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课件(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3《植树的牧羊人》课件(共1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8 17: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其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包括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四大文学体裁”。
文体知识
植树的牧羊人
(法)让 乔诺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3课
三岔湖初中 鄢敏安
学习目标
1. 继续学习默读,在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争取提高阅读速度,并勾画关键语句。
2. 精读中间的叙述部分,了解牧羊人这个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牧羊人植树行为的意义。学习牧羊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植树的奉献精神,树立环保意识。
让·乔诺(1895—1970),法国作家、电影编剧。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其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
作者简介
1. 默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文章讲述了一位50多岁丧亲的牧羊人,去阿尔卑斯山高地牧羊,37年如一日的在那里种树,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绿洲,变成宫裕的村庄的故事。
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我”是植树牧羊人的见证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整体感知
再次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时间和相应事件,画出相应段落关键语句,完成下表文章结构图,厘清写作思路。
合作探究 精讲释疑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 牧羊人
再见 牧羊人
最后一次相见
观察、分析表中内容,我们发现有些东西在慢慢发生变化,有些事情却始终未变,到底什么变了?而什么始终没变?
一个人住在房子里;牧羊同时种树;沉默寡言,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生活一丝不苟。
荒野无际,阳光灸热,狂风怒号,毫无生趣;村落都成了废墟;环境恶劣
身体更矫健了;减少了羊群的数量,开始养蜂;性格没有变化,依然心无旁骛地种树,依然沉默不语。
乡景依旧如昔,但已萌发生机;树木已然成片,蔚然成林;干涸的河床有了淙淙的水流;各种草木开始复现。
87岁,年事已高;住在凭一己之力建成的乡间。
景象完全改观了,甚至连空气也不一样;整个乡间散发出健康与富裕的光芒;人们搬了回来,处处呈现着幸福与安适的景貌。

不变
高原变了,即人们生活的环境由从前的荒凉、破败、废弃、了无生命气息,逐渐变得葱茏富饶,充满生机,人们幸福安宁地生活在这里。
牧羊人几十年如一日,执着地种植树木,把种树当作他的事业,当作他的生命,最终换来高原上的奇迹。
语言品味
1.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可不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
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
不可以删去。“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一词写出了牧羊人盖泥土的认真,如果删掉,就不能表现牧羊人种橡子的认真和细致。
语言品味
2.下面句子中画线的数词有什么作用?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
语言品味
3.下面是文中两处描写环境的句子,请进行赏析。
(1)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为“我”继续向前走,寻找水源做铺垫,同时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的形象。
写室内的环境,突出其洁净,侧面衬托牧羊人勤劳能干、做事认真仔细、干净利落的性格特征。
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
它的文字、它的图,都让人感动,鼓舞人们去做对我们这个地球有益的事,这个地球上神奇的人和事真是数也数不完!祝愿大家都有一颗慷慨的心, 和别人分享,给自己带来幸福。
——绘本《植树的男人》绘画作者给中国读者的寄语
主题探究
1.环保角度:牧羊人种植树木,改造荒原,表现人类勇于承担责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人性(或人生哲理)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毅力、担当的赞美。
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人与人相处,与其在纷争中毁灭美好事物,不如默默创造美好事物,创造美好社会。
主题探究
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向植树的牧羊人学些什么?
鉴赏评价
示例一:我们应该学习牧羊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热爱家乡,为家乡的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示例二:我们应该提高环保意识,每年种下一棵树,美化校园,美化家乡。
我们所处的社会,也有许多默默“种树”的人,如勤恳的铁路工人、守卫边疆的战士、奔赴在灾难之地的消防员和武警、救人于危难之间的医生护士、伏案工作默默陪伴着我们的老师等等,他们以非凡的毅力辛勤地耕耘,种植着未来的希望和幸福。让我们也做一个“牧羊人”,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无私奉献,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