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东南亚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东南亚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该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D.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
2.青岛市—采购团队到东南亚购买物资,最有可能出现在采购清单里的是( )
A.猪肉 B.玉米 C.橡胶 D.小麦
图是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水稻分布图。据图回答下题。
3.据图归纳水稻的分布特点,最合理的是( )
A.分布在沿海地区 B.分布在内陆地区
C.分布在河流沿岸 D.分布在盆地地形
4.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环境。图中能支撑水稻在该地大面积种植的信息是( )
①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②地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
③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区④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亚洲地图和东南亚中南半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地理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亚洲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C.甲乙两处气候差异大是因为地形因素的影响 D.亚洲地势起伏大,多高原山地
6.城市沿河分布有许多优势,小明对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的原因进行探索后,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 B.河流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
C.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 D.利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中国与泰国、越南等湄公河流域五国2016年3月2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了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澜沧江—湄公河国家合作展上,看到湄公河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水稻品种表现出浓厚兴趣,李克强高兴地说,要让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助力澜湄国家成为“世界粮仓”。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地区的城市多沿河流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活和生产水源;②方便人们捕鱼为生;
③方便城市工业污染物和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河流分布,水运方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8.下列对图示区域地形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地势北高南低 D.以平原和山地为主
9.从甲地的气候资料可知,该地区( )
A.全年高温多雨 B.一年四季分明 C.有旱、雨两季 D.冬季温和多雨
10.综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苹果 B.玉米、梨 C.水稻、橡胶树 D.青稞、核桃
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为丘陵,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下面左图为巧克力山位置简图,中图为巧克力山景观图,右图为薄荷岛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据图分析,薄荷岛( )
A.位于低纬度地区 B.为热带草原气候 C.中部地势较低 D.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
12.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
A.2-4月份 B.6-7月份 C.7-8月份 D.9-10月份
中南半岛地区年降水量多在1 000毫米以上,有明显的旱季、雨季之分。泰国和越南是全球重要的稻米出口国。下图为中南半岛各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中南半岛( )
A.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B.西南部与我国相邻
C.盛产温带水果 D.三面临海、北宽南窄
14.中南半岛的国家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降水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频发
B.季风显著,雨热同期,水热充足
C.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
D.距中国近,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读东南亚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纬度位置来看,大部分位于热带
B.与中国距离遥远,并不接壤
C.极圈从本地区穿过
D.赤道和南回归线从东南亚穿过
16.下列有关东南亚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
B.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C.以白种人为主
D.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二、解答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如中国游客数量骤减,严重影响了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旅游业,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服务业也都业绩下滑。此外,东南亚国家外贸表现普遍疲软,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农业、水产、畜牧等初级产品出口受物流运输等因素影响,外贸活动陷入停滞,也直接影响到经销商、农民、工人等基层民众的就业和生计。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略图”。
(1)东南亚地处亚洲和 ,太平洋和 的“十字路口”,包括A中南半岛和B 群岛两部分。
(2)图中a是 海峡,日本人称其为“海上生命线”。能直接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进行陆上贸易的国家是 (填序号)。
(3)试分析东南亚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
(4)到东南亚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中国,试分析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
18.柬埔寨国防部长访华:柬方视中国为兄弟般的铁杆朋友,感谢中方提供宝贵援助。读“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左下图)和“曼谷气候资料图”(右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柬埔寨的首都是 ,中南半岛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越南、老挝、 。
(2)东南亚是中国海外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 、福建两省,有大量劳动力“下南洋”谋生。他们中的多数人及其后代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 。
(3)曼谷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城市,请您从气候和地形两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气候: 。
地形: 。
19.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读东南亚地区图,回答问题。
(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 ”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河流①是 ,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最终流入太平洋。
(3)中南半岛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 的特点。
(4)图中A是 海峡,该海峡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表现在 。
(5)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其分布的有利条件是 。这种城市分布特点的弊端是在丰水季节极易发生 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威胁。
20.“一带一路”再续前缘,中国援助老挝八大工程,成效显著,深入民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中老铁路正式开通,为老挝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运输成本下降约40%。
材料二中资企业在老挝共投建18座水电站,占当前老挝总装机量近一半。
材料三修建老挝100个农村供水系统、农村卫生所、通电照明、安装数字电视等,简称“四个100”工程。中国扶贫计划工程给老挝乡村带来了希望。
资料四下面左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中图为万象气候统计图,右图为中国援助老挝国际会议中心一期工程。
(1)从海陆位置看,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 国, 条件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2)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挝首都 ,跨越了著名的国际河流 河。从此,中老贸易将运输时间 ,运输成本 ,市场竞争力 。
(3)与常规能源相比,水电的优势是 。老挝水能资源丰富,有中南半岛“蓄电池”之称,试解析原因。
(4)中国援助老挝的国际会议中心红瓦白墙,极具当地特色。说明“人”字形屋顶与气候的关系。
(5)“四个100”工程分散在老挝各地的贫困乡村,请结合自然环境特征,解析工程人员在援建中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A正确、B错误;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CD错误。故选A。
2.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椰子、油棕、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青岛市一采购团队到东南亚购买物资,最有可能出现在采购清单里的是橡胶,C正确;东南亚以种植业为主,A错误;玉米、小麦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BD错误。故选C。
【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位于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焦麻的最大产地。
3.C 4.C
【解析】3.读图可知,在中南半岛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水源充足,分布着一系列的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这些地区是中南半岛水稻种植业发达的地区,C正确,A错误。内陆和盆地处分布较少,BD错误。故选C。
4.中南半岛大部地处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说明此地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说明此地气候高温湿热,②③正确;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 、北高南低的地势特点不能作为支撑,①④错误。故选C。
【点睛】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合水稻的生长。东南亚各国普遍种植水稻,稻米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其中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5.C 6.D
【解析】5.东南亚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A正确;亚洲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B正确;甲乙两处气候差异是由于海陆位置不同导致,与地形关系小,C错误;亚洲地势起伏大,多高原山地,D正确。故选C。
6.东南亚城市沿河分布,原因有很多,比如: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沿岸形成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是重要的水源地,为城市提供用水,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提供方便等。并不是利于污水的排放,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自西向东有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人口、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
7.D 8.A 9.C 10.C
【解析】7.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众多河流的下游两侧形成冲积平原或河口三角洲,是农业、人口、城市比较集中的地区,原因是: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活和生产水源,沿河流分布,水运方便;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8.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为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地势北高南低,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9.读甲地气温和降水图可知,甲地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正确的是C。
10. 根据气候类型和特点可知,该地区气候湿热,是世界上水稻、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焦麻的主要产区。故选C。
【点睛】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及马来群岛大部分,其中中南半岛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上是热带雨林气候,是世界上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也是华侨和华人集中的地区。读图可知,中南半岛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因为河流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活和生成水源,沿河流分布,水运方便。
11.A 12.A
【解析】11.读图可知,薄荷岛属于0-30°的低纬度地区,A正确;根据位置及图文材料可知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BD错误;根据河流分布可知中部高四周低,C错误。故选A。
12.由题可知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而在一年当中,2-4月份是降水最少,气候最为干旱的月份,所以2-4月最适合欣赏咖啡色“巧克力山”,A正确,6-7月、7-8月、9-10月降水都多于2-4月,排除BCD。故选A。
【点睛】菲律宾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1-次年5月)和雨季(5-10月)。
13.D 14.B
【解析】13.据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南半岛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A错误;中南半岛北部与我国相邻,B错误;中南半岛主要位于热带,盛产热带水果,C错误;中南半岛三面临海、北宽南窄,D正确。故选D。
14.水稻喜高温多雨,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水热充足,适宜水稻生长。所以中南半岛国家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水热充足,B正确;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旱涝灾害频繁属于不利自然条件,A错误;中南半岛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原面积不广,耕地不足,C错误;距中国近,海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不是自然条件,D错误。故选B。
【点睛】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部地势高峻,与中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河流上游奔腾在崇山峻岭之中,蕴崴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进入下游后,水流平缓,泥沙沉积,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地势低平,是东南亚重要的农业地区。
15.A 16.D
【解析】15.读图可知,从纬度位置来看,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A对;与中国距离很近,存在领土接壤,B错;北回归线从本地区穿过,C错;南回归线并未穿过,D错;故选A。
16.东南亚人口稠密,A对;居民多信奉佛教,B错;以黄种人为主,C错;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D对;故选D。
【点睛】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主要人种是黄种人,主要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
17.(1) 大洋洲 印度洋 马来
(2) 马六甲 ④
(3)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水热充足,有利于水稻和热带作物生长。
(4)①东南亚距离中国近;②东南亚与我国语言文化障碍小;③东南亚与我国的景观差异大,我国主要是温带自然景观,东南亚主要是热带自然风光。
【分析】本大题以东南亚地区略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我国的陆上邻国、东南亚有利于水稻和热带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之间,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有着世界东方的“十字路口”之称;包括A中南半岛和B马来群岛两部分,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2)图中a海峡是东接太平洋西连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日本人称其为“海上生命线”;图中国家④越南与广西陆上接壤,可直接进行陆上贸易。
(3)东南亚地区大部分地处热带,气候湿热,水热充足,有利于水稻和热带作物生长。
(4)东南亚距离中国近;东南亚与我国语言文化障碍小;东南亚与我国的景观差异大,我国主要是温带自然景观,东南亚主要是热带自然风光等,这些都是东南亚吸引中国游客的原因。
18.(1) 金边 缅甸
(2) 广东 华人
(3) 热带季风气候,雨季长,降水丰富。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分析】本大题以中南半岛地形图和曼谷气候资料图为材料,共设置三道小题,涉及东南亚国家位置、东南亚华人、华侨,曼谷水灾频发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东南亚柬埔寨的首都是金边,位于中南半岛上。中南半岛上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越南、老挝、缅甸。
(2)东南亚是中国海外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人口总数在2000万以上。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大量劳动力“下南洋”谋生。他们中的多数人及其后代取得了所在国国籍,被称为为华人;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3)结合气候资料来看,曼谷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该城市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①雨季长,降水丰富,西南季风不稳定;②位于河流沿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19.(1)十字路口
(2)湄公河
(3)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4) 马六甲 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5) 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②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③为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④提供廉价清洁的水能资源;⑤冲积平原,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水产品 洪涝
【分析】本题以东南亚地区图为材料,涉及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河流、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中南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详解】(1)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位置,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2)依据图示轮廓中河流位置和流向可知河流①是湄公河,它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最终流入太平洋。
(3)结合东南亚地形图可知中南半岛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4)根据轮廓图示中A的位置可知图中A是马六甲海峡,它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海峡之一,被日本人誉为“海上生命线”。该海峡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有利于航运。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表现在它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还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5)读图可知,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其分布的有利条件是河流沿岸地形平坦,能够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方便;河流可以为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河流落差大的地方可以提供廉价清洁的水能资源;地势平坦的地方形成冲积平原,农业发达,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水产品。但是这种城市沿河分布特点的弊端是在丰水季节极易发生洪涝灾害,对人民生产生活造成威胁。
20.(1) 内陆 交通
(2) 万象 湄公 缩短 降低 增强
(3) 清洁/可再生 老挝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多山地,河流落差大
(4)雨季降水多,“人”字形屋顶陡峭,利于排水;旱季炎热,光照强,“人”字形屋顶中空隔热,屋檐宽大,利于遮阳。
(5)山高谷深、地面起伏大,技术难度大;建筑材料运输不便;气候湿热,易生疫病等。
【分析】本题以中老铁路示意图、万象气候统计图、中国援助老挝国际会议中心一期工程图为材料,涉及东南亚的国家,交通,国际经济合作,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该地区深居内陆,交通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由图可知,根据中老铁路示意图,可以判断出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到老挝首都万象,跨越了著名的国际河流湄公河,它的开通使老挝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运输时间缩短,运输成本降低,市场竞争力增强。
(3)由题可知,中资企业在老挝共投建18座水电站,占当前老挝总装机量近一半,与常规能源相比,水电的优势是清洁、可再生等。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水量丰富,而且多山地,河流落差大,所以老挝有中南半岛“蓄电池”之称。
(4)结合所学知识,老挝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雨季降水多,“人”字形屋顶陡峭,利于排水;旱季炎热,光照强,“人”字形屋顶中空隔热,屋檐宽大,利于遮阳。
(5)由题可知,修建老挝100个农村供水系统、农村卫生所、通电照明、安装数字电视等,简称“四个100”工程,工程人员在援建这些工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山高谷深、地面起伏大,技术难度大;建筑材料运输不便;气候湿热,易生疫病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