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石榴》教学设计
题目 石榴 总课时 2课时
学校 教者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设计来源 教学时间
教材分析 《石榴》是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学情分析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动手画一画成熟的石榴样儿。这一作画过程,实际上是对感知内容的还原,即由抽象文字还原于具体形象。同时也是自己独有的阅读感受的表现,自我潜能的释放,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课文语言。新课程又十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如小组成员一起交流喜欢的词句,一起观察石榴子儿的形状、颜色,品尝它的味道。)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评价,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依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品尝一种水果写一段话。
重点 1.学习抓住文章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2.认真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能在人们习见的事物上发现新意,或寄寓深刻的哲理,或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3.引导学生体会状物记叙文的特点——以描写和叙述为基本表达方式,描写时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或托物言志,或咏物抒情。
难点 1.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努力使学生成为关注自然的“有心人”和“有情人”。5.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学习有关描写的方法,学习积累文学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石榴、音乐磁带
学生:画笔、白纸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节与间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1、导入 5分钟 一)导人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课件展示)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 这是为了让学生养成收集资料的习惯并积累知识
2、作者简介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 ◇ .有关多媒体资料
(3.)检查预习 (三)检查预习
1.词汇积累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 预习:奇崛 枯瘠 犀利 辟易 金垂 安普刺 忍俊不禁
(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论)。
4整体感知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
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 请告诉大家。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 可分几部分 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习惯
5.朗读、品味15分钟 (五)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
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 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2.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枯瘠 柔媚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 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 □让学生在实例中体会各种修辞的作用及用法。◇辅以多媒体资料
6.作业:10分钟 诵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二题,并领会作者所托之志。诵读 □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分钟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分析了石榴的形象,初步感知了石榴的美。本节课进一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借石榴所托之志。 □ 与前一课衔接,起到呈上启下的作用。
(二)局部品味15分钟
1.齐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段主要运用什么写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学生品读第二、三部分。
(1)文中揭示了石榴什么样的内在特征
(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3、7自然段)
(2)作者为什么将石榴比作“夏天的心脏”
(3)作者喜欢石榴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可以合作探究,理解石榴的内在特征,领会作者所托之志,以求突破难点 □品味课文生动传神的语言,再以造句的形式加以拓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落重点品读。
三)主题探究5分钟 作者通过对石榴的具体生动的描绘,歌颂了真善美,赞扬了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切 ○(引导学生结合写作背景讨论、交流后归纳)
四)学生与文本对话10分钟 1.学生通过质疑互助互学,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师生互动一起解疑。
2.小结本文写法上的特色。
提示:
1.抓住特征,仔细描摹。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3.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我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巩固所学的知识。
10分钟 3.感悟拓展:美文赏析4.口头作文 口头作文的形式,实现学生能力的迁移和思维的开发。
附板书设计 石榴 [夏天的心脏] 开花时节: 盛夏 枝干: 如梅 有二者之长 石榴特点:叶片: 如柳 而无二者之短 美丽、不畏炎日 花: 色——深红 形——单瓣(陆离)/双瓣(华贵) 作者对石榴的果实: 如金蕾 感情:喜爱、赞美子粒: 如透明光嫩的皓齿板书是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文章的写作顺序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及写作方法,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