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无答案)(6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翔宇教育集团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导学案(无答案)(6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9-29 08:48:01

文档简介

3.1 《温度》导学案(第二课时)
姓名 班级 设计者 组内评价
课型 使用时间 审核人 老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体温计测量温度。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体温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 使学生掌握体温计的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
【学点五:】体温计
10、体温计是用来测量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温度的,它的量程为____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如下甲、乙两支温度计,其中______是体温计。
11、体温计的玻璃管做成三棱柱的形状,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为了便于_______,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较大且毛细管很细,这样是为了使其读数更为_________。
12、体温计上有一个不同于实验室用温度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特殊结构,叫做________,它的作用是: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收缩,水银柱在_______处断开,不能退回________,毛细管中液柱仍能准确显示人体体温。由于水银柱不能自动退回,所以每次使用体温计前,都要先_____几下。
例题4:下图表示体温计的一部分,
它的示数是 ℃。
例题5:关于体温计和实验室温度计的异同点,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例题6: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
A.36.90℃和38.60℃ B.37.50℃和38.60℃
C.36.90℃和37.50℃ D.37.50℃和37.50℃

【反馈提升】
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采用的是__________温度,它把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2.平时的冷热常凭感觉,要准确判断冷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用_________ ,使用时,首先要看清它的__________,然后要看清它的_________,这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
3.体温计的玻璃管内径下端与水银泡相连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小段做得_________,其作用是当水银冷却收缩时水银柱从_________断开,管中水银柱不能退回_________,以保持原视数.
4.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_________,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__,里面的液体是_________,每次使用前,都要拿着体温计把水银_________.
5.使用玻璃管温度计,为了防止管内液体膨胀时胀破玻璃管,必须注意 ( )
A.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 B.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
C.温度计的长度. D.温度计玻璃泡的大小.
6.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得结果为35℃,所测温度低于实际温及其原因可能
是 ( )
A.使用前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里 B.体温计置于腋下的时间不够长
C.体温计未与身体直接接触 D.没有及时读出体温计显示的数值
7.在练习使用体温计时先测得甲的体温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37.5℃,若没有甩过之后又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5℃,那么在测量乙和丙的体温时,该体温表显示的读数分别是多少 ( )
A.36.5℃和38.5℃ B.36.5℃和37.5℃ C.37.5℃和38.5℃ D.38.5℃和38.5℃
8.一只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5℃,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2℃.教室内的实际温度
是 ( )
A.27℃ B.30℃ C.32℃ D.37℃
9.要给体温计消毒,就应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 )
A.用蘸了酒精的棉花球擦 B.用自来水冲洗
C.在沸水中煮 D.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10.今冬南京气温最低达-7℃,正确的读法是 ( )
A.负摄氏7度 B.摄氏负7度 C.零下7度 D.零下7摄氏度
11.下列是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请将步骤的标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与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 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12.图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6
37
8
℃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第一课时)
姓名 班级 设计者 组内评价
课型 使用时间 审核人 老师评价
【导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汽化以及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
蒸发和沸腾的特点及其区别;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知道蒸发吸热致冷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按下面的预习题阅读课本P58—P61,在课本上做记号。
1、什么叫汽化?2、汽化有哪两种方式?
3、什么叫沸腾?4、什么叫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
5、什么叫蒸发?蒸发有什么作用?
【课堂导学】 演示课本实验3.3—1,并解释这些变化。
1、汽化:物质由 态变为 态,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2、沸腾:在液体的 和 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
3、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
(1)、沸腾前给水加热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可看到杯壁有 ,气泡 (上升/下降),大小变 (大/小),加热过程中,沸腾前水的温度 ,
(2)、沸腾时,看到的现象是 ,要使水持续沸腾,必须 ,
可见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
(3)、在课本P59页图3.3-3中画出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图像。
(4)、沸点: ,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水的沸点高低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不汤手的“开水”从何而来
(5)、查看液体的沸点,熟悉一下酒精、亚麻仁油的沸点。
液体的沸点跟 有关。
4、蒸发:在 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
5、讨论:为什么蒸发能够致冷?
6、讨论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蒸发快慢与 有关;
(2)蒸发快慢与 有关;
(3) 蒸发快慢与 有关。
【自我小结】 归纳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项目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发生位置 剧烈程度 温度要求
沸腾
蒸发
【课后练习】
1、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快,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 )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温度;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周围的热气。
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剧烈的汽化现象。
3. 图中有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质量、相同温度的酒精,过了一会儿,则 ( )
A. 甲容器中酒精多
B. 乙容器中酒精多 
C. 两容器中一样多 
D. 无法判断
4. 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 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 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 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 以上都不对
5. 甲苯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1 ( http: / / www.21cnjy.com )1℃,如果在 1标准大气压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苯沸腾    B. 甲苯不沸腾 C. 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 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  ( )
A. 逐渐升高   B. 不变   C. 逐渐降低   D. 忽高忽低
7、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
A.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B.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将衣服晾在向阳、通风处
8、如图,两只相同的温度计,其中包有湿棉球的示数较低,原因是 ( )
A.水蒸发放热 B.水蒸发吸热 C.水凝固放热 D.水凝固吸热
9、多油的菜汤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 )
A.油层温度太高 B.油层和汤中的水不易发生热交换
C.油的导热能力比水差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10、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不与锅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
A. 会沸腾的慢一点 B. 同时沸腾
C. 不会沸腾,温度为100℃ D. 不会沸腾,温度低于100℃
11. 夏天有人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希望牛奶不致很快变质。这种做法 ( )
A. 毫无意义,因为湿毛巾与牛奶瓶温度相同
B. 错误,湿毛巾包裹使奶瓶散热困难,牛奶反而要变质
C. 正确,湿毛巾中的水分蒸发,要从奶瓶吸收部分热,有降温作用,从而延缓牛奶变质
12. 手背擦上酒精后,随着酒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擦酒精的位置会感觉很凉快。这是因为液体在蒸发时 (填“吸热”或“放热”),致使手背的温度降低。人们在高温的天气里流汗,汗液 (四个字),使体温 ,所以人觉得凉快。3.3 《汽化和液化》导学案(第二课时)
姓名 班级 设计者 组内评价
课型 使用时间 审核人 老师评价
【导学目标】
知道液化的概念和气体液化的条件
知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降温和压缩体积
认识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几种白气的认识。
【导学过程】
【课前预习】按下面的预习题阅读课本P61,在课本上做记号。
1、什么叫液化?
2、液化有哪两种方式?
【课堂导学】
讨论分析:夏天,小草上的露水是怎么来的?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矿泉水瓶很快就“出汗”是怎么回事?得出液化的定义
1、液化:物质从 变为 叫液化;
2、气体液化的方式有 和 两种,各举一例。
例1、冬天,从口中呼出的“白气”是 而成的;
例2、在在卫生间里洗过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3、阅读课本P62:电冰箱与臭氧层,了解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及传统冰箱对臭氧层的破坏。
【课堂练习】
1、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镜变得潮湿从而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此现象是一个 热过程。
2、有一种气体打火机,内装燃料是液态的丁烷,通常情况下,丁烷是气体,人们用
方法将其变为液态的。
3、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了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
4、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 而形成的,冰棒冒的“白气”是向 (填“上”或“下”)的。
5. 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拿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放入病人口腔内。这样做的目的是__ ____。
6.液体汽化时 ,与此相反,气体液化时要 。烧水、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 ,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 ,但是水蒸气 时还要 一部分热。
【课外练习】
1、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 “白气”的构成是 (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小冰晶和小水珠的混合
2、下列所述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
吃冰棒解热;烧开水时冒“白气”;夏天湿衣服晾干;冬天,戴眼睛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 B. C. D.
3. 对锅加热,里面的水持续沸腾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这是因为   (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高于100℃  C. 止火后水分开始大量蒸发  
D. 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气”
4、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发热,温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5、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
6.严冬,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户外进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温暖的房间,镜片上会雾蒙蒙的,这是因为( )
A.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附着在镜片上 B.空气遇冷液化成水附着在镜片上
C.热气附着在镜面上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用嘴对着镜子“哈气”,镜面会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模糊,但经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了,在这个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 ( )
A.先汽化后液化 B.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华后升华 D.先凝固后熔化
8、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时就不见水沸腾了;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9、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10、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 ____ _____________。(填一种)3.4 《升华与凝华》导学案
姓名 班级 设计者 组内评价
课型 使用时间 审核人 老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解释简单现象
【自学指导】
1.什么叫升华?升华的例子有哪些?它是吸热还是放热?
2.什么叫凝华?凝华的例子有哪些?它是吸热还是放热?
3.填写教材65页图3.4—2
4.阅读教材65页的STS:水循环
【自学检测】
1、升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2、凝华: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
3、升华( )热;凝华( )热;
4.在烧瓶里放少量碘,并用酒精灯对烧 ( http: / / www.21cnjy.com )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看到,固态的碘没有_________,而直接变成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__________,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5.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冰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____现象.
6.在寒冷的冬夜里,窗户上结了一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冰花,冰花产生的原因是水蒸气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属于_______现象.且冰花都在窗户的_____(填“内”或“外”)表面.
【达标训练】
1.日光灯用久了玻璃管的两头会发黑,这是由于钨丝受热产生了__________现象,然后降温在灯管上__________的缘故.
2.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尽管室外的气温始终在0℃以下,结冰的衣服最后也会变干,这是由于冰__________的缘故.霜的形成是发生__________的现象.卫生球放在箱子里,过几个月会变小或消失,这是卫生球发生了__________现象.
3.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保鲜,这是因为干冰_________吸热;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还可以进行人工降雨:当空气中水蒸气比较多的时候,往天空打干冰的炮弹,干冰会发生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中从水蒸气_________热量,使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4. 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
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 )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5. 下列现象,各属于哪一种物态变化:
(1)用钢水浇铸火车轮是__________; (2)把废铁块熔成铁水是__________;
(3)春秋夜晚出现的“露”是__________; (4)冬夜出现的“霜”是__________.
(5)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变小。______ (6)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变软变稀。______
(7)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8)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______
(9)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10)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卫生球碾粹后的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拢的人造“雪景”。__________
五、拓展训练
6.人工降雨的三种方法:一是向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中输送冷却剂,如用飞机播撒干冰,靠干冰的 _______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_______ 成冰晶或 _______ 成小水滴,形成降雨。二是向高空播撒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三氯化二铝、樟脑或酒精等药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 _______ 或 _______ 的物质,使云层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形成降雨。三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直径约为0.05mm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形成降雨。(填物态的变化)
7.关于自然界中云、雾、霜、露的形成原因,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
A.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液化成的小水珠及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悬浮在地面附近形成的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花草叶片上形成的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固成冰,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的
8.你听说过“霜前冷,雪后寒”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句话吗?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是:霜是初冬季节空气中的水蒸气到了夜晚遇强冷_______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上形成的,霜前的温度必须足够低(0℃ 以下),故感到冷。雪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强冷________成小冰晶后下降到地面,下雪时气温本来就很低,而下雪后雪_______成水的过程要_______热量,使地面上方空气的温度降低,所以有雪后寒的感觉。(前三空填物态变化名称)
六、知识拓展
露、霜、雾、雨、云、雹和雪的成因
自然界中有很多自然现象都和物理有关.其中的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云:(液化、凝华)空气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微小的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
雨:(液化)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露:(液化)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水珠.在地面上草、木、石块等固体由于辐射热量,它们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空气温度的下降,当草、木、石块等物降到某一温度而使附近的空气达到露点时,则有水珠凝结在这些物体上形成露.
霜:(凝华)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 ( http: / / www.21cnjy.com )晶,出现在地面上.当露点低于0 ℃时,则水蒸气直接凝华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霜.人们有这样的经验:有风或有云的夜间不会有霜有露,这是由于有风时地面的空气不易达到饱和;有云时也有热量辐射到地面,地面温度不易达到露点的缘故.
雾:(液化)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离地面稍远的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的.
雹:(凝华、熔化、凝固)如果雨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落下时骤然遇到0 ℃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 ℃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落下,这就是可怕的冰雹.
雪:(凝华)如果露点低于0 ℃,在高空中的水蒸气便直接凝成小冰晶,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了.3.1 《温度》导学案(第一课时)
姓名 班级 设计者 组内评价
课型 使用时间 审核人 老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 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学案
1、什么是温度?答: 叫做温度。
2、合作探究: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中冰箱冷冻室温度,然后先把左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答:__________ ,这说明只凭感觉判断温度是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的,所以要做到准确地判断温度,就要使用 。
3、温度计的制造原理是什么?答:实验室的温度计是根据 制成的。
4、生活中有哪些种类的温度计?答:有 、 。还有测量人体温度的 。
5、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答:把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 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 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
6、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读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 ,-5℃读作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7、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察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 和 。体温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
二、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过程
【学点一:】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是指物体的______________。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这种感觉是__________的。(填“可靠”或“不可靠”)
2、要准确的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 ( http: / / www.21cnjy.com )择科学的测量工具——___________,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常用的温度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点二:】摄氏温度
3、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它的单位符号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_。
4、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 0℃和100℃ 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_______。
5、温度的读法:例如:37℃读作:37摄氏度。
例如:-15℃读作:零下15摄氏度;或负15摄氏度。
你来试一试:① 25℃读作_________________ ②-5℃读作________________
6、常见的一些温度:
(1)、人体的正常体温:______
(2)、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__,沸水的温度为_______。
(3)、人感觉比较舒适的环境温度为( )
A.50℃ B.37℃ C.25℃ D.—5℃
(4)、两杯冰水混合物,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背阴处,两杯内都有未熔化完的冰,则( )
A.放在阳光下的那杯温度较高
B.放在背阴处的那杯温度较高
C.两杯温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学点三:】量程与分度值
7、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叫做该温度计的________,温度计中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叫做___________。
8、根据书本中的图,填写下列表格:
常用温度计 实验室用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量程
分度值
【学点四:】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9、估:温度计使用前,要先_______待测物体的温度。
选:然后根据估计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并认清它的________和_______。
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______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________和________。
候: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______一会儿,等它的示数_______后再______。
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______被测液体中,
平: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_____表面_______。
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注意在数字的后面带上_______。
例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温度,如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
例2.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读数应在( )
A.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上升时进行 B.温度计内液体上升到最高处时进行
C.温度计内液体开始下降后进行 D.温度计内液体匀速下降时进行
例3.根据图所示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情况,提出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中的两项: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2 《熔化与凝固》导学案
姓名 班级 设计者 组内评价
课型 使用时间 审核人 老师评价
【学习目标】
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固态和气态可以相互转化;
认识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认识熔点,识记冰、固态酒精、固态水银等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
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难点: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
教具:多媒体、铁架台、石棉网、烧杯、试管、酒精灯、玻璃棒、温度计
【课前预习】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 、
、 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2、熔化: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叫熔化;固体熔化时要 (吸热或放热)
3、固体可分为 和 ,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个温度叫 ,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 ,温度 。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物质熔化时不断 ,温度 。
课内探究:
1、探究海波和石蜡这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时加热采用的是
法,这样加热的目的是 。
2、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的温度/℃
海波的状态
蜡的温度/℃
蜡的状态
画出海波和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见课本
分析海波和蜡的熔化过程知道:
(1) 海波在熔化前,不断 ,温度 ;熔化时,不断 ,温度 ;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
(2)蜡在熔化前,不断 ,温度 ;熔化时,不断 ,温度 ;熔化后继续加热时,温度 ;
5、分析可得出能将固体分为两类:
(1)、晶体: ,常见的如:
(2)、非晶体: ,常见的如:
6、熔点: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
非晶体 (“有”或“没有”)确定的熔点。
7、查看几种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课堂检测】
1.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 B.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C.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2、坩锅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够耐高温.坩锅内盛有锡块,坩锅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 ( )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3、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象应为 ( )
4、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 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
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 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
5、小明针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列出了下面的表格,请帮他填写完整
固体分类 举例 熔化过程
是否吸热 温度 有无熔点
晶体
非晶体
6.某固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固体物质一定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7、分析下图并回答问题:
(1)AB段物体是 态,,温度 ;
BC 段是 态,温度 :
CD段是 态,温度 ;
B点物体是 态,C点是 态,
(2)物体从第 分钟开始熔化,到第 分钟熔化完,
熔化过程历时 分钟;
(3)该物质是 体,熔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