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学课件(共31张PPT)+教学设计(表格式)+分层作业(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学课件(共31张PPT)+教学设计(表格式)+分层作业(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3-28 10:33:36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浮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
内容总览
课标要求
01
学习目标
02
探究新知
03
课堂检测
04
课堂总结
05
课后作业
06
目录
2022新课标要求
掌握浮力的概念。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能够运用称重法测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培养实验探究的精神,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浮力的变化。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能够通过实验测定浮力的大小,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掌握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理解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新知导入
漂浮的冰山
水面的落叶
静止在水面的鸭子
它们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
探索新知
分析受力情况
冰山、落叶、鸭子都在水面静止在水面上
它们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
它们一定都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探索新知
浮力
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力,叫浮力。

G
F浮
浮力的施力物体:液体。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探索新知
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探索新知
1、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
甲 乙
称重法测浮力
2、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3、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F浮=G-F
探索新知
1、液体内部存在压强,而且深度不同,其压强不同。
浮力产生的原因
2、浸没在液体中的长方体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对物体水平方向的受力没有影响。
3、长方体下表面处于更深的位置,上、下表面的受力面积相同,所以,液体对长方体向上的压力F 大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F1。
4、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探索新知
浮力产生的原因
此实验证明了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力不同。
同时,也说明了如果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如果不受液体的压力,该物体就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水中的桥墩
水中的圆锥体
与容器底
紧密相连
水底的石块
哪一个不受浮力的作用?
探索新知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木材漂浮在水面
铁锚沉入水底
猜想:
可能和固体的密度有关
探索新知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人可以漂浮在死海上
鸡蛋可以漂浮在盐水中
猜想:
可能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探索新知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
研究浮力与深度的关系时,要保证浸入液体中物体的体积不变,而物体浸没后深度变化时,体积并不改变。
把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的物体浸没在一种液体中,并分别停在液体内不同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否不同,由此确定浮力的大小是否跟浸没的深度有关。
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深度无关。
探索新知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
把一个柱状的固体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使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逐渐增大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结论:物体所受浮力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现象: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逐渐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
探索新知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
将同一个物体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分别浸没在水中相同的深度,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
结论:物体所受浮力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现象:当物体浸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更小。说明受到的浮力较大。
甲液体
乙液体
课堂总结
浮力的定义、施力物体:液体
方向:
竖直向上
01
浮力的测量:(称重法)
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02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液体的密度、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03
板书设计
10.1浮力
一、浮力
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方向竖直向上。
2.浮力的测量:称重法
3.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A、B是自由移动的物体,C、D是容器自身凸起的一部分,现往容器里注入一些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B.B物体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C.C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作用
D.D物体一定受浮力的作用
B
课堂练习
2.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放一铁质实心小球(不连接),如图所示,向容器中缓慢倒入水,使小球完全浸没且静止在水中,此时小球受到的力( )
A.重力、浮力
B.重力、浮力和拉力
C.重力、浮力和弹力
D.重力、浮力、弹力和压力
C
课堂练习
3.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太空教师“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演示了浮力消失的实验:水中的乒乓球处于“悬浮“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的密度等于水的密度
B.乒乓球上下表面没有压力差
C.换个位置乒乓球可能会上浮
D.将乒乓球换成铁球会下沉
B
课堂练习
4.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浮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液体 B.浮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竖直向上
C.正在水中下沉的石头受到浮力的作用D.只有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
C
课堂练习
5.一金属块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是27.5N。现将金属块浸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21.5N。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 )
A. 6N
B. 27.5N
C. 21.5N
D. 49N
A
课堂练习
6.如图所示,重为5N的木块A,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若绳子突然断了,木块A在没有露出水面之前,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 )
A.5N,竖直向下
B.3 N,竖直向上
C.2N,竖直向上
D.8 N,竖直向下
B
课堂练习
7.如图所示,一个塑料小球堵在一个水池的出口处,水无法排出,则该小球( )
A.不受水的浮力,也不受水对它的压力
B.仍受水的浮力
C.不受水的浮力,但受水对它的压力
D.无法判断
C
课堂练习
8.一个鸡蛋在盐水中匀速向上运动,请在图中画出鸡蛋受力的示意图(A为鸡蛋重心)。
课堂练习
9.陶子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按照图甲所示,把空饮料罐用手按入水桶,饮料罐进入水中越深,罐对手的力越大。根据现象,陶子提出了两个猜想:
①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的深度有关;②浮力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入的体积有关;
(1)于是陶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步骤,根据图乙步骤的 ______ ,可以判断猜想①是错误的;
(2)分析图乙中的数据,可求得物体的密度为 ______ kg/m3。(ρ酒精=0.8×103kg/m3)
bc
3.8×103
作业布置
作业:
完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52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5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分层作业
基础部分
冰山受到 的作用,但却没有因此而沉入水底,这表明水对它有一个 托起的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的力,这个力叫做 。
如图所示:当铝块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 了,说明铝块受到了 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示数 的值,就是浮力的 。由此可见,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也受到 的作用。
实验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 有关、跟液体的 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 越大、液体的 越大,浮力就越大。
把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测力计示数为5N,将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2N,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的原因是石块受到了水给它的 ,该力大小为 N,方向 ,施力物体是 。
如图,因为液体内部存在 ,而且深度不同,其 不同。如图所示,分析它的受力情况,两个相对的侧面所受液体的压力相互平衡,对物体水平方向受力没有影响。考虑到长方体上、下表面的受力面积是相同的,所以,液体对长方体向上的压力F2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对它向下的压力F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其上、下表面受到的液体对它的压力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浮力都是由水产生的 B. 在不同的液体中,浮力的方向会不同
C. 只有固体才能受到浮力的作用 D.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反
如图所示,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是( )
A.沉入杯底的小球 B. 水面的白天鹅 C.河里的桥墩 D.水中的游鱼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受到水的压力,但不受浮力B.不受水的压力,但受浮力
C.既受水的压力,也受浮力 D.不受水的压力,也不受浮力
巩固提升
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个长方体分别水平与竖直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两个长方体上、下表面压强差不等,上、下表面压力差不等
B. 两个长方体上、下表面压强差不等,上、下表面压力差相等
C. 水平浸没的长方体,浸在水中的深度增加,则上、下表面压力差增加
D. 两个长方体左、右侧面压强差相等,左、右侧面压力差不等
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烧杯放在盘子里,再把空易拉罐按入水中,感受到浮力的同时,会看到排开的水溢到盘子中,慢慢将易拉罐压入水中,体会浮力的大小并观察溢出水的多少。根据活动中的感受和观察,能够提出的最具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 )
A.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密度有什么关系?
B. 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关系?
C.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D.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什么关系?
小红用弹簧测力计、铁圆柱体、两个相同的大烧杯做“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其实验步骤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为1N
B. 由甲、乙、戊三图实验,可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 由甲、乙、丁三图可知,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所受浮力越大
D. 再增加一个体积和铁圆柱体相等的铜圆柱体,可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如图表示跳水运动员从入水到露出水面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运动员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B.②→③运动员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C.③→④运动员受到的液体压强越来越小D.④→⑤运动员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
在中国空间站微重力环境中,她用吸管把乒乓球轻轻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观察到乒乓球悬停在水中,如图甲所示;在中国科技馆的同学们做了同样的实验,用吸管把完全相同的乒乓球压入水中,取出吸管后,乒乓球会迅速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如图乙所示。请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乒乓球具有惯性,图乙中的乒乓球不具有惯性
B.图甲中的乒乓球受到水对它向上与向下的压力差几乎为零
C.图乙中的乒乓球在上浮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D.图乙中的乒乓球在水面漂浮时,往水中加盐,乒乓球会下沉
如图所示,把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块全部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若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往烧杯里加水
B.往烧杯里加些食盐
C.往烧杯里加些酒精
D.把弹簧测力计向上提一下,但金属块不露出水面
请画出图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和烧杯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难点突破
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小红将一物体用细线挂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如图甲所示;然后她将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没在烧杯内的水中,水未溢出且物体始终不与烧杯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所受到压力的合力为F
B.物体浸没在水中静止时,绳对物体的拉力的大小等于F
C.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量的大小等于浮力的大小
D.物体浸没在水中时与未浸入水中时相比,水对烧杯底的压力不变
参考答案
重力、向上、向上、浮力
小、浮力、减小、大小、浮力
体积、密度、体积、密度
浮力、3、竖直向上、水
压强、压强、大于、不同
D
C
A
B
C
D
C
B
B
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学设计
课题 10.1 二力平衡(2课时完成) 单元 第十章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教材分析 《浮力》是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的第一节内容,它是建立在前面章节学习的基础之上的,涉及到力学、密度、液体压强、压力、二力平衡等多个知识点。这一章节的学习,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和掌握浮力的概念和原理,为后续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内容概述1. 浮力的概念和感知:教材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船只在水面上的漂浮,引导学生感知浮力的存在。接着,通过定义和解释,让学生明确浮力的概念,即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2. 浮力的产生原因:教材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让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涉及到液体压强、压力以及二力平衡等知识点。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到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从而理解浮力是如何产生的。3. 浮力的测量:教材介绍了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的方法,即称重法。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测量浮力的基本技能。4.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022新课标要求 1. 掌握浮力的概念,了解浮力与物体的密度、体积和重力之间的关系。这是浮力章节的基础,学生需要理解浮力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2. 理解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和密度的大小。这一点涉及到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包括浸没、部分浸没等,以及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关系。3. 能够运用称重法测量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4. 培养实验探究的精神,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浮力的变化。新课标强调实验探究的重要性,学生需要能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浮力的概念和产生原因,理解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能够通过实验测定浮力的大小,会用称重法计算浮力。 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和进行相关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浮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核心素养1. 通过浮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对浮力的基本认识,建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引导学生理解浮力与其他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2.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3.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 1. 学生的前知与基础:学生在进入八年级之前,已经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和一些基础科学知识对浮力有了一定的了解。例如,他们可能知道物体会在水中浮起或沉下,这些都是浮力的直观表现。此外,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也接触了一些与浮力相关的基本概念,如重力、压力、二力平衡等,这些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浮力奠定了基础。2. 学生的认知特点: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具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旺盛,喜欢动手实践和观察实验现象。因此,通过直观的实验演示和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浮力的概念和原理。3. 学生的学习难点:浮力这一章节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包括浮力的定义、产生原因、大小计算、方向判断等,其中浮力大小的计算和浮沉条件的理解可能是学生的学习难点。此外,由于浮力与重力、压力等多个物理量有关,学生在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时可能会感到困惑。综上所述,在进行《浮力》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前知与基础、认知特点、学习难点和学习需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浮力的概念和原理。
重点 浮力的概念、浮力的方向、浮力产生的原因、称重法测浮力、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难点 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的关系
材料准备 水槽、烧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块、乒乓球、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漂浮的落叶、游动的鸭子当我们站在湖边,看着水面上漂浮的落叶或者游动的鸭子时,有没有想过它们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这种神奇的现象,就是我们即将探讨的主题——浮力。在此之前,我们已经探索了许多有关力和运动的物理原理。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拓展我们的知识领域,深入了解浮力的奥秘。想象一下,一个沉重的铁块沉入水底,而一个轻盈的木头块却悠然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这是因为水对物体产生的浮力作用。那么,什么是浮力呢?它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揭开这些谜团,并学习如何利用浮力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将深入了解浮力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浮力的大小,探讨浮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浮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开始第十章《浮力》的学习吧!请大家准备好课本和笔记本,跟随我一起探索浮力的世界。 观察图片,听老师讲解。 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带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讲授新课 浮力浮力的定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0页内容。提问:什么是浮力?提问:冰山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那几个力?属于什么力?提问:浮力的施力物体是谁?提问: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请确定浮力的方向。提问:那么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呢?请大家认真观察下面的演示实验。演示:如图10.1-2甲,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铝块,请同学读出弹簧測力计的示数,这就是铝块所受的重力。②.把铝块浸没在水中(图10.1-2乙),请同学观察示数有什么变化。提问:想一想,为什么示数会有变化,它说明什么问题 提问:读一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了多少 提问:请大家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说明弹簧测力计示数的这个变化量和物体受到的浮力是什么关系?2.浮力的测量讲解:很好,同学们分析正确,那么,我们继续分析,如果还是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把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液体中,上述结论还是成立的吗?讲解:同学们,从我们以上的实验中,其实我们获得了一种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的方法,通常成为“称重法”、“示数差法”“二次称重法”测浮力。提问:谁能总结一下这种方法?总结: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我们还学到了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的方法。提问:那么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物体浸在气体中,会不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呢?3.浮力产生的原因:讲解:大家回忆我们学过的液体压强的知识,液体的压强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提问:液体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提问:一个物体如果浸没在液体中,其上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一样吗?提问,那么如果是一个正方体或是圆柱体的话,哪一个表面受到的压强更大?压力呢?也就是说,上下表面总要存在一个压力差。提问:考虑一下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的方向,这个压力差是向上的还是向下的?提问:所以总结一下浮力产生的原因。总结:很好,浮力产生的原因就是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因为上下表面在液体中的深度总是不同的,所以总是受到不同的压力。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提问:那么,如果物体浸在液体中,下表面不受到液体压力的作用,是不是物体就不受浮力呢?下面,我们通过演示实验验证我们的猜想。演示:取一个去掉底部的矿泉水瓶子,将其瓶盖拧下倒置,放入一个乒乓球;然后迅速将水倒入瓶子中。再将瓶盖拧上,发现有水进入瓶盖,当水面抵达乒乓球的上表面时,乒乓球浮起来。提问: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讲解:刚才的现象说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那么请问,你能想到哪些在水中不受浮力的物体呢?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51页内容,首先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2.讲解: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可以来用控制变量的办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固素的问题,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就是我们在实验中经常用到的控制变量法。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猜想,利用手中的器材,设计实验。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以几个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去探究诸多变量中的一个或两个,然后再综合起来总结。4.检查各个小组的探究方案,提出建议,然后巡视各小组的探究过程,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5.请各小组做发言,说明自己探究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待各小组发言结束后,指导同学总结归纳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总结:通过综合各组的结论,我们排除了一些无关的因素,比如物体在液体中的深浅、物体的形状、物体的密度等等。最终结论如下:实验结果表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跟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阅读教材。回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做浮力。答: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属于平衡力。答:液体。答:竖直向上。观察实验。回答: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答:示数变小,说明铝块受到了向上的力。说明液体对浸没在其中的物体有浮力的作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答:物体受到重力、浮力和弹簧测力计向上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与物体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回答:依然成立。回答:可以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其重力G,第二部,用弹簧测力计拉住物体,使物体浸在水中静止(可浸没,也可以不浸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浮力的大小F浮=G-F。回答:会受到浮力的作用。答:液体的密度和深度。回答:深度越深,压强越大。答:不一样,下表面的深度总是更深。答: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更大,压力也更大。答:是的答:压力差是向上的。答: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观察现象,思考。回答:乒乓球没有浮起来。这说明它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答:桥墩、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的物体。阅读教材。进行猜想。(多种结果)设计实验。小组合作。进行实验陈述自己的探究结果。 通过阅读分析、引导问答、实验演示等方式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浮力的概念到浮力的性质到如何测量,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逐步深入,进而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
课堂练习 PPT演示练习题内容(略)。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总解题思路和方法。 进行练习,并回答问题,做笔记。 巩固新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课堂小结 总结: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浮力的定义、施力物体、方向、测量、产生的原因以及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那么接下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这一节课的收获有哪些。并注意整理好自己的笔记。 谈收获,听老师讲解,做笔记。 巩固新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10.1浮力一、浮力1.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叫浮力。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方向竖直向上。2.浮力的测量:称重法3.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上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差。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浮力”这一核心概念展开,详细讲解了浮力的定义、产生的原因及其计算公式。通过多个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浮力的存在,并理解浮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简单的浮力现象,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整体来看,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实验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数据。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与其他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这表明学生在本节课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培养了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