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名著导读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里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
B.《朝花夕拾》不仅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时弊的批判,表达出作者强烈的爱憎。
C.《五猖会》中“我”正要去看难得的盛大庙会,父亲却逼着“我”背《鉴略》中的一段,等“我”背完书之后,才和母亲、长妈妈等人高高兴兴去看五猖会。
D.在《二十四孝图》中,鲁迅重点剖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揭示了古书中所颂扬的孝道的虚伪和残忍。
2.小文在复习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时做了以下读书笔记,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是《父亲的病》中极具讽刺意味的句子,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传统医学的质疑。
B.《朝花夕拾》中的《琐记》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旧式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伤害。
C.《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前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D.《西游记》中,唐三藏先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而后师徒在鹰愁涧收服小白龙、在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在流沙河收服沙悟净。
3.下列关于《朝花夕拾》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后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后更名为《朝花夕拾》。
B.作品中《阿长与<山海经>》,作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淳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C.《五猖会》记叙了儿时要去看五猖会,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书,待我读熟,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就高高兴兴地去看戏了。
D.《<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那种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4.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把一个纯真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
B.《琐记》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不近人情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C.《狗·猫·鼠》中作者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虐者的憎恨。
D.《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他原名为周树人。这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5.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的表述,存在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全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式的孝道。
B.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
C.《猫·狗·鼠》一文,鲁迅写了他“仇猫”的原因:残忍,一副媚态,吵到了自己,以为吃了“我”的隐鼠。
D.《五猖会》写鲁迅急切盼望看到迎神赛会时,被父亲逼迫背诵《增广贤文》,可是五猖会的热闹对“我”而言已兴趣索然。
6.关于《朝花夕拾》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无常》。
B.《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痛苦的感受,从而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C.《朝花夕拾》中的妇女形象不多,除了阿长,还有一个衍太太,她的形象出现在《父亲的病》和《范爱农》中。
D.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的是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照片。
7.下列有关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经从诚实可爱的青年变成了麻木、潦倒、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他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自己的不坚强,不觉醒造成的。
B.《海底两万里》一书,情节跌宕起伏,具有强烈的可读性,而且书中还包含了大量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C.《朝花夕拾》中,在迎神赛会上描写的无常,名为鬼实为人,借鬼讽人,伸张正义。
D.《西游记》这部作品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
E.《海底两万里》的康塞尔是阿龙纳斯忠心耿耿的仆人,他精通分类理论,但他性格火爆,多次顶撞船长。
8.在《朝花夕拾》一书中,下面一段文字描述的人是( )
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A.沈四太太 B.衍太太 C.范爱农 D.阿长
9.在《琐记》中,衍太太做的事情不包括( )
A.怂恿别家的孩子们吃冰。
B.在孩子们比赛打旋子时在旁边计数。
C.让“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布谣言。
D.怂恿“我”在父亲将死之时大叫。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文中的“阿长”,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就知道她了。
B.《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作品,记载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主要反映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作者是沈括,我们所学的《活板》出自此书。
C.老舍的《骆驼祥子》富有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
D.《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师,设计并建造了超乎人们想象的“鹦鹉螺”号潜艇。
二、填空题
11.你的同桌是一位小说迷,他(她)觉得《朝花夕拾》故事性不强,所以不太有兴趣阅读。你将向他(她)做推荐性介绍,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请按要求将下面篇目的选项填在①②③对应的横线上。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 ;也有反映他的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12.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图1:《 》,图2:《 》
13.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同学们:《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 和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 和 ;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 和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14.《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 (体裁)集,原名《 》。
15.根据要求填空。
【文段一】
以后可忘却了,大概也和现今的国粹保存大家的议论差不多。但我对于这中西学堂,却也不满足,因为那里面只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功课较为别致的,还有杭州的求是书院,然而学费贵。
【文段二】
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种不合适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去了。
上面两个文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 (篇目),讲述的是 (人名)求学期间的两次心理变化,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
16.《朝花夕拾》里一些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根据下面的句子写出相应的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她”是
【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他”是
17.《朝花夕拾》中的一些篇目写了鲁迅对师友的崇敬、怀念之情。班级开展“鲁迅的师友情怀”专题探究活动,请你“以貌识人”,在下面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名字。(任选两个即可)
(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
(2)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
(3)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
18.鲁迅的《朝花夕拾》原名是《A 》,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B 集。
19.《朝花夕拾》的体裁是( ),原名是《( )》,文章记述了鲁迅从幼年到( )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20.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文中的“他”指的是 ,这种“奇特的药引”是 。
三、名著阅读
21.名著积累。
(1)《朝花夕拾》中有多篇文章批判了封建教育,请写出其中的两篇: 、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 和 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22.七年级(1)班在阅读名著时,选择“人物成长”这一专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活动,完成各题。
小华:在阅读中,我发现人物是不断在各种冲突中成长的。比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从遇六贼,赶尽杀绝,剥衣夺盘缠(第十四回)到遇草寇,杀两人,不追杀(第五十六回)到遇杀寇员外的强盗,只用定身法,待其写完供状后放走(第九十七回)。可以看出一路的修行使他有了善念,不再把武力作为唯一的武器。
小雯:不错,悟空前后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 。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的经历都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小慧:是的,《朝花夕拾》中年少的鲁迅也有这样特殊的经历,如: 。
小贴士:冲突下的选择“冲突”可分为外在冲突和内在冲突。外在冲突:人物与人物的冲突,如悟空与神佛、唐僧、凡人、妖怪。内在冲突:悟空与自己的斗争。
请你仿照小华的发言,结合《西游记》和《朝花夕拾》中的相关情节补全小雯、小慧的发言。
(1)小雯:
(2)小慧:
【甲】①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②“人都到那里去了?!”
③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④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借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⑤“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⑥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乙】《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也有记事的,可是照近人的说法,那记事的几篇,大都是战国末年人的制作,应该分别的看。那些号令多称为“誓”或“诰”,后人便用“誓”“诰”的名字来代表这一类。平时的号令叫“诰”,有关军事的叫“誓”。君告臣的话多称为“命”;臣告君的话却似乎并无定名,偶然有称为“谟”的。这些辞有的是当代史官所记,有的是后代史官追记;当代史官也许根据亲闻,后代史官便只能根据传闻了。这些辞原来似乎只是说的话,并非写出的文告;史官纪录,意在存作档案,备后来查考之用。这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留下来的却很少。汉代传有《书序》,来历不详,也许是周、秦间人所作。有人说,孔子删《书》为百篇,每篇有序,说明作意。这却缺乏可信的证据。孔子教学生的典籍里有《书》,倒是真的。那时代的《书》是个什么样子,已经无从知道。“书”原是纪录的意思;大约那所谓“书”只是指当时留存着的一些古代的档案而言;那些档案恐怕还是一件件的,并未结集成书。成书也许是在汉人手里。那时候这些档案留存着的更少了,也更古了,更稀罕了;汉人便将它们编辑起来,改称《尚书》。
2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出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描述了鲁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
B.【甲】文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C.【乙】文选自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全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
D.【乙】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使用文言文精练的典范。
24.【甲】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出自【乙】文中谈论到的《 》一书,此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是中国最古的 的历史。
25.【甲】文中讲述先生教学生读经典古书,【乙】文中谈论古代经典丛书发展。请联系【甲】【乙】全文,谈谈文中对“经典古书”各持有怎样的态度。
26.“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请结合下面名著具体内容说说对这份“知已情”的理解。
鲁迅与范爱农(《朝花夕拾》)
27.名著阅读。
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如《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十四孝图》等,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的意义。请你联系其中两篇文章的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
试卷第6页,共7页
试卷第7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C.等“我”背完书之后去看五猖会,“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B.《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揭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琐记》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因此选项中“《琐记》”表述有误。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的识记和理解。
B.《五猖会》记叙了儿时要去看五猖会,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书,“我”失望、郁闷之极,待读熟,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得以去看五猖会,却并没写五猖会的盛况,表达了作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此项“就高高兴兴地去看戏了”说法有误;
故选B。
4.B
【详解】B.《二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进而引发了对不近人情的所谓“孝道”的批判,不是《琐记》;
故选B。
5.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
D.有误,《五猖会》写鲁迅急切盼望看到迎神赛会时,被父亲逼迫背诵《鉴略》;
故选D。
6.C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C.衍太太是鲁迅所著的回忆散文《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没有在《范爱农》中出现;
故选C。
7.AE
【详解】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辨析。
A.“他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自己的不坚强,不觉醒造成的”表述有误。《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悲剧结局主要是由当时的黑暗社会造成的;
E.有误,阿龙纳斯的仆人康赛尔生性沉稳,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从不着急上火。“性情火爆,不愿受到羁绊,还曾多次顶撞船长”形容的是捕鲸手尼德·兰;
故选AE。
8.D
【详解】由文段中“她懂得许多规矩”“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这些典型的描写,可知出自《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描写的是鲁迅儿时的保姆阿长,即长妈妈,她是个热情、纯朴、善良、给幼年的鲁迅以极大关爱的劳动妇女;
故选D。
9.D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常识。
D.在《琐记》衍太太做的事情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春宫图,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总体来说,衍太太是一个心术不正的、令人憎恶的、自私自利的、爱推卸责任的市侩人物形象。本项中“她怂恿‘我’在父亲将死之时大叫”是《父亲的病》的情节;
故选D。
10.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C.“小说刻画了祥子这一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始终不向命运低头的平民形象”错误。老舍笔下的祥子经过“三起三落”,由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朴实劳动人民形象,变成了自甘堕落、麻木潦倒、贪小便宜的市井无赖;
故选C。
11. A、F I、J D、E
【详解】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与识记。《狗 猫 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所以①为A F;《藤野先生》是写鲁迅留学日本时的老师藤野先生。《范爱农》是写在留学日本时认识的朋友范爱农。所以②选IJ;《五猖会》是写家乡的迎神赛会,通过讲述主人公儿时盼望观看迎赛神节和父亲逼迫看《鉴略》之间的冲突,表达出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批判。《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所以③为DE。
12.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详解】第一幅图,从左上角的人物名称可以看出是活无常,出现在《朝花夕拾》中的《无常》一文。《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第二幅图,可以看出是雪地捕鸟,这个情节出现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原文: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32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33,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13. 《狗·猫·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范爱农》 《五猖会》 《无常》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①②根据语境分析,由“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可知,该作品是《狗 猫 鼠》,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还可以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中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对昆虫语言的好奇想象,表达作者对百草园的怀念;
③④根据“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可知,该作品是《藤野先生》,文章中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识和先生帮助自己修改讲义等事件,表达对藤野先生的赞美和怀念;还可以是《范爱农》,它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⑤⑥由“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可知,该作品是《五猖会》,记述的是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情绪,而这种少年的欢快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冲淡,从而展示了旧式教育对于儿童天性的压制。还可以是《无常》,它描写了无常的表演、家乡的赛会。
14. 散文 旧事重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15. 《琐记》 鲁迅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把握。“文段一”表述的是“我”求学的经历与感受,“文段二”中出现“考矿路学堂”,据此可判断这两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琐记》一文,讲述的是鲁迅先生求学的经历及两次心理变化,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
16. 长妈妈 范爱农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出自《阿长与<山海经>》,写“我”因长妈妈给“我”买来渴求已久《山海经》而对其心生感激、敬佩之情;【甲】句表现了对已逝的长妈妈的怀念;【甲】中的“她”是长妈妈。
根据《范爱农》原文“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可知,【乙】中的“他”是范爱农。
17. 范爱农 寿镜吾 藤野先生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1)该句出自《范爱农》,根据原文“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可知,此人是范爱农。
(2)该句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根据原文“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可知,这是“我(鲁迅)”在三味书屋的老师寿镜吾先生。
(3)该句出自《藤野先生》,根据原文“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可知,此人是“我(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老师藤野先生。
18. 旧事重提 散文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知识积累。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12部分组成。
19. 散文 旧事重提 青年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20. 陈莲河 一对蟋蟀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根据“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可知,选段选自鲁迅《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故事情节是:鲁迅为病重的父亲求寻神医,却都是庸医治病害人,结果还是没有救回父亲的经历。以父亲的病为线索贯穿全文,描述了几位“名”医治病的过程,高昂的诊金,坑蒙拐骗的治病救人的态度和故弄玄虚的药引,害死父亲的事,批评了愚昧无知的庸医,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迷信和对科学知识的不接受。
文中的“他”是指陈莲河;他,原名何廉臣,鲁迅先生为了表达对他的恨意,把名字颠倒,说明这个人颠倒黑白不分是非。这个反面人物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江湖骗子。周伯宜生命垂危之际仍旧泰然,说明这种情况也不是第一次了。他“巧妙”地使用连环套诈骗周家,第一套药引,蟋蟀也就罢了,还是什么“原配”,岂不是可笑至极?第二套药丸:鲁迅先生小时候也不知道这药丸的“精妙”,因为这本身就不能拿来治病。第三套:点在舌尖的“神丹”,其实也没有什么神奇。第四套:前世的事。这完全就是瞎扯了,是公然的欺骗。
陈莲河,通过变换药引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这里这种“奇特的药引”是:一对蟋蟀。
21.(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2)伤寒 大叶性肺炎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识记。《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有四次死里逃生。
第一次(第一部 第八章 战场上的搏杀)1920年2月保尔染上了发高烧的风寒,斑疹伤寒是第十二军各师战士们的致命威胁,比波兰军的机枪还要可怕得多。保尔还没有完全痊愈,就会到了自己的部队。
第二次(第一部 第八章 战场上的搏杀)一天,旅长派保尔到车站的铁甲列车上去送公文的时候,他还遇上了阿尔焦姆。后来听说师长被杀,保尔又投入战斗,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爆炸,头部受重伤。
第三次(第一部 第九章 信念的考验)后来保尔参加了肃反工作,这个工作紧张而繁重,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保尔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
第四次(第二部 第二章 工地上的磨练)保尔在铁路如期修通不久后,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可据此作答。
22. 小雯:示例:孙悟空杀六贼后主动离开,返回时还欲打唐僧(第十四回),到三打白骨精后,跪下叩头请求再给机会(第二十七回),再到诛杀草寇后,回头求情,求情失败后再到观音处诉苦(第五十七回),可以看出孙悟空经过一路修行,变得有耐心,学会控制情绪,也懂得了尊重和理解对方。(意对即可) 小慧:示例1:鲁迅先生因为父亲的病被庸医耽误,而决定选择从医。
示例2: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期间,因为受“看电影”事件影响,于是决定弃医从文,走上文艺运动之路。
示例3:阿长为我买来的《山海经》,让我对一个底层的劳动妇女变得怀有深情,不忘他们的善良仁厚。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及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由“杀六贼后,主动离开,返回欲打唐僧”到“诛草寇后,回头求情,求情失败再到观音处诉苦”可以看出,悟空变得耐心了,学会了控制情绪;由“白龙吃了唐僧的马,唐僧惊恐泪如雨下,悟空暴躁如雷,恶语相向”到“唐僧听闻黑河水声振耳,惊恐万分;悟空安抚情绪,教其《多心经》真谛‘功到自然成’之理”可以看出,悟空懂得了尊重和理解对方;由“遇六贼,赶尽杀绝,剥衣夺盘缠”到“遇草寇,杀两人,不追杀”可以看出,悟空有了恻隐之心,有了善念;由“万唐僧畏惧狮驼岭妖怪之伟力,欲寻它路;悟空理性分析、提出解决方案”“遇杀寇员外的强盗,只用定身法,待其写完供状后放走”可以看出,悟空不再以武力作为唯一的武器,
据此总结作答即可。
(2)《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示例:鲁迅先生同范爱农在东京初识便产生了误会,觉得他“很可恶”,甚至以为“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到辛亥革命前一年,故乡重逢时,笑谈各自经历,便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并认为“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在得知好友备受迫害的遭遇后倍感同情。
23.D 24. 尚书 记言 25.甲文中体现出古文的深奥、苦涩之处,难以读懂,不被孩子们喜欢;乙文表明了古代经典著作的流传不易,需要珍惜。
【解析】2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D.有误,【乙】文选自《经典常谈》,该书作者朱自清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文字上更是使用文言文精练的典范”表述不当;
故选D。
24.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甲】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出自《尚书》,【乙】文中谈论到的《尚书》一书,此书据说就是“上古帝王的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历史。
2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
根据【甲】文④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上九潜龙勿用”①段“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可知,【甲】文中体现出古文的深奥、苦涩之处,难以读懂,不被孩子们喜欢;
根据【乙】文“这种古代的档案,想来很多,留下来的却很少”可知,【乙】文表明了古代经典著作的流传不易,需要珍惜。
26.示例:留学日本期间两人第一次相遇,鲁迅认为范爱农懦弱、冷漠。回国后的故乡重逢和绍兴共事让两人相熟并彼此牵挂。后来听到范爱农的离世,鲁迅的心里十分悲凉,写下《范爱农》这篇文章告慰自己的挚友,表达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开放类试题,结合名著相关情节分析即可。本题需要结合《朝花夕拾》中《范爱农》的相关情节来分析。
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开始鲁迅和他有一些小误会,导致范爱农故意针对他。后来鲁迅回到故乡,谋了一份校长的差事,偶然遇到了范爱农,两个人解除了误会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鲁迅的学生写了一些和反动派斗争的内容,请求以鲁迅的名义发表,鲁迅同意了。后来当时的领导(反动派)看到这些文件,命人抓鲁迅。鲁迅虽不怕这些,但因与其学生和一些斗争派,意见不合,不得不离开故乡,去往南京。不久后鲁迅得知了范爱农与友人游湖时落水身亡,怀疑他是自杀。于是写下《范爱农》这篇文章告慰自己的挚友文章表达了鲁迅对范爱农命运的感叹和对当时社会的批判。
27.示例:《五猖会》里父亲强迫“我”在看戏前背书,给“我”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指出强制的家长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在《阿长与<山海经>》里,“我”对长妈妈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海经》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指出儿童对大自然生来充满好奇之心,喜欢听上天入地、妖魔鬼怪之类刺激好玩的事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指出孩子的快乐天性和想象力、创造力不可压制。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一些孝子佳话的做作与无情,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式的故事表达了极大的不理解与反感,指出儿童读物要有健康的内容和适应儿童心理特点的形式,不可用虚伪的故事恐吓、欺骗儿童。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章关于儿童教育问题的主旨,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作为一代文豪的鲁迅,童年时代自然是喜欢读书的。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写到长妈妈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并尽一切努力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的关注和满足对一个孩子来说,精神上是受到很大的鼓舞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可怜。据此分析即可。
答案第8页,共9页
答案第9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