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囚绿记》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囚绿记》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9-28 09:36: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值得骄傲的朋友
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
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
——巴金囚绿记陆蠡作者介绍? 陆 蠡
(1908—1942) 陆蠡,原名圣泉,浙江天台人。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他以散文诗集《海星》步入文坛,后又出版了散文集《竹刀》和《囚绿记》,翻译了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 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月,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听录音,注意以下事项:
一、标注段落,圈划字词。
二、正音:
陆蠡 瞥见 移徙
淅沥 囚系
三、思考:
题目为“囚绿”,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呢?lí piē xǐ
xī lì xì 1、哪部分是写囚绿的?
2、作者为什么囚绿?
3、作者囚“牢”绿了吗?
4、离开了绿,作者对绿的感情是怎样的?
要求:小组组员商量给每一部分起一个类似于“囚绿”的名字,比比看哪组最出色。问题探究赏绿囚绿释绿思绿囚绿记赏绿1、速读课文,找出表示作者喜爱绿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囚绿1、绿为什么会使作者如此的喜爱呢?明确: 1、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
2、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
持己见。
3、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之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2、作者得到“绿”了吗?3、如何理解作者“囚绿”的行为?释绿 由作者释绿的时间、地点你想到了什么?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明确:主旨的所在。
从“这不屈于黑暗的囚人”的顽强抗争的精神看到自己的性格和命运,呼唤光明和自由。写作背景简介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于抗战爆发之后,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一段生活,表达对祖国山河沦亡的感叹与对民族气节的礼赞之情。思绿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明确:
含蓄地表现作者对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绿”之性格生命、希望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关于象征手法 象征 作者借这些物来赞颂某些美德以及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或借以说明某项事理。这种写作手法,通常称为“象征的手法”。    礁石
艾 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
  学以致用 试着借鉴本文的写法,调动你的情感和想象,描述一种景物,力求写出景物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