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4.5 通分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4.5 通分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06:08: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5 通分
一、选择题
任意两个数的( )的个数是无限的.
A.公倍数 B.公因数 C.最小公倍数 D.最大公因数
9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 ).
A.36 B.9 C.1 D.72
(a,b均为非零自然数),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 B. b C. ab
如果,(a、b均是大于零的自然数),那么( ).
A. a是b的因数 B. a是6的因数
C. b是6的倍数 D. a是b和6的公倍数
大于小于的分数有( ).
A.1个 B.2个 C.无数个
通分的依据是( ).
A.分数的基本性质 B.分数的意义 C.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通分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扩大了,分数值( ).
A.也随之扩大 B.变小 C.不变 D.不确定
通分的作用在于使( ).
A.分母统一,规格相同,不容易写错
B.分母统一,分数单位相同,便于比较和计算
C.分子和分母有公约数,便于约分
二、判断题
一个自然数最大的因数和它最小的倍数相等. ( )
两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不可能是它们的乘积. ( )
用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需要6个长方形.
( )
通分是把几个异分母分数分别转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 )
两个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一定大于分子小的分数. ( )
因为和的大小相等,所以意义相同. ( )
一班人数的与二班人数的相等,则一班人数比二班人数少. ( )
约分和通分都改变分子、分母的大小,但分数大小不变. ( )
三、填空题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8,这个数是 ,这个数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 .
30以内(含30)3的倍数有 ,4的倍数有 ,其中3和4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a和b都是非0自然数.如果,那么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已知,(m为非0自然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 ,最小公倍数是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在、和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一箱鸡蛋估计40多个,如果把它们装进4个一排的蛋托中,正好装完;如果把它们装进6个一排的蛋托中,也正好装完.这箱鸡蛋共有 个.
某班同学去植树,分成4人一组多1人,分成5人1组多1人,分成8人一组也多1人,该班有 人.
在横线上填上“>”、“<”或“=”.
四、计算题
求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1)35和40
(2)3和8
(3)30和45
(4)12和48
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
(1)和
(2)和
(3)、和
五、解答题
一块砖长42厘米,宽28厘米,用这样的砖铺成一块正方形地,至少要多少块这样的砖?
有一箱饮料,不论是7人分还是9人分,都能正好分完,这箱饮料至少有多少瓶?
六年级同学参加环保宣传活动.9人一组则多6人,8人一组则多5人,参加宣传活动的同学至少有多少人?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5,最小公倍数是90,这两个数一定不是( ).
A.15和90 B.45和90 C.45和30
跳绳兴趣班的学生分组跳绳,可以分成5人一组,也可以分成6人一组,都正好分完.如果这个兴趣班的总人数在40人以内,可能是( ).
A.11人 B.33人 C.30人 D.38人
一堆苹果平均分给2、3、4、5、6个小朋友,都可以使每人分到的个数一样多,这堆苹果最少有( )个.
A.30 B.60 C.126 D.240
红、黄两条彩带一样长.红彩带剪去米,黄彩带剪去,剩下的红彩带比黄彩带短,原来两条彩带都( ).
A.大于1米 B.小于1米 C.等于1米 D.无法确定
冬冬、明明、淘淘、聪聪进行100米跑步比赛,冬冬用了分,明明用了分,淘淘用了分,聪聪用了分.他们四人中,( )跑的最快.
A.冬冬 B.明明 C.淘淘 D.聪聪
下列算式( )的结果在和之间.
A. B. C. D.
a、b、c、d都是非零自然数,而且,在、、、这四个分数中,最大的是( ).
A. B. C. D.
下面四个式子可以表明非0自然数的是( ).
A. B. C. D.
按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分数.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3,除以5余4,这个数最小是 .
在、、、、这几个分数中,分数单位相同的是 和 ;大小相等的是 和 , 和 ;最大的是 .
一个分数化成小数后是0.25,分子和分母的差是15,这个分数是 .
一个三位数,这个数减6后是7的倍数,减7后是8的倍数,减8后是9的倍数.这个三位数是 .
用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 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小松鼠采了不到100个松子.它试着把这些松子分成12个一堆,发现多了4个;它又试着把这些松子分成18个一堆,发现还是多了4个.它采的松子可能是多少个?
某小学五(2)班组织植树活动,在活动中发现,小宇和小斌同时栽第一棵树苗,小宇在每隔6分钟栽一棵树苗,小斌在每隔8分钟栽一棵树苗,至少多少分钟后两人再次同时栽树苗?此时,小宇和小斌各栽了多少棵树苗?
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为240,且甲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5倍,乙数为它们最大公因数的3倍.求甲、乙两数?
定义:①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②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填写表.
数A 8 6 10 5
数B 9 4 8 10
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
(2)观察表中A、B两个数与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写出你的发现.
(3)根据你的发现,完成下题.
有A、B两个数,A是18,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90,B是多少?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 A 2.A 3.A 4.D 5.C 6.A 7.C 8.B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三、填空题
1. 8 ;24 ;
2. 3、6、9、12、15、18、21、24、27、30 ;
4、8、12、16、20、24、28 ; 12、24 ; 12 ;
3. b ;a ;
4. 10m ;210m ;
5. ; ;
6. 48 ;
7. 41人 ;
8. < ;< ;> ;
四、计算题
1. (1),;
故最大公因数:5 ;最小公倍数:;
(2)3和8是互质数,
故最大公因数:1 ;最小公倍数:;
(3),;
故最大公因数:15 ;最小公倍数:;
(4)12和48是倍数关系,
故最大公因数:12 ;最小公倍数:48.
2. (1), ;
(2) , ;
(3),, ;
五、解答题
1. 42和28的最小公倍数是84.
84÷42=2(块)
84÷28=3(块)
2×3=6(块)
答:至少要6块这样的砖.
2. 7×9=63(瓶)
答:这箱饮料至少有63瓶.
3. 9和8互质,因此最小公倍数为,
9-6=3 ,8-5=3 ,72-3=69(人)
答:参加宣传活动的同学至少有69人.
拓展训练
1. B 2.C 3.B 4.B 5.B 6.C 7.D 8.B
9. ; ; ;
10. 59 ;
11. ; ; ; ; ; ; ;
12. ;
13. 503 ;
14. 6 ;12 ;
15. ; ;
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
12和18的公倍数是:36、72、108……
(个)
(个)
答:它采的松子可能是40个或76个.
16. ,,
6和8的最小公倍数,
所以至少24分钟后两人再次同时栽树苗.
小宇:
小斌:
答:至少24分钟后两人再次同时栽树;小宇栽了5棵,小斌栽了4棵.
17. 设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d,则,,
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是,
所以,即.
,.
答:甲是75,乙是45.
素养提升
1. (1)
(2)解:A、B两数的乘积等于它们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乘积.
(3)
答:B是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