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二)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 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二)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7 15: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 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二)
说 明: 1.全卷满分 6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2.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两个大题,18个小题。
第 Ⅰ 卷 选择题(共 30 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 30分)
1.纪录片《甲骨王朝》中讲道:“在龟甲和兽骨上刻字的特殊方式,让这些记录商代人生活点滴的‘商朝日记’能够保存至今。这些刻在甲骨上的符号,与现代汉字一起成为中华文明的标注。”材料中“刻在甲骨上的符号”是 (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2.《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材料中所述秦朝加强统治的措施是 (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焚书坑儒 D.确立郡县制
3.广元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在开展合作探究时,制作了下面的图示卡片。 下列选项与该卡片内容最契合的是 ( )
A.“文景之治”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
C.“开元盛世”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它以洛阳为中心,利用了黄河南北水流的自然地形趋势,贯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水路交通,成为连接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但它的开凿,却加速了一个王朝的灭亡。 “它”是 ( )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5.唐诗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下列历史人物被誉为“诗仙”“诗圣”的分别是 ( )
①李白 ②杜甫
③白居易 ④苏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下面是李华同学复习时整理的笔记。根据笔记内容,①②最有可能是 ( )
名称 __①__ 起止时间 1405 年—1433 年
次数 7 次 出发地 刘家港
最远到达地 ②__和红海沿岸_ 意义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A.张骞出使西域 马六甲海峡 B.甘英出使大秦 地中海沿岸
C.鉴真东渡 印度半岛南端 D.郑和下西洋 非洲东海岸
7.有学者认为:不论怎么说,此后的 100多年中,这场战争已经从一次不起眼的危机转变成为中国近代历史的悲惨开端。西方国家发动“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
A.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B.打开中国的市场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向中国走私鸦片
8.有学者认为“它是无数被压迫民众中的斗争者,勇敢地颠覆了软弱无能、横征苛敛的清政府的统治而建立了民主共和国的一种革命运动”。据此判断,题目中的“革命运动”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1934年 10 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训令指出:“正确的反对敌人的战斗与彻底粉碎敌人五次‘围剿’,必须使红军主力突破敌人的封锁。”这份训令清晰地传达出一个讯号:红军主力不得不实施战略突围转移。这次“战略突围转移”的胜利 ( )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端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D.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十年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10.美国经过二十几年对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逐渐意识到对华政策的失败。 同时,在当时的争霸斗争中,美国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中美关系。 中苏关系的恶化也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材料表述的是中美关系改善的 ( )
A.背景 B.目的 C.经过 D.意义
11.古典希腊时期的艺术、政治与哲学理念,对西方文明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在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的是 ( )
A.斯巴达城邦 B.波斯帝国 C.雅典城邦 D.亚历山大帝国
12.当时的欧洲正从蒙昧的中世纪走出,发轫于意大利的思想解放运动如星星之火逐步燎原,科学和人文的思想一点一点地照亮了欧洲的天空。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思潮是 ( )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唯物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3.美国史学家杰克·戈德斯通认为,直到公元 1500 年时,欧洲仍然在众多方面都落后于亚洲,尤其是中国,而以西欧为代表的欧洲崛起并全面超越亚洲,尤其是中国,则是公元 1800年以后才真正得以实现。 “真正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殖民掠夺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4.下列关于图片所示的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都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B.都主张采取武装起义、暴力革命的方式
C.导致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完全崩溃
D.属于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组成部分
15.下图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节选)。据此推断,该书研究的主题是 ( )
目录 第一章 占领伊始/3 第二章 GHQ体系下的民主改革/43第三章 冷战中的日本/73 第四章 经济腾飞/115
A.幕府危机 B.明治维新 C.争霸亚太 D.战后崛起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 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先进中国人的探索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为了解除内忧外患,作为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它充其量只是一种单一的局部的经济、军事变革运动。 显然,“不能凸显‘国民国家’这个近代化历史课题”是这次运动难以收到实效的一个根本原因。
——摘编自刘学照《洋务思潮与近代中国》
材料二
材料三 它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一次猛烈的扫荡,促进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1)材料一中这一“变革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运动的积极作用。(2分)
(2)请将材料二中①补充完整。 (2分)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探索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2分)
17.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初步发展,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 分)
材料一 在大西洋东岸,1688 年发生的“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王室脉络,开创了削弱王权、明确议会权力的现代民主政治的雏形,确立了英国新的政治体制,同时英王接受了新法律,也对后来美国建国时的宪法和宪法修正案的制订影响深远。
——摘编自[美]卡罗尔·卡尔金斯《美国史话》
材料二 这场革命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巨大缺口,为拉美独立战争和法国革命树立了范例。 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国家,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旧制度残余,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为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789 年革命从性质上说不再是旧的经济制度告终、新的经济制度诞生的大变动。 诱发革命的经济危机只是旧的经济秩序下,特别容易感染的危机中的最后一次大型危机。 正因为如此,作出法国18世纪历史中最重要的社会决定的不是革命,而是旧制度。
——摘编自[英]威廉·多伊尔《法国大革命的起源》
材料四
(1)材料一中“英国新的政治体制”指的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的法律依据。(2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89年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分)
(4)材料四中的矛盾最终引发了哪一场革命战争 (2分)
(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革命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起的共同作用。 (2分)
18.大国力量的兴衰往往引起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从而导致世界格局的急剧变化,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在德军败局已定的 1945 年2月,当时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三个国家首脑在雅尔塔会晤,一起商谈确立战后的世界格局。 战争就要结束,人们相信和平已经来临。 然而,这幅政治版图不久便被画上了新的标记——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20世纪中期以来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和演变,呈现出主要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和态势;当今时代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摘编自唐彦林《当代国际政治中的格局与秩序》
材料三 后冷战时代,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东方智慧,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外交从内敛和区域性逐步走向外向和国际化,打破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固有理念和模式。
——摘编自何英《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解读》
(1)材料一中的“战争”具体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被画上了新的标记”指的是哪一国际格局的形成。 (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中国方案。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分)
1. A 2. D 3. B 4. D 5. A 6. D 7. B 8. C 9. C10. A 11. C 12. A 13. B 14. A 15. D
16.(10 分)
(1)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2分)
积极作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等等。 (2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2分)
(3)新文化运动。 (2分)
(4)救亡图存。(2分,言之有理即可)
17.(10 分)
(1)君主立宪制。 (2分)
(2)1787年美国宪法。 (2分)
(3)旧制度(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
(4)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 (2分)
(5)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18.(10 分)
(1)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2分)国际格局:两极格局。 (2分)
(2)多极化趋势。(2分)
(3)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平、安全、繁荣、包容的世界;等等。 (2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4)大国力量的兴衰;战争的影响;等等。 (2 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