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山野放歌《打只山歌过横排》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山野放歌《打只山歌过横排》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3-27 18:5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3.1打支山歌过横排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歌曲《打只山歌过横排》和“兴国山歌”的相关文化及其内涵,深对学生加兴国山歌的热爱。
2、引导学生用优美豪放的声音演唱《打只山歌过横排》,通过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表现、感受和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风格。
3、参与创作“兴国山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品味客家人的生活气息。
歌曲介绍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是中国客家居民聚居的县份之一,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素有“山歌之乡”之称。在抗战时期有很多首表现革命斗争和生活内容的歌曲,使之成为有力的战地宣传武器,是红色根据地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
小调
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独唱、对唱或歌舞小曲。题材广泛,旋律流畅细腻,富于变化。常用衬词、衬句扩展音乐结构,加强情感表达。
劳动号子
产生并运用于劳动,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在劳动号子中,最常见的歌唱方式是一领众和,领唱者往往就是劳动的指挥者。
聆听《打支山歌过横排》
1、思考歌曲的体裁是什么?
2、再听歌曲思考歌曲有几个乐句?
山歌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是中国客家居民聚居的主要县份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1996年,文化部正式将兴国县命名为“山歌之乡”。2006年,兴国山歌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兴国山歌客家人是指南迁的中原汉人 打—“唱”的意思
"横排"是指两山之间的崎岖山路。
“禾草鞋”,中国山区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劳动用鞋,穿着普遍,相沿成习。
鞋( hai )
再听歌曲:引腔后面有几个乐句?出现了哪几个音?
引腔
1
2
3
4
6 1 2
三音列
旋律起伏较小
引腔
倚音
曲以“哎呀嘞”做引腔开始的。这是一种以感叹语来提示对方歌唱即将开始的方式,就好比你站在这个山头和另一个山头的人对歌,告诉对方你要开始唱歌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这更是兴国山歌特有的一种标志。
波音
自由延长记号
Wang
ai
Liao
huo
sa
hai
za
guo
Wang
(咋)
(郭)
(王)
(哎)
sa
(洒)
(洒)
(活)
(孩)
最具特色的地方?
方言
一、二乐句学习
思考:旋律主干音由哪几个音构成?
第三乐句学习
倚音
波音
思考:旋律主干音由哪几个音构成?
第四乐句学习
思考:旋律主干音由哪几个音构成?
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高亢质朴,旋律优美,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朵艳丽奇葩。
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兴国山歌曾是战斗的号角,哪里有战斗,哪里就有嘹亮的山歌。
特点;歌前以“哎呀嘞哎”开腔,旋律起伏较小,基本音域大多在五度左右,且常由三音列la--d---r构成。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