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3-27 13:41:14

文档简介

南京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
2024.0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K-39 I-127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提出了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碳元素 C. 碳单质 D. 含碳物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充分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为其他物质是碳中和的核心,故选A。
【点睛】
2. 光气(COCl2)是化学合成的重要材料之一,反应CHCl3+ H2O2= COCl2↑+ HCl+ H2O用于制备光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
B. H2O2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 HCl分子的电子式为
D. Cl-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17+20=37,符号为,A错误;
B.H2O2分子中存在H原子和O原子形成的极性键,也存在O原子和O原子形成的非极性键,B正确;
C.HCl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 ,C错误;
D.Cl-的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 ,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 土壤中的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后,土壤中的进一步将氧化为。在氧气较少的环境下,又可以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与反应,使氮以形式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被氧化为的过程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在反硝化过程中,土壤降低
C. 与反应时,每生成,转移电子数为
D. 适当疏松土壤,有利于提高铵态氮肥的肥效
【答案】C
【解析】
【详解】A.被氧化为的过程中化合价由+3升高为+5,氧气由0价降低为-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正确;
B.又可以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与反应,使氮以形式放出,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在反硝化过程中,土壤降低,B正确;
C.根据,3mol与5mol反应转移15mol电子,则每生成,转移电子数为,C错误;
D.适当疏松土壤,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氧气的量,使铵态氮肥转化为,提高肥效,D正确;
故选C。
4. 海水中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元素X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X Y
Z W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元素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 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D. 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X元素为C或,但下一周期的Z和W也为短周期,因此X为C,Y为F,Z为S,W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故A错误;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元素Y非金属性比X强,故B错误;
C.非金属性Y>W,则元素Y简单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强于W,故C错误;
D.非金属性Z(S)>X(C),则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故D正确;
答案选D。
5. 在火箭燃料中作为氧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酸性氧化物 B. 经转化被植物吸收,属于氮的固定
C. 为红棕色且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高温时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可直接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N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故不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
B.氮的固定是指N2转化为化合物,B错误;
C.为红棕色且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C正确;
D.高温时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NO,NO和O2反应生成,D错误;
故选C。
6. 某兴趣小组以海藻灰(主要成分是)为原料进行的制备实验。具体步骤如下:将海菜灰浸泡加热过滤后,得到溶液,将适量固体溶于溶液,再将饱和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生成白色,向白色沉淀中边搅拌边滴入适量浓硝酸得。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为:
B. 固体中加入适量浓硝酸:
C. 中加入过量盐酸:
D. 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Na2SO3作还原剂,CuSO4作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I-+H2O= 2CuI↓++2H+,A正确;
B.CuI固体中加入适量浓硝酸,CuI中的亚铜离子和碘离子均能被浓硝酸氧化,氧化产物分别为Cu2+和I2,还原产物为N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I+8HNO3(浓)= 2Cu(NO3)2+I2+4NO2↑+4H2O,B错误;
C.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C错误;
D.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D错误;
故答案选A。
7. 某兴趣小组以海藻灰(主要成分是NaI)为原料进行的制备实验。具体步骤如下;将海藻灰浸泡加热过滤后,得到了NaI溶液,将适量固体溶于NaI溶液,再将饱和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生成白色CuI沉淀,向白色沉淀中边搅拌边滴入适量浓硝酸得到。下列有关生成白色CuI沉淀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NaI具有还原性,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B. 反应中失去电子
C. 消耗1mol固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D. 可用适当氧化剂将CuI氧化生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1)Na2SO3作还原剂,CuSO4作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 +2I-+H2O= 2CuI↓++2H+;(2)CuI中的亚铜离子和碘离子均能被浓硝酸氧化,氧化产物分别为Cu2+和,还原产物为N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I+8HNO3(浓)= 2Cu(NO3)2 ++4NO2↑+4H2O,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1)可知,NaI未发生化合价变化,A错误;
B.根据反应方程式(1)可知,反应中Cu2+得到电子生成CuI沉淀,B错误;
C.根据反应方程式(1)可知,~~2e-,消耗1mol Na2SO3 固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C错误;
D.可用适当氧化剂将CuI氧化生成 I2,D正确;
故答案选D。
8. 下列除去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法
A 将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
B 通入足量气体
C 通过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
D 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加热至恒重后转化为,达到除杂目的,A正确;
B.通入气体后,和都会反应,B错误;
C.可以和反应,C错误;
D.加入溶液反应后过滤得到的是固体,D错误;
故答案为:A。
9. 用下列装置制取NH3,并还原CuO,其原理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制取NH3 B. 用装置干燥NH3
C. 用装置还原CuO D. 用装置处理尾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A、NH4Cl受热分解后,在试管口又重新生成NH4Cl固体,得不到氨气,故A错误;
B、浓硫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不能用浓硫酸干燥NH3,故B错误;
C、2NH3+3CuO3Cu+N2+3H2O ,用氨气还原CuO,故C正确;
D、氨气与稀硫酸反应,装置内压强急剧减小,会引起倒吸,故D错误;
故选C。
10.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 B. 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可用做食品膨松剂
C. 易溶于水,可用于电解冶炼镁 D. 钠钾合金熔点低,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CO2、Cl2的干燥,故A错误;
B.NaHCO3不稳定,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的膨松剂,故B错误;
C.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MgCl2冶炼镁,故C错误;
D.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故D正确;
故选:D。
1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Al(s) Al(OH)3(s)Al2O3(s)
B. FeS2(s)SO2(g) BaSO3(s)
C. Cl2(g) NaClO(aq)HClO(aq)
D. Fe(s) Fe2O3(s)Fe2(SO4)3(aq)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得不到氢氧化铝,故A错误;
B.亚硫酸酸性比盐酸弱,所以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C.氯气和NaOH溶液反应得到NaCl、NaClO和水,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弱,所以向NaClO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得到次氯酸,故C正确;
D.铁与水蒸气高温下反应得到四氧化三铁,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干燥的氯气通入新鲜的花瓣中 花瓣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取久置的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粉末未变质
C 常温下,将铁片投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D 将少量溶液滴到片表面,片刻后用蒸馏水冲洗 溶液显蓝色 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新鲜的花瓣中含有水分,干燥的氯气和水反应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花瓣褪色,A错误;
B.久置的粉末可能转化为碳酸钠,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可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判断其是否变质,B错误;
C.常温下,将铁片投入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发生了化学反应,C错误;
D.将少量溶液滴到片表面,片刻后用蒸馏水冲洗,溶液显蓝色,说明生成铜离子,说明铁离子氧化铜为铜离子,氧化性:,D正确;
故选D。
13. 用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还含有Ca(OH)2和CaCO3]制取KClO3的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打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氯化”时的反应速率
B. “氯化”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为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C. “过滤”后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Ca2+、H+
D. “转化”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还含有Ca(OH)2和CaCO3],加水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打浆得到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悬浊液,通氯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氯酸钙,过滤取滤液,加氯化钾与氯酸钙反应生成氯酸钾,据此解答。
【详解】A.打浆是将固体反应物粉碎,增大氯化时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提高反应速率,故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氯化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氯气与氢氧化钙加热的到氯酸钙和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故B正确;
C.“过滤”后滤液中主要溶质为氯酸钙和氯化钙,存在的阳离子为钙离子以及水中的氢离子,故C正确;
D.转化是发生的反应为Ca(ClO3)2+2KCl=CaCl2+2KClO3,为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14.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实验 操作过程 实验结果
步骤1 称取样品,配制成溶液。
步骤2 量取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 得到白色固体
步骤3 量取溶液,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消耗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1”中,可用烧杯和玻璃棒等容器进行溶液配制
B. “步骤2”中,测得溶液中
C. “步骤3”中,溶液与酸性溶液反应时,作还原剂
D.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组成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步骤1”中,称取样品,配制成溶液,可用烧杯和玻璃棒等容器进行溶液配制,故A正确;
B.“步骤2”中得到的白色固体为BaSO4,测得溶液中,故B正确;
C.“步骤3”中,溶液与酸性溶液反应时,作氧化剂,作还原剂,故C正确;
D.“步骤3”中发生反应:2MnO+5H2O2+6H+=2Mn2++8H2O+5O2↑,溶液中n(H2O2)=2.5n(MnO)=2.5×0.1mol/L×0.02L=0.005mol,则硫酸钠-过氧化氢中n():n(H2O2)=0.01:0.005=2:1,则其组成为,故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5. 某离子反应涉及六种微粒,其中随着反应进行逐渐减小,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_。
(2)消耗氧化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1)N2 (2)2
(3)3ClO +2= N2↑+3H2O+3Cl +2H+
【解析】
【分析】c() 随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则为反应物, N2 为生成物,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则氯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故 ClO 为反应物,Cl 为生成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O +2= N2↑+3H2O+3Cl +2H+ 。
【小问1详解】
该反应中被氧化生成N2,则氧化产物为N2。
【小问2详解】
3ClO +2= N2↑+3H2O+3Cl +2H+ 中ClO 为氧化剂,3mol ClO 反应转移6mol电子,消耗氧化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小问3详解】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lO +2= N2↑+3H2O+3Cl +2H+。
16.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___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500kg,若用KI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答案】(1)I2+5Cl2+6H2O=2HIO3+10HCl
(2)I-和I2 (3) ①. 橙红 ②. HBrO3>Cl2>HIO3
(4)5.29
【解析】
【小问1详解】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说明氯气和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碘单质;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碘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酸,氯气被还原生成HCl,反应方程式为:I2+5Cl2+6H2O=2HIO3+10HCl,故答案为:I2+5Cl2+6H2O=2HIO3+10HCl,
故答案为:I2+5Cl2+6H2O=2HIO3+10HCl;
【小问2详解】
氯水与KI反应生成碘,CCl4层萃取碘单质变成紫色,继续滴加氯水,氯气将碘单质氧化为碘酸根离子,所以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有碘离子I-和碘单质I2,
故答案为:I-和I2;
【小问3详解】
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所以氯气能氧化溴离子生成溴单质,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Br2+2Cl-,溴水呈橙红色,继续向溴水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小于溴酸,氯气能和碘反应生成碘酸,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酸,所以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BrO3>Cl2>HIO3;
故答案为:橙红;HBrO3>Cl2>HIO3;
【小问4详解】
1000kg加碘食盐中含碘20g,KI+3Cl2+3H2O=KIO3+6HCl,则KIO3~I~KI~3Cl2,所以n(Cl2)=3n(KI)=,标况下氯气的气体V=nVm=×22.4L/mol=5.29L,故答案为:5.29。
17. 二氧化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沸点为,不稳定,常转化为产品。
(1)工业上采用和混合溶液吸收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吸收一般在冰水浴中进行,其原因可能是防止分解、_______。
(2)产品中质量分数的测定:称取产品配成溶液;取所配溶液,加入足量溶液和稀(发生反应);向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溶液的体积为。
①若加入溶液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分数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求产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 (产品中的杂质不与、发生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 ①. ②. 防止分解
(2) ①. 偏高 ②. 76.0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用和混合溶液吸收制备,变为是化合价下降被还原,所以过氧化氢被氧化,产物是氧气,同时碱性条件,所以变成后多氢补氢氧根变成水,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吸收一般在冰水浴中进行,即条件控制不能温度太高,其原因可能是防止分解、气体溶解度降低、被氧化等原因,由于的沸点是,此温度下是液体,不存在溶解度问题,所以主要是防止另一反应物即不稳定的过氧化氢分解,故答案为:防止分解。
【小问2详解】
①若加入溶液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部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则生成的碘的量偏多,则消耗溶液的体积偏大,最终导致测得的质量分数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②由和得:,


,故答案为:76.02%。
18. 为探究的性质,采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取少量并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
(1)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装置可验证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
(3)装置中溶液吸收足量时,可得溶液,可由此溶液制备无水固体。已知:溶液的约为10。
请将下列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取适量溶液,_________,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条件下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可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溶液)
【答案】(1) ①.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②. 漂白性 ③. 还原性
(2)防止倒吸 (3)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测量溶液的pH,当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
【解析】
【分析】装置A制备二氧化硫,由装置B验证二氧化硫漂白性,C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由于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故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以此解题。
【小问1详解】
装置A中是制备二氧化硫的反应,其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以漂白品红,可以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有还原性,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装置B、C可验证SO2具有的性质是漂白性、还原性。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硫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大,容易发生倒吸,故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
【小问3详解】
由题意可知0.1mol·L-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故调节溶液的pH为10的时候,溶质为Na2SO3,故取适量NaHSO3溶液之后的操作为:边搅拌边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测量溶液的pH,当pH约为10时,停止滴加NaOH溶液。
19. 消除氮氧化物尾气和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
(1)氧化吸收法
酸性条件下,加入溶液可以氧化和等生成和。其他条件一定,转化为的转化率随水体溶液初始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在酸性水体中,加入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水体浴液初始越小,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_。
③酸性复合吸收剂可有效去除。复合吸收剂组成一定时,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如图2。温度高于后,NO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催化还原法
①在W-Cu/的催化条件下,使用作为还原剂,可将水中的转化为。该反应机理分为三步,如图3所示:第一步:在表面被还原为被氧化为;第二步:从表面迁移至的表面;第三步:在表面吸附并解离为活性氢原子(W-H),_________。(补充完整该步反应机理)
②若改用作为还原硝酸盐过程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与W-Cu/相似。但还原过程中检测到三种含氮化合物微粒,其浓度变化如图4所示,在1.5~2.5h过程中,硝酸根部分转化为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9. ①. ②. 酸性增大,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性增强 ③. H2O2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分解,导致其浓度减小,去除率降低
20. ①. 将还原为 ②. 在Pd催化作用下亚硝酸根离子与氢原子反应转化为铵根离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溶液可以氧化生成和。在酸性水体中,加入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水体浴液初始越小,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酸性增强,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性增强。
③温度高于后,NO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H2O2在温度较高时容易分解,导致其浓度减小,去除率降低。
【小问2详解】
①在W-Cu/的催化条件下,使用作为还原剂,可将水中的转化为。该反应机理分为三步,如图3所示:第一步:在表面被还原为,被氧化为;第二步:从表面迁移至的表面;第三步:在表面吸附并解离为活性氢原子(W-H),将还原为。
②在1.5~2.5h过程中,硝酸根部分转化为的可能原因是在Pd催化作用下亚硝酸根离子与氢原子反应转化为铵根离子。南京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化学
2024.0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1-35.5 K-39 I-127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提出了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A. 二氧化碳 B. 碳元素 C. 碳单质 D. 含碳物质
2. 光气(COCl2)是化学合成的重要材料之一,反应CHCl3+ H2O2= COCl2↑+ HCl+ H2O用于制备光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
B. H2O2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 HCl分子的电子式为
D. Cl-的结构示意图为
3. 土壤中的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后,土壤中的进一步将氧化为。在氧气较少的环境下,又可以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与反应,使氮以形式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被氧化为的过程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 在反硝化过程中,土壤降低
C. 与反应时,每生成,转移电子数为
D. 适当疏松土壤,有利于提高铵态氮肥的肥效
4. 海水中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元素X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X Y
Z W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
B. 元素X的非金属性比Y的强
C. 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D. 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5. 在火箭燃料中作为氧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酸性氧化物 B. 经转化被植物吸收,属于氮的固定
C. 为红棕色且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高温时与过量的氧气反应可直接生成
6. 某兴趣小组以海藻灰(主要成分是)为原料进行的制备实验。具体步骤如下:将海菜灰浸泡加热过滤后,得到溶液,将适量固体溶于溶液,再将饱和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生成白色,向白色沉淀中边搅拌边滴入适量浓硝酸得。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生成白色沉淀反应为:
B. 固体中加入适量浓硝酸:
C. 中加入过量盐酸:
D. 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7. 某兴趣小组以海藻灰(主要成分是NaI)为原料进行的制备实验。具体步骤如下;将海藻灰浸泡加热过滤后,得到了NaI溶液,将适量固体溶于NaI溶液,再将饱和溶液滴入上述溶液中,生成白色CuI沉淀,向白色沉淀中边搅拌边滴入适量浓硝酸得到。下列有关生成白色CuI沉淀的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A. NaI具有还原性,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B. 反应中失去电子
C. 消耗1mol固体,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D. 可用适当氧化剂将CuI氧化生成
8. 下列除去物质中混有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法
A 将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
B 通入足量气体
C 通过盛有饱和溶液的洗气瓶
D 加入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A. A B. B C. C D. D
9. 用下列装置制取NH3,并还原CuO,其原理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
A 用装置制取NH3 B. 用装置干燥NH3
C. 用装置还原CuO D. 用装置处理尾气
10.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 B. 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可用做食品膨松剂
C. 易溶于水,可用于电解冶炼镁 D. 钠钾合金熔点低,可用作核反应堆的传热介质
1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 Al(s) Al(OH)3(s)Al2O3(s)
B. FeS2(s)SO2(g) BaSO3(s)
C. Cl2(g) NaClO(aq)HClO(aq)
D. Fe(s) Fe2O3(s)Fe2(SO4)3(aq)
12.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干燥的氯气通入新鲜的花瓣中 花瓣褪色 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取久置的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粉末未变质
C 常温下,将铁片投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铁与浓硝酸不反应
D 将少量溶液滴到片表面,片刻后用蒸馏水冲洗 溶液显蓝色 氧化性:
A. A B. B C. C D. D
13. 用久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还含有Ca(OH)2和CaCO3]制取KClO3的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打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氯化”时的反应速率
B. “氯化”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为6Cl2+6Ca(OH)2Ca(ClO3)2+5CaCl2+6H2O
C. “过滤”后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Ca2+、H+
D. “转化”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4.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实验 操作过程 实验结果
步骤1 称取样品,配制成溶液。
步骤2 量取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 得到白色固体
步骤3 量取溶液,加适量稀硫酸酸化后,滴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消耗溶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1”中,可用烧杯和玻璃棒等容器进行溶液配制
B. “步骤2”中,测得溶液中
C. “步骤3”中,溶液与酸性溶液反应时,作还原剂
D. 硫酸钠-过氧化氢加合物的组成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
15. 某离子反应涉及六种微粒,其中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小,回答以下问题:
(1)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为_________。
(2)消耗氧化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16. 向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许CCl4后滴加氯水,CCl4层变成紫色。如果继续向试管中滴加氯水,振荡,CCl4层会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并配平CCl4层由紫色变成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
(2)整个过程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
(3)把KI换成KBr,则CCl4层变为_______色,继续滴加氯水,CCl4层的颜色没有变化。Cl2、HIO3、HBrO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4)加碘盐中含碘量为20mg~50mg/kg。制取加碘盐(含KIO3的食盐)500kg,若用KI与Cl2反应制KIO3,至少需要消耗Cl2_______L(标准状况,保留2位小数)。
17. 二氧化氯消毒剂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沸点为,不稳定,常转化为产品。
(1)工业上采用和混合溶液吸收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吸收一般在冰水浴中进行,其原因可能是防止分解、_______。
(2)产品中质量分数的测定:称取产品配成溶液;取所配溶液,加入足量溶液和稀(发生反应);向充分反应后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溶液的体积为。
①若加入溶液后在空气中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分数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求产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 (产品中的杂质不与、发生反应,写出计算过程)。
18. 为探究的性质,采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取少量并进行相应的实验探究:
(1)装置A中烧瓶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装置可验证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倒置漏斗作用是_________。
(3)装置中溶液吸收足量时,可得溶液,可由此溶液制备无水固体。已知:溶液的约为10。
请将下列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取适量溶液,_________,加热浓缩溶液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在高于条件下趁热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可选择的试剂有稀硫酸、溶液)
19. 消除氮氧化物尾气和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
(1)氧化吸收法
酸性条件下,加入溶液可以氧化和等生成和。其他条件一定,转化为转化率随水体溶液初始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在酸性水体中,加入溶液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水体浴液初始越小,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__。
③酸性复合吸收剂可有效去除。复合吸收剂组成一定时,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如图2。温度高于后,NO去除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催化还原法
①在W-Cu/的催化条件下,使用作为还原剂,可将水中的转化为。该反应机理分为三步,如图3所示:第一步:在表面被还原为被氧化为;第二步:从表面迁移至的表面;第三步:在表面吸附并解离为活性氢原子(W-H),_________。(补充完整该步反应机理)
②若改用作为还原硝酸盐过程的催化剂,其催化机理与W-Cu/相似。但还原过程中检测到三种含氮化合物微粒,其浓度变化如图4所示,在1.5~2.5h过程中,硝酸根部分转化为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