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6题每题3分,第7题每小题1分。)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默而识之(zhì) 论语(lún) 谥号(yì) 子曰(yuē)
B.尊君在不(bù) 拯救(zhěng) 期行(qī) 燕山(yān)
C.可汗(kèhán) 环谒(yè) 金溪(xī) 云鬓(bìn)
D.鬓毛衰(shuāi) 戎装(róng) 城阙 (què) 贬谪 (zhé)
2.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书写全对的一项。( )
A.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C.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眄之。
D.小弟闻秭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现在写作“悦”,高兴,愉快。)
B.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讨厌)
C.愿为市鞍马(买)
D.稍稍宾客其父(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宾客)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怎能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国家级天然公园——赤水市。
B.我们班刚学习第六单元时,大家都觉得学习文言文有困难,于是李老师就渐渐放慢了讲课进度。
C.他对自己能否学好文言文,充满了信心。
D.《木兰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5.下面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B.《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集,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C.《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D. 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6.下面是第八中学七年级(8)班同学们在学完本单元后交流学习体会时的发言摘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思考而不读书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我从中得到的体会是要把读书和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B.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C.我觉得孔子说的“不耻下问”不是很恰当。别人没有我的学识高,我还向他请教什么?
D.假如我是方仲永,我会深知“业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勤,荒于嬉”的道理,把“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当作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即使小有成就,也不能沾沾自喜,自我满足,而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7.诗文默写。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2)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 ; , ?
(3)《夜雨寄北》中诗人想像与“君”团聚的句子: , 。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 , 。
(5)沉舟侧畔千帆过, 。
(6)数声风笛离亭晚, 。
二、综合性学习(6分)
某校举办“普通话推广活动周”,同学们都踊跃参与了这项活动。
8.请你设计一条富有感染力的宣传标语。(2分)
9.你认为在活动周中应开展哪些语文活动?请至少列举出三项。(2分)
10.就学校如何推广普通话问题,请你向校长提出一条富有创意的建议。(2分)
三、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1~13题。(8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
(2)怀旧空吟闻笛赋 旧:
12.诗中引用的典故有什么用意?(3分)
13.这首七律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4~18题(16分)
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乘船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 ( http: / / www.21cnjy.com )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之,王欲舍所携之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14. 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4分)
(1)太丘舍去 古义: 今义:
(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古义: 今义:
15.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与友人期行 (约定)
B.君问归期未有期 (日期)
C.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 (灾难)
D.歆辄难之 (困难)
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与友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
(2)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
17.陈太丘友人面对陈太丘离去,该不该愤怒地骂陈太丘?谈谈你的理解。(3分)
18.《乘船》一文最后写道:“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请你评判一下你眼中的这两个人。 (3分)
华歆:
王朗: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9~23题。(16分)
准天才的沉没
淡墨
面试结束后,我跟老总说,我选择薛宜做实习生。
小薛是个内秀的女孩:交代打印的文件,第二天页码排好整整齐齐搁在桌上;帮编辑部同事订盒饭,每个人的口味都问得清清楚楚;最叫我惊叹的是她修改的标题,很有感觉。这些惊喜,我背地里一遍遍跟别人说。
但我还是派给小薛很多活儿,联系这个牛人那个大家。有一次,她脸红红地跑过来说:“抱歉,老师,韩某某我实在联系不到,他院里的人怎么都不肯提供电话。”
“那就跟接电话的人讲,你十万火急,你是他失散多年的妹妹,你很仰慕他,找采访过他的记者,给他的博客留言,去他的办公室围追堵截 。”
“好的,老师。”她轻轻说道。
小薛的成长人人都看得见。
来社里才5个月,她编了5篇随笔,做了4个人物专访,其中3个都是大家。她顺利转正。从此,小薛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大都市无情动荡,她却有了一方舞台,可起舞、可栖身。
很快,社里下达了编辑部整改通知。现有的大一统格局被拆分为两个部门,我与生性懒散的老曾分别被任命为A、B部主任。
可是小薛居然申请去老曾的部门,她对我说:“老师,我决定离开你了。”
我笑一笑,等待她把话说完。
“离开你,因为你是太苛刻的一个人。所有的人都懒懒散散、无所事事,你却规定我按时打卡;所有的人都用公家的电话大聊特聊,我却在你的目光下,一个简单的问候也不敢打回家。你自己不提,但很多人告诉我,若干年前你就采访过韩某某,关系很好。为什么举手之劳都不肯帮?”小薛的情绪很激动。
苦恼的是老曾,他不知拿这个小姑娘怎么办。一天,他乐滋滋地告诉我:“给薛宜找了个活儿,负责后期制作,外加拆阅读者来信。她内秀、心细,你说过。”
嗯。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什么东西要被毁掉了吧?
可薛宜茫然不觉。相反,她享受着没压力的生活。上午10点才来上班,下午4点下班。拆几封信、接几个电话、校校错别字,余下的时光,喝茶、浇花、聊聊天,与旁人都说说笑笑,除了我。
从此师徒是陌路人。这令我始终没工夫说出想对她说的话。
22岁时的我就像22岁时的薛宜。那时,我曾把自身的成败寄托在“师傅”身上,索要包容、怜惜与庇护。
可师傅说:“楚楚,冷漠是俗世的本性,除了父母子女爱人,没人有义务给予你深情。师傅终有一天会离开你,我的责任是教你谋生的本领,你的责任是抓住机会好好学习。将来能不能立足,全靠你自己。”
我记住了这些话,以后再有冲锋陷阵,再不似小女孩般抓住大人的手,哀哀求告。26岁,我凭自己的能力在江城谋得立足之地。
所有的言传身教,所有的求全责备,以此为源。
工作太忙,薛宜渐渐淡出我的视线。重新注意到她,是两年后了。她扶着肚子,拎一个空水桶、一把扫帚走下台阶。我忍不住责备老曾,怎么还要孕妇搞卫生?
可要她做什么呢?写稿子,不能跑;寄包裹,担心重;接电话,抱怨喧嚣扰攘。
准天才小薛,就这样在苍茫的人海中,沉没。
摘自《 青年博览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 2010年第2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19.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3分)
20. 选文塑造薛宜的形象采用了先扬后抑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1.作者为什么要写“我”的师傅对“我”的培养?(3分)
22.“嗯。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有什么东西要被毁掉了吧?”中“咯噔”一词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这个被毁掉的“东西”是指什么?(4分)
2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薛宜是一个优秀人才,可惜她没有遇到伯乐。
B. 薛宜是一个天才,但她后来才能丧失,令人惋惜,令人警醒。
C.这篇课文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是个准天才,但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和正确的培养,也会成为凡夫俗子。
D. 薛宜沉没的原因是她自己不上进、不努力学习的结果。
六、写作(50分)
24.将《木兰诗》改写成一篇故事,有关戏曲、动画片等改编作品可以作为参考。题目自拟,字数不限。写作时注意下列几点:
(1)故事和人物形象要基本符合原作。
(2)有些情节,如木兰的军旅生活,可以依据原作想象发挥,写得更详细一些。
(3)语言尽可能明快、生动。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检测
参考答案:
1. C(A项中“谥”应读shì;B项中“不”应读“fǒu”;D项中“衰”应读“cuī”)
2.B(点拨:A项中“惘”应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罔”;C项中“眄”应为“丐”;D项中“秭”应为“姊”) 3.B(厌,满足) 4.D(A项在“怎能”后面加“不”;B项应删去“渐渐”;C项删去“否”) 5.A(应为“孔子及其再传弟子”) 6.C 7.(1)人不知而不愠(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5)病树前头万木春(6)君向潇湘我向秦 8.示例:①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②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③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9.示例:演讲、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对口词等。 10.示例: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施以正面影响;②把普通话纳入综合素质评定的内容。
11.(1)酬答,这里是指因别人赠诗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诗应答。(2)老朋友。 12.引用“闻笛赋”的典故有怀念被贬谪被害朋友的意思。引用“烂柯人”的典故是对岁月流逝,人世变迁的感叹 。
13.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1)古义:离开;今义:前往(2)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联词。 15.D(此处译为“为难”。) 16.(1)跟朋友约定同行,却丢下别人走了。(2)既然已经接纳他,让他上船,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下他吗 17.不该。因为首先是他自己违反了约定,不应骂别人,反而应该向友人陪不是才对。 18.华歆对。王朗表面上大方,一旦与自己的利益发生矛盾,他就露出了自私、背信弃义的真面孔。而华歆则一诺千金,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一定要遵守,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19.本文记叙了一个准天才薛宜的由初显才华到最后沉没的故事。 20.先铺写薛宜刚到编辑部时才能过人,后写她变得平庸无奇,前后互为反衬,对比鲜明,突出她变为庸人的不幸结局,令人警醒、惋惜。 21.这是为了交代“我”对薛宜求全责备的培养源于“我”师傅的言传身教,同时也是为了突出严格要求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22.“咯噔”表现出我当时内心的不平静,有出乎意料、惊讶、惋惜之情。此处的“东西”是指薛宜的才华被埋没,他将泯然众人。 23.A 24.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