步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2.丝绸之路
(1)路径:从 长安 出发,经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到达 中亚 、南亚和 西亚 ,再转运到 大秦 。
(2)历史意义: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甘英出使大秦:公元 97 年, 班超 ( http: / / www.21cnjy.com ) 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 安敦王朝 派使臣来到中国,这是 欧洲 国家和我国直接往来的最早纪录。
想一想:在丝绸之路上,古代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情况如何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凿井和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西方的葡萄、黄瓜、玻璃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
3.两汉时期开发西北边疆,有哪些重大措施
①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②西汉后期设西域都护对西域实施管理。③东汉时派班超出使西域。
4.两汉时期是怎样建立与西方的联系的
①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后,开辟了中西交往的商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丝绸之路。②东汉时开始了与欧洲国家的直接交往:公元97年,甘英出使大秦;公元166年,大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张骞为什么能成功通西域 结合张骞历时13年出使西域的经历,谈一谈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原因:张骞之所以能成功通西 ( http: / / www.21cnjy.com )域与他本人不畏艰难,责任感强的精神密不可分;此外,他的成功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友善和希望与汉朝建立关系是分不开的,因此少数民族也为我国的民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有汉朝国力的强大,是张骞能成功通西域的后盾。
精神:报效祖国,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矢志不移等。
*【探究问题二】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你较欣赏他哪次出使西域,为什么 请说说你的理由。
两种观点:①第一次,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当时匈奴控制着西域的大部分地区,汉王朝通西域的路线也受匈奴控制,行进非常艰难,途中他还被匈奴抓住。虽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没有达到,但增进了双方了解,探明了路线。②第二次;因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是增进汉王朝同西域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并且这次张骞出使西域受到了各国的欢迎,中原的丝绸、瓷器等物品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了西域,西域的名马、香料及水果等特产传到了中原,西域各国纷纷谴使来汉,开始了广泛交流,密切了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为日后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奠定了基础。
【探究问题三】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东西方交流过程中有何重要作用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民族关系的发展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西方的交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成为当时和以后中外交流的重要通道。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绸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西传,西方的汗血马、瓜果、佛教、音乐、雕塑等也纷纷东来,这些对中国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