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省承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27 15:13:45

文档简介

承德市2025届高二年级3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答案与解析
1 2 3 4 5 6 7 8
B B D A C B C C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C B B D A B
17.(12分)
(1)历史信息:体现了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或是古希腊人物雕塑的典范);反映了
古希腊文化在古罗马的传承。(写出2点得4分,如写 “崇尚体育运动的奥林匹亚精神”或
“展现人体健美的人文主义精神”也可给分)
地位: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2分)
(2)主要特点:统治方式多元 (与实力雄厚的部落结为联盟,加强统治;以伊斯兰教为纽
带提高各民族的凝聚力);统治中心由地中海向印度洋转移;由军事征服向陆地和海洋商业
帝国转变。(每点1分,共3分)
原因:①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②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③地处亚非欧交界地区,位置优越 ④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
⑤正确处理了民族之间关系。(任答3点得3分)
18.(16分)
(1)影响:
中国:导致北方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推动北民南迁与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民族交融
与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与历史进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
隋唐时期的国家统一与繁荣奠定基础。(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4分)
西欧:推动了罗马帝国的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冲击了古罗马文化;推动了西欧的社会
转型与封建制度的确立;基督教会逐渐获得了统治地位。(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4分)
(2)特点:移民主体多样;控制阿根廷的经济命脉;注重培养亲英意识;具有隐蔽的殖民
性。(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4分)
评价:推动了阿根廷人口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阿根廷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客
观上改造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促进了民族觉醒;移民活动是英国对阿根廷进行殖民扩张的
工具和重要体现,说明阿根廷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依然艰巨。 (4分。必须答出局限性,
2分;其他影响任答一点2分)
{#{QQABBQKEogioAIIAABgCQQXQCAIQkAAAAAoGwFAEoAAACANABAA=}#}

19.(12分)
(1)特点:引进外来物种;栽培历史悠久;规模化种植,种植范围广;农书对劳动人民实
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品种多样,用途广泛。(8分)
(2)作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 (经
济)的发展;丰富了饮食结构与饮食文化。(三取二,4分)
20.(12分)示例
观点:在国际关系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崇 “协和万邦”“亲仁善邻”。(2分)
阐述:古代中国一向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彼此文化交流不断。
  早在先秦时期,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就存在广泛的文化交流。
  秦汉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范围扩大。西汉时期,海陆丝绸之路开通,甘英奉命
出使大秦,抵达波斯湾一带;东汉时期,倭奴国曾派使臣来朝,汉光武帝赐其金印。唐朝时,
中原与西域陆上交通通畅,海路交流活跃。日本向唐朝多次派遣遣唐使,大批留学生和学问
僧来华,将唐文化带回日本。明朝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
地区,展示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清朝前期,政府虽推行闭关自守政
策,但是依然坚持传统的和平外交政策,因此对外贸易与对外交往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8分)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外交往方面始终坚持和平外交,文化交流不断,具有永恒
魅力和时代价值。(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标准)
【 ·高二年级3月阶段测试———历史答案 第2页 (共2页)】
{#{QQABBQKEogioAIIAABgCQQXQCAIQkAAAAAoGwFAEoAAACANABAA=}#}绝密★启用前
承德市2025届高二年级3月阶段性测试
历史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十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龙是中国古人由多种动物肢体、器宫组合而城的能潜、能走、能飞的“三栖动物”,是中华
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的产物,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龙文化既是根源文化,也是
标志文化;既是物质文化,也是精神文化。这说明龙文化最深层的文化底蕴是
A.开放包容
B.多元一体
C.自强不息
D.实物崇用
2,明代,国人对周边国家的认知H益清晰丰富。但在当时编印的一些书籍中,时常在真实记录
的基础上,又加人想象内容,如图1所示。这表明
图1选自明人所撰《三才图会》
A.经济发展拓宽了士人视盱
人B.西学东渐的社会影响力有限
C.传统夷夏观政变时人观念
D.市民文化诉求主导书籍编纂
·高二年级3月阶段测试·历史.第1页(共8页)】
心8滋年者克
3.有学者认为:“拜占庭对东斯拉夫人(俄罗斯民族是其一支)来说,就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
而言一样,是伟大的教育者,是宗教和文明的源泉。”这表明,俄罗斯
A.是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B.融人了基督教文化圈
C.是欧洲东正教的中心
D.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4.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居楼族和般度族后裔为争夺王
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
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可能是
A.《摩诃婆罗多》
:“B.《荷马史诗》
C.《吉尔伽美什》
D.《伊戈尔远征记》
5.玛雅文明盛行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5世纪,发源地在今天的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
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等地,是中美洲古代文明中最杰出的一个。这个“最杰出’表现在
A.社会制度的最为先进
B.天文历法的世界领先
C.科技文化的成就突出:
D.浮动园地的巧妙高产
6.16世纪中期以后,在西属拉丁美洲,矿业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西班牙移民涌人,同时印第安
人因疫病、殖民奴役而大量死亡。上述现象导致西属拉丁美洲
A.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心·B.种植园的发展空间增大
C.经济的独立性增强
“年::D.逐渐退出黑人奴隶贸易
7.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在澳大利亚,
英国人到来之前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剩下9万多人。在新西兰,18世纪原住民
有25万人,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而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这反映出
A.劳动力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叫·B.殖民扩张重塑了世界格局
C.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替代性变化
;D.移民文化呈现出多元特征
8.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之间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那么到了隋唐这一
愿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从商贸活动到文化交流,是一个飞跃性的发展,带来了文
化融合的多元格局。”下列项中,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中国汉字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B.中国式园林成为欧洲的风尚
C.佛教完成本土化,禅宗成为主流
D.朝鲜王朝组织编撰《高丽史》
高二年级3月阶段测试·历史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