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安塞腰鼓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陕西作家刘成章的作品。主要表现安塞地区传统腰鼓舞蹈“安塞腰鼓”气势美、力量美。从表演场面、鼓声、击鼓后生们,三个角度进行描写,抒发作者强烈的赞美之情。文章综合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有很强的感染力。同时,值得学生写作方面模仿和借鉴。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和感悟能力。但大多停留在较浅层次,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对文中的舞蹈场面,很少有学生亲身感受到。对陕西安塞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等学生缺乏了解。因此,视频资料与文本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了解“安塞腰鼓”传统民间舞蹈相关知识。能体会多角度描写及比喻、拟人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知“安塞腰鼓”的气势和阳刚之美、力量美,通过对关键词语的赏析,感受排比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的魅力,激发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兴趣和热爱之情。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烈赞美。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教学重点:感受字里行间的阳刚之美,力量之美。品味文章形象生动的极具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及寄寓的对生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阅读法、演示法、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安塞腰鼓”多媒体资料,学生预习作家、作品及有关“安塞腰鼓”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看见过“安塞腰鼓”表演吗?(播放“安塞腰鼓”视频)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又感受到什么?这节课我们来通过陕西作家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感受作者笔下动人心魄的表演吧。
新课教学
(一)了解作者及“安塞腰鼓”。
1、预习成果展示:作者刘成章,陕西省延安市人,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其作品《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课文是其中一篇。
2、安塞腰鼓是流行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艺术特点是刚劲、激昂、彪悍、豪放、气势磅礴、深厚庄重、铿锵有力、威猛刚烈、流畅飘逸等。表演人数少则几人,多则上千人。有“场地鼓”、“路鼓”及“山地鼓”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课后词语所在的句子。
例如在“每一个舞姿……使人叹为观止。”下标下划线。
2、师生连读课文,(教师读“好一个安塞腰鼓”,女生读不超过二行的段落,男生读其他的段落)。
教师PPT展示生词:学生熟悉一下再读。
亢奋( ),晦暗( ),烧灼( ),冗杂( ),戛然( )。
大彻大悟:彻底领悟。(其他见教材课下注释。)
3、整体感知:
任务一、思考以下问题:
预设:① “安塞腰鼓”给你总的感受是什么?(粗犷、豪放、气势磅礴。)
② 课文按怎样的顺序写安塞腰鼓呢?(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
任务二、思考:课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用描写、抒情和议论,以描写、抒情为主。
表现了安塞腰鼓的气势和后生们的阳刚之美,表达了作者对黄土高原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反复朗读,体会到“安塞腰鼓”雄浑壮阔、粗犷、豪放的美。被文字深深的打动了。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酣畅淋漓的《安塞腰鼓》,被文章形象生动又充满气势和感染力的语言所吸引。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字的魅力。看作者用怎样的写作技巧来表现安塞腰鼓的魅力,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
二、新课教学:
(一)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任务一:快速阅读课文,补全文章的结构图。
表演前:1——4(安静)的腰鼓。
(击鼓前) 5——13、宏伟的场面。
安塞腰鼓 表演时:(激昂)的腰鼓 14——17、(雄壮)的响声。
(击鼓时) 18——22、后生元气淋漓。
23——27、奇丽的舞姿。
表演后:(寂静)的腰鼓
(二)体会情感,品味语言。
任务二:合作探究以下问题(任选一题展示)。
① 《安塞腰鼓》在哪里表演?谁在表演?
② 写表演前和表演后的“静”有什么作用?
③ “好一个安塞腰鼓”多次重复,是否多余?为什么?
预设:
① 在黄土高原上,黄土高原上生长的茂腾腾的、元气淋漓的后生们来表演,展示的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高原是文化背景。
② 表演前的安静,表现生命在积蓄力量和激情,蓄势待发。表演后的静,表现人们仍然沉浸在激情中,难以自拔(在鼓声中没有走出),与开头“静”相照应。用“鸡啼”来衬托,突出腰鼓表演感染力之强。
③ “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有以下作用:
a、线索贯穿全文;b、间隔反复,强调“好”,表达赞美之情;c、回环往复,层层道进、感情渐进、越来越浓。
④ 自然分层,使结构清晰。
⑤ 作为议论抒情句点名中心,是点睛之笔。
任务三、自主探究:在文中找到作用排比、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反复手法的句子,说说他们的表达效果。
教师,例如:“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用排比表现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预设:① “百十个……百十块被强震不断激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用比喻表现百十个年轻人表演腰鼓时的宏大场面。突出了表演震天动地的气势。
② “骤雨一样,……强健的风姿。”用比喻和排比,表现了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场面,气势恢宏,使人身临其境。表达作者的强烈赞美之情。
③ “后生们的胳膊……威逼着你。”用排比,层层递进,突出安塞腰鼓排山倒海的气势。
④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腰鼓”用对比手法突出黄土高原粗犷、豪放,进而表现黄土高原能承载安塞腰鼓的气势,表达作者对“腰鼓”所蕴含的生命力量的赞美。
⑤ “愈锤愈烈,愈锤愈烈……茫茫一片”,用了排比和反复,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将“安塞腰鼓”所表现出的力与美推到极致。
(三)主题小结:
本文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歌颂阳刚之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的生活表现。
三、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对安塞腰鼓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声响,击鼓的后生“奇丽舞姿”,四个画面的生动描写,赞美了安塞腰鼓的热烈激越豪放以及它所蕴含的蓬勃生命力,表达了黄土高原上人们渴望冲破束缚并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四、作业设计:描写同学们拔河的场面,从声音、舞姿、精神角度写。并表达自己的感受,200字以上。
五、板书设计:
场面壮阔豪放
安塞腰鼓 声音振奋人心
舞姿、奇丽、震撼
六、教学反思:
教师补充,拓展延伸: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地域文化现象。更是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