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7 22:07: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家乡的风俗,借助目标和内容支架,明确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参加一次风俗的经历。
2.借助方法支架学习“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写出风俗活动的特点。
3.借助方法支架,写出自己对风俗的看法(感受)。
4.借助评改支架,指导和同学分享习作,根据同学意见适当进行修改。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写出风俗活动的特点。
2.写出自己对风俗的看法(感受)。
教学过程
一、借助目标支架激发习作动机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你们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吗?瞧!咱们学校的公众号要开办“家乡风俗我来荐”栏目,向全体同学征稿,选中的作品呢,会在公众号里刊登出来,你们有兴趣参加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介绍“家乡的风俗”。(板书课题)
(二)结合“征稿启示要求”,揭示习作目标
1.师:要想自己的稿件选中, 就要按征稿的要求来,什么要求呢?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征稿启事中给了我们哪些提示?
预设1:这次征稿的主题是介绍家乡的风俗,内容是介绍风俗或介绍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
2.师:这是我们本次征文的内容。
预设2:在写的时候要抓住重点,有详有略,写出风俗活动的特点。还要写出自己的看法。
3.师:这是我们本次征文的具体要求。同学们注意,这里还有一条要求是添加“教师赏析”或者“同学感言”这个板块,看来,咱们写好后还要拿出来分享呢!
【设计意图】 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情境”,在“习作指导课”的导入环节中,创设了以学校公众号为平台,征集家乡风俗介绍的活动情境,将整个大情境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贴近自己学习生活,切实可行的真实情境中获得一些真实的情感反应,并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建构性学习环境中。
二、借助内容支架打开习作思路
1.师:那么,想想看,围绕这个主题,可以介绍家乡的哪些风俗呢?
2.师:大家说的,也正是启思万花筒中给我们的提示。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介绍的还有很多很多。
3.师:可以介绍的风俗有这么多,你想介绍哪一种?又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介绍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填写了预习单,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下?
4.师小结:是的,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我们每个人对于家乡的风俗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
【设计意图】借助《习作支架手册》内容支架启思的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引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家乡风俗资料作进一步交流,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打开思维,开阔习作思路,调动生活积累,唤起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让学生言之有物,可写的内容在学生眼中可见。
三、借助方法支架梳理习作要点
过渡: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风俗介绍清楚呢?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少的地方风俗,也学到了介绍风俗的方法,我们来回顾一下吧!
(一)出示课文,提炼写法
1.师:在《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中,老舍先生按照时间顺序,从不同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北京春节的一些风俗活动。那老舍先生用了什么好方法把北京的春节介绍清楚呢?
预设:老舍先生详写了几个时间点略写了其他几个时间点的内容,做到了抓住重点,有详有略的描写。
2.师:《腊八粥》这篇课文,作者写的是喝腊八粥的事儿,也就是参加风俗的经历,他又是怎么描写的呢?
预设:作者写清楚了腊八粥的特点,通过重点描写“等粥”这个部分,略写了“喝粥”的内容向我们介绍了腊八节的风俗。还通过细节描写,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3.师小结:是啊,我们说,真实的表达,是习作的灵魂,这是在习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我们在习作中也能注意抓住风俗活动的特点,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感受,那我们的文章就更有趣了。除了描写这些真实的感受之外,我们还可以发表自己对风俗的看法。毕竟并不是每一种风俗都是我们所喜闻乐见的,赞成或者不赞成,都是我们真实的看法。而这些是我们在介绍风俗时应该注意的。
4.师:如果介绍不被大家熟知的风俗,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我们还可以介绍一点风俗的来历或传说。
5.师:是的,能够适当穿插一些风俗的历史、传说,这不仅是文化的传承,也反映我们重视风俗传统,更能让读的人看明白。
(二)出示名篇佳作,巩固写法
过渡:瞧!这么多好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写这次征文的小妙招了!掌握了这些小妙招,一定能为我们这次习作保驾护航了吧!来,我们再一起打开《习作支架手册》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风俗的?
1.默读书p6、p7中的《边城(节选)》,看看作者是怎么介绍风俗的,说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边城(节选)》中介绍的是端午节这个风俗,作者抓住赛龙舟前的准备、赛龙舟时的激烈以及赛龙舟后追鸭子等场面,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
2.师:是啊,沈从文先生也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端午节这一天赛龙舟的重要活动内容,重点突出。
3.师:再来看看p9的《端午节--系五色缕》,这篇也是写端午节这个风俗的,看看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我发现这一篇主要介绍的是自己参加风俗的经历。他写出了自己系五色缕、擅自解五色缕和姥姥重编五色缕,重点写了自己的一些体验,还有姥姥对自己的关爱,突出了自己的感受。
4.师:五色缕是我们这边并不是很熟悉的风俗,作者在介绍的时候还注意补充了---对五色缕历史文化的介绍,让我们对这个风俗有更多的了解。
【设计意图】借助方法支架学习的环节,启发学生从文本内容出发,从课内的阅读方法牵引到《习作支架手册》中的名篇佳作的习作方法,通过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巩固写作方法。
四、我手写我心完成习作
1.借助学习单,完成构思
(1)师小结: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要把一种风俗或者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介绍清楚,这几个方法咱们都要灵活运用。现在,你们对于家乡风俗的介绍是不是有了新的想法呢?请大家根据课前的预习单,完成习作任务单。
(2)生交流,师相机指导。(打开希沃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任务单)
2.自主实践,完成习作
师:有了清晰的思路,明确的内容,再加上这几个小妙招的灵活运用,看来,想在这次稿件征集活动中脱颖而出就不难了!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打开习作支架手册13页,在“我手写我心”栏目,完成介绍家乡的风俗或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吧!老师期待着你们出彩的介绍哦!
【设计意图】通过课内到课外的层层铺垫,自然而然地为学生搭建习作的支架,提炼写作提纲,顺而指导学生运用表格清晰地呈现自己的习作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