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4)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7.1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4)教案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3-27 12:5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能量与呼吸
第一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一、教学目标
㈠知识目标
(1) 从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个角度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2) 描述什么叫呼吸作用和呼吸有什么区别。
㈡能力目标
(1)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2)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生理现象和生活实际入手,用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深入地发现能量的释放与呼吸之间的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难点
㈠重点
引导学生从体验——分析——实验,揭示能量的释放需要氧
㈡难点
呼吸作用的实质
引入
视频《潜水视频》
师:这是什么运动?
生:潜水运动
师:他们背上背的什么?
生:氧气瓶。
师:为什么要背氧气瓶?
生:不然在水下没法呼吸,会危及生命
师:氧气瓶保证了潜水员在水下能呼吸,看来呼吸对人体非常重要。
新课
1、活动一(感受呼吸):
师:我们首先来感受一下呼吸,请同学们把一直手放在鼻腔前,缓慢地吸气和呼气,感受气体进出我们的身体。
活动二(人和动物的呼吸)
2、师:你是否感受到了气体的吸入与呼出。
生:感受到了
师:人和动物呼吸时发生怎样的气体变化?吸进的气体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师:如何来证明呢,呼吸困难的人需要输氧气
师:那么如何来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呢?科学家告诉我们,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在这里为了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老师带来了澄清石灰水,也需要一位同学的协助,哪位同学愿意帮助老师?
生:好
师:老师事先在两只试管里装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其中一只面吹气,那么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呢?
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什么?
生:验证了人的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
其实平常我们所说的呼吸就是就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生理现象。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
过渡:
师:植物要不要呼吸?
生:要
师:植物的呼吸是不是也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3、活动三(验证植物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P111-112这两个实验。
关键词可以用笔画出来,想一想这两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并预测一下实验结果。
实验一的实验原理: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实验过程:
取A、B两只塑料袋,在A袋内装入了新鲜蔬菜,B袋内不放任何材料,把A和B的袋口密封
将两只袋子放到黑暗处24小时
把A、B两个袋内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个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过程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师:前期工作老师已经做好,接着我要一同学协助我完成实验。哪位同学来协助我?
师:1、首先从黑色塑料袋中取出AB两袋
2、将A袋弹簧夹小心取下
3、将橡皮管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4、轻轻挤压塑料袋,将A袋通入试管A,注意观察试管A,出现了什么现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了
师:还再需要一位同学协助,将B袋弹簧夹取下,将橡皮管伸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B,轻轻挤压塑料袋。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让这位同学右手拿试管A,左手拿试管B,把实验结果展示给其他同学。
实验分析
师: A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B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问:实验时为什么要把植物放在黑暗处24h?
生:饥饿处理。非常好,前面光合作用的内容学得很好,那么饥饿处理的目的是什么,消耗有机物,只让它进行呼吸,不让它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会有气体变化,会对实验有干扰。所以在黑暗处植物可以进行充分的呼吸。
师: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
师:这是一组什么实验?
生:对照
师:实验变量是什么
生:A有菠菜,B没有菠菜
师:实质上是A能进行呼吸而B不能进行呼吸
师:这个实验证明了什么?弹出植物的呼吸释放了
生:二氧化碳
过渡:植物的呼吸要不要消耗氧气?课本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
实验原理:氧气可以助燃。燃烧的物体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能够继续燃烧;而在氧气量不足的情况下,火苗就会变小或熄灭
实验过程:
(1)取等量的沸水处理过的菠菜和新鲜的菠菜分别装入甲乙两只广口瓶,封闭
⑵放在温暖处,封闭,遮光24小时
(3)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甲、乙两个广口瓶中,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同样前期工作老师也已经做好,接着要一位同学来协助
步骤:1从黑色塑料袋2取出甲、乙两个广口瓶
2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甲瓶,观察实验现象,伸入甲瓶之后蜡烛继续燃烧,
3、将点燃的蜡烛迅速伸入乙瓶。观察实验现象。很快熄灭
实验现象:甲中蜡烛继续燃烧,乙中蜡烛很快熄灭。
同样这个实验也放在黑暗中处理,为了让植物只进行呼吸
实验分析:
这也是一个对照实验, 实验变量是甲沸水煮过的菠菜,乙新鲜菠菜
甲中的菠菜没有生命,乙中的菠菜有生命
师:实质是甲中菠菜不能进行呼吸,而乙中的菠菜能进行呼吸
师:火焰为什么会变小
生:因为氧气不足
师:氧气去哪里了?
生: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
得出结论:植物的呼吸消耗了氧气
这两个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呼吸需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过渡:我们发现不管是人还是植物的呼吸都是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那么生物体到底需要氧气干什么呢?二氧化碳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呼吸的本质又是什么?带着这么多问题我们再次来感受呼吸。
活动3 测量不同状态下的呼吸频率
师:当我们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课和你运动状态下的呼吸状态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接下来我们将测量两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怎样表示一次呼吸?
师:一次呼吸包括一次呼气和一起吸气
什么是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在课本上P110上划出来。
温馨提醒:1、测量时避免有意识的深呼吸,以自然呼吸为宜。
2、运动时动作要到位,尽量坚持以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师:首先我们先测量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老师统一计时,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作好准备,预备开始----停----记录
师:接着到过道两旁,等音乐响起之后迅速上下蹲。(让学生演示,)
学生活动。。。。。。
师: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好测呼吸频率。预备 开始---时间到停。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师:请2位男同学和2位女同学分别报一下你们安静时和迅速起蹲一分钟之后的呼吸频率
师:快速求平均值,安静时的呼吸频率:迅速起蹲一分钟后的呼吸频率。取整数
学生汇报,并计算平均值。。。。。。
师:根据刚刚得出的数据,我们一起来分析
讨论:
师:两种状态下的呼吸频率有差异吗?
生:有,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小于迅速起蹲1min后的呼吸频率
师:哪种状态消耗的能量多?
生:运动
师: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是什么关系?
生:运动强度强,消耗能量越多,呼吸频率越快。
师:看来能量消耗越多,呼吸频率越快。、
师:能量的释放与呼吸有关
师、:体内能量的释放我们看不见,我们可以通过直观的实验来体会。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补充能量的神器-------士力架,士力架又叫能量棒,花生是它里面的一种成分,如何将花生中的能量快速释放出来?
生:通过燃烧
师:我们来体验一下,(戳花生-----点燃酒精灯-----引燃花生-------熄灭酒精灯-------花生燃烧-----让周围同学感受一下),通过燃烧,花生发光发热。
师:花生中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属于有机物,有机物中含有的是化学能。板书 花生中的化学能
师:通过燃烧,花生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变成光能和热能 燃烧---光能+热能
师: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我们的工作、学习、运动等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食物中的能量是怎样变成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是不是也是一个类似燃烧的过程呢?
食物中的能量 类似燃烧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过渡:英国化学家曾经把什么比作生命活动的燃烧过程?书本P112
生:呼吸 圈出来
师:燃烧了什么?燃烧的结果又是什么?P112
生:有机物 释放能量
有机物 能量
师:通过前面对呼吸的研究,我们知道大多数生物的呼吸消耗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是用来干什么?
生:分解有机物 板书 +氧气
师:有机物在氧气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水 呼吸作用
师:释放出的能量可以供各项生命活动所利用 圈出能量
师:所以呼吸的本质就是能量的释放
过渡:学习了生物学的知识还不够,我们要学会用生物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冲浪1:
这不老师前两个看了一个新闻,下地窖捡红薯,一家三口窒息身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丈夫到红薯窖捡红薯许久未见上来,母女俩先后下去救人,不料倒在地窖里。
到底怎么回事呢
生:缺氧
师:如何才能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
生:带氧气瓶,或者可以用蜡烛检验
师:所以进地窖之前要注意通风。
可以讨论。。。。。。
思维冲浪2
现代人很注重健身,那么在清晨是到树林中锻炼是否科学?为什么
可以讨论。。。。。。。
不科学,植物在晚上呼吸作用较强,基本不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清晨时,树林里的气体状况很糟糕,所以此时锻炼不好。
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呼吸非常重要,呼吸的本质就是能量的释放,释放的能量可以供各项生命活动所利用
板书设计
能量的释放
花生中的化学能 光能+热能
食物中的能量 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