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2 基础知识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专用】中考篇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2 基础知识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4.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7 15:36: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2 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正确识记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汉字的字音(能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掌握读音拼写规则,辨析出错误的读音;汉字书写规范,能辨识错别字并改正。
2.词语运用:词语成语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成语及新生词;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能辨析词语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判断词语成语使用的正误并作改正;正确辨识词语成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根据具体语境选词填空或根据具体语境义写出相应的词语成语;判断句中词语解释的正误。
3.病句修改: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病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4.修辞手法: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衔接与排序:衔接和排序要求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必须相互照应。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理解语段中关键句子的意思;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在语段空白处插入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在具体语境中完成句子;调整文中画线句的顺序。
6.文学常识:中学生能“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对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考核,侧重于课文中出现的比较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1.字音字形:以选择题为主,常出现在第一大题中,是中考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字音辨析、根据字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等,今年来对于易误读常考字及易错多音字的考察日渐增多。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音,一字多音,形声字、形近字读音,易读错字读音,还要掌握汉语拼音规则。字形也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形式,一是书写,二是辨别。书写时注意工整规范,不要出现错别字;辨别主要是以别字为主。而容易出现别字的情况是同音字和形似字。
解答策略:
(1)重在积累,答题时直接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
(2)以"熟"求"生",进行推断;
(3)辨别汉字读音的正误,要充分考虑具体的语境;
(4)给汉字注音必须以认识为基础,同时要注意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
2.词语运用:要想能结合语境对词义进行具体分析,就必须要了解汉语的词义特点。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比较单纯,只有一个义项,容易理解。大多是科学术语和行业术语。相对来说,单义词较少,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所谓本义就是指较原始的意义,如“走”的本义是“跑”(走马观花)。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比喻义是由词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人们所接受。
解答策略: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
选择恰当词语,要先把握语境含义及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病句修改:
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判断病句方法:主干简缩法,语感审读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等。
修辞手法: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题、选择题、辨析其表达作用(大部分出现在阅读题中)、仿写或续写修辞句。
(1)比喻注意事项: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2)拟人:指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注意事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4)对偶: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5)排比: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6)反复: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7)设问: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8)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在问句中。作用:增强语气。
5.衔接与排序:注意事项: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的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句子的衔接和排序要注意“五性”:
①前后的勾连性。“嵌入式”的句子,既要“勾前”,要“连后”,只有这样,才能使句子的衔接紧密,脉络贯通。
②内部的层次性。多个句子的排序,为确保其快捷性和精确性,必须首先从大的方面把握其内部层次(粗排),然后再在同一层次内调整(细排)。如果标点符号明确表明了层次,则更要牢牢抓住。
③事理的逻辑性。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④连词的提示性。连词在语句中有强化语意关系的作用,如“也”“但”“而且”等连词引起的句子常常处于后续位置,这就为我们排定句子的前后顺序提供了一条线索。
⑤代词的指代性。为了保持句子在表意上的简洁性,往往在后续句子中使用代词来指代前文已经陈述、说明的内容,这就为我们排定句子的前后顺序提供了一个路标。
当然,在解答衔接和排序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排序手段和方法,但难点往往落在一两个关节点上,这就需要你从上述五个突破口中获取灵感,灵活运用,机智操作,以提升排序的精确性和快捷性。
解答策略:明中心,定首句;把握话题衔接;利用关联词解题;利三时间词解题;利用方位词解题;利用对应关系解题;逻辑顺序法;陈述对象的同一;利用标点符号解题等。
6.文学常识:重点考查:
①中国古代某些常见作家的字、号、别名、笔名,所处的朝代,外国作家的国籍。他们的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
②对于与课本有关的中国著名作品的体例、命名,以及作品里的主要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作品中出现过的名言警句。
③对于文学作品的分类;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论文、杂记的特点及分类。
④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团体、诗人作家的合称和文学运动等等。
解答策略:(1)加强基本训练。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多演练,熟悉内容和题型。
(2)归纳整理,掌握知识体系。按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中国当代、外国作家作品及所处时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分类归纳整理,系统复习。
(3)注意文学文体文化常识,加深对名句名言的理解记忆,注意练习写作背景、作者风格及对整篇作品主题的理解。
例1.(2022九下·江阴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出自该书。
B.词,又名长短句,诗余。从篇幅上看有小令、中调、长调。词有词牌名,比如“满江红”、“山坡羊”、“浣溪沙”等。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指史册。
D.《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都是世界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分别出自于俄国作家契诃夫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
【答案】B
【知识点】外国文学;词的文学常识;变色龙;曹刿论战;我的叔叔于勒;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CD.正确;
B.有误,“山坡羊”是曲牌名。 “山坡羊”是曲牌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例2.(2020八下·武进期中)选出下列对划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我们还没进校门,张校长就向我们把学校的办学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语序不当)
B.未来还有许多事要做,譬如说,怎样为全体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成分残缺)
C.我们这一路人马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再有一个小时就可到达山顶了。(成分残缺)
D.郊外的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完全是由于志愿者们精心管理的结果。(句式杂糅)
【答案】C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C.“我们这一路人马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完全正确,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C
【点评】病句的辨析一是要靠语感,感觉读起来别扭、不通顺的句子基本上为病句;二是可以先把句子压缩,只留下主干,然后从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1.(2023七上·常州月考)对于本单元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主体部分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图景,层次清晰地勾画出春天动人的景象。
B.《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热爱之情。
C.《雨的四季》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写出春雨端庄沉静,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美丽娇媚,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仅用了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答案】C
【知识点】春;济南的冬天;天净沙秋思;雨的四季;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ABD.正确。
C.有误,春雨的特点应为“美丽娇媚”,秋雨的特点应为“端庄沉静”。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2023七上·江都月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编写者是南朝宋刘义庆,是一部志人小说,以上两则分别出自《方正》篇与《言语》篇。
【答案】D
【知识点】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济南的冬天;咏雪(《世说新语》);雨的四季;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 ABC.正确。
D.有误,《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都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的《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世说新语》的《方正》篇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3.(2023七上·南通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答案】D
【知识点】春;济南的冬天;秋天的怀念;散步;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ABC.正确。
D.有误,《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4.(2022七上·江都月考)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文章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这篇写景散文写得很动人,善于运用各种修辞和语言技巧,表达了对济南特有的冬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本文描写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作者借助几件平常小事进行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情深。
D.《观沧海》是西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所写,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答案】D
【知识点】春;观沧海;济南的冬天;秋天的怀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ABC无误;D曹操是东汉末年人。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作品与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5.(2022七上·江都月考)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B.《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C.《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D.《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答案】D
【知识点】其他常识;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次北固山下;荷叶母亲;济南的冬天
【解析】刘义庆是南朝宋,不是宋朝。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6.(2022七上·徐州月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如《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其中“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曲牌名。
D.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根据比喻词的不同情况,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个句子就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C
【知识点】曲的文学常识;春;济南的冬天;比喻;作家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
C《天净沙 秋思》是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散曲小令。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7.(2023七下·广陵期末)小杨对课文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请你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完全正确(  )
A.《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谦卑、好强上进的农民形象。正是以父亲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搭建起了最厚重的台阶。
B.《爱莲说》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赞美了莲的君子风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叶圣陶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确是人之师表。
D.《卖油翁》中的卖油翁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手,不仅有一手倒油的好功夫,还善于巧妙类比,让骄矜暴躁的陈尧咨打消了怒气。
【答案】B
【知识点】爱莲说;台阶;卖油翁;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解析】B:错误,《爱莲说》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课内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注意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语言特点、结构、手法、作者文学常识、文章主题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8.(2023七下·江苏月考)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选自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一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文通过叙述木兰替父从军及十年征战的详细过程,赞扬了木兰英勇无畏、保爱卫国的精神。
C.光未然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黄河颂》,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D.《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通讯,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兼用议论和抒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他们的伟大胸襟。
【答案】D
【知识点】木兰诗;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表述不正确。《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而非“纪传体史书”;
B.表述不正确。根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知《木兰诗》十年征战是略写,而非“详细过程”;
C.表述不正确。《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而非“解放战争时期”;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9.(2022七下·盐城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中的“学”“诗”“铭”“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B.普希金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C.人们把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三种植物象征三种品格,松象征刚毅坚强,竹象征操守气节,梅象征高洁典雅。
D.《海底两万里》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答案】A
【知识点】其他常识;爱莲说;陋室铭;木兰诗;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称谓;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海底两万里》
【解析】BCD.正确。
A.有误,《孙权劝学》的“学”不是一种文体。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
10.(2022七下·邗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诗人臧克家笔下,“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如此对比鲜明,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B.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连名字都没人知道的保姆,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一个蹬三轮的“田螺眼”,李森祥笔下的“父亲”是一个用汗水和辛劳砌成九级台阶却坐太高了又不自在的朴实农民,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质的光辉。
C.《孙权劝学》节选自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讲述了鲁肃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出自本文。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讲述了北宋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因为没有成年的兄长,父亲又年老多病,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报效国家。
【答案】B
【知识点】木兰诗;孙权劝学《资治通鉴》;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A.“‘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 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有误,应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C.“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有误,应为: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讲述了鲁肃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有误,应为:讲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D.“讲述了北宋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误,应为:讲述了南北朝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11.(2022七下·东台期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杨绛,在《老王》一文中记述了自己同一个蹬三轮的底层小人物的交往,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B.解放战争时期,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人民的战斗热情。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成语“扑朔迷离”就出自这首诗。
D.《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答案】B
【知识点】老王;木兰诗;卖油翁;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和辨析。B:《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创作,冼星海谱曲的一组歌曲,是在抗战时期,而不是“解放战争时期”。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12.(2022七下·丰县月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承上启下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B.《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C.“我一把就把车把扭过来了。”这句话中加点字的词性依次是量词、介词和名词。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
【答案】D
【知识点】孙权劝学《资治通鉴》;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回忆鲁迅先生;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文学常识等的辨析能力。
D.有误,《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文学常识等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重点的语法知识、熟记重点的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整理,掌握其各自特点,结合语境进行辨析。
13.(2023八上·东台期中)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峡》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撰写了《水经注》。
B.《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向我们展现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经过,真是惊心动魄。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习惯上称第三联为颔联。
【答案】D
【知识点】三峡/郦道元;藤野先生;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 ABC.无误。
D.有误,律诗的第三年联为颈联。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14.(2023八上·沛县月考)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次要——再次要——最次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三峡四季山水,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语言简练、生动。
C.《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歌咏山水的佳作。格调清新,意境清雅,语言清丽,给人以美的享受,文题中的“书”,为“信”之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古代文体还有有“说”、“铭”。古代常用官职名或任官之地称呼对方。如《答谢中书书》中,谢中书,即谢征,曾任中书舍人,以此称之。陈太丘,即陈寔,做过太丘县令,故以任官之地称之。
D.《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写了对他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并追述了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文章以爱国感情为明线,以地点转换为暗线。
【答案】C
【知识点】答谢中书书;藤野先生;记承天寺夜游;新闻常识;作家作品
【解析】 A.有误,背景也可以融合在主体里。
B.有误,文章按照夏、春冬、秋的顺序描写三峡四季的水。
C.正确。
D.有误,文章以爱国感情为暗线,以地点转换为明线。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15.(2023八上·建湖月考)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在描绘美景的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手法,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青翠竹木与五彩山石相映衬,朝与夕的生物活泼灵动,有蓬勃的生命气息。
B.学习了第一单元,我们了解了新闻作品类型的丰富多彩,比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体裁是消息,《飞天凌空》的体裁是通讯,《一着惊海天》的体裁是新闻特写。
C.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的原则来安排的,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重要性逐渐减弱。
D.在鲁迅的心目中,恩师藤野先生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备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其他常识;答谢中书书
【解析】B:错误。《飞天凌空》的体裁是新闻特写,《一着惊海天》的体裁是通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学生注意掌握课内教材上的知识点,如文章主要内容、体裁、结构安排、常识等。
16.(2023八上·宝应月考)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全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B.《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绘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表现出人们面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选取的角度很独特。作者没有详尽地去记录运动员们平时训练的刻苦与努力,没有记录参赛过程的紧张与激烈,也没有记录五星红旗如何在运动场上高高飘扬,而是选取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
D.《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校证》,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写了三峡的山势,突出三峡两岸山岭绵延峻峭,再写夏季江水迅猛,水流湍急,春冬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然后写“林寒涧肃”的秋季景色,最后引用渔歌收尾。
【答案】D
【知识点】三峡/郦道元;藤野先生;“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 ABC.无误。
D.有误,《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17.(2020八上·阜宁月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时效性。
B.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了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D.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性的胜利。表现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反映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鼓舞人民的斗志。
【答案】A
【知识点】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新闻常识;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B.C.D说法正确;A.有误。A项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时效性”说法有误。新闻的特征是:真实性、时效性、简明性。没有“生动性”。
故答案为:A。
【点评】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对于课文中心思想、文章结构等要熟练把握,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18.(2023八上·仪征月考)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全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B.《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绘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表现出人们面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选取的角度很独特。作者没有详尽地去记录运动员们平时训练的刻苦与努力,没有记录参赛过程的紧张与激烈,也没有记录五星红旗如何在运动场上高高飘扬,而是选取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
D.2017年12月13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作者就此事件写的通讯。
【答案】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解析】D.“第五个公祭日”错误,2017年是第四个公祭日。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的识记和判断能力。平时要认真阅读课文,多理解文章的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等等。
19.(2023八下·宜兴月考)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的一次演讲。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C.《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作者顾拜旦,美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答案】D
【知识点】社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最后一次讲演
【解析】D:顾拜旦是法国人,不是美国人。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20.(2023八下·东台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龙无处不在》一文的作者是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基地》《新疆域》。本文选自《沙乡年鉴》。
B.写读后感,引述要适当,不能过多;要以“感”为主,“感”是写作的重点。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D.《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介绍了核舟,生动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答案】B
【知识点】核舟记;恐龙无处不有;作家作品
【解析】 A选项中《恐龙无处不在》作者选自《新疆域》。并_韭《沙乡年鉴》。《沙乡年鉴》是生态伦理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代表作。
B.正确。
C选项中《诗经》应该是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风格的诗歌总集,并非浪漫主义。
D选项中《核舟记》的描写顺序错误,《核舟记》是空间顺序写的。它先总写大小,后由船盖到船身
(窗)到船板。 所以为上下顺序,在写船板的事物时,又为前后顺序,由船头到船尾,不过这是由上至下的顺序中的一部分,所以总的说为上下顺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1.(2023八下·兴化月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贺敬之《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眷恋之情。
C.鲁迅的散文《社戏》,所描绘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
D.《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原名熙成,散文家、教育家。
【答案】C
【知识点】安塞腰鼓;社戏;回延安;灯笼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有误,《社戏》是小说,并非“散文”。
故答案为:C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22.(2021八下·江都期末)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同的角度会带来别样的体验。小说《社戏》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化身一滴水,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C.诗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情怀。《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讲述了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直接表露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D.学习是永恒不变的追求。《虽有嘉肴》是儒家论著《礼记》中的一段。文章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最终得出了“教学相长”的结论,语言精炼,逻辑严密。
【答案】C
【知识点】被压扁的沙子;社戏;石壕吏;虽有佳肴;作品的基本内容;对作品的体验感受;虽有嘉肴
【解析】ABD.正确;C.有误,《石壕吏》是叙事诗。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3.(2020八下·江苏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针对市民出行困难的问题,大家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B.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对居家防控疫情的相关措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诱发的。
D.2020年4月24日,随着最后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治愈,今天武汉重症病例实现清零。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解析】A.语序不当,应该是先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再讨论解决方案。B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使”。C句式杂糅,可删去“诱发的”或“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答题时应注意,辨析语病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所谓筋脉梳理法,就是划分句子成分法,即运用语法手段,先理出句子的主干,审查句子主干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或残缺等错误,再清理句子枝叶,仔细审查修饰成分内部是否有毛病以及与中心语的搭配是否得当。
24.(2022九上·南京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主要写了两方势力在隆中这个地方对抗的故事,即“隆中对”。
B.“大堰河”是艾青的乳母,艾青通过《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乳母的怀念感激之情。
C.“崇祯五年十二月”“丙辰中秋”都属于古代的纪年方法,前者用了天干地支法,后者用了皇帝年号。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骚”本指《离骚》,后来用“骚人”泛指被贬官员,如“迁客骚人”。
【答案】B
【知识点】其他常识;三顾茅庐
【解析】B:表达了对这位乳母的怀念感激之情,错误。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25.(2022九上·江都月考)学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请参与同学们的课后讨论,并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林徽因,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
B.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此诗的句式富有跳跃感和音乐性,词语的选取都非常考究,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氛。
D.这首诗追求的美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使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答案】C
【知识点】品味现代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作家作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解析】C.有误,本诗的选词比较柔和、中性,“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氛”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26.(2022九上·大丰月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C.“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D.“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答案】A
【知识点】文化典籍;其他常识;醉翁亭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
A有误,“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应为“后来泛指文学”。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文体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27.(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智取生辰纲》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是杨志。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谨慎,但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由此可见,杨志丢了生辰纲的主要原因是老都管倚老卖老、众军汉不服管教。
B.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这类散文中的精品,描绘或虚或实的自然风光,寄寓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情怀,文质兼美。
C.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名篇《列夫·托尔斯泰》构思极为精巧: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极尽铺陈,“调侃”他的外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现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
D.诗歌,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毛泽东主席在长征途中,面对茫茫雪野,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沁园春·雪》。诵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以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
【答案】A
【知识点】列夫·托尔斯泰;沁园春·雪;岳阳楼记;智取生辰纲;醉翁亭记;作家作品;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杨志丢了生辰纲的原因:首先是天时地利。天气炎热,黄泥冈地偏人稀。军汉们酷暑难耐,宁愿忍受皮鞭之苦而到松树下休息,凑钱买酒喝而中了蒙汗药致使生辰纲遭劫。其次是人和。杨志一路上对众人粗暴严苛,早已引起公愤,矛盾激化,自然不能一致对外,导致一行人中了吴用等人的陷阱。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文学常识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重要的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28.(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出自该书。
B.词,又名长短句、诗余。从篇幅上看有小令、中调、长调。词有词牌名,比如“满江红”“山坡羊”“浣溪沙”等。
C.“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都是世界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分别出自俄国作家契诃夫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
【答案】B
【知识点】词的文学常识;其他常识;变色龙;曹刿论战;我的叔叔于勒;称谓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识记能力。
B项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及识记能力。文化常识内涵十分丰富,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所以,更显示出它的复杂性。文化常识大概包含这些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等。
29.(2021九上·江阴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江阴”应该在长江的南面,“华阴县”应该在华山的北面。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愚、鄙、寒’”等用于谦称,“令、尊、赐”等用于敬称。
C.《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这里的“谥号”,指的是朝廷赐予在世大臣的名号,多有褒奖之意。
D.24节气是我们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比如“芒种”就有“忙着耕种”的意思。
【答案】C
【知识点】其他常识;岳阳楼记;称谓;节气;地理
【解析】C:谥号,指古时帝王、诸侯、文臣武将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化常识。考点有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文化常识和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常识,如对联、古代称谓、风俗礼仪、典章制度、科举常识、官职名称等。文化常识主要指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学生在平时要多多积累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和日常常识。
30.(2023九下·兴化月考)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是文星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文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因护送生辰纲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
【答案】C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作品的经典情节;《水浒传》
【解析】A秦明,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称“霹雳火,祖籍山后开州。善使一条狼牙棒。本是青州指挥司统制,攻打清风山时,因中宋江的计策,被俘后无家可归,只得归顺。自上梁山后,秦明凭手中狼牙棒,在一系列战斗中屡立战功。正确;B张顺是江州人氏,“生在浔阳江边,长在小孤山下”,因生得白如雪练,水性精熟,人称浪里白跳他能“没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与哥哥张横在浔阳江边做私渡,常在摆渡到江心时杀人劫财。正确;C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的是李逵,不是燕青,故错误;D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他自幼流落关西,早年曾应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后押送花石纲,却在黄河里翻船失陷,不敢回京赴命,只得避难江湖。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特征的理解与概括。概括人物形象需要“瞻前顾后”,联系全文进行比较,全面分析,不能只看一处。评价人物要客观、全面,名著阅读一定要真阅读,平时也要适当练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 专题02 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正确识记教材中出现的常用汉字的字音(能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能掌握读音拼写规则,辨析出错误的读音;汉字书写规范,能辨识错别字并改正。
2.词语运用:词语成语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词语成语的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成语及新生词;了解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携带的故事意义;能辨析词语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判断词语成语使用的正误并作改正;正确辨识词语成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根据具体语境选词填空或根据具体语境义写出相应的词语成语;判断句中词语解释的正误。
3.病句修改:能辨析并修改常见的病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4.修辞手法: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借助常用的语法修辞知识理解文章的重要语句,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衔接与排序:衔接和排序要求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要连贯,顺序要合理,过渡要自然,上下文必须相互照应。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理解语段中关键句子的意思;为上下文衔接选用恰当的句子;用序号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其通顺并前后衔接一致;在语段空白处插入上下文相衔接的句子;在具体语境中完成句子;调整文中画线句的顺序。
6.文学常识:中学生能“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对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考核,侧重于课文中出现的比较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1.字音字形:以选择题为主,常出现在第一大题中,是中考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字音辨析、根据字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等,今年来对于易误读常考字及易错多音字的考察日渐增多。要求学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读音,一字多音,形声字、形近字读音,易读错字读音,还要掌握汉语拼音规则。字形也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形式,一是书写,二是辨别。书写时注意工整规范,不要出现错别字;辨别主要是以别字为主。而容易出现别字的情况是同音字和形似字。
解答策略:
(1)重在积累,答题时直接根据自己的积累判断;
(2)以"熟"求"生",进行推断;
(3)辨别汉字读音的正误,要充分考虑具体的语境;
(4)给汉字注音必须以认识为基础,同时要注意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
2.词语运用:要想能结合语境对词义进行具体分析,就必须要了解汉语的词义特点。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单义词比较单纯,只有一个义项,容易理解。大多是科学术语和行业术语。相对来说,单义词较少,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所谓本义就是指较原始的意义,如“走”的本义是“跑”(走马观花)。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比喻义是由词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意义。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人们所接受。
解答策略:
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
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语言环境,也就是上下文。要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语境中考虑。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一个语境中,每个词都只能有一个固定的意义。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主要是看其适合语境与否。
选择恰当词语,要先把握语境含义及特点是十分必要的。
病句修改:
常见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判断病句方法:主干简缩法,语感审读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等。
修辞手法:考试题型主要有判断题、选择题、辨析其表达作用(大部分出现在阅读题中)、仿写或续写修辞句。
(1)比喻注意事项: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又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比喻要合乎 事理。如“广场上人山人海,人们像蚂蚁一样挤在一起” 从情感上看感觉别扭;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2)拟人:指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夸张注意事项: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4)对偶:定义: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的排列起来。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
(5)排比:定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的修辞方式。作用:节奏感强,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
(6)反复: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
(7)设问:定义:自问自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作用: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
(8)反问:定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某种确定的意思,只问不答,答案在问句中。作用:增强语气。
5.衔接与排序:注意事项:语段内部的句子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逻辑性,所以句序的安排也有一定的规律:或以空间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先后为序;或以事物发展前后为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主次轻重为序。句子的衔接和排序要注意“五性”:
①前后的勾连性。“嵌入式”的句子,既要“勾前”,要“连后”,只有这样,才能使句子的衔接紧密,脉络贯通。
②内部的层次性。多个句子的排序,为确保其快捷性和精确性,必须首先从大的方面把握其内部层次(粗排),然后再在同一层次内调整(细排)。如果标点符号明确表明了层次,则更要牢牢抓住。
③事理的逻辑性。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④连词的提示性。连词在语句中有强化语意关系的作用,如“也”“但”“而且”等连词引起的句子常常处于后续位置,这就为我们排定句子的前后顺序提供了一条线索。
⑤代词的指代性。为了保持句子在表意上的简洁性,往往在后续句子中使用代词来指代前文已经陈述、说明的内容,这就为我们排定句子的前后顺序提供了一个路标。
当然,在解答衔接和排序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排序手段和方法,但难点往往落在一两个关节点上,这就需要你从上述五个突破口中获取灵感,灵活运用,机智操作,以提升排序的精确性和快捷性。
解答策略:明中心,定首句;把握话题衔接;利用关联词解题;利三时间词解题;利用方位词解题;利用对应关系解题;逻辑顺序法;陈述对象的同一;利用标点符号解题等。
6.文学常识:重点考查:
①中国古代某些常见作家的字、号、别名、笔名,所处的朝代,外国作家的国籍。他们的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
②对于与课本有关的中国著名作品的体例、命名,以及作品里的主要人物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作品中出现过的名言警句。
③对于文学作品的分类;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论文、杂记的特点及分类。
④在中国文学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团体、诗人作家的合称和文学运动等等。
解答策略:(1)加强基本训练。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多演练,熟悉内容和题型。
(2)归纳整理,掌握知识体系。按中国古代、中国近现代、中国当代、外国作家作品及所处时代、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分类归纳整理,系统复习。
(3)注意文学文体文化常识,加深对名句名言的理解记忆,注意练习写作背景、作者风格及对整篇作品主题的理解。
例1.(2022九下·江阴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出自该书。
B.词,又名长短句,诗余。从篇幅上看有小令、中调、长调。词有词牌名,比如“满江红”、“山坡羊”、“浣溪沙”等。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指史册。
D.《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都是世界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分别出自于俄国作家契诃夫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
例2.(2020八下·武进期中)选出下列对划线处的语言表达分析错误的一项:(  )
A.我们还没进校门,张校长就向我们把学校的办学情况作了详细介绍。(语序不当)
B.未来还有许多事要做,譬如说,怎样为全体成员创造一个公平竞争。(成分残缺)
C.我们这一路人马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再有一个小时就可到达山顶了。(成分残缺)
D.郊外的这些蔬菜长得这么好,完全是由于志愿者们精心管理的结果。(句式杂糅)
1.(2023七上·常州月考)对于本单元课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主体部分依次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图景,层次清晰地勾画出春天动人的景象。
B.《济南的冬天》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真挚热爱之情。
C.《雨的四季》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写出春雨端庄沉静,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美丽娇媚,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仅用了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2.(2023七上·江都月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行》的编写者是南朝宋刘义庆,是一部志人小说,以上两则分别出自《方正》篇与《言语》篇。
3.(2023七上·南通期末)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4.(2022七上·江都月考)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朱自清,文章结构严谨精美,作者先总写春天,继而又分几个方面细描细绘,最后又总写,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这篇写景散文写得很动人,善于运用各种修辞和语言技巧,表达了对济南特有的冬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本文描写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作者借助几件平常小事进行细致描写,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情深。
D.《观沧海》是西汉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所写,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5.(2022七上·江都月考)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壮丽画面,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漂泊之情,并流露出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真挚情怀。
B.《济南的冬天》中作者抓住济南地处北国而冬季气候"温晴"的特点,描绘了济南的阳光、小雪、山山水水,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挚爱深情。
C.《荷叶·母亲》这首散文诗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隐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和关爱,歌颂了伟大的母爱。
D.《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世说新语》,是宋朝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6.(2022七上·徐州月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散曲是元代盛行的新诗体。如《天净沙·秋思》就是元曲,其中“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曲牌名。
D.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根据比喻词的不同情况,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这个句子就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7.(2023七下·广陵期末)小杨对课文的记忆出现了偏差,请你指出下列哪一项不完全正确(  )
A.《台阶》中的“父亲”是一个吃苦耐劳、坚韧不拔、朴实谦卑、好强上进的农民形象。正是以父亲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的草根阶层,搭建起了最厚重的台阶。
B.《爱莲说》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赞美了莲的君子风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C.《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叶圣陶宽厚待人,严于律己。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确是人之师表。
D.《卖油翁》中的卖油翁是一位大隐隐于市的民间高手,不仅有一手倒油的好功夫,还善于巧妙类比,让骄矜暴躁的陈尧咨打消了怒气。
8.(2023七下·江苏月考)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古代典籍获人生智慧。选自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的《孙权劝学》一文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全文通过叙述木兰替父从军及十年征战的详细过程,赞扬了木兰英勇无畏、保爱卫国的精神。
C.光未然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的《黄河颂》,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激发了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D.《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通讯,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是记叙,兼用议论和抒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表现了他们的伟大胸襟。
9.(2022七下·盐城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中的“学”“诗”“铭”“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B.普希金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C.人们把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三种植物象征三种品格,松象征刚毅坚强,竹象征操守气节,梅象征高洁典雅。
D.《海底两万里》主人公尼摩船长不仅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同时也是英勇顽强、反对一切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
10.(2022七下·邗江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诗人臧克家笔下,“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一面;敢“说”敢“做”,“说”了就“做”,又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一面。如此对比鲜明,展现了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B.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连名字都没人知道的保姆,杨绛笔下的“老王”是一个蹬三轮的“田螺眼”,李森祥笔下的“父亲”是一个用汗水和辛劳砌成九级台阶却坐太高了又不自在的朴实农民,这些“小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质的光辉。
C.《孙权劝学》节选自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讲述了鲁肃在孙权的劝告下学习并学有所成的故事。“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出自本文。
D.《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讲述了北宋时期发生在北方的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因为没有成年的兄长,父亲又年老多病,木兰决定替父从军,报效国家。
11.(2022七下·东台期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杨绛,在《老王》一文中记述了自己同一个蹬三轮的底层小人物的交往,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B.解放战争时期,光未然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人民的战斗热情。
C.《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成语“扑朔迷离”就出自这首诗。
D.《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12.(2022七下·丰县月考)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承上启下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B.《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烘托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C.“我一把就把车把扭过来了。”这句话中加点字的词性依次是量词、介词和名词。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
13.(2023八上·东台期中)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三峡》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撰写了《水经注》。
B.《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向我们展现了我国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经过,真是惊心动魄。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习惯上称第三联为颔联。
14.(2023八上·沛县月考)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消息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即把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先写出来,然后按“次要——再次要——最次要”的结构形式一一写来。
B.《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这派代表,并称“苏辛”。《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三峡四季山水,表现了三峡的壮丽风光;描写动静结合,有张有弛;语言简练、生动。
C.《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歌咏山水的佳作。格调清新,意境清雅,语言清丽,给人以美的享受,文题中的“书”,为“信”之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古代文体还有有“说”、“铭”。古代常用官职名或任官之地称呼对方。如《答谢中书书》中,谢中书,即谢征,曾任中书舍人,以此称之。陈太丘,即陈寔,做过太丘县令,故以任官之地称之。
D.《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写了对他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并追述了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文章以爱国感情为明线,以地点转换为暗线。
15.(2023八上·建湖月考)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在描绘美景的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手法,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青翠竹木与五彩山石相映衬,朝与夕的生物活泼灵动,有蓬勃的生命气息。
B.学习了第一单元,我们了解了新闻作品类型的丰富多彩,比如《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体裁是消息,《飞天凌空》的体裁是通讯,《一着惊海天》的体裁是新闻特写。
C.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的原则来安排的,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此后随文章的展开,事实重要性逐渐减弱。
D.在鲁迅的心目中,恩师藤野先生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备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16.(2023八上·宝应月考)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全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B.《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绘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表现出人们面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选取的角度很独特。作者没有详尽地去记录运动员们平时训练的刻苦与努力,没有记录参赛过程的紧张与激烈,也没有记录五星红旗如何在运动场上高高飘扬,而是选取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
D.《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校证》,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总写了三峡的山势,突出三峡两岸山岭绵延峻峭,再写夏季江水迅猛,水流湍急,春冬山高水清、草木茂盛的特点,然后写“林寒涧肃”的秋季景色,最后引用渔歌收尾。
17.(2020八上·阜宁月考)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还要抓住它的特征:真实性、生动性、时效性。
B.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C.《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了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D.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性的胜利。表现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战斗气势,反映我军必胜、蒋军必败的大好形势,鼓舞人民的斗志。
18.(2023八上·仪征月考)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全文有两条线索:明线是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B.《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篇通讯,在描写战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绘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氛围,表现出人们面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是一篇新闻特写,选取的角度很独特。作者没有详尽地去记录运动员们平时训练的刻苦与努力,没有记录参赛过程的紧张与激烈,也没有记录五星红旗如何在运动场上高高飘扬,而是选取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
D.2017年12月13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再次以隆重的公祭仪式悼念死难同胞。《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作者就此事件写的通讯。
19.(2023八下·宜兴月考)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即兴演讲词,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的一次演讲。闻一多,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C.《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作者顾拜旦,美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20.(2023八下·东台期中)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恐龙无处不在》一文的作者是阿西莫夫,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基地》《新疆域》。本文选自《沙乡年鉴》。
B.写读后感,引述要适当,不能过多;要以“感”为主,“感”是写作的重点。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
D.《核舟记》是一篇说明文,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介绍了核舟,生动再现了“大苏泛赤壁”的场景,令人赞叹雕刻者高超的技艺。
21.(2023八下·兴化月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B.贺敬之《回延安》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以“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眷恋之情。
C.鲁迅的散文《社戏》,所描绘的是“作者心中理想”的故乡图景。
D.《灯笼》的作者是吴伯箫,原名熙成,散文家、教育家。
22.(2021八下·江都期末)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不同的角度会带来别样的体验。小说《社戏》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让我们感受到了水乡敦厚和睦的民风;《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化身一滴水,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
B.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作为一篇事理说明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来探讨恐龙灭绝的原因。
C.诗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情怀。《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讲述了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直接表露了诗人对战争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D.学习是永恒不变的追求。《虽有嘉肴》是儒家论著《礼记》中的一段。文章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最终得出了“教学相长”的结论,语言精炼,逻辑严密。
23.(2020八下·江苏期中)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针对市民出行困难的问题,大家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B.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对居家防控疫情的相关措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诱发的。
D.2020年4月24日,随着最后一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治愈,今天武汉重症病例实现清零。
24.(2022九上·南京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选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主要写了两方势力在隆中这个地方对抗的故事,即“隆中对”。
B.“大堰河”是艾青的乳母,艾青通过《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位乳母的怀念感激之情。
C.“崇祯五年十二月”“丙辰中秋”都属于古代的纪年方法,前者用了天干地支法,后者用了皇帝年号。
D.“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骚”本指《离骚》,后来用“骚人”泛指被贬官员,如“迁客骚人”。
25.(2022九上·江都月考)学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请参与同学们的课后讨论,并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林徽因,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九十九度中》。
B.是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建筑美与中国传统诗歌中的音乐美、绘画美结合起来,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C.此诗的句式富有跳跃感和音乐性,词语的选取都非常考究,运用大红大紫的颜色渲染气氛。
D.这首诗追求的美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使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26.(2022九上·大丰月考)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语法知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文章抒发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
C.“我悲伤着你的悲伤”中的“悲伤”依次是动词和名词。
D.“精准扶贫”“一带一路”“全民阅读”“亲近自然”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27.(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智取生辰纲》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是杨志。一路上,他处处小心,时时谨慎,但最终还是中了吴用等人的计。由此可见,杨志丢了生辰纲的主要原因是老都管倚老卖老、众军汉不服管教。
B.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是这类散文中的精品,描绘或虚或实的自然风光,寄寓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情怀,文质兼美。
C.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名篇《列夫·托尔斯泰》构思极为精巧: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平凡甚至“粗劣”的长相,极尽铺陈,“调侃”他的外貌;后半部分笔锋一转,透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现他“天才灵魂”的深邃、伟大。
D.诗歌,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毛泽东主席在长征途中,面对茫茫雪野,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沁园春·雪》。诵读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起伏,以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
28.(2022九上·南京开学考)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就出自该书。
B.词,又名长短句、诗余。从篇幅上看有小令、中调、长调。词有词牌名,比如“满江红”“山坡羊”“浣溪沙”等。
C.“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都是世界短篇小说的代表之作,分别出自俄国作家契诃夫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笔下。
29.(2021九上·江阴期中)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江阴”应该在长江的南面,“华阴县”应该在华山的北面。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愚、鄙、寒’”等用于谦称,“令、尊、赐”等用于敬称。
C.《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谥号文正,这里的“谥号”,指的是朝廷赐予在世大臣的名号,多有褒奖之意。
D.24节气是我们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比如“芒种”就有“忙着耕种”的意思。
30.(2023九下·兴化月考)施耐庵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力,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是文星同学的发言内容,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秦明,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他性情急躁,声如巨雷,外号“霹雳火”,常当先出阵,屡立战功。
B.张顺,在江州以卖鱼为生。练得一身雪白的肌肉,在水下可伏七天七夜,人称“浪里白条(跳)”
C.燕青,刺一身遍体花绣文身,心灵机巧,见多识广。跟卢员外学得一身好相扑,江湖上难逢对手,曾因老母亲被虎吃掉,在沂岭连杀四虎,人称“浪子燕青”.
D.杨志,绰号“青面兽”,杨家将后人。因护送生辰纲被劫取,只得上二龙山落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