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8 15:3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 班级:
一、积累(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流淌在华夏大地的怀抱中。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不屈,也哺育了中华儿女的勇敢与艰韧。亘古以来, 无数文人墨客为之顷倒,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无数英雄豪杰在此立下誓言,唱响了激昂的赞歌。刘禹锡挥毫泼墨“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描绘出黄河( ),气吞万里的壮观景象;李白则吟咏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万丈;勾勒出黄河排山倒海、如雷鸣般振耳欲聋的气势。这些传颂千古的黄河诗词,如同熠熠生辉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咀嚼这些诗词,领略黄河的风采与魅力,感受黄河的力量与温暖。
1. 请用正楷字将文中画线的句子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里。
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宛如 (wǎn) B. 哺育(pǔ) C.亘古(gèn) D.咀嚼 (jué)
3. 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艰韧 B.顷倒 C. 曲折 D. 振耳欲聋
4. 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不可捉摸 B.浩浩荡荡 C. 慷慨淋漓 D. 气冲斗牛
5.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黄河颂》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B.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本文是作者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通讯,“最可爱的人”也因此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作者魏巍是诗人,作家。
C.《土地的誓言》选自《中国新文学大系 1937—1949·散文》 ,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科尔沁旗草原》等。
D.《乐府诗集》是我国古代一部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作者是宋代郭茂倩,《木兰诗》《孙权劝学》均出自这部诗集。
6. 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主题 古诗文名句 出处
(1)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家国情怀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诗文
二、活动(共12分)
【活动一】“语”林漫步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七年级准备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7. 你是否曾读到某个爱国英雄故事时热血沸腾?是否曾被某些爱国人物的事迹感动得
热泪盈眶?请你为我们介绍一位爱国英雄吧。(3分)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今年国庆节前夕,七年级的同学发现某文创商店推出一款“爱国”主题的T恤,受到不少时尚青年的喜爱。下面是该T恤上的图案,请你说说其设计的巧妙之处。(2分)
9.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2分)
某留学生在新浪微博发起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国内的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不到20天,“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 000万阅读量,有6万余条讨论。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了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书海畅游
10.下列对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骆驼祥子》以祥子的生活为主线来安排情节,这种明晰的结构方式,便于表现祥子“三起三落”的奋斗经历和思想性格深刻变化的过程。
B.《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上海为背景。当时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那是一个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
C.祥子是一个年轻好强、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年农民,而他与虎妞畸形的婚姻,与小福子绝望的爱情,是导致他堕落的原因之一。
D.《骆驼祥子》中曹先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知识分子形象,信奉社会主义,待人宽和,与其他的雇主形成鲜明的对比,被祥子认为是“圣人”。
11.《骆驼祥子》中提到“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 ”,请根据作品内容完成表格。(3 分)
买车经历 资金来源 结果
第一次 ① 买了车,车却被大兵抢走
第二次 卖骆驼及拉车攒钱 ②
第三次 ③ 虎妞死后,卖车葬妻
三、阅读(共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甲】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B.愿为市鞍马 市:集市
C.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事。
D.出郭相扶将 扶将:扶持。
1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叙事诗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B.本诗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C.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D.全诗详略的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也略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乙】
远公讲论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堕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桑榆:“桑树和榆树。日落时,阳光照射在桑树树梢,因此借指日暮。
15.对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
B.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
C.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
D.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
16. 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他用 ______________ 的劝说方式,教育弟子要______________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2分)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地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⑧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个多小时,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明天一早登山。
⑨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么?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么?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⑩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只得裹一条毯子,横着心躺下去。因为实在太疲倦,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7.选文第①段中的“奇观”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选文③—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 段划线句。(3分)
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说老山界难走,“难”在哪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严寒不寒
陆天明
①那天深夜,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世界变成一片银白;清晨时分窗外转晴,天空蓝得透彻,寒意却更胜了。上午接到快递小哥通知,让到小区大门外取件。北京城疫情渐紧后,所有小区管理加急加严。凡是有几个出入口的都只留下一个口子供住户进出。其余的全封闭。外卖、快递人员更是一律不许进小区。物件只能存放在小区大门外,由业主去自取。业主本人也只能凭盖了红章子的出入证才得以进出。
②已经记不得那天到底是谁寄了什么来——那一阵,小区里家家户户几乎都靠快递、外卖过日子。大门外的人行道上,特设的木架上整日地堆积着大大小小的邮包、快件和食品盒。它们真的像波浪一样,一波刚静静褪去,一波又会“喧嚣”涌上。
③北京的雪后,照例风大。降温厉害。从我家去小区大门口,来回少说也有两三里地。放下电话,我急忙裹上件大衣,扣上那顶早已旧得没了样子的鸭舌帽,踩着嘎吱嘎吱作响的湿雪,没走出多远,就听见有人喝斥我:“大叔,您怎么不戴口罩?!”我一愣。自问,我没戴口罩?不至于吧?再摸脸颊,果然冰凉。真裸露着哩!正在责备自己一时间居然慌乱如此!那人却已经走近了我。我一看,是小区物业的一位工作人员,三四十岁。我刚想道歉,对方已经下车——自行车,他摘了手套,那是一双又黑又瘦,满是皱纹的手,伸向制服大衣里边的一个口袋掏出一把杂七杂八的东西,又从这些“杂七杂八”里拣出一片物件递给我。我再看,是个没拆封的口罩,新口罩。“快戴上。眼下像您这个年纪的真大意不得。”说着,没等我谢过,他已跨上车走了。
④口罩上还带着这位粗壮汉子的体温。外加一点烟味儿。
⑤一片口罩真真正正不值几个钱。但在当时的北京,谁都知道口罩的“金贵”和“难得”。几乎所有药店和超市,无一不贴着这么个小小的告示:“口罩和消毒用品暂时缺货”。谁要不戴口罩,谁都躲你远远的。这一片口罩应该是物业领导发给他本人值班用的。值一天班,才会发他一片。这片带着他烟味儿的口罩绝对是他省下来备用的,居然给了我。我也不能说,这么一片东西在整个防疫期间对于我起了多么关键的作用。我相信,他也没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我还是久久忘不了这个粗壮汉子的这一递,总觉得这片口罩上不只带着他的体温,带着那点烟味儿,真真正正地还带着这汉子的心跳。我跟他无亲无故。物业的许多工作人员可能还不是北京籍人士。他们北漂,漂一两年的,也有漂了十来年的,每月收入也就在两三千元或三四千元之间……以后的日子,政府对小区的管理要求更加严格,他们必须二十四小时在小区大门口值班。北京严冬的深夜,在零下多少度的大风天里,即便裹着再厚的棉大衣,即便后来给他们配备了值班帐篷,我想也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但他们就是这样一夜一夜地坚守着——用他们那种带着点烟味儿的体温抗御着,为小区里的男女老少们把那无孔不入的病毒阻截在小区大门外。
⑥于是,有业主自发在小区的微信群倡议为这些粗壮汉子们众筹,给一点补贴,稍稍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以往小区这个微信群,不管谁在哪方面提出些什么见地和倡议,总有异议。唯有这一回的这个众筹倡议没遭半点异议。一两天里就筹得数万元。有不少业主,“捐”了一回又再“捐”。他们是交了物业费的,不“捐”不筹,似乎也没人会说什么。筹了那么一点点钱,无非也就是给这些粗壮汉子们深夜的加班餐里添几片肉一两个鸡蛋,天亮时能喝上一杯热牛奶而已。这些粗壮汉子们吃不吃得上几片肉,喝不喝得上一杯热牛奶,跟这些已然交了物业费的业主们有一毛钱关系吗?他们这点众筹在中国这场空前的命运决战中真能起多大作用?当然不是。
⑦我遇到的这些人和事,在今天的中国绝对得算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它们绝对无法和那些英勇的逆行者、数以万计直接面对个人生死存亡日夜奋战在医治一线的白衣天使和科技工作者们相比,无法和日夜用泪水和微笑激励这些白衣天使的父母丈夫妻子们巨大的付出相比。但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这些不起眼的小事,点点滴滴地发生在中国每个角落、每个中国人身上。这十四亿民众各尽其力、各守其责、各堵其漏,一起来关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命运,都在把自己这点体温投注到这个无比严酷的寒冬里。
⑧我们终于融解了寒冬,迎来了肯定属于我们的这个春天。
《文汇笔会》2020年4月有删改
2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两件小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赏析文章第①段画线句,并说说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时间来到2024年疫情已经结束,回首那一段时光,你有怎样的感悟,结合选文,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共40分)
24. 请以“有你真好”做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以记叙为主。
②要有真情实感。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地名。
【部编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第二单元测试卷答案
2.B 3.C 4.B 5.D
6.(1)独坐幽篁里, (2)散入春风满洛城。 (3)爱国诗词即可。
7.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詹天佑:他是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
刘胡兰,15岁的刘胡兰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视死如归,牺牲在铡刀之下,毛泽东专门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邱少云,革命烈士、全军挂像英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在潜伏时严守纪律,面对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直至牺牲。
黄继光,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枪口,为部队的冲锋肃清了阻碍,壮烈牺牲。
杨根思,杨根思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战斗英雄,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的著名长津湖战役中,他坚守阵地,直至牺牲。
8.该图案把象征中华的华表字母“I”结合再予与含有中国地图的心形图案共同构成。英文字母”I“,谐音“爱”,把祖国放在心中,巧妙地表达了“我爱你,中国”的主题。
点拨:【徽标类题答题法】。①观察分析徽标的构图元素:形状、色彩等;②解说徽标时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③由表及里揭示意义:联想——意义——寓意;④语言表述规范得体。
9.示例:“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点燃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10.B
11.①辛苦拉车,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
②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
③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12.B 购买
13.(4分)(1)将士们征战多年,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2分意合即可)
(2)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4.(3分)D(详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
15.C
16.设喻说理(比喻说理) 珍惜现在的好时光,刻苦勤学
17.奇观指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红军夜间翻越老山界这一壮丽、宏伟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壮观的翻山情形的赞叹,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对赞美,对长征必胜的信心。
18、语言描写 表现了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比喻, 把山峰比作巨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山势高大、险峻,表现了红军身处险境时不怕困难、镇定乐观的精神。
20、行军困难:山势高大、险峻、陡峭;休息困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
22.保安送给没戴口罩的我一片新口罩
业主自发为保安众筹改善生活
23.这是环境描写,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季节,渲染了寒冷肃杀的气氛,为下文发生的故事做铺垫。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