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共1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共1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9.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28 08:0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9张PPT)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新课导入
《东蚕西移战略》:“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江浙”。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21世纪初,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目标引领
1、结合案例,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结合具体案例,了解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巨大变化的表现。
1.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
2.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包括光照、热量和水源条件。( )
3.珠三角的基塘生产拥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因此适合在全国推广。( )
4.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广泛种植茶树体现的是土壤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
5.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因此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
预习检测

×
×
×

1
农业区位因素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它是受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产业。
1.农业的概念
(一)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和分类
2.分类
农业分类
广义的农业:包含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五大部门。
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包括生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农作物的生产活动。
生产对象:农、林、牧、副、渔(混合)
投入多少:粗放农业、密集农业
产品用途:自给农业、商品农业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副业
按生产力性质: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
按生产对象
按投入多少
按产品用途
案例分析1: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案例分析2:“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引导探究 一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明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地域性
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千差万别
不同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各不相同
引导探究 一
案例分析3:我国劳动人民为了获得农业丰收在与“天时”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二十四节气,就是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把天文气象等方面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一个综合成果。
案例分析4:与农业有关的俗语:
①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②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③春播、夏长、秋收、冬藏
④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⑤霜降抢收,不收就丢
⑥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
农业的生产特点:季节性、周期性
引导探究 一
(二)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季节性
地域性
周期性


播种
生长
收获
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1、农业区位含义
农业区位
位置
条件
区位是指某事物所占有的场所
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农业与地理环境的相互联系
区位就是指某事物所占有的场所,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该事物的位置;二是指该事物与相关地理因素的关系。
农业区位的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三)农业区位因素
这两个地方气候、地形、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差异显著,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生产方式完全不同。这些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湄南河平原地区人力耕种的水稻田、地势低平、气候湿热、机械化程度低。
澳大利亚东南部牧场上放养的羊群、牧草茂密,远处有树林;该地区地势平坦,降水较图a少
思考:形成两种不同的农业景观的原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技术
地租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水源
土壤
地形
气候
2、农业区位因素
1
气候
2、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在自然因素中,热量、昼夜温差、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不同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决定作物种类的分布、耕作制度、产量。
热量
光照
降水
昼夜温差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新疆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为什么新疆的水果那么香、那么甜?
光照强,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强、热量充足,气温日较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光照
②热量因素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一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温度带和气候区 范围 ≧10°C 积温 作物熟制
寒温带 大兴安岭北端 <16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中温带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1600~3400℃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谷子、高梁等
暖温带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3400~4500℃ 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冬小麦、棉花等
亚热带 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4500~8000℃ 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等
热带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一年三熟,水稻等
高原气候带 青藏高原 <2000℃ 一年一熟,青稞等
热量
热量差异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种类、生长期和熟制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气候角度生长期:热量充足地区,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时间长,生长期长;
农作物角度生长期:叫生长周期,热量充足地区,农作物从种植到成熟的时间短,生长周期短。
区分生长期和生长周期
生长期: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一般指气候均温≥10℃的天数衡量。(长江以南的农作物生长期较长一般在8-10个月,东北地区一般在4个月左右)
生长周期: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玉米一般为95-130天)
南方地区生长期长,作物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作物可一年两到三熟;
东北地区生长期短,作物生长周期长,只能一年一熟,但周期长的作物有机质积累多,品质好。
全球气候变暖,生长期变长,生长周期变短。
概念辨析:生长期与生长周期
概念区分:光照主要指太阳辐射,热量主要指温度。
影响因素差异:
光照主要受纬度、海拔、天气的影响
热量主要受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光照充足地区,热量也充足。但也有热量充足光照却缺乏的地区,比如四川盆地;也有光照充足热量却缺乏的地区,比如青藏高原。
区分光照与热量
什么因素导致这种差异的形成?
畜牧业
种植业
降水主要影响农业的类型和分布。
一般湿润半湿润地区发展种植业,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畜牧业。
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主要农业类型分别是什么?
降水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降水
影响主要农业类型和耕作方式(旱地、水田)
(1)水稻好暖喜湿,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南方地区
(2)小麦喜温凉,比较耐旱——北方地区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总结:考虑对农业的影响时,气候因素经常分为:
光照
热量
降水
昼夜
温差
影 响
农作物的产量、种类、熟制、生长速度、上市时间
产品品质和产量
影 响
影 响
影响主要农业类型和耕作方式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要素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光照:
①光照充足,阴天少,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利于谷物生长
②光照充足,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高纬地区)
气温日较差:
①日温差(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的营养物质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注意日温差过大对农作物易造成冻害
②日温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
热量: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
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
农作物的品质好: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2
水源
水源是否稳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收成。
仅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种植农作物需要灌溉。临近河湖,或有地下水源、高山冰雪融水,便于修渠打井进行灌溉的地方,农作物收成较有保证。如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
缺乏水源不能进行灌溉的干旱地方,不宜种植农作物。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绿洲农业又称灌溉农业。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的农业。
影响塔里木盆地绿洲农业分布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水源
长城成为我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
南疆地区的绿洲农业
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内蒙古河套平原成为塞上江南
吐鲁番盆地瓜果飘香
河流(黄河)
冰雪融水
地下水
(坎儿井)
河西走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带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河流水
淡水
湖泊水
冰雪
融水
浅层
地下水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2
水源
注意:咸水湖泊水、海水不能直接用于灌溉
河流
高山冰雪与湖泊
区分水源与降水
降水是水源中的一种。水源除降水外,还包括河湖水,高山冰雪融雪,积雪融水,地下水。
一般降水丰富地区,水源也充足。降水稀少地区也不代表就没有水源,比如西北地区还有高山冰雪融水和河流补给;降水丰富地区也可能水源缺乏,比如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新加坡等岛屿面积较小的国家。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平原
适宜种植业
丘陵缓坡
可开梯田
山地
宜发展林业
高原
宜发展牧业
3
地形
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为什么千烟洲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呢?
千烟洲立体农业
丘上:坡度大,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
缓坡:坡度小,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
沟谷:地势低洼,容易积水,发展渔业。
千烟洲位于我国江西省泰和县,当地采用的是“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
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
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
4
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土壤的肥力、酸碱度、厚薄、疏松度等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类型。
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茶树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种植
农业区位自然因素之
地形
尤溪梯田,福建最美的梯田,那大大小小的梯田,最大的不过一亩,大多数田都是只能种一二行禾,是典型的“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的碎田块,在崇山峻岭间连绵,在沟沟坎坎中延伸 。
自然因素 影 响 举 例
气候 光照 光照强,则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光照弱,不利于作物生长;光照时间长可弥补热量不足,利于作物生长 新疆的哈密瓜特别甜;东北的大米质量高
热量 热量足则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热量不足则相反 海南一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夏低温则减产
温度变化 日较差大利于营养物质积累,日较差小农作物品质可能较差 哈密瓜脆甜,温室大棚的农产品口感较差
降水 过多则涝、过少则旱,影响农作物生长 长江流域洪涝、伏旱
地形 平原平地宜发展种植业,大片则可大型机械化,小块则宜小型机械化;山地、丘陵宜发展林业;草原、草坡宜发展畜牧业;低洼地水域宜发展渔业 千烟洲立体农业
水源 有灌溉水源保证可发展种植业,避免“靠天吃饭” 绿洲农业、灌溉农业
土壤 不同土质适宜不同作物生长 红壤呈酸性适宜种茶树
小结
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但是两地区的地理环境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读图中甲、乙两图,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量不同 D.地形不同
当堂诊学
B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拉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3000多小时,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拉萨河谷宽广平坦,平均海拔为3600米,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青稞,其产出的青稞单产高、品质好。拉萨河谷是西藏三大粮仓之一。
(1)说出拉萨河谷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并分析原因。
热量。海拔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
(2)请从气候的角度,分析拉萨河谷青稞品质好的原因。
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质较少;气温较低,病虫害较少;气温较低,生长周期较长,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大气洁净度高。
当堂诊学
1
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泖港镇隶属上海市松江区,位于松江区西南,地处浦南地区三镇中心。依托“气净、水净、土净”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环保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成为上海的“菜篮子”、“后花园”,服务于以上海为主的周边大中城市。
引导探究一
市场
1
市场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大城市人口集中,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极大,促使城市周围的乡村地区较多地发展蔬菜、水果、肉、蛋、奶及花卉等农副产品的生产。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荷兰(又称鲜花王国)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说,是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引导探究 二
交通运输
2
交通
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产品容易变质的园艺业、果蔬业等,更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保障。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日本由于客观原因,农业生产成本很高,但日本农产品仍占据着国内市场,原因是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产品实行高额补贴,并对国外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来保护国内农业生产,使日本农业仍然保持一定的规模。
材料中反映出何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
引导探究 三
国家政策
3
政策法规
(1)政府制定的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3
政策法规
(2)我国制定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不准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不准在基本农田内挖塘养鱼和进行畜禽养殖,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责任制),二靠袁隆平(杂交稻)。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大大提高了粮食单产率,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思考:影响杂交水稻产量提高的因素是什么?
1、科技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产出,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
2、现代农业精准施肥、喷洒农药、良种培育与科技有关。
引导探究 四
4
技术条件
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可使产量提高,生产成本降低,提高播种效率。
如: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橡胶生产北界的北移,温室农业,以色列的滴灌技术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利用管道滴头将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
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达95%
农业灌溉技术——喷灌与滴灌技术
滴灌
将散成小水滴或形成弥雾降落到植物上和地面上
可增加土壤水分,又能提高空气湿度,调节局部小气候
农业灌溉技术——喷灌与滴灌技术
喷灌
5
资金(地租)
地价越高,成本越高,只能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
城市郊区由近至远依次布局:
花卉 > 乳牛 > 塘鱼 > 果园 > 蔬菜 > 粮棉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6
机械条件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助于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发展中国家机械化水平低
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7
饮食习惯
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影响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的生产类型
欧洲人爱吃牛羊肉和乳制品
我国南方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居民喜食米饭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8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农业生产力水平
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力价格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和农业地域类型转变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 影响 举例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生产
交通 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技术 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过程,影响农业的发展 ①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位选择的范围,如我国将小麦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m高度。②利用农业科技,提高土地生产率和粮食产量
小结: 农业区位因素——人文因素
活动: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全田有80%的水稻抽穗时)的候均温(连续5日的平均气温)要求高于20-22℃。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1、据图3.7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源充足;雨热同期,满足水稻生长。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①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亚沿海平原、朝鲜半岛沿海平原、印度恒河平原等平原区。
②平原丘陵地区,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小,土层深厚,便于耕作与灌溉。
活动: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活动: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水稻生产是劳动密集性农业,需劳动力多,而且单位面积产量高;而平原、低地及沿海地区往往人多地少,有充足劳动力,对粮食需求量也大,因此水稻生产特点契合人口密集区的生活和生产需求。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活动: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种植历史: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饮食习惯: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物。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地处平原,地形相对平坦
居民喜食稻米
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
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区位条件总结
活动:分析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河西走廊的粮棉产区
新疆、埃及的棉花产区
◆ 上海郊区的郊区农业
◆ 横断山区立体农业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 古巴的甘蔗、东南亚天然橡胶
◆ 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 冬季,南方四川海南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
◆ 我国有计划建立的商品农业基地
◆ 青藏高原、东北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主导因素与限制性因素的差异
热量
水源
土壤
地形
交通
政策
市场
限制性因素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
主导因素
目标升华
20世纪70年代前甲鱼价格便宜,80年代后价格飞涨,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七年才能上市,随后,江汉平原有很多人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这样三年即可上市,以后价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又转向养观赏龟。据此完成1一3题。
1.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因素是( )
A.气候 B.政策 C.科技 D.市场
2.甲鱼能3年就上市,这是由于人们改造了( )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交通条件
3.湖北江汉平原的甲鱼到上海销售,主要得益于( )
A.发达的通信网络 B.快捷的交通运输
C.优惠的政策 D.优越的地理位置
D
A
B
当堂诊学
图左为我国水稻分布图,图右为东北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4.近些年来,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的原因是( )①种植水稻,利润更高②东北地区的水热条件更好,利于水稻的生长③国内稻米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④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C
5.图中东北地区的五常大米品质高的自然原因( )①黑龙江纬度高,年温差大②五常稻米生长周期长,利于有机物积累③冬季漫长而寒冷,病虫害少④使用的化肥农药较少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当堂诊学
1、完善本节课笔记;
2、完成《固学案》基础巩固;
3、预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强化补清
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
自然因素
气候
水源
地形
土壤
人文因素
劳动力
科技
资金
政策
交通
市场
比较稳定
变化很快
1
市场
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产品价格会上涨,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
当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时,产品价格会下跌,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缩小
供不应求,扩大规模
供过于求,缩小规模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变化
根据农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条件的需要,实施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证。
灌溉技术的发展使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同时也使得灌溉更加节水、更有效率。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变化
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2
科技
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可以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因素,并可对光照、通风、湿度等因素进行人工调节,从而扩大了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
(一)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冷藏、保鲜技术的改进,扩展了农产品的市场范围。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温室大棚、地膜覆盖
改造热量
灯光、果树下铺设反光膜、水果套袋
改造光照
排管系统(坎儿井)、喷灌滴灌
改造水源
红壤撒熟石灰、盐碱地改造(井排井灌)
改造土壤
梯田、平地
改造地形
技术改造自然条件案例
薄膜覆盖对农业有利影响:
①保温: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提高地温
②保水:有效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③保肥:利于肥料的腐熟和分解
④增加光效,有利于农作物的均匀着色
⑤防治病虫害(地温较高;减少害虫的直接啃食 )
⑥杂草得不到阳光和空气,有效预防其生长甚至杀死杂草。
砂砾对农业有利影响:
①通气透水性强,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②保墒: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③保土:覆盖在土层之上,利于保土;
④增大昼夜温差:白天增温快,晚上降温快,抑制呼吸作用,利于糖分积累;
⑤增加光效,利于作物着色;
⑥原料易得,降低成本。
3
交通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使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荷兰阿姆斯特丹郁金香种植园
号称“世界花卉王国”的荷兰,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说,是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
种桑养蚕一直是我国江浙地区的传统农业。
21世纪初,广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现在“世界桑蚕看中国,中国桑蚕看广西”
为什么我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由江浙地区转移到广西呢
①江浙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土地和劳动成本升高;
②广西气候条件优越,农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可大力发展桑蚕业;
③国家“东桑西移”政策的支持。
引导探究 一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农业区位的各人文因素相应变化,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巨大变化。
1
城镇化进程加快
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3
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4
农业机械化迅速广
1979--2017年我国人均GDP变化示意图
1
城镇化进程加快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例如,桑蚕丝作为价值较高的纺织原料,受到国内外市场的追捧。
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3
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4
农业机械化迅速广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经济发展
城市化
农业技术
农副产品需求
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交通条件改善
生活水平
摆脱地域限制
农村劳动力减少
农业机械化
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
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增加
农作物生产摆脱地域限制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活动
1.说明与荷兰相比,图示发展中国家发展花卉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图示发展中国家基本处于低纬度地带,热量充足,水源充足,利于花卉全年生产;
劳动力充足,工资成本低,能够精细种植。
2.这些发展中国家要保证鲜切花在消费市场的新鲜程度,要采取哪些措施?
①改良品种,延长花期;②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③改进冷藏、保鲜技术;④加快物流、电子商务建设,缩短时间,加快流通。
以花卉种植业为例,说明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3.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对应的主要消费市场连线,并说明理由。
非洲 北美
亚洲 欧洲
拉丁美洲 日本
市场距离更近
活动
4.讨论促使世界花卉种植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因素。
市场需求、技术的进步,交通的改善等
天寒地冻的季节,在温暖、干燥的屋里,切开一个西瓜,别说吃了,就那西瓜散发的清润的气息,就足以让人神清气爽。对于北方而言,西瓜本是夏季水果,可如今四季有卖。冬季,我国各地售卖的西瓜,绝大多数产自海南岛。
海南岛位于热带,四季都能种植西瓜。然而,海南岛的瓜农一般在每年8月下旬至次年5月中旬种植西瓜。这期间全国大多数地方不能种植西瓜,海南岛的西瓜凭借反季节的优势,畅销全国各地,价格也比夏季时高。
除了西瓜,现在市场上反季节供应的蔬菜、水果品种很多,以至许多蔬菜、水果全年都能买到,几乎让人忽视它们在本地的生长季节了。反季节供应,因能避开当地品种的竞争,故而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只有在相隔较远、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两个地区间才可以进行反季节供应,而快捷的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则是反季节供应得以实现的保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季节供应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并形成世界性的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热带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优势,成为反季节供应品种的主要生产基地。南、北半球温带地区间的反季节供应同样方兴未艾。
农产品的反季节供应
自学窗
自学窗:农产品的反季节供应
优点:反季节供应,因能避开当地品种的竞争,故而能获取更高的利润,同时极大地丰富了市场,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自然条件:只有在相隔较远、自然环境差异较大的两个地区间才可以进行反季节供应。例如热带地区以其独特的气候优势,成为反季节供应品种的主要生产基地。南、北半球温带地区间的反季节供应同样方兴未艾。
保障条件:快捷的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
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反季节供应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并形成世界性的蔬菜、水果、花卉生产基地。
农产品的反季节供应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扩大种植规模,形成规模效益。
2.开发新品种,提高品质,形成品牌效益。
3.发展绿色有机蔬菜。
4.发展蔬菜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5.构建高效快捷的营销系统。
6.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7.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
8.发展生态农业示范园、采摘园。
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
农业生产活动
概念
特点
自然因素
气候
水源
土壤
地形
人文因素
市场
交通
技术
政策
其他
变化
市场变化
技术变化
交通变化
目标升华
当堂诊学
1、影响该地农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坡度大小 B.气温变化 C.土壤类型 D.水分变化2、在2000 m到3000 m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其中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原因是(   )A.可在霜期栽种 B.适合冻土培育
C.生长季最短 D.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某山区土地利用形式多种多样,1 000 m以下的河谷平原以种植甘蔗为主;1 000 m至2 000 m左右的坡地,多种植咖啡、可可;2 000 m到3 000 m的地区种植玉米、小麦、大麦和马铃薯,一年可两熟;海拔更高的地区是高寒草原和终年积雪。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B
C
当堂诊学
植物工厂是一种通过对室内环境条件进行高精度控制,实现作物全年连续生产的高效农业系统,不依赖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解决特殊环境下蔬菜生产难题的最佳途径。下图为某植物工厂的多层立体栽培照片。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植物工厂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技术 D.交通
4.与传统蔬菜种植相比,植物工厂蔬菜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节能高产 B.布局灵活
C.成本较低 D.运输方便
C
B
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半岛,沙漠面积广大,农业生产条件差,但对农业实行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节水设施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图为沙特何拉伯小麦、蔬菜、牛奶产量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当堂诊学
5.影响沙特阿拉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地形
6.沙特阿拉伯蔬菜产量变化主要取决于( )A.交通运输改善 B.全球气候变暖C.劳动力的增加 D.农业技术进步
7.沙特阿拉伯大规模种植小麦对当地的影响为( )A.抑制了蔬菜产量增加
B.加剧地下水资源短缺C.降低了牛奶产品品质
D.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C
D
B
强化补清
1、完善本节课笔记;
2、完成《固学案》课后作业;
3、完成本节背诵;
4、复习准备期中考试。
我国农业的分布
我国不同地区农业地域类型
拓展、农业地域的形成
◆目的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热带迁移农业
热带雨林区,没有固定农田,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即“刀耕火种“;在森林中清理出土地种植农作物
当土壤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去开发另一片土地,称为迁移农业;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季风水田农业
以种植水稻为主,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
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分布地区:
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热带种植园农业
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
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品率高,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但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分布地区:
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商品谷物农业
世界上面向市场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
分布地区:有美国(主要在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
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
美国
加拿大
阿根廷
中国
西北
中国
东北
澳大利亚
乌克兰
俄罗斯
国外
家庭农场
我国
国营农场
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
和科技水平高
区域化和
专业化生产
商品谷物农业的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
商品率高
机械化水平
和科技水平高
区域化和
专业化生产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机械化
水平高
地广人稀
市场广阔
交通运输便利
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作物是什么?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地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主要作物是什么?
小麦和玉米(北部为春小麦、南部为冬小麦)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地区?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中央大平原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地形: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
光热充足
水源:密西西比河水系发达,灌溉便利
土壤: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肥沃
地 形
世界三大黑土分布
北美洲气候分布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自 然 因 素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社 会 经 济 因 素
科技:农业科技先进、机械化水平高
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市场:国际市场广阔
交通: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发达
铁路广布,水陆交通便利。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气 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和,光热充足
地 形
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
水 源
密西西比河水系发达,灌溉便利
土 壤
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壤肥沃
科 技
农业科技先进、机械化水平高
人 口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市场
国际市场广阔
交通
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水运发达,铁路广布,水陆交通便利。
自 然 因 素
社会经济因素
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1)相似之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水源灌溉;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2)不同之处
①纬度不同:我国纬度高于美国
②气候类型不同:美国温带大陆性气候,我国温带季风气候
③经营方式不同:我国是国营;美国是家庭经营,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的科技、农工商一体化是其特殊的区位条件。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可借鉴之处
1.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2.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值得我国广大农业区借鉴
3.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主要 分布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 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
澳大利亚、乌克兰
主要 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
主要特点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水利工程量大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区位条件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势低平,适宜水田管理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自然条件优越、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对比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异同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
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
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阅读一二段,找出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
潘帕斯草原的区位条件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潘帕斯草原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③潘帕斯草原铁路经过,离海港近,水路交通便利
④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冷藏保鲜技术水平较高
⑤欧洲北美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对牛肉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游牧业是大牧场放牧业吗?为什么?
不是。
大牧场放牧业属于投入较多、产品出口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内蒙古地区的游牧业属于投入少、产品自给的粗放型牧业。
内蒙古游牧业借鉴经验:
1.加强农业技术和经营方式发展;
2.加强人工草场建设;
3.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4.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5.培育良种牛,加强牛群病害的研究;
6.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7.加强商品化、专业化发展。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乳畜业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城市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
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分布地区:
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3、西欧发展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③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加之有饮用牛奶的习惯,市场需求量大
⑤交通便利
④机械化水平高
(饲料、市场)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多汁牧草和饲料作物生长。
②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气候温凉潮湿,多云雾,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5、乳畜业的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靠近城市集约经营
集约化: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通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来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农业经营方式。与粗放农业相对应。
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与联系(以西欧和阿根廷为例)
西欧乳畜业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产品 相同 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 不同 牛奶及其制品 牛肉
市场 相同 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不同 国内市场 主要面向国际市场
经营 方式 相同 集约型的专业化商品经营 不同 规模较小 生产规模大
乳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与联系(以西欧和阿根廷为例)
西欧乳畜业 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交通 相同 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不同 依赖城市与郊区间联系的铁路与公路运输 依赖国际间联系的铁路与海洋运输等方式
原料 相同 牧草、饲料 不同 种植牧草、饲料 以天然牧草为主
指向 不同 城市郊区 优良的天然草场
科技 相同 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是一种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
分布地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混合农业
读出右图中影响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区位条件如何?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土壤肥沃
地势平坦开阔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
大分水岭
500mm
200mm
输水管
灌溉水源
东水西调
限制性因素:
解决措施:
大分水岭
材料说明影响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材料:安达利亚某农场面积达971公顷,仅由农场主James先生(57岁)及其子(25岁)、侄子(23岁)三个人共同负责日常性的工作,三人均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农业系,另外再雇佣一位经验丰富的曳引机驾驶员,农场以种植小麦和牧羊为主,收成后的谷物和羊毛储存在巨大的仓库中,以铁路运至输出港,再以海运销往海外市场。
劳动力素质高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科技发达
地广人稀
区位因素 区位优势
自然因素 气候 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交通
市场
科技
政策
归纳: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地广人稀,劳动力素质高
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
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
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
政策扶持鼓励
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业的生产特点有哪些?
材料:安达利亚某农场面积达971公顷,仅由农场主James先生(57岁)及其子(25岁)、侄子(23岁)三个人共同负责日常性的工作,三人均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农业系,另外再雇佣一位经验丰富的曳引机驾驶员,农场以种植小麦和牧羊为主,收成后的谷物和羊毛储存在巨大的仓库中,以铁路运至输出港,再以海运销往海外市场。
机械化水平高
商品率高
科技水平高
生产规模大
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业还有哪些显著特点?
小麦
放牧地
休耕地
土地交替使用
某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
这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好处是什么?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持土地肥力。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B.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作为麦田的肥料。
麦田
秸秆
绵羊
羊粪
牧草
牧场
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业还有哪些显著特点?
小麦种植 犁地、播种 (忙碌) 生长季节 (农闲) 收割 (忙碌)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绵养饲养 在牧场上放牧 (农闲) 配种 (忙碌) 剪羊毛 (忙碌) 在收割后的 麦田上放牧 (农闲)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生产交替进行
这种生产方式的优点是什么?
忙、闲错开,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
我国华北的小麦农事安排与澳大利亚的安排在时间上为什么不一样?
我国华北地区小麦种植的农事安排
你认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中种植的小麦类型是冬小麦还是春小麦?
D
A
B
C
E
F
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牧羊业还有哪些显著特点?
将选项的代号填在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
A.秸杆 B.牧草 C.羊粪 D.羊毛、羊肉
E.增加土壤肥力 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比例市场决定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什么?
生产选择灵活,市场适应性强,经济收入稳定。
归纳: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显著特点
生态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为主的生产方式,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园艺业
园艺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商品性农业
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从事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密集型、专业化的生产
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菜,有的甚至只生产一种专门用途的产品
分布地区:这种农业一般分布在大城市的周围,及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地中海式农业
农作物以耐旱品系为特征
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
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
分布地区: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这个地区是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开发历史比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