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请看下面的表演,
说说你对这种表演的
感受。
你觉得这种艺
术和这个地域之 间有没有关系?
请你欣赏下面的
图集,说说这是中国
的哪个地域,谈谈你
对这个地方的感受。
原生态、荒凉、闭塞、落后、原始、贫穷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鼓吗?
你们知道中国的 "腰鼓之乡 是哪里吗?
陕北的安塞
安塞腰鼓是起源于安塞一带的民
间舞蹈艺术,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安塞腰鼓刚劲激昂、剽悍豪放、气势 磅礴,是陕北民魂的体现,号称“天 下第一鼓”。
背景介绍
3 安塞腰鼓
刘成章
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
1-4段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
5—27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
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简单说说安塞腰鼓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概括安塞腰鼓的总体特征。
壮阔
豪放
火烈
壮阔 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
表演前 表演中 表演后
2.本文的结构是“一线串珠”式的,文章是以
什么为线索,按什么顺序写的?
好一个安塞腰鼓!
鼓响前(1-4 ): (安静 )的腰鼓
鼓响时(5-27 ):(狂舞 )的腰鼓
5- 13: 宏伟的(场面 )
14- 17: 雄壮的(响声)
18-22: 击鼓的(后生)
23-27: 奇丽的(舞姿)
鼓声止(28-30 ):(寂静 )的腰鼓
给文章划分层次
安塞腰鼓
以声衬静,以声衬静的手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学
作品中早有运用,正所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 更幽”。
1.将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来对比一下,看看为了表
现安塞腰鼓的激越,开头和结尾都写了怎样的场景?
“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出现,是文中结构和
内容上的核心句。结构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内 容上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
子,思考这个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层层递进,使感情表达渐进,越来越浓烈。
强调安塞腰鼓的“好”,表达赞美之情。
“好一个安塞腰鼓! ”在文中重复多次,主要有以下作用:
作为议论抒情句,是点睛之笔。
自然分层,结构清晰。
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间隔反复,
回环往复,
间隔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形成回环往复
的气势,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四个“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出现,构成一种修
辞手法,叫作“间隔反复”。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有怎样 的效果?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黄土高原! 层层递进,把情感推向高峰
好一个安塞腰 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
式
鼓
形
第13段:
第17段: 第22段: 第24段:
反复咏叹之中常有变化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排比修辞带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
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 .本文的排比修辞非常有特色,请你思考这
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
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
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 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 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一段,综合运用排比、比喻,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舞蹈场面的
壮美,突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课堂小结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
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
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多角度、多侧面观察(正面、侧面;动
态、静态;调动各种感觉手段……) ,多 角度、多侧面联想(由景生情,联系社会, 感悟人生) ,适当运用排比句式,写一段 场景描写,约200-300字。
作业布置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