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
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世界早期文明分布图》,据图可知
A.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程度
B.文明辐射依靠军事征服
C.文明封闭性导致落后性
D.文明的多元性特征明显
2.斯巴达公民大会在选举、宣战、媾和等重要问题上享有最高表决权,但是未经长老会同意,公民大会无权讨论和决定任何问题。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不仅可以监察国王、贵族,甚至可以随时直接以违反风纪的罪名逮捕和处死普通公民。这表明斯巴达
A.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 B.重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
C.民主政治是对奴隶的专政 D.城邦政治的基础是公民
3.中古时期的欧洲一个向封君宣誓效忠的人,应该永远记住下列六个词:安全、可靠、诚实、堪用、做事易和能做事。同样,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这说明在封君封臣制度下
A.人人都要信守承诺 B.权利与义务的交织
C.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D.西欧社会有序发展
4.8世纪中叶,新罗(今朝鲜)在中央设执事省,地方设州、郡、县、乡,采用科举选拔官吏,以《左传》《礼记》《孝经》为注考科目。这反映出,当时的朝鲜
A.民族意识淡薄 B.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C.重视制度创新 D.与唐朝文化形成互动
5.在16 世纪之前的欧洲,胡椒等同于黄金或白银的稀有之物,常被用作借贷和纳税的媒介,也被人们认为是神药。在1627 年荷兰画家彼得·卡兹创作的静物画中将胡椒面与盐,牡蛎、橄榄等食物共同呈现在画面中。此时,画中的胡椒粉随意地与食盐一起撒在盘面上,已由“神药”回归调料本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变革 B.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商业革命冲击传统市场 D.全球物种的广泛交流
6.下图为16、17 世纪西欧人航海探险开辟的其他航路的示意图。这些航路的开辟
A.促进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 B.体现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要求
C.阻断了传统印度洋商业贸易 D.适应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需要
7.下表所示是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间物种的交换。由此可知,物种的交换
A.引起了世界人口的流动 B.导致了世界传染病的传播
C.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增长 D.造成了美洲印第安人剧减
8.1657年,护国主克伦威尔(1599—1658年)颁布特许状,宣布东印度公司成为永久股份公司,这一改制“使各个股东资本家减少了由于经营不可靠的殖民地事业可能发生的危险……保证了参加这些公司的人们享有特权地位和本国的特别保护”。这一改制
A.带来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开启了英国的殖民争霸之路
C.为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D.助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9.16 世纪以后,东亚地区很难再见到印度和阿拉伯商人的身影,中国与南海诸国间的贡赐贸易也趋于衰落,相反,葡萄牙和荷兰商人控制着香料贸易,西班牙人从事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日渐繁荣。这表明,当时
A.列强在亚洲的争夺日益激烈
B.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形成
C.各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
D.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10.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受教育的女子在各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在政治上,她们表现了统治的才能;在道德上,她们融会了自由、礼貌与虔敬;在艺术上,她们蕴涵的女性美,表现在许多的圣母像上;在文学上,她们的家居和愉快的生活,成为诗人与学者描写的对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意大利
A.人文主义深入人心 B.平等观念成为主流
C.教育改变社会面貌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11.下图描绘了马丁·路德将其《九十五条论纲》贴在德国维滕贝格城堡教堂大门上的情景。这一事件的出现
A.得益于近代科学的兴起 B.表明资产阶级革命开展
C.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D.深受早期启蒙思想影响
12.1789年,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的第二天,制宪会议上竟然出现“颂扬(国王)达到了顶点……惊得目瞪口呆、晕头转向的议员们追随着国王的脚步,簇拥着他,穿过与议员们一样吃惊的人群回到邸宅”的现象。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有偶然性 B.恢复君主制的思想根深蒂固
C.议员尚不具备民主政治意识 D.建立民主政治道路任重道远
13.18世纪美国人的思维中,普遍抱有“权力和自由二元对立”的思想。一方面,权力是一种天生倾向于腐败的因素。另一方面,美国的建国者大多相信人性倾向于恶。基于这样的认识,美国
A.完善了国会的立法体系 B.形成了两党交替执政的格局
C.确立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D.强化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14.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下列关于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
C.德皇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倒退
15.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大办国营企业。最初的国营企业大多是兵工厂及相关企业,关口制造所、长崎制铁所、横须贺海军工厂等军事工厂,成为早期国营企业的中心。这可用于印证当时日本
A.军国主义色彩十分浓厚 B.公有制主导地位的确立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巩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大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学者赵汝清教授的《从亚洲腹地到欧洲——丝路西段历史研究》一书从世界中古史的角度,系统地研究了从中国西北到中亚以至欧洲的以丝绸为标志的商贸历史,该书主要论述了沿线的民族、部族、国家为争夺丝路的垄断权或牟取利益而展开的外交活动以及战争状况。下表所示为该书的部分章节。
第三章 印欧语系人的迁徙之路
①
第六章 马其顿人沿丝路西段的东征
②
第九章 噘哒、萨珊波斯、罗马与中国
③
第十二章 蒙古帝国与丝路西段
④
第十四章 新航路开辟后亚欧内陆的交通
阅读图书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阿拉伯帝国与丝路西端”一章应位于上表目录中的何处(填写序号),请说明理由,并为“阿拉伯帝国与丝路西端”这一章写一段内容概要。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亚欧大陆是以培育小麦为主的农耕中心,最先出现在西南亚的美索不达米亚,以后向东西扩展,远及欧洲、北非、中亚以及南亚的印度河流域……随着阶级社会生产的发展……形成统一王国以及疆域更加辽阔的帝国……也就是古代农耕地区闭塞状态突破面的逐步扩大。……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状态发生有世界意义的突破,始于资本主义在亚欧大陆西北角登上历史舞台之际,始于15、16 世纪东西方之间,新旧大陆之间跨越海洋航路的开辟。
—摘编自吴于廑《大学世界历史地图》前言
材料二 “从1500年至1763 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
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大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世界文明扩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航海时代”的时代特征(不能抄写原文)。(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中国白银进口量及来源(1550——1700 年)(单位:吨)
B 日本 菲律宾 葡萄牙贩运到澳门 合计
1550—1600 年 1280 584 380 2244
1600—1640年 1968 719 148 2835
1641—1685年 1586 108 0 1694
1685—1700年 41 137 0 178
1500—1700年合计 4875 1548 428 6951
—摘编自谢丰斋《古代“丝路贸易”的延续》
材料二 巴西棉花、咖啡、稻米、蓝靛等农产品和畜牧业的生产,金矿和金刚钻矿的开采,主要靠黑人奴隶来进行。随着种植场的扩大和出口农产品的不断增加,畜奴的数量也随之扩大。1532年黑人奴隶开始被运到巴西,到十八世纪末叶,在巴西的黑人奴隶已比白人多百分之五十,有些地区黑人奴隶超过白人二十倍。在19世纪中叶,停止奴隶贩卖之前运入巴西的黑人奴隶约为一千五百万人之多。
—摘编自谢启晃《奴隶贸易与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材料一中中国白银进口相关的国际贸易路线。(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巴西人口结构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述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9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上图为欧美近代以来大事件简表,请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解放思想和社会转型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23一2024学年高一3月大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D[解析】材料中展现出了四大古文明,可以费品,回归调料本身,C顶正确。胡椒回归调料本位
判断出,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元性的特点,D项正
并不是民众的消费观念变化导致的,而是归功于新
确。材料中不涉及文明程度,排除A项:材料中主要航路开辟,A项错误: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于第一次工
体现的是多元,没有体现出军事征服,排除B项:材
业革命后,排除B项:胡椒价值的变化缘于新航路开
料中没有涉及文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排除C项。
辟,商业革命的开展,与物种交流无关
2.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权
6.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6、17世纪西欧人航
力受到了长老会的制约,同时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
海探险开辟的其他航路,进一步扩大了人们对世界
生的监察官,可以监察国王、贵族,甚至随时直接以
的认知,适应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的需要,D项正
违反风纪的罪名逮捕和处死普通公民,这表明了斯
确。其他航线的开辟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进没有直
巴达的政治运行机制重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B项接关系,排除A项:不能体现列强划分势力范围,排
正确。材料斯巴达公民大会的权力受到了长老会的
除B项:传统印度洋的商业贸易仍然继续,“阻断了”
制约,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斯巴达是寡
一词不准确,排除C项。
头政治,不是民主政治,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公
7.C【解析】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新旧大陆
民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该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间物种的交换”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开始连
D项。
为一个整体,物种开始在大陆之间进行交换,尤其是
3.B[解析】根据题干“中古时期的欧洲一个向
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交换,一方面改
封君宣誓效忠的…封君也要在所有事情上为向他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另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粮食产
宣誓效忠的封臣做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君与
量的提高,有利于世界人口的增长,C项正确。引起
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了世界人口的流动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排除A项:
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B顶正确。题干材料反
导致了世界传染病的传播,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
映的是封君与封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无法说明在
夺的影响,排除B项:造成了美洲印第安人剧减,是
封君封臣制度下,人人都要信守承诺,也无法说明西
殖民掠夺的后果,排除D项。
欧社会有序发展,排除A、D两项:封君封臣制度以土
8.C(解析】材料内容为对东印度公司的股份制
地的封赐为纽带,但在题干中并没有相关内容能说
改革,保证了参加这些公司的人们享有特权地位和
明这一点,排除C项。
本国的特别保护,这就更有利于东印度公司的殖民
4,B[解析】根据材料“8世纪中叶”“地方设州、
扩张,所以这一改制为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材
郡、县、乡,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料重点强调的是保证了参加这些公司的人们享有特
知.朝鲜仿效唐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和科举制度,
权地位和本国的特别保护,不是商业经营方式的变
说明其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B项正确。材料主旨
化,排除A项;英国的殖民争霸在1588年就已经开
是朝鲜学习唐朝先进制度,与民族意识无关,排除A
启,排除B项: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19世纪末20
项:材料体现了朝鲜学习唐朝制度,而非制度创新,
世纪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朝鲜学习唐文化的表现,不能
9.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传统
说明唐朝学习鲜文化,无法体现文化互动,排除
商路和朝贡贸易逐渐衰落,印度洋贸易、太平洋贸易
D项。
和大西洋贸易逐渐兴起,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变化,D
5.C【解析】欧洲胡椒价格英国市场上的商业地项正确。材料强调国际贸易的变化,并未涉及殖民
位由“等同于黄金或白银”“神药”到“回归调料本
扩张,无法体现列强在亚洲的争夺日益激烈,排除A
位”,结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胡椒价值地位的
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排除B
下降缘于新航路开辟,贸易中心由地中海逐渐转移
项:新航路开辟后各大洲之间建立了直接联系,不符
至大西洋沿岸,大量亚洲香料由海上直接输入欧洲,
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
从而导致欧洲香料价格大幅下降,成为大众化的消
10.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通过文艺复兴运动
⑥历史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