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标准实验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5-19 20:55:00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新知转换成旧知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并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习题:
  ;;
  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还记得吗?谁能总结一下?
  二、教学例1: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做生活垃圾,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记录了各类垃圾所占的比例;
  问题:
  (1)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品残渣多?多多少?
  1.让学生根据问题(1)列出算式:
  2.探讨“”的算法。
  (1)个体尝试计算。让每个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学生的算法多种多样,可能有:
  ;;等;
  (2)集体讨论并更正,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并总结出各种算法正确与否,讨论各算法的的优点和缺点: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
  问题: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就变成,变成,如下图。所以。
  问题:谁来说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3.继续研究例题1的问题2;
  (1)根据题意,让学生比较和的大小关系,得出:
  (2)列出算式
  (3)完成的计算,比较算法与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有什么异同?
  (4)尝试独立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4.完成“做一做”第2题。学习如何验算。先做左边两道题: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式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1)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2)利用关系式“被减数-差=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总结算法的基础上,强调验算的方法并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学生继续独立完成剩下的题目并验算结果的正确性,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引导学生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来。
  5.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三、巩固练习
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3 页 (共 4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题: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归纳,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
  2.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重点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教学过程】
  一、例题讲解并归纳
  1.出示例1的表格。
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对比
  (1)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分析: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你比较喜欢用哪种方法?
  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5)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出示例1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森林和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对比
  (1)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是什么意思?
  (2)请学生列出算式:或
  (3)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计算1: 计算2: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再次重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学习分数的简便运算
  1.出示: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问题: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例2:小强做作业时,碰到了两道比较大小的题目,仔细观察题目后,他很快写出了答案。你能很快写出答案吗?你是怎么算的?(学生计算后,集体交流结果。)
  提问:
  (1)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2)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4 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题: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 1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 2 )( )个是,里有( )个。
  二、内容讲解
  1.出示例1:
  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张饼,妈妈吃了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口答:,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
  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这样思考:是1 个,是3 个,合起来也就是。
  提问:的和是,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和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
  板书:
  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提问: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出示例2:画面中的同学提出了什么问题?(还剩几分之几的矿泉水?)
  请学生根据题意,试列式并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
  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其中一个数是,求另一个数是多少,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4.小结:观察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5.完成“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出示例题3:电视台少儿频道各类节目播出时间分配情况如下:
  (1)前三类节目共占每天节目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2)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
  请学生根据题意,试列式并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
  解答问题1:
  方法1:;
  方法2:
  提问:两种方法哪种比较好?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还有其他算法吗?
  解答问题2:
  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用1来减?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7.完成“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更正。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总结一下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教案·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