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自然环境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世界气候类型多样,气候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读“亚洲区域气候类型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亚洲东部,由南向北依次出现不同类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的不同 B.海拔高度的不同 C.河网密度的不同 D.植被覆盖度的不同
2.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亚洲气候呈现显著的特征,下列不属于亚洲气候特征的是( )
A.气候类型单一 B.季风气候显著 C.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气候复杂多样
区域的水系特征深受本区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B.全部位于北半球
C.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D.北部地区人口稠密
4.关于该大洲水系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缺少内流河,内流流域面积狭小 B.东部季风气候显著流量具有季节性
C.西部河流少,径流量小 D.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
5.亚洲河流分布形态可以用下列哪个简图示意( )
A. B. C. D.
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A处是( )
A.珠穆朗玛峰 B.勃朗峰 C.乞力马扎罗山 D.惠特尼山
7.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西低,南北高 D.四周高,中部低
8.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绝大多数由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读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亚洲大陆沿30°N纬线的地势呈现出的特点是( )
A.东南高,西北低 B.东高西低 C.西高东低 D.中部高,东西低
10.图中地形区①是( )
A.伊朗高原 B.青藏高原 C.印度河平原 D.阿拉伯高原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亚洲大部分地区所在的半球是( )
①东半球②西半球③南半球④北半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B.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高山地带,都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
水稻被称为“亚洲粮食”,下图是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分布在( )
A.河流上游地区 B.亚洲东部和南部 C.温带大陆内部 D.热带雨林气候区
14.亚洲水稻主要种植区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是( )
①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②热量充足,降水丰沛③多长河,河流呈放射状分布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读“亚洲部分河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
A.⑥ B.④ C.② D.⑤
16.下列四组河流中,序号与河流名称相符合的一组是( )
A.③——印度河 B.⑤——黄河 C.②——鄂毕河 D.⑦——印度河
二、解答题
17.地图是学地理的重要工具。李明热爱地理学科,他常常通过画地图来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比较,大大提高了地理学习成绩。右图是其画的亚洲部分区域图,通过地图李明所做的知识梳理,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北、东、南三面濒临海洋,西面和西南与两洲接壤与欧洲分界线上的山脉a是 ;与非洲分界线的运河b是 。
(2)亚洲多大江大河,其中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c是 ;亚洲河流的流向特点是从中部呈 状流向四周,主要因为亚洲地势具有 特点。
(3)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三大半岛中,甲半岛主要属于 气候;乙丙气候类型相同都属于 气候。
(4)和甲半岛相同,丁地区也地处回归线附近,但气候却十分湿润,有“回归线上的绿洲”之称,原因是丁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来自海洋 (夏/冬)季风给那里带来丰沛降水。
18.读“‘一带一路’示意图”,回答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 (城市),将 和 两个大洲连在一起。图中①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
(2)“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沟通了太平洋和 两个大洋,经过著名的海峡(图中②) 海峡。
19.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1)根据甲图判断,该大洲地势 高 低,河流呈 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其中长江、黄河发源于中部 (地形区)自 向 流入太平洋。
(2)根据乙图判断,该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中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A是 气候,C地具有 气候特征。
(3)B、C、D三地的气候差异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其共同的气候特点是 。
20.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亚洲大部分位于 (南/北)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 洋,水域广阔,因而其东部和南部 气候显著。
(2)山脉A是 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3)C处位于 群岛,该群岛上岛屿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山脉B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 。
(4)归纳总结: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是 ;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是 。
(5)拓展延伸:举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合理即可)
(6)亚洲大部分位于 带,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大多呈 状流向周围的海洋。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A
【解析】1.亚洲的南部和东部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气候显著。受纬度位置的影响,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依次分布着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故A正确;地形会影响气候,对南北纬度地带性上的气候影响较小,故B错误;气候会影响河网密度,故C错误;植被覆盖率不会影响季风气候的形成,故D错误;故选择A选项。
2.据图可知,亚洲有10种气候,气候类型多样,故A错误;亚洲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明显,季风气候显著,故B正确;亚洲中西部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形成了面积较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正确;亚洲跨纬度广,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在纬度、海陆、地形因素影响下气候复杂多样,故D正确;结合题意,故选择A选项。
【点睛】气候影响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不利条件是旱涝灾害频发。
3.A 4.A 5.D
【解析】3.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故A选项正确。亚洲地跨南北半球,主要在北半球,故B选项错误。亚洲东临太平洋,西面和欧洲相连,故C选项错误。亚洲北部纬度高,气温低,人口稀疏,故D选项错误。故选A。
4.亚洲面积广阔,内流区面积广阔,说法错误故,A选项符合题意。亚洲东部多以季风气候为主,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河流流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亚洲西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河流少,径流量少,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亚洲广阔的地域为形成众多的大河提供了条件,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5.亚洲的地形是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的高寒气候区流淌到四周的海洋里,比如黄河和长江都是发源于高原(亚洲的中间)向海洋流去(亚洲的四周)。与D选项示意图相符,排除ABC,故选D。
【点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6.A 7.B 8.A
【解析】6.图中A处是位于亚洲中部的珠穆朗玛峰,A正确;勃朗峰位于欧洲,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惠特尼山是美国本土48州的最高峰,BCD错误;故选A。
7.该图为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知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中部高,东西两侧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可知受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影响,亚洲河流由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亚洲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9.D 10.B
【解析】9.读图可知,图中显示亚洲的地势自西向东是低﹣高﹣低,中部多高原和山地,东西部多平原和丘陵,故地势为中部高,东西低;故排除ABC选项,故选D。
10.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西亚的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南亚的印度河平原,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高原、山地为主,大洲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间高四周低)。
11.D 12.B
【解析】11.赤道穿过马来群岛,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排除②③,故选D。
12.亚洲北部濒临北冰洋,A说法错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种季风气候类型,B正确;亚洲的外流河注入了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C错误;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D错误。故选B。
【点睛】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东西距离最长,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13.B 14.C
【解析】13.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700~1200毫米。读图可知,亚洲水稻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适宜种植水稻,B正确。读图可知,河流上流地形崎岖,不适合种植业,亚洲南部没有热带雨林气候区,温带大陆的内部缺少水源,不适合水稻种植,ACD错误。故选B。
14.读图可得,亚洲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夏季高温多雨或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④正确,水稻分布区主要位于冲积平原、三角洲和丘陵地区,地形较平坦,河流放射状分布不是水稻种植区的优势条件,①③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亚洲的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并且位于河流沿岸,为水稻生长提供了灌溉水源,并提高了土壤肥力。
15.A 16.D
【解析】15.根据所学知识点,印度洋位于图中的西南处,⑥河流是恒河,注入印度洋,A正确;④是黄河,注入太平洋,B错误;②是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C错误,⑤是长江,注入太平洋,D错误,综上BCD错误,故选A。
16.根据所学知识点,③是勒拿河,A错误;⑤是长江,B错误;C是叶尼塞河,C错误;⑦是印度河,D正确,综上ABC错误,故选D。
【点睛】亚洲的河流分不同的水系:注入印度洋的有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伊诺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阿拉伯河);注入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黑龙江、辽河、海河、淮河、珠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湄南河;注入北冰洋的有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17.(1) 大高加索山脉 苏伊士运河
(2) 湄公河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3)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4)夏
【分析】本题以亚洲部分区域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大洲的分界线、亚洲的河流和地势特点、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详解】(1)亚洲与欧洲的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a是大高加索山脉;亚洲与非洲的界线是b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
(2)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c湄公河,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亚洲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四周,其主要原因是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亚洲中部多高原和山地,四周多平原和丘陵。
(3)读图可知,图中甲是阿拉伯半岛,乙是印度半岛,丙是中南半岛。甲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乙印度半岛和丙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集中在雨季。
(4)亚欧大陆与太平洋巨大的海陆差异,使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形成显著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中分布于北回归线附近亚欧大陆东岸的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来自海洋夏季风给那里带来丰沛降水,丁地区被称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而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大部分是热带沙漠气候。
18.(1) 西安 亚洲 欧洲 里海
(2) 印度洋 马六甲
【分析】本大题以一带一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大洲大洋分布、湖泊、海峡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东起我国西安,我国位于亚洲,“陆上丝绸之路”终点鹿特丹位于欧洲,连接了亚洲和欧洲。图中①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
(2)从图中可见,“海上丝绸之路”直接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图中②是位于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
19.(1) 中部 四周 辐射状 青藏高原 西 东
(2) 温带大陆性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 纬度 雨热同期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地形和气候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亚洲的海陆位置、地形、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分布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1) 根据图中大洲的轮廓及位置看出,甲图所示是亚洲,亚洲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周围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所以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呈辐射状流向周围的海洋,其中长江、黄河发源于中部的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2)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地跨寒温热三带,由于陆地面积广大,分布最广的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B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温带季风气候,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由图中三种季风的纬度看,主要是由于纬度的不同造成的。其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雨热同期。
20.(1) 北 印度 季风
(2)乌拉尔
(3) 马来 板块之间碰撞挤压
(4) 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 影响河流的结冰期、水量大小和季节变化等
(5)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6) 北温 放射
【分析】本题以亚欧大陆的地形图和气候图为材料,涉及亚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山脉、板块运动的影响、自然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东临面积最大的太平洋,南临印度洋,水域面积广阔,因而其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2)读图可知,山脉A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乌拉尔山脉,该山脉以东为亚洲,以西为欧洲。
(3)读图可知,C处位于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该群岛上岛屿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有“万岛之国”之称;山脉B是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它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碰撞挤压形成的。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是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河流向海拔低的地方流,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是影响河流的结冰期、水量大小和季节变化等;气温的影响:冬季气温高于0°C,河流无结冰期;冬季气温低于0°C,河流结冰甚至封冻;降水的影响: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随降雨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的多少影响河流水量的大小,降雨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也大。
(5)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例如:青藏高原海拔高,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6)读图可知,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受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多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