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运动和力
第9课时 1.4运动和力(二)
参考答案与解析
华师大(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运动和力
第9课时 1.4运动和力(二)
1.能说出惯性的含义,及能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会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分析生活实例。
1.物体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性质,这种性质叫 。
2.惯性是一切物体 属性,它只与 有关。 质量一定的物体,无论它静止或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或方向怎样,其惯性大小始终是 的。
3.物体 的变化,称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是 的原因。21教育网
4.力的作用效果:力能 ;力能 。
例1.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如图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路径的示意图是( )www.21-cn-jy.com
A. B. C. D.
【分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据此分析钢珠的运动轨迹。
【解答】:钢球随实验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向右行驶,当它落下前,速度与实验车的速度一样;当它下落时,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上的速度不变,但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因此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时,钢珠作自由落体运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例2.小吴、小王和小杨在一艘速度为v的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海轮上玩抛球游戏。小吴以速度v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v将球竖直下抛,小杨以速度v将球平行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若球落地时,落地点均在船上,且不计任何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吴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B.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
C.他们三个抛出的球落地点均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D.只有小杨抛出的球落地点在抛出点的正下方
【分析】: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解答】: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即当球脱离手以后,仍具有原来的速度(即海轮的速度v);故当小吴以速度v将球竖直上抛,小王以速度v将球竖直下抛时,小球仍会落回原地;而小杨以速度v将球平行于海轮航行方向水平抛出时,小球将离开原地点,即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最远。www-2-1-cnjy-com
【答案】:B
例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受到力作用,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解析】:若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小球在飞行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同时由于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大小均在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例4.2011年6月4日,我国运动员李娜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李娜挥拍大力击球时,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2-1-c-n-j-y
A.网球发生形变 B.网球拍不发生形变
C.网球没有惯性 D.球拍没有受网球的作用力
【解析】:A.网球发生形变属于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符合题意;
B.大力击球时,球拍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合题意;
C.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不合题意;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拍受网球的作用力,不合题意。
【答案】:A
一、选择题
1.乒乓球运动中蕴含着许多力学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拍对乒乓球的作用力大于乒乓球对球拍的作用力
B.乒乓球在空中运动时,仍受球拍的作用力
C.球拍击球时,只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
D.乒乓球惯性小,所以容易来回抽杀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火箭升空时速度增大,惯性增大
B.汽车刹车时速度减小,惯性减小
C.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惯性不变
D.只有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3.下列事例或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不宜太快,防止造成交通事故
B.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
C.汽车在刹车或启动时,乘客会前倾或后仰
D.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晓明向上跳起后仍然落回原处
4.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 )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且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若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2·1·c·n·j·y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小车处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B.运动的速度将越来越慢
C.将立即停止运动
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7.一杯水放在做直线运动的列车内的水平桌面上,如果水面情形如图所示,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21·cn·jy·com
A.列车向左匀速运动 B.列车向右匀速运动
C.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D.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
8.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9.沾上灰尘的衣服,用手轻轻拍打几下,就干净多了。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这一过程:①灰尘与衣服分离落向地面,衣服便干净了;②一手拿着沾有灰尘的衣服,用另一只手轻轻拍打;③灰尘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④衣服受力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由静止运动起来。这四句话最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
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10.火车在长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到原处,这是因为( )
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向前的力,带着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
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的地板给人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火车一起运动
C.人跳起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必然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的距离不易观察出来
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
11.关于惯性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容易让它停下来,所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用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放在地面上的两个材料不同的物体,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
C.两个物体只要质量相同,那么惯性就一定相同
D.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
12.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如果甲用60N的力推乙,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同时,乙对甲的推力小于60N
B.甲静止不动,乙向后退
C.乙后退的过程中,始终受到60N推力的作用
D.乙由静止变为后退,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下列四个事例中,其中与另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人对拉力器的作用力可使弹簧伸长
B.杆对台球的作用力可使台球由静止开始运动
C.守门员对足球的作用力可使运动的足球静止
D.拦网队员对排球的作用力可使排球改变运动方向
14.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15.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二、简答题
16.一切物体不论它是________的还是________的,都具有保持原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的大小和物体的________有关。
17.正在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由于________仍然向前运动,但汽车的速度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由于汽车受到________的缘故。【出处:21教育名师】
18.力的作用效果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________改变和________改变两种情况;二是使物体发生________。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________。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________发生改变。【版权所有:21教育】
19.在下面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填上“变化”或“不变化”)小朋友荡秋千________。雨点竖直匀速下落________。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向前滑行________。
20.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________的作用,力是___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1*cnjy*com
21.物体从________变为运动或从________变为静止,物体速度的________或________发生变化,都叫做运动状态的改变。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2.如图所示,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能使物体的________发生改变。21*cnjy*com
三、实验探究题
23.现代社会汽车已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汽车追尾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他肌肉动作操作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汽车需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21cnjy.com
下表是一位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分别在干燥和潮湿的相同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停车距离。
速度/
km·h-1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停车距离/m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潮湿
40
7
7
8
10
15
17
50
9
9
13
15
22
24
60
11
11
19
23
30
34
80
15
15
33
43
48
58
100
19
19
52
65
71
84
(1)研究上表中的数据可知汽车速度越大,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就越大;
(2)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请你根据以上研究结果,对司机提出两条有利于安全行驶的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