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第1课时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会使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3.列举并会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释常见的平面镜成像现象.
4.了解其他面镜,知道其对光线的作用.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1. 反射面为光滑平面的镜子 叫做平面镜.
2.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照过镜子,根据自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体验,完成“活动1 镜前观像”:在你站在衣柜镜前时,①当你举起左手,你在衣柜镜中看到的像是举起 右 手;②当你抬起右脚时,你在衣柜镜中看到的像是抬起 左 脚;③当你远离衣柜镜时,看到镜中的像也 远离 (选填“靠近”或“远离”)衣柜镜.
3.(1)要确定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位置,应选用 平板玻璃 (选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来做镜面.
(2)用平板玻璃作平面镜时,选择 同样大小(长短、粗细) 的蜡烛来成像效果最好.
(3)请你从下列实验器材中选用你所需要的器材来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器材如下:
同样的蜡烛两支、小蜡烛一只、大蜡烛一只、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 块、支架一副、方格纸一张、刻度尺一把.
选择的器材是 同样的蜡烛两支、平板玻璃一块、支架一副、方格纸一张、刻度尺一把 .
4.完成“活动2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如课本图3-27所示.
(1)将平板玻璃放在支架上,使平板玻璃 竖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 架在刻度尺上面,取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刻度尺上.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此时蜡烛B好像被点燃了.
(2)用刻度尺量出平板玻璃到蜡烛A的距离(物距)OA以及平板玻璃到蜡烛B的距离(像距)OB.
(3)观察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在纸(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
(5)移动蜡烛A和蜡烛B,重做几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
2
3
5.得到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有以下几点:
(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相等 .
(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 相等 .
(3)物体与像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像的左右与物的左右关系是 相反 的,像的上下与物的上下关系是 相同 的,即像与物关于 镜面 对称.
(4)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是 不能 呈现在光屏上的.
6.能够呈现在 光屏 上的像叫实像;不能呈现在 光屏 上,只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像叫虚像.
1.留心观察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为什么在实验中我们是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 为什么在实验中要取两支等长的蜡烛
答案 用平板玻璃的理由是平板玻璃可以透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使我们能够准确找到像的位置,平面镜虽能成像,但不能找到像的位置,从而无法探究本实验.取两支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同一物体在大的镜子中所成的像和它在小的镜子中成的像是一样大的吗
答案 大小是一样的.物体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它只与物体大小有关.镜子的大小只是会影响观察到像的范围的大小.
3.图甲中一小物体S位于平面镜前,请画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眼睛在P点处通过平面镜看到小物体S的光路图.根据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请在图乙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
( http: / / www.21cnjy.com )
4.如图所示,夏天的一个傍晚,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小孩站在池塘边看到了水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请你运用光学知识作图说明这个小孩为什么能看到水中的明月.(保留作图的痕迹)
( http: / / www.21cnjy.com )
见《导学测评》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