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一中高 2022 级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
生 物 试 题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是( )
A.水资源短缺、海洋污染 B.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
C.全球性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 D.有害生物增加、转基因生物增多
2.人口增长使粮食需求剧增,人们曾采取下列措施来提高粮食产量,其中错误的
是( )
A.大规模围海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
B.实行农地规划,加强农田经营管理
C.发展农业科学,培育高产优质粮食品种 D.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3.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基因多样 B.物种多样性 C.气候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4.下列能减小生态足迹的是( )
A.由步行改为开车出行 B.多吃素食,少吃肉食
C.购买大房子居住 D.使用一次性木筷
5.下列生态实例与相关原理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湿地生态工程清淤减污,易于生物生存—遵循自生的原理
B.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违背协调原理
C.生态建设既考虑生态又关注民生——遵循整体原理
D.单一人工林易爆发虫害——违背了循环原理
6.目前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
原则,建立健全矿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下列关于矿区废弃地生态恢
复的叙述,合理的是( )
A.矿石的开采只是破坏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其他危害
B.适用于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措施是开发农田,增加农民收入
C.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的关键是尽可能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其生态功能
D.恢复矿区生态环境首先要通过机械方法平整压实土地,人工制造表土
第 1 页 共 9 页
7.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增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
B.生态工程的特点是少消耗、低效益、可持续
C.“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在湿地的周围建立缓冲带可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8.为防止大熊猫栖息地碎片化程度加深,我国将川、陕、甘三省的野生大熊猫种
群高 密度区有机整合,形成一片基本相互连接的国家公园。目前,大熊猫受威胁
程度等级已经由“濒危”降为“易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国家公园的设立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
B.栖息地的碎片化会阻碍大熊猫之间的交配从而降低生物多样性
C.促进大熊猫之间的基因流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借助生态旅游区位优势,积极做好生活习性宣传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大熊猫
9.“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CO 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碳中和”是
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 CO 或温室气体排放量,
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
B.CO 的排放导致臭氧层被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强
C.实现“碳达峰”后,CO 量不再增加,碳循环减慢
D.“碳中和”时生产者固定 CO 的量大于所有生物呼吸产生的 CO 量
10.某兴趣小组研究濒危植物澜沧黄杉在冷杉林和云南松林中的生存率和死亡率
(二者关系互补), 绘制不同胸径(胸径与龄级呈正相关)植株的生存率和死亡
率曲线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根据不同龄级澜沧黄杉的生
存率和死亡率可预测其种群数
量变化趋势
B.云南松林群落中澜沧黄杉种
群进入衰退期早于冷杉林群落
C.澜沧黄杉种群密度较小,限制其增长的因素不存在密度制约因素
D.将澜沧黄杉移植到濒危植物繁育中心,是对澜沧黄杉最有效的保护
第 2 页 共 9 页
11.关于传统发酵中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作果酒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酒精过程
B.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杆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乙酸过程
C.制作腐乳利用了乳酸菌产生的蛋白酶
D.制作泡菜过程中水封主要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泡菜
12.下列发酵食品与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之间的对应关系不匹配的是( )
A.面包和馒头:酵母菌 B.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C.腐乳和酱油:青霉 D.米醋和果醋:醋酸菌
13.在繁殖和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 CO2 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毛霉菌 D.乳酸菌
14.制作泡菜时加盖,并用水密封的作用是( )
A.防止坛内水分蒸发 B.防止 CO2 的挥发
C.防止氧气进入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D.防止乳酸挥发
15.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中,其中心环节是( )
A.菌种的选育和扩大培养 B.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和接种
C.发酵罐内的发酵 D.产品的分离、提纯等
16.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不属于发酵工程的是( )
A.大多数抗生 B.自酿的米 C.味精 D.酱油
1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的培养基中都必须加入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及特殊营养物质
B.无菌技术包括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灭菌
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 pH、氧、渗透压的影响
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消毒,以免污染环境
18.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并加入刚果红的固体培养基经接种后,若微生物能分解
纤维素,则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要先进行高压蒸
汽灭菌,再对 pH 进行调节
B.接种后的培养基应置于无菌培养箱中,
无须进行倒置培养
第 3 页 共 9 页
C.透明圈直径/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 表明微生物的分解能力越强
D.图中所示方法进行微生物计数,结果往往偏大
19.微生物蛋白又称单细胞蛋白,它是利用工农业废料等人工发酵培养的微生物
菌体,科学家们一直尝试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微生物蛋白来替代传统肉类,以期
开发一条环保、健康、可持续的肉类生产途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一般不含其他成分
B.利用发酵技术生产微生物蛋白所用的菌种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细菌
C.在青贮饲料中添加乳酸菌可提高饲料的品质,可以使饲料保鲜
D.用改造后的酵母菌生产的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无生理效应
20.下图为啤酒生产过程的简要流程,其中糖化的目的是将麦芽中的淀粉等有机
物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可用赤霉素溶液浸泡大麦种子,使种子无需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B.过程③的主发酵阶段初期需要氧气,随后再保持厌氧环境,以便生成酒精
C.在啤酒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酒精的产生积累主要在后发酵阶段完成
D.发酵过程中要适时往外排气,后发酵时期可以延长排气时间间隔
21.如图所示为分离某种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土样从有哺乳动物尿液的地方取,获得目的菌种的概率很高
B.验证尿素固体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可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作对照
C.C 组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形成了 54 个、46 个、50 个菌落,则 1g 土壤样本中
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 5×107 个
D.在尿素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有可能不都是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
第 4 页 共 9 页
22.细菌 X 合成的 tcel 蛋白和 tcil 蛋白使其在与其他细菌的竞争中占优势,其中
tcel 蛋白是一种有毒性的分泌蛋白。研究人员利用野生型细菌 X 及其不同突变体进
行了实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放置一张能隔离细菌的滤膜,将一种菌(下层菌)
滴加在滤膜上后再放置第二张滤膜,滴加等量的另一种菌(上层菌),共同培养后,
对上、下层菌计数得到如下图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培养皿、固体
培养基和滤膜均需要进行
消毒处理
B.对上、下层菌计数时应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显
微镜直接计数
C.由甲、乙、丙三组结果
可推测 tcil 蛋白能够中和
tcel 蛋白的毒性
D.野生型细菌 X 在与 tcel-tcil 双突变体和 tcel 突变体的竞争中均占优势
23.氨基酸缺陷型细菌是指野生型菌株经过人工诱变或自发突变,失去合成某种
氨基酸的能力,只能在完全培养基或补充了相应的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中才能正
常生长的菌株。下图为分离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操作流程,数字代表培养基,
字母 A、B、C 表示操作步骤,D、E 为培养基上的菌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培养基中只有培养基③为缺乏某种氨基酸的基本培养基
B.紫外线处理的目的是提高菌种突变率,但不一定能产生目标菌
C.影印时应将细菌原位转印至培养基③④,然后用涂布器涂布均匀
D.经原位影印及培养后,获得的 D 菌落可能含有目标营养缺陷型菌
第 5 页 共 9 页
24.植物组织培养分化成的幼苗需要移栽,下列关于移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移栽时,应打开培养瓶的封口后马上移植
B.移栽的基质可以是消过毒的蛭石或者珍珠岩
C.移栽时需用流水清洗根部的培养基
D.最后幼苗需移植到消过毒的新环境下生活一段时间,等幼苗长壮后再移栽
到土壤中
25.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1 →○2 →○3 →○4 (
其中○2 为愈伤组织○3 为芽、根)
A.①→②的形成需要光照
B.②的特点是细胞壁薄,排列疏松而无规则,高度液泡化
C.①能被培养成④的原因是细胞中含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D.①→④过程中,需要多种培养基,特别是培养基中的激素种类及比例不同
26.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嫩组织较成熟组织易培养成功
B.外植体消毒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和质量分数为 5%左右的次氯酸钠溶液
C.植物组织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环境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之比较高时有利愈伤组织的形成
27.人参皂苷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科研人员分别诱导人参根与胡萝卜根产生
愈伤组织并进行细胞融合,以提高人参皂苷的产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参皂苷是人参的次生代谢产物,是其生长所必需的
B.细胞融合前必须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C.聚乙二醇、高 Ca2+—高 pH 溶液均可促进细胞融合
D.上述融合细胞可能通过快速生长提高人参皂苷的产率
28.下列属于植物细胞工程实际应用的是( )
①制造人工种子②培育无子西瓜③微型繁殖④培育单倍体⑤生产脱毒植株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第 6 页 共 9 页
29.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
速培育纯合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分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
30.植株甲是自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基因型为 Aa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
图为利用植株甲培育植株 A、B、C、D 的过程。将植株甲自交所结的种子种下,可
得到植株 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植株甲的花粉粒获得植物 A 的育种方法称为单倍体育种
B.植株 A 经秋水仙素处理可获得染色体数加倍的纯合四倍体植株 B
C.可选用植株 B 的根尖作材料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
D.若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植株 C 与植株 D 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 1/4
二、综合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31.(5 分)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 和
维持就是系统的自生。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 并
合理布设。应尽量 生物多样性程度,利用种群之间 关系,
构建复合的群落,这样即便某个种群消亡,其他种群也能弥补上来,从而有助于
生态系统维持 。要维持系统的自生,就需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
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
第 7 页 共 9 页
32.(7 分)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如图是利用
发酵技术获得产品的过程图,①、②都表示这一过程中的步骤或者操作,根据该
图以及学过的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数字标号处的操作:① ;② 。
(2)传统发酵以 菌种的 发酵为主。
(3)当发酵生产的产品是代谢物时,可根据 采取适当的提取、分离
和纯化措施来获得产品。若发酵产品是单细胞蛋白,则往往采用 、
等方法将其分离和干燥,即可获得产品。
33.(16 分)滤膜法常用于对水体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其大致流程:先用滤膜过
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微生物留在滤膜上,再将滤膜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
菌落数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所用培养基属于 (按物理性质分类)培养基,此类培养基配制
时除水和各种营养成分外,还需加入 。配制好的培养基通常用 法灭
菌,如何检测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
(2)滤膜法可用于检测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是否超标,培养基中需加入 ,统
计呈 的菌落。
第 8 页 共 9 页
(3)检测人员用滤膜过滤 5L 水样后培养统计大肠杆菌菌落数(重复三次),结果如
下表,该水样中的大肠杆菌密度为 个/100mL。对水样中的大肠杆菌计数,
还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与滤膜法相比,通常稀释涂布平板法适用于
的水样。
组别 1 2 3
菌落数 3 1 5
34.(12 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来繁殖名品花卉,某同学利用蓝色月季花来
进行培育,培育过程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组织培养是在 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
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经过 A 形成愈伤组织
后再经过 B ,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2)为了防止其品质退化,该同学选用植株 部位进行组织培养,选择
该位置的原因是 。
(3)在培养过程中,该同学想要了解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对促进植物生根还是生 芽的影响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由图可知当细胞分裂素浓度大于生长素浓度时,
诱导 的生长。
第 9 页 共 9 页嘉陵一中高2022级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答案
选择题
1-5 DACBD 6-10 DBCDB 11-15 ACDCC 16-20 BCCCC
21-25 CCCAA 26-30 DAACD
二、非选择题
31.更新 生物组分 提高 互利共存 自生能力
32.(1) 扩大培养 灭菌
(2) 混合 固体发酵和半固体
(3) 产物的性质 过滤 沉淀
33.(1) 固体 琼脂 高压蒸汽灭菌
在相同条件下设置一个未接种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2) 伊红美蓝 黑色
(3) 0.08 大肠杆菌污染严重
34.(1) 无菌和人工控制 脱分化 再分化
(2) 茎尖、芽尖 茎尖、芽尖病毒少或基本不带病毒
(3) 芽1
嘉陵一中高2022级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答题卡
姓名:
准考证号
学校:
班级:
0
]
]
西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④
④
四
④
O
●)03
a
6
6T区
缺考
四
违纪
一、选择题(共60分)
1A B]C]D
6 A BIC
11
A
OB]
四
A B C D
2 BCII
7NB团
AB D
7
A团四
3 A B]C]
8 A B CD
A BI
四
18
A BI C
)
4 四四
9A B C
4
A B]
A团I)
5 A B]C]
10I]M
15B】II
20N01四
21刀B 9四
26
A LB C
B图W
27 A LB]C]D
2
N四四
28
团ICW)
4DB 四四
29NBI四
25DB】 四
30团I四四
二.
综合题(共4小题,共40分)
31.(5分)
32.(7分)
(1)①
2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1页共2页
2
33.
(16分)
(1)
(2)
(3)
34.(12分)
(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2页共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