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参考答案
高二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1.C【解析】阻尼振动时的振幅不断减小,机械能不断减小,但动能在振动过程中不断变化,并
未一直减小,选项A错误;光的衍射现象只能证明光是一种波,而光的偏振现象可以证明光
是横波,选项B错误;由于光线从光密介质(钻石)射向光疏介质(空气),发生全反射,而且光
线在钻石内部不断反射,因此钻石璀璨夺目,选项C正确;机械波、电磁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
应,选项D错误
2.D【解析】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不可能做平抛运动,选项D正确。
3.C【解析】根据牛顿的三棱镜色散实验可知先色散,后变成平行光,选项C正确。
4.A【解析】取一小段时间为△,并以在这段时间内与斗笠面作用的雨为研究对象,其质量
号)Ph
△m=pS·2·4,S=x(号),Fa1=0-△m(-),F=
-=4.27X10-1N,选项
t
A正确。
5.D【解析】磁电式电流表的内部,在蹄形磁铁的两极间有一个可以绕轴转动的线圈,蹄形磁
铁和铁芯间的磁场均匀辐向分布,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在安培力的作用下转动,选项D
正确;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线圈的受力方向相反,指针会反向偏转,选项B错误;线圈的匝
数越少,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越小,越不容易转动,选项C错误;用铝框做骨架,当线圈在磁
场中转动时,通过铝框的磁通量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出现安培阻力,使其很快停止摆动,
而木制骨架达不到此作用,选项A错误。
6,A【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n=品i90”-,由儿何
0.5R
系有一应09可得=,光在光学仪器中的附
播速度大小v-无-尽,根据几何关系有n=√R牛(0,5R,则1=三,解得1=2迟,选项
4
A正确。
7B【解析】由题意知电流在P点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k二,由安培定则知导
线a和b中的电流在P点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分别垂直Pa和Pb,由平行四边形
定则可知电流产生的合磁场由Q点指向P点,磁感应强度大小仍为k元,则匀强磁场的磁感
应强度方向应由P点指向Q点,且大小为k二,才能使P点处的磁感应强度恰好为零,选项
C、D错误;同理可知Q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也为零,选项A错误;由于两导线连线中点到两导
线的距离均为,两导线在该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加倍,均为2k乙,合磁感应强度的大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4-381B·
小为3士,选项B正确。
8.BD【解析】激光的平行度非常好,选项A错误;激光可用来传递信息,选项B正确;激光不
需要介质传播,选项C错误;物理学家梅曼率先在实验室制造出了激光,选项D正确。
9.AC【解析由E=方m-R可知,只增大交流电压U,则质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不变,
2m
选项A正确;若只增大D形金属盒的半径,则质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选项B错误;被加速
的带电粒子在回旋加速器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与半径无关,选项C正确;若磁感应强度B增
大,交流电源的频率∫必须适当增大回旋加速器才能正常工作,选项D错误。
10.AB【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公式2=2gH,解得=√2gH,选项A正确;由题意可知,C
球碰地,反向碰B球,B球再反向碰A球,都是弹性碰撞,设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
和机械能守恒定律.C球碰B球有mc一e一,宁ma十方a,=分
1
之mag',解
得l=3e,w=2V2g,B球碰A球有m,0g一m,=m,号mg十方m心,2=
1
方m,解得m=22'=3V2g.由以上儿式可得m·mmc=1:2:6,选项B
正确:由以上分析解得'=3V2g,A球弹起的最大高度4:=2gh=
2g
=9H,
选项C错误;从A球下落到弹起,三球共发生了3次弹性碰撞,选项D错误。
11.(1)10.7(1分)0.7(1分)467(2分)
(2)减少(2分)
(3)大于(2分)
【解析】(1).x=10mm十0.7mm=10.7mm,相邻两亮条纹间距△x=g二4=
7-1
14.910.7mm=0.70mm,该单色光的波长A=44=0.70X103X0.4X10m≈4.67
6
L
60X10-2
X10-7m=467nm.
(2)波长变长,条纹间距变大,条纹个数减少。
(3)若测量头中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干涉条纹不在同一方向上,则在这种情况下测量干涉条
纹的间距△x时,条纹是倾斜的,所以测量值大于实际值。
12.(1)=(2分)
(2)未加1分)小于(2分)总=-4+
△t0△t1△12
(其他形式的结果正确均给分,2分)
【解析】(1)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相等,说明滑块做匀速运动,导轨已水平。
(2)碰撞过程为确保反弹,滑块B的质量应大于滑块A的质量,滑块A应选择未加配重的滑
块;滑块A碰后速度一定小于碰前速度,所以碰后记录时间长;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M十而一是M=品=品只需验证必-总十总
△o△t1△t29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24-381B·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物理试卷
下测量干涉条纹的间距△x时,测量值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12.(7分)为了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宋应星”研究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
两个滑块A、B上的挡光片完全相同,放在气垫导轨上,G、G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
时器相连。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开始,先调节气垫导轨水平:调节底座的螺母,把一个滑块放到气垫导轨上,轻推
下后,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1
(填“>”“<”或“=”)△2,则说明导轨已
水平。
(2)将滑块A置于导轨上,位于光电门G1左侧,将滑块B置于光电门G,和G2之间,用手推
一下滑块A,使滑块A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滑块A经过光电门G1后与滑块B发生碰
撞且被弹回,再次经过光电门G。光电门G先后记录滑块A上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为
△、△1,光电门G2记录滑块B向右运动时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为△t2。在本次实验中,两
个滑块完全相同,其中一个滑块加了配重。滑块A应选择
(填“未加”或“加
了”)配重的滑块;记录结果一定满足△t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
同学用天平测量两滑块A、B各自的总质量M1、M2,但没有测量挡光片的宽度,若表达
式
(用M、M,、△、△、△2表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则两滑块
碰撞过程总动量守恒。
13.(10分)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坐标为
(1,0)的质点刚好开始振动,在=0.3s时刻,P质点自t=0时刻后首次位于波峰位置。P
点的坐标是(3,0),Q点的坐标是(一3,0),求:
(I)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大小v和P点的起振方向;
(2)从t=0时刻开始到Q点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间内,P点走过的路程s。
+y/cm
43-20
5 r/em
【高二物理第4页(共6页)】
·24-381B·
14.(11分)如图所示,公园修建了一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水池,水池坡面的倾角为α,在注满水
的情况下,一束平行光照射到水面,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恰好垂直。已知水对该光的折射率
为号,sin37°=0.6。
(1)求该平行光与水面的夹角0;
(2)若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的正弦值sinB=号,入射的倾斜平行光刚好能够照亮整个水池
底部,求水池坡面的倾角α;
(3)若水池深1,将一点光源放入池底中央,水面足够宽,不考虑多次反射,求点光源照亮
水面的面积S。
a二二二a
【高二物理第5页(共6页)】
·24-38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