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7 00:1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课 秦汉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1.复述佛教传入的史实,归纳出其广泛传播的原因;背诵道教兴起的时间,概括其广泛兴起的原因。
2.背诵《史记》的作者与体例,了解《史记》的主要内容;描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3.说出汉代绘画的突出代表马王堆帛画的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4.重点:司马迁与《史记》。
1.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
宗教名称 起源 主要教义 有关建筑
佛教 起源于 印度 , 西汉末年 传入中国 宣扬 生死轮回 和 因果报应  东汉时期建立的 白马寺 是我国最早的寺庙
道教 兴起于东汉时期,把神仙巫术和 道家 的思想结合起来 通过 修身养性 ,消除各种 欲望  青羊宫
*想一想:道教满足了统治者的什么需求 它有哪些说法吸引人民群众呢
道教把民间流行的神仙巫术和道家的一些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起来,认为通过修身养性,消除各种欲望,达到清静无为的境地,就可以得道成仙,长生不老。这不仅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还满足了他们长生不老、永享荣华富贵的奢望;得道成仙和长生不老对普通百姓也是一种诱惑。
2.司马迁与《史记》
书名 作者 体例 内容 影响
《史记》 西汉 司马迁  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 通史 叙述了从 黄帝 到 汉武帝 时期 3000 多年的历史,共 130 篇,52万余字 开创的 纪传体史书编写体例,成为后世编写 史书 的典范
3.秦兵马俑
(1)遗址:陕西临潼 秦始皇陵 。
(2)规模:仅秦陵东侧陶俑坑内就有兵俑 7000 余个、马俑600余匹、战车100多辆。
(3)地位: 是秦汉时期雕塑作品的杰出代表,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
想一想:秦始皇陵兵马俑除了它的艺术成就外,还能反映什么呢
①秦兵马俑气势宏伟,体现了秦朝的国力强盛,也体现出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大气。
②秦兵马俑是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但是它也是秦王朝苛政的反映。
4.马王堆帛画:是 汉代 帛画中的稀有珍品,也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珍品。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白马寺的建立表明在东汉早期,佛教在我国已经逐渐传播开来。你认为佛教从西汉末年传入到东汉初期传播开来,其原因有哪些呢
佛教因宣传灵魂不灭和因果报应等思想来消磨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的反抗思想,叫人们忍耐顺从,大大地满足了统治者的需要,为他们维护统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同时,古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很多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于是也希望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广泛流传开来。
【探究问题二】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鲁迅认为《史记》既是一部史学巨著又是一部优 ( http: / / www.21cnjy.com )秀的文学著作。因为《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通过历史人物传记的方式来记述历史。这种编写史书的体例,是司马迁开创的。以后历代王朝的正史,几乎都采用这种体例。同时《史记》还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巨著。它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对人物和事件的描写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的很多篇章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被人们千古传诵。
*【探究问题三】秦兵马俑基本上面朝东方而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力。秦所灭的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反叛。
3.对本课内容仍存有的疑问,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