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专题六 物质的转化--【高效二轮复习】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专题六 物质的转化--【高效二轮复习】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3-27 09:13:11

文档简介

专题六 物质的转化--【高效二轮复习】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浙教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丙一定是NaOH溶液
C.丁一定是稀H2SO4 D.丙不可能是稀H2SO4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确定反应种数,再依次确定其它物质的种类即可。
【解答】若甲为铁,乙、丁均可与甲反应,则乙、丁分别为稀硫酸、CuCl2溶液中的一种,丙是氢氧化钠溶液。
2.(2023九上·杭州期中)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友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各物质的性质及所给铁与其它物质的关系推导出各物质,然后再结合置换反应、中和反应定义进行判断分析。
【解答】A、丁可与铁反应,所给物质中,只有稀硫酸能与铁反应,故丁为稀硫酸,乙可生成铁,则乙为氧化铁,甲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一种,符合题意;
B、丁为稀硫酸,不符合题意;
C、若乙为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则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甲若是碳酸钠,则甲和丁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2九上·婺城期末)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都能通过步反应实现),则X、Y、Z、W依次可能是(  )
A.C、CO、CO2、H2CO3 B.CaO、Ca(OH)2、CaCl2、CaCO3
C.Mg、MgO、MgCl2、Mg(OH)2 D.Cu、CuO、Cu(OH)2、CuSO4
【答案】B
【知识点】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物质之间的转化;金属氧化物可以直接遇水反应生成碱的只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钡和氧化钙四种。酸和碱可以通过加热变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但是不能直接变成单质;
【解答】A. H2CO3 无法直接通过反应得到C,错误;
B.CaO加水可以得到Ca(OH)2,Ca(OH)2加HCl可以得到CaCl2,CaCl2加入Na2CO3得到CaCO3, CaCO3加热变成CO2,正确;
C. Mg(OH)2 不能直接变成 Mg,错误;
D.CuO不能直接变成Cu(OH)2,错误;
故答案为:B.
4.(2021九上·绍兴期中)初中科学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六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有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E 转变为 B 一定是置换反应
B.A 不一定是含 或 的盐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除去 B 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题中所给信息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或物质类别 ,再判断各选项说法的正确与否分析。
【解答】 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则B为二氧化碳;D、F均为无色液体,都有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F生成D,则F为过氧化氢,D为水,水和C相互转化,C为氧气;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到蓝色溶液,则E为氧化铜。
A、 E 转变为 B可能是与碳发生置换反应,也可能是与一氧化碳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不符合题意;
B、A和B可相互转化,A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一氧化碳,符合题意;
C、 D,F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
D、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是B反应,而杂质C不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0九上·温州月考)有物质类别不同的甲、乙、丙、丁、X 五种物质,分别是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进行转化, 已知乙是硫酸。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铁,丙一定是氢氧化钙
B.若 X 是硫酸铜,则反应①②⑤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C.反应①~⑥都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D.利用X 与丁的反应可以配制波尔多液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相互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分析。
【解答】A、由图示可知,乙可生成X和丁,则乙为硫酸,X和丁为二氧化碳和硫酸铜中的一种,甲能与X和乙反应,丙能与乙和丁反应,甲和丙是铁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不符合题意;
B、 若 X 是硫酸铜,则甲为铁,丙为氢氧化钙,丁为二氧化碳,反应②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不符合题意;
C、 反应①~⑥会出现产生气泡,生成红色固体,产生蓝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蓝色沉淀不同的现象 ,符合题意;
D、X和丁为硫酸铜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配制波尔多液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2020·江北模拟)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俗称苛性钠,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物质是铁
B.C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
C.②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D.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都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铁能与硫酸反应,能生锈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C、根据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
D、根据酸的通性是由于氢离子的性质分析。
【解答】 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C俗称苛性钠,为氢氧化钠;
A、B能与硫酸反应且能生成氧化铁,则B是铁,不符合题意;
B、C为氢氧化钠,溶解放热,不符合题意;
C、 ②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氧化铁与硫酸生成硫酸铁和水,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不符合题意;
D、 ④氯化钡与硫酸的反应实质是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不是酸的化学通性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2021九上·长兴期中)由 C、H、O、Fe 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的物质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 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 X 一定是H2O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 X
【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析。
【解答】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碳、氢气、氧气和铁,甲能转化成乙,则可能是碳或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铁,X能生成甲,则甲可能是氢气,X可能是水,生成的丙为氧气,Y能生成乙,则Y可能是一氧化碳,
A.甲、乙的转化为置换反应,甲和乙不能都是非金属单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物质Y为CO,可以是氧化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为氢气,丙为氧气,则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8.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各种会反应的物质都生成了硫酸钡,
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碱就提供了钡离子,可以排除A、B,
酸和乙盐反应也生成了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中肯定有钡离子,可以排除A、D,
碱和甲盐也生成了硫酸钡,根据前面的推导可知,碱中有钡离子,甲盐中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排除A、D,
故选C.
【分析】酸和乙盐会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提供钡离子;酸碱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根离子,见提供钡离子,采用排除的方法即可解答.分别将四种物质代入转换图中进行验证分析即可.
二、填空题
9.(2019·金华)A、B、C为初中科学常见的三种无机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所属的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都相同,则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与B属于不同物质类别,B和C属于同种物质类别,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则C可能的物质类别是   。
【答案】(1)2H2O2= =2H2O+O2↑
(2)酸或碱或盐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是通过考查常见的物质作为题眼,来考查学生对物质转化情况的应用。
【解答】(1)C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C是氧气;A能够生成氧气,则可能是双氧水、水、高锰酸钾、氯酸钾,而B与A组成元素相同,且也能生成氧气,所以B是水;A是双氧水;故答案为:2H2O2= =2H2O+O2↑;
(2)A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则A可能是二氧化碳或者水;当A是二氧化碳时,B可能是碳酸钠,C可能是碳酸钙;则C是盐,同时二氧化碳也可能形成碳酸;如果A是水,则与氧化钙反应会形成氢氧化钙;故C可能是酸或碱或盐;
故答案为:(1)2H2O2= =2H2O+O2↑;(2)酸或碱或盐.
10.(2023·宁波模拟) A~H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是黑色固体,B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红棕色固体,D、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K是食用调味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甲是   (填化学式)
(2)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请写出G的一种用途   。
【答案】(1)NaOH
(2)Na2CO3+CaCl2=CaCO3↓+2NaCl
(3)制作电线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题中所给信息及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由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进行解答。
【解答】 B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为盐酸,C是红棕色固体,C为氧化铁,D、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D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F,则D为一氧化碳,F为二氧化碳,E为铁,二氧化碳与甲反应生成I,I与氯化钙反应生成K,K是食用调味品,K为氯化钠,则I为碳酸钠,甲为氢氧化钠,J能电生成L,则L为氧气或氢气,L与G反应生成A,H和铁反应生成G,A是黑色固体,则A为氧化铜,L为氧气,G为铜。
(1)物质甲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NaOH 。
(2) 反应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3)G为铜,可制作电线、炊具等。
故答案为:(1) NaOH ;(2) Na2CO3+CaCl2=CaCO3↓+2NaCl ;(3) 制作电线 。
11.(2022九上·定海期中)小科设计了一个“物语”信封,信封上五个点代表不同的化学物质,“——”表示两只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已知A 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E的溶液呈蓝色,A、B反应能产生气泡。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答案】(1)CuSO4
(2);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硫酸铜为蓝色溶液,碳酸钠与盐酸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结合框图中的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按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解答。
【解答】 E的溶液呈蓝色,则E为硫酸铜,硫酸铜分别能与铁、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A、B反应能产生气泡,则A和B为碳酸钠、盐酸中的一种,则C和D为铁和氢氧化钙的一种,C能与A和B都反应,则C为氢氧化钙,D为铁;
(1)E的化学式为CuSO4;
(2)A和C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 CuSO4;(2) ;复分解反应。
12.(2022九上·义乌月考)A、B、C、D、E、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 是含有相同 元素的无色液体,D 是最轻的气体,F 是红色固体单质.根据如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
(1)F 物质是    填化学式).
(2)写出 B→D 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u
(2)2H2O 2H2↑+O2↑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结合常见的化学反应,对物质名称进行推断。
【解答】铜单质为红色,则F为铜。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B肯定为水,D可能为氧气,可能为氢气。A和B的元素相同,而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氧气,那么D肯定为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则E为氧化铜。
(1)F为铜单质,化学式为Cu;
(2)B→D,即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13.(2022八下·苍南竞赛)如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H2
(2)CO2+2NaOH=Na2CO3+H2O
(3)CaCO3+2HCl=CaCl2+H2O+ CO2↑ (或CaCO3 CaO+ CO2↑ )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知识可知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F是碳酸钙。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则A可能是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则甲可能为碳,能与B反应,则B可能是氧气,生成的D可能是二氧化碳,则C可能是氢气,E能生成碳酸钙,则E可能是碳酸钠(或钾盐),代入框图,符合题意,推断合理。
【解答】(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C可能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E能生成碳酸钙,则E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钾也可以),能由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所以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3)F为碳酸钙,D为二氧化碳,可能是碳酸钙可以与盐酸(也可为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 CO2↑ (或CaCO3 CaO+ CO2↑ ) 。
三、解答题
14.(2022九上·义乌月考)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如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他物质的溶液均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他均为复分解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C属于   (填“氧化物”、“酸”或“盐”)类物质。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⑤C→E:   。
【答案】(1)BaCl2;FeCl2
(2)酸
(3)Cu(OH)2+2HCl=CuCl2+2H2O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氯化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都含同种元素,则为氯元素,再由铜盐和亚铁盐为有色溶液推导出各物质,由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解答。
【解答】 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则A为氯化钠,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他物质的溶液均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他均为复分解反应,则 E→ D可以是铁与铜盐的反应, 各物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则都含氯元素,D为氯化亚铁,E为氯化铜,C为盐酸,B为氯化钡;
(2)C属于酸;
(3)C→E 为盐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Cu(OH)2+2HCl=CuCl2+2H2O;
故答案为:(1)BaCl2;FeCl2;(2)酸;(3)Cu(OH)2+2HCl=CuCl2+2H2O。
15.(2021九上·台州期中)A、B、C、D、E 五种化合物都含有钙元素,他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推断X、Y 两种试剂的化学式:X:   Y: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   ;
E→A:   ; B→E:   。
【答案】(1)AgNO3;K2CO3或Na2CO3
(2)CaCl2+2AgNO3=Ca(NO3)2+2AgCl↓;CaCO3 CaO+CO2↑;Ca(OH)2+CO2=CaCO3↓+H2O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E为碳酸钙,A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其过氧化钙,即B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即C为硝酸钙。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即D为氯化钙,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则X为AgNO3。氯化钙和碳酸钾或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或氯化钾,则Y为 K2CO3或Na2CO3 ;、
(2)D→C;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方程式: CaCl2+2AgNO3=Ca(NO3)2+2AgCl↓ ;
E→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 CaCO3 CaO+CO2↑ ;
B→E: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16.(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七)酸、碱、盐及无机推断)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已省略)。
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一种物质是单质;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
(2)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NH4HCO3;H2CO3
(2)C6H12O6+6O2 6CO2+6H2O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首先把握七种物质都是非金属元素,有一种是盐,且根据A能生成B、C、D三种物质,这就要明确既有非金属组成、又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就想到A物质可能为NH4HCO3;再由图示中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两个不同的反应,而且两个反应的产物都能继续转化成B和C;结合NH3、H2O、CO2三种物质的两两组合,并根据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可推知B为CO2,C为H2O。然后从有机物的角度来分析,联想光合作用,H2O和CO2反应生成的是葡萄糖和氧气,而葡萄糖氧化又可转化成H2O和CO2,从无机物角度分析,H2O和CO2反应可以生成碳酸,加热又会分解成H2O和CO2。
【解答】(1)A为碳酸氢钠,即NH4HCO3;G有CO2和H2O反应生成,应该是碳酸,即 H2CO3 ;
(2) E+F→B+C 即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6O2 6CO2+6H2O 。
17.(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七)酸、碱、盐及无机推断)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的化学式为    、   。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   。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答案】(1)CaCO3;CO
(2)HCl;CaCl2 +Na2CO3 CaCO3↓+2NaCl
(3)碱
(4)置换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应该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就是食盐,即NaCl;反应①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据此写出方程式;
(3)根据酸碱盐的定义进行分类即可;
(4)四种常见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解答】(1)根据“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可知,则F、G可能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框图知:物质D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推测为碳酸钙;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推测为氯化钠,则C为盐酸,其化学式为HCl,由框图可推测其他物质为A为氯化钙,B为碳酸钠,C为盐酸,故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 +Na2CO3 = CaCO3↓+2NaCl;
(3)由已知和图框,推测出:A为氯化钙,B为碳酸钠,C为盐酸,D为碳酸钙,E为氯化钠,F、G可能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R为碳,Q为氧化铜。则单质为R碳;氧化物为F二氧化碳,G一氧化碳,Q为氧化铜;酸C为盐酸;盐A氯化钙,B碳酸钠,D碳酸钙,E氯化钠;故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碱;
(4)反①A为氯化钙与B为碳酸钠反应:②B为碳酸钠与C为盐酸反应;③碳酸钙高温分解;④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⑤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所以①②为复分解反应,③为分解反应,④为化合反应,⑤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无置换反应。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6 几种盐的性质(第1课时) 同步练习)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用X鉴别D、E时,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①若X为稀盐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uSO4
(2)Na2CO3+2HCl=2NaCl+H2O+CO2↑;Ca(OH)2+Na2CO3=CaCO3↓+2NaOH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分析;根据碱性溶液能使石蕊变蓝分析;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
【解答】(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则B为硫酸铜;(2)DE是使石蕊呈蓝色的溶液,则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一种,①若X为稀盐酸,则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1 / 1专题六 物质的转化--【高效二轮复习】2023-2024学年中考科学二轮复习(浙教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为小嘉构建的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物质的关系图,”-”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若甲为铁,乙、丙、丁分别是稀H2SO4、CuCl2溶液、NaOH溶液中的任意一种,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乙可能是CuCl2溶液 B.丙一定是NaOH溶液
C.丁一定是稀H2SO4 D.丙不可能是稀H2SO4
2.(2023九上·杭州期中)现有铁、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等五种物质,存在着如图所示的相互反应或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友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丙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B.丁可能是氢氧化钙溶液
C.乙必须通过置换反应转化为铁 D.甲和丁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2022九上·婺城期末)人类常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所需要的物质,如图是X、Y、Z、W四种物质的转化关系(都能通过步反应实现),则X、Y、Z、W依次可能是(  )
A.C、CO、CO2、H2CO3 B.CaO、Ca(OH)2、CaCl2、CaCO3
C.Mg、MgO、MgCl2、Mg(OH)2 D.Cu、CuO、Cu(OH)2、CuSO4
4.(2021九上·绍兴期中)初中科学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六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有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到蓝色溶液(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E 转变为 B 一定是置换反应
B.A 不一定是含 或 的盐
C.D,F中相同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D.除去 B 中混有的少量C,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5.(2020九上·温州月考)有物质类别不同的甲、乙、丙、丁、X 五种物质,分别是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可以反应,“→”表示物质间可以进行转化, 已知乙是硫酸。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铁,丙一定是氢氧化钙
B.若 X 是硫酸铜,则反应①②⑤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C.反应①~⑥都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D.利用X 与丁的反应可以配制波尔多液
6.(2020·江北模拟)如图表示五种不同类别物质间的关系,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C俗称苛性钠,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物质是铁
B.C物质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热
C.②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D.在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都能体现酸的化学通性
7.(2021九上·长兴期中)由 C、H、O、Fe 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的物质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 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 X 一定是H2O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 X
8. 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可实现如图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钡,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  )
A.HCl NaOH BaCl2 Na2SO4
B.HCl Ba(OH)2 Na2SO4 BaCl2
C.H2SO4 Ba(OH)2 Na2SO4 BaCl2
D.H2SO4 NaOH BaCl2 Na2SO4
二、填空题
9.(2019·金华)A、B、C为初中科学常见的三种无机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若C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B所属的物质类别和组成元素都相同,则A→B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A与B属于不同物质类别,B和C属于同种物质类别,A、B、C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两种元素,则C可能的物质类别是   。
10.(2023·宁波模拟) A~H为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是黑色固体,B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红棕色固体,D、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K是食用调味品。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甲是   (填化学式)
(2)请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3)请写出G的一种用途   。
11.(2022九上·定海期中)小科设计了一个“物语”信封,信封上五个点代表不同的化学物质,“——”表示两只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已知A E分别是铁、氢氧化钙、盐酸、碳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E的溶液呈蓝色,A、B反应能产生气泡。
(1)E物质的化学式为   
(2)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12.(2022九上·义乌月考)A、B、C、D、E、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 是含有相同 元素的无色液体,D 是最轻的气体,F 是红色固体单质.根据如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
(1)F 物质是    填化学式).
(2)写出 B→D 的化学方程式    .
13.(2022八下·苍南竞赛)如图中的物质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根据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条件、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是   。
(2)D→E的化学方程式是:   
(3)F→D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三、解答题
14.(2022九上·义乌月考)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如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他物质的溶液均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他均为复分解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C属于   (填“氧化物”、“酸”或“盐”)类物质。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⑤C→E:   。
15.(2021九上·台州期中)A、B、C、D、E 五种化合物都含有钙元素,他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推断X、Y 两种试剂的化学式:X:   Y: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D→C:   ;
E→A:   ; B→E:   。
16.(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七)酸、碱、盐及无机推断)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已省略)。
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一种物质是单质;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G:   ;
(2)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    。
17.(初升高名牌一级重点高中科学招生训练卷分块训练卷(七)酸、碱、盐及无机推断)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部分反应条件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G的化学式为    、   。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则C的化学式为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图中标出的九种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进行分类,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   。
(4)反应①~⑤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1.6 几种盐的性质(第1课时) 同步练习)现有A、B、C、D、E五种溶液,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用X鉴别D、E时,X可以选用不同的物质。
①若X为稀盐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确定反应种数,再依次确定其它物质的种类即可。
【解答】若甲为铁,乙、丁均可与甲反应,则乙、丁分别为稀硫酸、CuCl2溶液中的一种,丙是氢氧化钠溶液。
2.【答案】A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各物质的性质及所给铁与其它物质的关系推导出各物质,然后再结合置换反应、中和反应定义进行判断分析。
【解答】A、丁可与铁反应,所给物质中,只有稀硫酸能与铁反应,故丁为稀硫酸,乙可生成铁,则乙为氧化铁,甲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一种,符合题意;
B、丁为稀硫酸,不符合题意;
C、若乙为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则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D、甲若是碳酸钠,则甲和丁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B
【知识点】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考查的是物质之间的转化;金属氧化物可以直接遇水反应生成碱的只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钡和氧化钙四种。酸和碱可以通过加热变成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但是不能直接变成单质;
【解答】A. H2CO3 无法直接通过反应得到C,错误;
B.CaO加水可以得到Ca(OH)2,Ca(OH)2加HCl可以得到CaCl2,CaCl2加入Na2CO3得到CaCO3, CaCO3加热变成CO2,正确;
C. Mg(OH)2 不能直接变成 Mg,错误;
D.CuO不能直接变成Cu(OH)2,错误;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题中所给信息及框图中物质间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或物质类别 ,再判断各选项说法的正确与否分析。
【解答】 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则B为二氧化碳;D、F均为无色液体,都有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分子中原子个数比依次为2:1和1:1,F生成D,则F为过氧化氢,D为水,水和C相互转化,C为氧气;E为黑色固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到蓝色溶液,则E为氧化铜。
A、 E 转变为 B可能是与碳发生置换反应,也可能是与一氧化碳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不符合题意;
B、A和B可相互转化,A可能是碳酸盐,也可能是一氧化碳,符合题意;
C、 D,F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相同 ,不符合题意;
D、 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 NaOH 溶液的洗气瓶 ,是B反应,而杂质C不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铁、二氧化碳、硫酸、氢氧化钙、硫酸铜相互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分析。
【解答】A、由图示可知,乙可生成X和丁,则乙为硫酸,X和丁为二氧化碳和硫酸铜中的一种,甲能与X和乙反应,丙能与乙和丁反应,甲和丙是铁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不符合题意;
B、 若 X 是硫酸铜,则甲为铁,丙为氢氧化钙,丁为二氧化碳,反应②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不符合题意;
C、 反应①~⑥会出现产生气泡,生成红色固体,产生蓝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蓝色沉淀不同的现象 ,符合题意;
D、X和丁为硫酸铜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配制波尔多液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A、根据铁能与硫酸反应,能生锈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溶解放热分析;
C、根据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分析;
D、根据酸的通性是由于氢离子的性质分析。
【解答】 A是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C俗称苛性钠,为氢氧化钠;
A、B能与硫酸反应且能生成氧化铁,则B是铁,不符合题意;
B、C为氢氧化钠,溶解放热,不符合题意;
C、 ②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氧化铁与硫酸生成硫酸铁和水,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不符合题意;
D、 ④氯化钡与硫酸的反应实质是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不是酸的化学通性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A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析。
【解答】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有碳、氢气、氧气和铁,甲能转化成乙,则可能是碳或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铁,X能生成甲,则甲可能是氢气,X可能是水,生成的丙为氧气,Y能生成乙,则Y可能是一氧化碳,
A.甲、乙的转化为置换反应,甲和乙不能都是非金属单质,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物质Y为CO,可以是氧化物,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甲为氢气,丙为氧气,则氢气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各种会反应的物质都生成了硫酸钡,
酸碱反应生成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碱就提供了钡离子,可以排除A、B,
酸和乙盐反应也生成了硫酸钡,酸中肯定有氢离子,酸就只会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中肯定有钡离子,可以排除A、D,
碱和甲盐也生成了硫酸钡,根据前面的推导可知,碱中有钡离子,甲盐中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排除A、D,
故选C.
【分析】酸和乙盐会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根离子,乙盐提供钡离子;酸碱生成硫酸钡,说明酸提供硫酸根离子,见提供钡离子,采用排除的方法即可解答.分别将四种物质代入转换图中进行验证分析即可.
9.【答案】(1)2H2O2= =2H2O+O2↑
(2)酸或碱或盐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是通过考查常见的物质作为题眼,来考查学生对物质转化情况的应用。
【解答】(1)C是气体,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C是氧气;A能够生成氧气,则可能是双氧水、水、高锰酸钾、氯酸钾,而B与A组成元素相同,且也能生成氧气,所以B是水;A是双氧水;故答案为:2H2O2= =2H2O+O2↑;
(2)A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则A可能是二氧化碳或者水;当A是二氧化碳时,B可能是碳酸钠,C可能是碳酸钙;则C是盐,同时二氧化碳也可能形成碳酸;如果A是水,则与氧化钙反应会形成氢氧化钙;故C可能是酸或碱或盐;
故答案为:(1)2H2O2= =2H2O+O2↑;(2)酸或碱或盐.
10.【答案】(1)NaOH
(2)Na2CO3+CaCl2=CaCO3↓+2NaCl
(3)制作电线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题中所给信息及框图中物质的转化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由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进行解答。
【解答】 B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为盐酸,C是红棕色固体,C为氧化铁,D、F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气体,D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F,则D为一氧化碳,F为二氧化碳,E为铁,二氧化碳与甲反应生成I,I与氯化钙反应生成K,K是食用调味品,K为氯化钠,则I为碳酸钠,甲为氢氧化钠,J能电生成L,则L为氧气或氢气,L与G反应生成A,H和铁反应生成G,A是黑色固体,则A为氧化铜,L为氧气,G为铜。
(1)物质甲为氢氧化钠,化学式为 NaOH 。
(2) 反应①为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3)G为铜,可制作电线、炊具等。
故答案为:(1) NaOH ;(2) Na2CO3+CaCl2=CaCO3↓+2NaCl ;(3) 制作电线 。
11.【答案】(1)CuSO4
(2);复分解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硫酸铜为蓝色溶液,碳酸钠与盐酸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结合框图中的关系推导出各物质,再按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解答。
【解答】 E的溶液呈蓝色,则E为硫酸铜,硫酸铜分别能与铁、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A、B反应能产生气泡,则A和B为碳酸钠、盐酸中的一种,则C和D为铁和氢氧化钙的一种,C能与A和B都反应,则C为氢氧化钙,D为铁;
(1)E的化学式为CuSO4;
(2)A和C的反应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1) CuSO4;(2) ;复分解反应。
12.【答案】(1)Cu
(2)2H2O 2H2↑+O2↑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结合常见的化学反应,对物质名称进行推断。
【解答】铜单质为红色,则F为铜。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B肯定为水,D可能为氧气,可能为氢气。A和B的元素相同,而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则A为过氧化氢,C为氧气,那么D肯定为氢气。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单质和二氧化碳,则E为氧化铜。
(1)F为铜单质,化学式为Cu;
(2)B→D,即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13.【答案】(1)H2
(2)CO2+2NaOH=Na2CO3+H2O
(3)CaCO3+2HCl=CaCl2+H2O+ CO2↑ (或CaCO3 CaO+ CO2↑ )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化学知识可知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F是碳酸钙。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则A可能是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甲是生活里常用的燃料,则甲可能为碳,能与B反应,则B可能是氧气,生成的D可能是二氧化碳,则C可能是氢气,E能生成碳酸钙,则E可能是碳酸钠(或钾盐),代入框图,符合题意,推断合理。
【解答】(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C可能是氢气,化学式为H2;
(2)E能生成碳酸钙,则E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钾也可以),能由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所以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3)F为碳酸钙,D为二氧化碳,可能是碳酸钙可以与盐酸(也可为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则反应的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 CO2↑ (或CaCO3 CaO+ CO2↑ ) 。
14.【答案】(1)BaCl2;FeCl2
(2)酸
(3)Cu(OH)2+2HCl=CuCl2+2H2O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先由氯化钠为食盐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都含同种元素,则为氯元素,再由铜盐和亚铁盐为有色溶液推导出各物质,由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解答。
【解答】 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则A为氯化钠,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他物质的溶液均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他均为复分解反应,则 E→ D可以是铁与铜盐的反应, 各物质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则都含氯元素,D为氯化亚铁,E为氯化铜,C为盐酸,B为氯化钡;
(2)C属于酸;
(3)C→E 为盐酸与氢氧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Cu(OH)2+2HCl=CuCl2+2H2O;
故答案为:(1)BaCl2;FeCl2;(2)酸;(3)Cu(OH)2+2HCl=CuCl2+2H2O。
15.【答案】(1)AgNO3;K2CO3或Na2CO3
(2)CaCl2+2AgNO3=Ca(NO3)2+2AgCl↓;CaCO3 CaO+CO2↑;Ca(OH)2+CO2=CaCO3↓+H2O
【知识点】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则E为碳酸钙,A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其过氧化钙,即B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即C为硝酸钙。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即D为氯化钙,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1)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则X为AgNO3。氯化钙和碳酸钾或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或氯化钾,则Y为 K2CO3或Na2CO3 ;、
(2)D→C;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方程式: CaCl2+2AgNO3=Ca(NO3)2+2AgCl↓ ;
E→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方程式: CaCO3 CaO+CO2↑ ;
B→E: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
16.【答案】(1)NH4HCO3;H2CO3
(2)C6H12O6+6O2 6CO2+6H2O
【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首先把握七种物质都是非金属元素,有一种是盐,且根据A能生成B、C、D三种物质,这就要明确既有非金属组成、又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就想到A物质可能为NH4HCO3;再由图示中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两个不同的反应,而且两个反应的产物都能继续转化成B和C;结合NH3、H2O、CO2三种物质的两两组合,并根据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可推知B为CO2,C为H2O。然后从有机物的角度来分析,联想光合作用,H2O和CO2反应生成的是葡萄糖和氧气,而葡萄糖氧化又可转化成H2O和CO2,从无机物角度分析,H2O和CO2反应可以生成碳酸,加热又会分解成H2O和CO2。
【解答】(1)A为碳酸氢钠,即NH4HCO3;G有CO2和H2O反应生成,应该是碳酸,即 H2CO3 ;
(2) E+F→B+C 即葡萄糖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6O2 6CO2+6H2O 。
17.【答案】(1)CaCO3;CO
(2)HCl;CaCl2 +Na2CO3 CaCO3↓+2NaCl
(3)碱
(4)置换反应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1)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应该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2)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就是食盐,即NaCl;反应①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据此写出方程式;
(3)根据酸碱盐的定义进行分类即可;
(4)四种常见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解答】(1)根据“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都是黑色固体”可知,则F、G可能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由框图知:物质D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推测为碳酸钙;
(2)若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推测为氯化钠,则C为盐酸,其化学式为HCl,由框图可推测其他物质为A为氯化钙,B为碳酸钠,C为盐酸,故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 +Na2CO3 = CaCO3↓+2NaCl;
(3)由已知和图框,推测出:A为氯化钙,B为碳酸钠,C为盐酸,D为碳酸钙,E为氯化钠,F、G可能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R为碳,Q为氧化铜。则单质为R碳;氧化物为F二氧化碳,G一氧化碳,Q为氧化铜;酸C为盐酸;盐A氯化钙,B碳酸钠,D碳酸钙,E氯化钠;故一定没有的物质类别是碱;
(4)反①A为氯化钙与B为碳酸钠反应:②B为碳酸钠与C为盐酸反应;③碳酸钙高温分解;④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⑤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所以①②为复分解反应,③为分解反应,④为化合反应,⑤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无置换反应。
18.【答案】(1)CuSO4
(2)Na2CO3+2HCl=2NaCl+H2O+CO2↑;Ca(OH)2+Na2CO3=CaCO3↓+2NaOH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分析】根据铜离子的溶液呈蓝色分析;根据碱性溶液能使石蕊变蓝分析;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分析。
【解答】(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则B为硫酸铜;(2)DE是使石蕊呈蓝色的溶液,则为氢氧化钠、碳酸钠的一种,①若X为稀盐酸,则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②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