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说说你印象里的清朝?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学习重点君主集权的强化学习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奴儿干都司皇太极统一女真各部努尔哈赤的主要功绩 反抗明朝压迫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改族名为满洲发展生产,改革内政1636年改国号为清皇太极的主要贡献 努尔哈赤和宋元时期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何共同之处?1、统一本民族各部。2、建立政权,推动本民族的发展。3、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阿保机、阿骨打、元昊、成吉思汗清顺治帝1644年北京的三位皇帝清朝疆域二、君主集权的强化设置军机处(雍正)皇 帝军机处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1、军机处的设立1.设置时间3.特点:简、速、密 跪受笔录,承旨传达人员构成简单办事效率高地处内廷2.职能雍正时期标志着君主专制的强化达到顶峰“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赵翼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又都不全面。
A组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避免大臣办事扯皮、拖拉的作风。
B组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从而便丧失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看法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
以上情况说明军机处的设置是清朝加强君主集权政治上的关键措施。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在皇帝一人,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已经完全抛开政府,霸占了整个国家,专制主义发展到了顶峰。我继续… 统治者不仅通过中央政权机构的改革来强化君主专制,还加强了思想领域里的控制,
让我来......一再兴起荒唐而又严酷的文字狱。什么是文字狱?能举例说明吗?文字狱: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 捕风捉影—文字狱2、大兴文字狱:1、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
史料搜集:文字狱
任务:搜集中国历代因言论而获罪 的案件徐骏的“清风诗”。徐骏,字述夔,雍正、乾隆时人。徐骏自幼就有才子之名,民族思想浓厚,对满清统治十分不满,反清的诗句随口可出。他曾经画了一幅紫牡丹,在画上题诗说:“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有一次聚会喝酒,他见杯底有明代万历年号,即吟道:“覆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一边。”晚上他听到老鼠咬衣服的声音,又吟诗说:“毁我衣冠皆鼠辈,捣尔巢穴是明朝。”有一次他到京城去,动身前他写诗说:“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如此出口成句,堪称有触即发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至于“清风诗”,是他有一天晒书,风吹动了书页,他便随口吟道:“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乾隆四十三年,徐骏被人告发,清廷以大逆不道罪把他判处死刑,腰斩于市一把心肠论浊清。 ---胡中藻2、大兴文字狱捕风捉影文字狱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的范围也极为广泛。“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是清朝一位进士的诗 ,不料当局者认定,此乃“怀念亡明,诋毁大清”。即:公然怀念明朝的月,诋毁大清的风,其罪当诛,可怜一介书生有口难辩,眼睁睁地掉了脑袋。 据统计,顺治时文字狱7次,康熙时12次,雍正时17次,乾隆时130多次。朱永胜
刘光明
段松青
(朱明王朝永胜)
(光复明朝)
(断送清朝)
他有罪吗?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影响努尔哈赤自立汗,时间1616年。
皇太极,改称满,建立清朝是贡献。
八旗子弟巧入关,时间1644年。
雍正帝,军机处,君主专制来集权。
康雍乾,文字狱,禁锢思想阻发展。
历史小歌谣活动与探究 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积极方面:有利于多民族国家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
消极方面:不利于观念创新、思想解放、社会进步,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君主集权的强化课堂小结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君主集权的强化 努尔哈赤 1616年 建立后金 皇太极 1636年 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清朝开始统治全国 设立军机处
君主集权强化的标志 大兴文字狱
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纵横清朝秦朝宋朝清朝历代君臣仪式的变化皇帝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坐而论道站立议政跪受笔录我是史料小医生 清朝末年,一位告老还乡的吏部侍郎向众乡亲吹嘘:他曾经在皇宫秘室见过很多皇帝的画像,有大清开国皇帝努尔哈赤、设立军机处的康熙帝、制造文字狱最严重的顺治、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皇太极雍正帝康熙、雍正、乾隆 17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自立为汗,建立了金国,史称后金。他起兵攻下明朝辽东七十余城,并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火眼金睛 皇太极继承了汗位后,改革内政,发展生产。1635年,在盛京称帝,改族名为女真族,改国号为清,他就是清太祖。 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占北京,
推翻明朝。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朝。
同年,引清军入关,康熙帝迁都北京,逐步建立
起对全国的统治。努尔哈赤1636年满洲清太宗顺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