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华附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 生物学 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杭州第19届亚运会期间运动员的菜单中宋嫂鱼羹、清炒虾仁、蒜香肋排等江浙美食勾起了看客们的馋虫。这套菜单以新鲜蔬果,优质蛋白为主,是典型的江南地区的菜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员摄入宋嫂鱼羹后,其中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B.就蛋白质而言,高温清炒虾仁的过程中其内的营养价值不受影响
C.蔬果中富含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糖血脂,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D.肋排中脂肪含量较高,可导致发胖,日常饮食中应避免摄入含脂肪类食物
2.日常生活离不开大米,大米中的淀粉在人体内最终被分解成下列哪种成分才能被吸收?(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核苷酸
3.糖类是细胞中重要的化合物,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内贮能物质的是( )
A.果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糖原
4.胰岛素是一种分泌蛋白。胰岛素合成过程中涉及的细胞器主要有( )
A.中心体、溶酶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C.中心体、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叶绿体
5.下列关于实验或学说所使用的生物科学研究方法表述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
A.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不完全归纳法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对照实验,自身前后对照
C.制作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建构模型法(物理模型)
D.分离细胞器:纸层析法
6.下列细胞中的物质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 )
A.蛋白质 B.ATP C.磷脂 D.麦芽糖
7.若下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
供选项 a b c
A 生物大分子 细胞 组织
B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C 生态系统 生命系统 种群
D 组织 系统 器官
8.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具有催化作用 B.酶具有专一性
C.酶具有高效性 D.酶的活性不受温度的影响
9.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最基本生命系统中,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
B.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种子的不相同
D.晒干的种子失去的主要是结合水
10.如图表示1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是指腺苷
B.图示化合物中只含有2个磷酸基团
C.图示结构可表示ATP
D.图示化合物中只含有3个磷酸基团
11.下列四图代表生物体内的四种化合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B.图乙可表示核苷酸
C.图丙可表示多糖
D.图丁可表示磷脂分子
12.下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图B中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传递信息
B.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过程中,由图A中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
C.图C中是动物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D.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13.“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出自于《淮南子》。梧桐树是校园中常见的一种落叶乔木,秋天时树叶随风飘落,春天时发出新芽。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秋天时,梧桐树体内结合水含量高于自由水
B.秋天时,梧桐树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提高了植物的抗寒性
C.春天时,梧桐树自由水含量上升,代谢强度增强
D.梧桐树根尖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
如图为部分物质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B.氨基酸通过胞吐方式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运出
C.Na+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D.Na+通过协助扩散方式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运出
15.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B.高温、低温都使酶活性降低,但二者的作用实质不同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D.酶脱离生物体和细胞之后不能起作用
16.下图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在ADP转化为ATP的过程中需要能量,对于高等动物来说,该过程所需能量来自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自由扩散 D.主动运输
17.如图表示叶绿体纸层析分离结果,正确的是( )
A.①呈黄色
B.②为叶绿素a
C.③为叶绿素b
D.④移动最慢
18.下图为某同学观察某动物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固定装片时拍摄的几个典型图,涵盖了细胞周期中的各时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的B图最有可能为分裂间期 B.C图中染色体最适宜于显微观察
C.D图细胞中部会出现细胞板结构 D.观察染色体的存在状态来判断细胞所处时期
19.下列关于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的复制
C.有丝分裂可产生新细胞,是细胞增殖的唯一方式
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能力全部下降,酶活性减弱
20.下列能表示葡萄糖进入人成熟红细胞的示意图是( )
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1.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去向时,采用的方法是( )
A.同位素标记法
B.假说-演绎法
C.物理模型建构法
D.差速离心法
2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田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以增大光合作用面积
B.使用有机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肥力,还可以为作物提供CO
C.适当提高大棚夜间温度可以提高作物有机物积累量
D.合理灌溉和施肥可以提高光合速率降低呼吸速率
23.下图表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解,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该图表示光反应阶段 B.物质①是[H]
C.结构②由类囊体薄膜组成 D.物质③是(CH2O)
24.如图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B.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C.①和②是姐妹染色单体
D.该细胞中含有4个DNA分子
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下图,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 H2O 通过的物质
B.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C.生物膜对 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D.离子只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二、综合题
26.(每空2分,共12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C是病毒,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 内才能进行。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填字母),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字母),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 。
27.(每空2分,共12分)下图表示细胞中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及主要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若②是有储能作用的多糖,则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②在植物细胞中是 ,在动物细胞中是 。
(2)脂质中的储能物质是 ,它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
包括 和 两大类。
(3)③表示 ,它的基本单位是 ,主要组成元素是 。
(4)④是 ;它的基本单位是 ,主要组成元素是 。
28.(每空1分,共10分)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有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O2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1中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分别位于 和 中,物质c为 。
(2)图1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 ,④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 和 。
(3)图2当氧浓度为a时,酒精产生量与CO2产生量相等,说明此时只进行 呼吸,当氧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多于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还进行了有氧呼吸,当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 呼吸。
(4)图2当氧浓度为e时,细胞呼吸需消耗 mol葡萄糖,其中有 (填分数)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29.(每空2分,共16分)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A所示细胞处于 期,判断的依据是 ;
图B所示细胞处于 期,判断的依据是 。
图A和图B中的染色体数之比为 ,图B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
比为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 条。
(3)图B的下一时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 ,最终扩展形成细胞壁。
附加题:
30.(每空1分,共10分)1939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希尔(Robert.Hill)发现在分离的叶绿体(实际是被膜破裂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适当的电子受体(如草酸铁),照光时可使水分解而释放氧气,以后发现生物中重要的氢载体NADP+也可以作为生理性的希尔氧化剂,从而使得希尔反应的生理意义得到了进一步肯定。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 阶段的部分变化。氧化剂可作为 。希尔反应活力的测定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 。
将水稻叶肉细胞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分离得到的叶绿体等量分装到试管A-G中,按下表设计,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A B C D E F G
光照 + + - + - - -
CO2 + - + - + + +
NADP+ + - - + - - -
NADPH - - - - + + -
ATP - - - - + - +
注:+表示持续给予适宜的相关条件,-表示不给予相关条件。
(2)会持续产生(CH2O)的试管有 ,会持续产生O2的试管有 。
(3)一般情况下,绿叶中能捕获光能的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 (填具体色素种类),结合上面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分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首先转变为转变为 中的活跃化学能,最后转变为 。
卡尔文及其同事因在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196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控制光照的有无。
(4)他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当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 。
(5)卡尔文在上述实验研究中采用的研究方法为 。
滨海华附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 生物学 答案
1.D
【分析】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
【详解】A、人体摄入的淀粉,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A正确;
B、蛋白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是要分解成氨基酸后才能被吸收,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并不影响其氨基酸组成,故加热不影响其营养价值,B正确;
C、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排便就会通畅,还可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C正确;
D、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应适量摄入,D错误。
故选D。
2.B
【详解】A、麦芽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动物细胞不能吸收利用麦芽糖,A错误;
B、淀粉的单体是葡萄糖,淀粉在消化道内水解形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利用,B正确;
C、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单体,不是淀粉的单体,C错误;
D、核苷酸是核酸的单体,不是淀粉的单体,D错误。
故选B。
3.D【详解】AC、果糖和麦芽糖存在于植物细胞内,AC错误;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储能物质,B错误;
D、糖原存在于动物细胞中,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D正确。
4.B
【分析】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所以该过程所涉及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故选B。
5.D
【详解】A、细胞学说的建立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正确;
B、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前的细胞与分离后的细胞形成对照、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与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形成对照,属于自身前后对照,B正确;
C、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和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
D、采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D错误。
故选D。
6.A
【分析】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这些物质是生物大分子。
【详解】A、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A正确;
B、ATP是三磷酸腺苷,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
C、磷脂是小分子脂质,不是生物大分子,C错误;
D、麦芽糖不是生物大分子,D错误
7.B
【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a包括b,b包括c。
【详解】A、生物大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错误;
B、生态系统包括群落和外界环境,群落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正确;
C、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C错误;
D、系统包括器官,器官包括组织,D错误。
故选B。
8.D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酶具有催化作用,A正确;
B、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即一种酶只能对一种化合物或一类化合物的反应起催化作用,而不能对别的物质起催化作用,酶的特异性是酶的特征之一,B正确;
C、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酶具有高效性,C正确;
D、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D错误。
故选D。
9.D【详解】A、细胞是最基本生命系统层次,细胞中的水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形式,A正确;
B、自由水与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逆境环境下,自由水可以转化为结合水,B正确;
C、萌发种子细胞代谢旺盛,含水量高;而休眠种子细胞代谢弱,含水量低;C正确;
D、晒干的种子失去的主要是自由水,D错误。
10.B【详解】①是ATP的结构简式,其中的A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
11.C【详解】A、甲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根据结构通式可知,只有R基中可能含有硒,A正确;
B、图乙的碱基为T,是DNA特有的碱基,则图乙所示物质名称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正确;
C、若图丙表示二糖,可能为蔗糖和乳糖,其中蔗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组成,乳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组成,C错误;
D、若图丁表示磷脂分子,则其分子的尾部因疏水而排列在细胞膜的内部,头部亲水排列在细胞膜的外侧,D正确。
12.C【详解】A、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信息,A正确;
B、图A表明,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过程中,由图A中的内分泌细胞分泌胰岛素,B正确;
C、图C表示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有信息交流的作用,也能交换物质,C错误;
D、精子和卵细胞依靠膜上糖蛋白的识别,靠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传递,即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D正确。
13.A【详解】A、秋天时,温度降低,代谢减慢,梧桐树体内自由水部分转化为结合水,但结合水含量没有高于自由水,A错误;
B、秋天时,梧桐树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结合水比值升高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寒性,B正确;
C、自由水的含量与代谢成正相关,春天时,梧桐树自由水含量上升,代谢强度增强,C正确;
D、梧桐树根尖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的主要方式是主动运输,既需要载体蛋白也需要能量,D正确。
14.A【详解】A、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是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钠离子的梯度势能,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
B、氨基酸通过协助扩散方式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运出上皮细胞中,B错误;
C、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由低浓度→高浓度,需要载体、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C错误;
D、N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运出,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消耗能量转运蛋白,D错误。
15.D【详解】A、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A正确;
B、高温、低温都使酶活性降低,二者的作用实质不同,高温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性失活,低温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恢复,B正确;
C、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正确;
D、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要条件适宜,酶可在细胞内、细胞外、体外发挥作用,D错误。
16.B【详解】AB、在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对于绿色植物来说,既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吸收的光能,也可以来自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均来自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A错误,B正确;
CD、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主动运输是需要消耗ATP的逆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CD错误。
17.B
【分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
【详解】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则①是叶绿素b,呈黄绿色;②是叶绿素a,呈蓝绿色,含量最高;③是叶黄素,呈黄色;④是胡萝卜素,溶解度最大,移动最快。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8.C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前期,B表示间期,C表示中期,D表示末期,E表示后期。
【详解】A、图中的B图细胞核结构完整,最有可能为分裂间期,A正确;
B、C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粒)排列在赤道面上,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为有丝分裂中期,最适宜于显微观察,B正确;
C、D图表示末期,而动物细胞任何时期都不会出现细胞板,C错误;
D、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故可用显微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装片时根据染色体行为及存在状态可确定细胞分裂不同时期,D正确。
故选C。
19.B
【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A错误;
B、DNA复制需要解旋,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的复制,B正确;
C、真核细胞主要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此外还包括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等,C错误;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基因表达能力不是全部下降,细胞内的酶活性不是都减弱,D错误。
故选B。
20.D
【分析】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的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方向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详解】①曲线图中,物质浓度越大,运输速率越快,完全取决于浓度差,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与题意不符,①错误;
②曲线图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物质浓度增加,物质跨膜速率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载体数量或能量的限制,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符合题意,②正确;
③氧气浓度变化不会影响运输速率,说明物质的运输速率与能量无关,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符合题意,③正确;
④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物质运输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运输方式属于胞吞、胞吐、主动运输,不符合题意,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④错误,②③正确。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1.A
【分析】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利用光反应产生的NADPH和ATP被还原。
【详解】科学家在研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去向时,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属于同位素标记法。
故选A。
22.B
【分析】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1、使用农家肥,目的是改善肥力,为作物提供CO2;
2、正其行,通其风,目的是为作物提供CO2;
3、提高昼夜温差,目的是为了提高一天中的有机物净积累。
【详解】A、农田保持良好的通风可以增大农田中的CO2浓度,A错误;
B、使用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肥力,同时微生物可以将有机肥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CO2,B正确;
C、提高大棚夜间温度,是增大了夜间的呼吸作用消耗,所以降低了作物有机物的积累量,C错误;
D、合理灌溉主要为作物提供水,合理施肥是为作物提供无机盐,水既参与光合作用,也参与呼吸作用,部分无机盐也是参与构成酶等生物大分子的重要元素,所以,合理灌溉和施肥既可以提高光合速率,也可以提高呼吸速率,D错误。
故选B。
23.D
【分析】图中①-③依次表示[H]、叶绿体类囊体、ATP。
【详解】A、该图为表示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即光反应阶段,A正确;
B、物质①是光反应的产物之一[H],B正确;
C、结构②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组成,是光反应的场所,C正确;
D、物质③是ATP,D错误。
故选D。
24.D
【分析】由图可知,①和②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是姐妹染色单体,③为着丝粒。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详解】A、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故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A正确;
BD、识图分析可知,该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8个核DNA分子,B正确,D错误;
C、①和②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是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
故选D。
25.D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是对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进行比较,人工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相同,而生物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且大于人工膜。
【详解】A、生物膜对H2O的通透性要远大于人工膜,说明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A正确;
B、图中人工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不同,可见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B正确;
C、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性不同,说明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C正确;
D、无法推出离子以主动运输方式通过生物膜,D错误。
故选D。
26..(每空2分,共12分)(1) 没有细胞结构 活细胞
(2) A、B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 B 藻蓝素和叶绿素
【详解】(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图中无细胞结构的生物只有C;病毒只有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
(2)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A、B。
(3)B蓝细菌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每空1分,共12分)
答案(1) 葡萄糖 淀粉 糖原 (2) 脂肪 磷脂 固醇
(3)蛋白质 氨基酸 C、H、O、N、S
(4) 核酸( DNA和RNA) 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 C、H、O、N、P
(每空1分,共10分)
37.(1)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NADH([H])
(2) 酒精 丙酮酸 O2
(3) 无氧 有氧
(4) 1.5 2/3
【详解】(1)分析图解可知,图1中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故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分别位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
(2)图1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即无氧呼吸中的酒精发酵,其中e为酒精,④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其中物质a为丙酮酸,d为氧气。
(3)图2当氧浓度为a时,酒精产生量与CO2产生量相等,说明此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当氧浓度为b时,产生CO2的量多于酒精的量,说明酵母菌还进行了有氧呼吸,当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4)图2当氧浓度为e时,产生6mol酒精的同时会产生6molCO2,需要消耗3mol葡萄糖,剩余的9molCO2来自有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中的葡萄糖:二氧化碳=1:6的比例可知,有氧呼吸需消耗9÷6=1.5mol葡萄糖,因此消耗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占3÷(3+1.5)=2/3 。
29.(每空2分,共16分)
(1) 有丝分裂中(中)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有丝分裂后(后)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2) 1:2 1:1 4
(3) 细胞板
【分析】据图可知,A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B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详解】(1)图中A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都有纺缍丝附着,并牵引染色体运动,使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
(2)据图可知,A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B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图A和图B中的染色体数之比为1:2。图B中一条染色体上1个核DNA分子,因此图B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比为1:1,该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形成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4条。
(3)图B中中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下一时期为有丝分裂的末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最终扩展形成细胞壁,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子细胞。
30 (每空1分,共10分)
(1) 光反应 氢载体 氧气释放速率 (2)A、E A、D (3)叶绿素a NADPH和ATP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 (5)同位素标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