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年份 省卷 兰州
2023 《出师表》第1~5段与课外比较(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15分 古诗文联读(范仲淹作品:《渔家傲·秋思》、《岳阳楼记》第5段、《邠州建学记》节选):16分
2022 《爱莲说》全文与课外比较(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17分 《湖心亭看雪》全文与课外比较(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12分
2021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与课外比较(选自张岱《西湖梦寻》):17分 《送东阳马生序》第3段与课外比较(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书》):12分
2020 《岳阳楼记》全文与课外比较(节选自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17分 《唐雎不辱使命》第2~4段与课外比较(节选自《宋史》):17分
1.考查形式:省卷、兰州卷多以课内外比较阅读的形式考查,兰州2023年首次以古诗文联读的形式考查。
2.考查范围:以课标篇目为主,省卷考查篇目涉及教材七、八、九年级,兰州卷近5年考查的都是九年级篇目。
3.涉及考点:①实词解释(每年必考,兰州卷2023、2020、2019年均给出了方法提示);②虚词意义和用法辨析(省卷5年4考,兰州卷5年2考);③句子翻译(省卷5年5考,兰州卷5年4考);④断句/划分朗读节奏(省卷5年2考,兰州卷5年1考);⑤文意理解(每年必考,包含内容理解与概括、人物形象分析、写法分析、情感分析、课内外对比分析)。另外,兰州卷2023年考查了划分层次,2022年考查了批注评析、朗读语气,形式都很新颖。
一、(2023·省卷,第15~17题,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乙】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①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②,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③治④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⑤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⑥,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蜀书·蒋琬费祎姜维传》)
【注释】①构:陷害。②愦愦:糊涂。③推:推究。④治:惩处。⑤坐:因……获罪。⑥适莫:厚薄,即偏见。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诚宜开张圣听 扩大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予,赠送
(3)或以白琬 有人(有的人)
(4)苟其不如 如果
扩大
给予,赠送
有人(有的人)
如果
2.翻译下列句子。(5分)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能够兴盛的原因。
(2)戏之慢上,不亦甚乎!
杨戏怠慢上级,不是太过分了吗!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西汉能够兴盛的原因。
杨戏怠慢上级,不是太过分了吗!
3.请回答问题。(6分)
(1)【甲】文中诸葛亮为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3分)
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2)从哪几件事可以看出蒋琬是一个“良实”之人?(3分)
有人构陷杨戏,然而蒋琬认为杨戏是一个诚实的人(1分);杨敏曾经毁谤蒋琬,蒋琬不予追究(1分);杨敏犯罪坐监,蒋琬不存成见,使杨敏得以免除重罪(1分)。
【乙文参考译文】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诸葛亮去世,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性格向来简略,蒋琬同他谈话,他有时不应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讲话而他不答理,杨戏怠慢上级,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各人心性不一样,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当面应承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告诫人们注意之事。杨戏想要赞成我,但不是他的本心;不想赞成我,又怕暴露我的不是,所以默然不应,这正是他的诚实之处啊! ”又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他)做事糊涂,确实不如前人。”
有人以此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此事治罪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人,有什么可推究杨敏的呢? ”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昏糊糊的情状。蒋琬说:“如果不如前人,则处事不合理,处事不合理,则昏昏糊糊。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犯罪坐监,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故杨敏得以免除重罪。蒋琬的好恶爱憎合乎道义,都像这样。
二、(2022·省卷,第14~17题,17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芙 蕖① [清]李 渔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④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⑤;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注释】①芙蕖:荷花的别称。②荷钱:初生的荷叶,状如铜钱,故称“荷钱”。③迨(dài):及,到。④徂(cú):往,到。⑤异馥:特别的香味。
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多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
(3)过而不问之秋 时候(时间)
(4)亭亭独立 耸立的样子
多
亲近而不庄重
时候(时间)
耸立的样子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C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等到荷花凋谢之后,也可以向主人禀告说,(我)没有什么过错。
(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等到荷花凋谢之后,也可以向主人禀告说,(我)没有什么过错。
4.填空。(6分)
两文同写莲,《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的生活态度;《芙蕖》写莲的“可目 ”“可 鼻”“可人之口(可口)”“可用”,由莲的观赏价值写到实用(经 济)价值。
不慕名利,洁身
自好
可目
可鼻
可人之口(可口)
实用(经济)
【参考译文】各种花卉都有自己正常的时令,只在花开的几天,提前或延后都属于过时而不招人过问的时候了。荷花就不是这样:自荷花出水的时候,就点缀满塘绿波;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就一天比一天向上,一天比一天亮丽。有风就作飘摇之态,没有风也呈现出柔美的身姿,这是我在花还没有开的时候,先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了。到了花苞开花,娇姿欲滴,(花朵)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到秋,这对花来说是份内的事,对人来说是应当得到的享受。等到荷花凋谢之后,也可以向主人禀告说,(我)没有什么过错;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出的果实,笔直站立,好像还没有开的花一样,与翠绿的叶子一起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就不会停止生长。以上都是说它适于观赏的方面。
用鼻子可以触及的地方,则会有荷叶的清香和荷花特异的香气;(以它来)避暑,暑气就因它而减退;(以它来)纳凉,凉气就因它而产生。
至于它可口的地方,就是莲籽与藕都可以放入盘中,一齐摆上餐桌,使人满口香味芬芳。
只有霜打的枯萎的'叶子,七零八落很不好看,好像成了被遗弃的废物;但是把它摘下贮藏起来,又可以在明年用来裹东西。
三、(2022·兰州,第6~9题,12分)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①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②,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③古根上,茗饮④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⑤,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⑥,喧嚣怒诟⑦,山情水意,了不相属⑧,于乐何有也。
(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
【注释】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袗(zhěn),袁氏兄弟的诗友。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趺(fū)坐:双脚交叠而坐。④茗(míng)饮:饮茶。⑤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⑦诟(gòu):骂。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拥:裹、围
(2)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 谓:认为
裹、围
认为
2.下面是前人阅读【甲】文后的两处批注。你认为这两处批注恰当吗?请选择其中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3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批注:景象寒气逼人)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批注:文中有画)
批注恰当(1分)。示例一:第(1)句“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因天气寒冷而不敢作声,仿佛连空气也冻结了的场景,读来寒气逼人(2分)。示例二:第(2)句“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描绘出了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悠远脱俗的艺术画面,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2分)。
3.【甲】文中舟子的话,你觉得适合用怎样的语气朗读?为什么?(3分)
惊讶、疑惑不解的语气(1分)。因为舟子对作者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环境下独自去看雪、痴迷于山水的行为感到惊讶和不理解(2分)。
4.【甲】【乙】两段选文中主人公的“痴行”有多重内涵。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4分)
甲文作者的“痴”表现在大雪三日后独自去看雪,表现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2分);乙文作者通过对游高梁桥时的所见所闻和芸芸众生不解其乐的世俗相的描写,揭示世俗中人不解山情水意的可悲和作者超脱世俗的高雅情趣(2分)。
【乙文参考译文】三月一号那一天,(我)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中雾霭蒙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影和水波纹好似劝人畅饮的音乐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下,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然而我们私下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吵闹喧哗,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