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为人民服务
【课前解析】
关注时代背景:《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提出的。张思德同志在陕西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教学目标】
1. 会写“彻、迁”等9个字,正确读写“革命、解放”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理解课题对全文的统领作用,把握各自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
4.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进行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叙述的。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各个层次是如何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论述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彻、迁”等 9个字,正确读写“革命、解放”等17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学生齐读课题。
导入新课:《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张思德是谁?毛主席为什么会在其追悼会上作这样的演讲呢?我们先了解一下张思德。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切入,引导学生思考,并了解张思德是谁,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二、了解人物
1.张思德(1915—1944)四川仪陇县人,1933年12月参加红军,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经担任过中央警备团警备班长和毛泽东的卫士。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因窑洞突然塌方而牺牲,牺牲时年仅29岁。
2.播放张思德牺牲的视频。
(设计意图: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可对新知识有初步的理解,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可以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章主要人物的分析有利于学生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这篇课文与以往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相关问题。
预设:这是一篇议论文。
教师补充:议论文是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也叫“论说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这篇文章的体裁的不一样,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2.学习字词
(1)出示词语:革命 解放 彻底 剥削 压迫 批评 责任 牺牲 制度 寄托 哀思 鸿毛 追悼会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教师提醒: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2)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出示字:彻、迁、泰、迫、批、标、栖、炊、葬。
(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工”,生字词的学习,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再读课文,明确内容。
1.出示要求: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段中的哪一句话在进一步诠释“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涵?
预设: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小结: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我们这个队伍”指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八路军、新四军。
教师补充资料:
八路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力部队,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华北抗日的主力。
新四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革命武装,原是红军游击队,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华中抗日的主力。
3.可以删除这句话中的“完全”和“彻底”两个词吗?预设:不能删除。“完全”和“彻底”表明了为人民服务的程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决心。
指导:第1自然段提纲挈领地表明了这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设计意图:以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琢磨内容,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与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几个自然段围绕“为人民服务”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学生预设:第2自然段讲了如何对待“死”。
第3自然段讲了如何对待批评。
第4自然段讲了如何对待困难。
第5自然段讲了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5.本文各段落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预设:第1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2——5自然段分段论述该怎样为人民服务。分别从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四个方面来论述。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
五、课堂演练
教师提出要求:你知道哪些人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
预设:雷锋、焦裕禄、孔繁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 通过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学生可以正确树立生死观。
3.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教师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导入:从上节课的学习中,你们知道本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预设:讲了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四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接着导入: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毛泽东同志是如何清楚地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二、精读细研,品读部分内容
(一)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毛泽东同志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学习提示:运用了什么写法。
表达了什么意思。
句与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二)学习“如何对待死”
1. 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1:第2自然段中作者先提出观点: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然后再列出依据,印证观点: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预设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引用了名人名言。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运用了举例。
预设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这两句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教师补充司马迁个人资料。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史记》,被后世尊称为太史公。
2.分析句子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固:本来 或:有的人 于:比 泰山:比喻伟大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预设2: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3.“为……而死”和“替……去死”在意味上有何不同?
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1:“为……而死”有主动担当的态度,带有颂扬的情感。
预设2:“替……去死”表示的情感让人痛恨、憎恶。
教师补充资料。
张思德,加入红军后当过通讯员、交通员,他在战斗中浑身是胆,屡立战功,被战友们亲切地誉为“小老虎”。
长征途中,为了战胜饥饿,组织发出了“尝百草”的号召,张思德总是抢在前头,用自己的嘴去分辨草能不能吃,差点因为中毒而牺牲。
在经济困难期间,部队粮食供应紧张。张思德在吃饭的时候经常借故走开,以便让班里的其他同志多吃一点。
他第一次作为班长带队到黄土沟烧炭时,班里有的同志生病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贴从老乡那里买来鸡蛋和麻油,给班里的病号做荷包蛋。
(设计意图:结合相关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提出要求:联系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说说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预设: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死就比泰山还要重,李大钊同志和张思德同志都是为人民的利益奋斗的,都全心全意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和心血,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课文由薄读厚,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深意,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
5. 齐读第2自然段,然后试着填一填,背一背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三)学习“如何对待批评”
1.出示要求: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围绕“怎样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出示关联词: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运用这些关联词有什么好处?
预设:更有说服力,让句子的表达更加完整、严谨。
指导:“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怎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说明“如何对待批评”这个观点。
2.出示资料。
李鼎铭(1881—1947)字丰功,陕西米脂人。他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拥护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在1941年夏天召开的边区参议会二届会议上,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提案,建议精简人员、缩减机构,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支持。
3.想一想,是否可以将下面的句子顺序打乱?
学生汇报交流。
预设1: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里是写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我们的缺点。②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这里是写不怕任何人批评。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这里是写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里是写正确批评的标准。
以上是有一定的顺序,参差递进的,所以不能把句子顺序打乱。
预设2:不能。四句话越来越具体,层层深入地阐明了正确对待批评的问题。
(四)学习“如何对待困难”
1.同学们,对待困难的方法是什么?请你们找出相关句子。
预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指导: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工相帮助。这段话与第2自然段如何对待“死”呼应。
2. 自由读第3自然段,并尝试根据本段中的关联词进行背诵。
(五)学习“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
教师提问:应该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请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学生汇报。
预设: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
教师补充:用这样的方法,可以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六)出示资料,解决问题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要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进行演讲?
出示资料: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设计意图:根据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群目标,让学生能够体会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三、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文章结构梳理。
2.主题概括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一开始就提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实际,从如何对待“死”、如何对待批评、如何对待困难如何对待死去的同志几个方面来说明如何为人民服务。
3.拓展延伸
张思德“尝百草”
红军长征最艰难的要数爬雪山、过草地了。当年,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首长们把驮文件的马杀了,战士们把牛皮带煮了充饥。那时候,张思德还没有入党,但他处处按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党组织号召的“尝百草”活动中,每见到一种草。他总是先尝,发现能吃的,就马上告诉兄弟单位。
一天,一名战士采了一兜小蘑菇,张思德怕它有毒先尝了尝。结果,他脸色发青、呕吐、浑身无力,这蘑菇有毒……张思德慢慢醒来后,模模糊糊地看见战友蹲在跟前,他急忙说:“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去。”
四、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1.课堂演练
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死的意义的诗句?
预设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预设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预设3: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设计意图:坚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诵读日常积累的关于生死的名言。力求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促进教学向学生开放,向生活开放,向未来开放,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课后作业
(1)熟练背诵第2、3自然段。
(2)观看电影《张思德》,并把他的事迹讲给家人和朋友听。
(设计意图:“教学是通达灵魂的镜子”,一堂课的学习,只能激发学生对革命精神的兴趣,因此,在课后作业中,让学生去观看电影,深入了解张思德英雄的事迹,有助于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升华,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论述。
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了解过少,而且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议论文,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只有激发学生“我想学”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是起引导的作用,与其枯燥地讲解,不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读。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在词句教学中,运用了不同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精雕细琢,对语言文字训练做到扎扎实实。
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初读时将文本由厚读薄,概括出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展开的三个分论点,并随之对议论文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议论文形成初步印象。
再将文本由薄读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文本所运用的方法——引用、对比、举例子,使学生对议论文有了进一步理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
这篇文章是小学阶段学生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它创作的年代比较特殊,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比较遥远。针对这一情况,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的补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同时渗透对学生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课后作业注重阅读拓展,让学生自读革命先辈的事迹,深化情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