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D【解析】由材料可知,崩壁上龛穴的形成主要是受流水掏蚀,土层所受重力达到最大阈值
而发生崩塌。故D选项正确。
2.B【解析】崩壁发育初期,集水坡面的径流冲刷加速龛穴周围物质的搬运,导致龛穴发育位
置的上覆土体部分悬空,悬空部分的下层土体在流水冲刷和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呈向下倾
斜状,所以龛穴一般从下部向上部发育。故B选项正确。
3.B【解析】根据图示云海和瀑布云的运动方向可知,高频风向为东南风,所以庐山山前堆积
型云海形成时的高频风向为东南风。故B选项正确。
4.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翻山型瀑布云为浅薄型云系,可翻越山顶,其移动速度更快,持续
时间更短,水汽含量更少,云顶高度更高。故A选项正确。
5.C【解析】山麓植被覆盖率下降和鄱阳湖水位下降,会导致水汽补充减少,不利于山前堆积
型云海的持续;北部强冷气团南下,导致山前风速增大,会加剧云海消散;庐山山坡存在逆温
层,会阻挡山麓和山坡大气的对流运动,使云海在山麓持续徘徊,有利于延长云海的持续时
间。故C选项正确。
6.A【解析】由材料可知,坝梅村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平地少,民居分布受地形严重制约,所
以该村主要布局特征为大分散与小集聚并存。故A选项正确。
7.C【解析】由图可知,该村西北部有X585县道经过,交通较便利。该区域为该村发展的核心
区域,享受的公共服务较好。故C选项正确。
8.C【解析】坝梅村地处山区,自然环境脆弱,开发矿产资源、锦江河水域以及森林资源可能会
带来不同程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当地民居开发利用程度低,利用当地民居特色发展第三产业,
不仅可以保护民居,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故C选项正确。
9.A【解析】伊犁河一巴尔喀什湖流域夏季植被覆盖率较高,总初级生产力较高,生态系统水
分利用效率较高;夏季白昼较长,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会增加蒸散发量;气温较高,会增加
蒸散发量。故A选项正确。
10.D【解析】草地蒸发量较小,水分消耗较少,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林地固碳能力较
强,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夏季耕地农作物处于生长旺盛期,需水量大;草地固碳能力
较弱,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较低。故D选项正确。
11.B【解析】增加耐旱作物,减少水分消耗;发展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利于提高生态
系统水分利用效率;该流域气候干旱,大量恢复植被会增加水分消耗;缩小耕地面积不利于
保障粮食安全。故B选项正确。
12.B【解析】由材料可知,20世纪70年代末,珠三角地区作为广东省实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具备强大的政策优势,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集聚。故B选项正确。
13.A【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土地、劳动力、资源和环境的成本提高,导致“三来”
企业大量倒闭或向外迁移;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当地工业结构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发展先
进制造业替代传统产业。故A选项正确。
14.B【解析】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由“三来”加工向数字化制造转型,会导致大量劳动密集型和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381B1·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卷
高二地理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崩壁(土壤性质呈现上黏下砂)是山坡土体在流水与重力共同作用下崩塌形成的近似垂直的陡壁,是崩岗系统中最活跃的部位。崩壁常见向内凹进的浅洞,被称为龛穴。下图示意崩壁及龛穴的形态。据此完成1~2题。
1.崩壁上龛穴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①生物风化 ②风力侵蚀 ③流水掏蚀 ④重力崩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崩壁上某一龛穴一般从
A.上部向下部发育 B.下部向上部发育
C.两侧向中部发育 D.中部向两侧发育
庐山北邻长江,南依鄱阳湖平原。庐山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各山峰间相对孤立,周边50km范围内大部分为平原、小丘陵。庐山以云海景观闻名于世。云海主要是由低云或局地雾在特定环流条件下沿山地周边徘徊移动形成的。浅薄的云系不断爬坡并翻过山顶而形成的类似瀑布下泻的云海景观,被称为瀑布云。下图示意庐山云海形成模式。据此完成3~5题。
3.庐山山前堆积型云海形成时的高频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与山前堆积型云海相比,翻山型瀑布云的主要特征是
A.移动速度更快 B.水汽含量更多 C.持续时间更长 D.云顶高度更低
5.下列条件中,有利于延长庐山山前堆积型云海持续时间的是
A.山麓植被覆盖率下降 B.鄱阳湖水位下降
C.山坡存在逆温层 D.北部强冷气团南下
特色村落空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记忆、生产生活智慧、乡土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坝梅村地处贵州省江口县梵净山麓,四面环山,境内山高坡陡,溪河密布,矿产资源丰富。村域居民点蕴含佛教、民俗、农耕及家风等文化基因,但内涵挖掘尚浅,延续状况较差。全村土地总面积约为36km2,其中农业用地占31.77%,建设用地占1.31%,生态用地占66.92%。下图示意坝梅村不同形态居民点地块的分布情况。据此完成6~8题。
6.坝梅村民居的主要布局特征是
A.大分散与小集聚并存 B.大集聚与小分散并存 C.以集聚为主 D.以分散为主
7.坝梅村享受较好公共服务的地带位于该村
A.东南部 B.西南部 C.西北部 D.东北部
8.该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
A.开发矿产资源,发展冶炼工业 B.开发锦江河水域,发展淡水养殖业
C.利用民居特色,发展第三产业 D.开发森林资源,发展林木深加工业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指生态系统损耗单位质量水分所固定的有机碳质量,即总初级生产力与蒸散发的比值,其受到土地利用类型、气温、降水等因素影响。下图示意2000-2020年伊犁河一巴尔喀什湖流域不同区域WUE年内分配。据此完成9~11题。
9.夏季该流域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较其他季节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高 B.白昼较长 C.气温上升较快 D.光照充足
10.夏季该流域下游草地的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值明显高于上、中游耕地与林地的主要原因是
A.上游林地固碳能力较强 B.中游耕地需水量较小
C.下游草地固碳能力较弱 D.下游草地蒸发量较小
11.提高该流域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合理措施是
①大量恢复植被 ②增加耐旱作物 ③发展农业技术 ④缩小耕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作为排头兵的珠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的“三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企业集聚。如今中国已经进入数字化时代,机器替代人、上云上平台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措施使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程度快速提升。下图示意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布局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据此完成12~14题。
12.20世纪70年代末,珠三角地区吸引“三来”企业集聚的主要优势是
A.广阔的市场 B.优惠的政策 C.便利的水运 D.丰富的原料
13.促使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由“三来”加工向数字化制造转型的主要因素有
①生产成本 ②科学技术 ③产业分工 ④外部投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由“三来”加工向数字化制造转型对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A.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人口密度 B.优化产业结构,减轻工业污染程度
C.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工业用地规模 D.减少资金投入,提高工业生产效益
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形以丘陵为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种32个。新泰市矿区主要分布于中心城区和2个副中心城区,长期的矿产开采导致新泰市矿区及其周边工矿废弃地分布广泛。自2011年新泰市被列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以来,该城市转型发展需求迫切,其土地利用与当前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矛盾,使得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显著。下图示意新泰市行政区划。据此完成15~16题。
15.新泰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显著的根本原因是
A.矿产资源开采时间过长 B.生态恢复与经济发展矛盾激烈
C.矿区向外扩张面积过大 D.人口与矿产资源分布高度重合
16.为缓解新泰市土地利用空间冲突,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控制矿区基础设施建设,预留备用土地 B.大力开发城区周边土地,缓解人地矛盾
C.整治矿区废弃用地,增加土地利用面积 D.开展生态移民工程,减少矿区人口数量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印度河流域(如下图)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多海拔7000m以上的高大山地,南部和阿拉伯海沿岸地区为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区。通常以29°N为界,将其分为上(旁遮普平原)、下(信德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印度河平原,两平原相连且坡降很小;平原西侧分布有地势较高的丘陵和山脉,东侧毗邻干旱的塔尔沙漠。从伊斯兰堡向南,沿着印度河一直到海得拉巴,沿途遍布一望无际的风积黄土。该流域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东北风,冬季多沙尘暴天气。
(1)简述塔尔沙漠的成因。(4分)
(2)说明从伊斯兰堡到海得拉巴沿途遍布风积黄土现象形成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印度河流域冬季多沙尘暴天气的自然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黄河“几字弯”都市圈横跨中国中西部地带,集能源富集区、革命老区、民族聚集区、边疆地区、传统农牧区、流域文化发祥区于一体,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擎。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的物流网络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联系程度较高的物流网络都分布在该都市圈的东部地区,尤其是山西省内。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各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呈现出显著的“中心—外围”空间格局,共同构成了最大范围的中心辐射圈。下图分别示意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多层次空间格局和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多层次城市等级体系。
(1)归纳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呈现的空间格局。(6分)
(2)分析黄河“几字弯”都市圈联系程度较高的物流网络都分布在该都市圈东部地区的原因。(6分)
(3)说明鄂尔多斯成为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内中心城市具备的优势条件。(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岩溶地貌区是陆地上重要的脆弱生态系统区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质构造复杂,以碳酸盐岩、碎屑岩和花岗岩为主。该区域碳酸盐岩分布面积占全域面积的41.57%,是中国岩溶地貌的典型地区。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为16.5~23.1℃,年均降水量超过1070mm,大部分区域降水量为1500~2000mm,4-9月降水量占该区域年降水量的70%~85%。湿热的气候有利于岩溶作用,形成独特的岩溶地貌。下图示意广西岩溶地貌区的分布。
(1)说明广西岩溶地貌区生态系统脆弱的具体表现。(6分)
(2)分析广西岩溶地貌区生态环境治理难度大的原因。(6分)
(3)若要对广西岩溶地貌区实施有效的生态环境治理,你有哪些可行性建议?(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