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1-3《宋明理学》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9 09:0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 NO.
编写: 审核: 使用时间:第 周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基本主张及其影响。
学习重点: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基本内容
学习难点:理解理学和心学的思想内涵;正确评价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历史地位。
问题导读单
一、学法指导:
1、梳理教材知识,勾画重点、难点,熟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完成相关自测题。
3、将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疑惑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讨论解决
二、教材助读:《金榜》
三、预习自测
(一)选择题:
1、(2011河南学业水测试)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三教九流”一说。其中“三教”指的是
A、儒、法、道 B、儒、佛、道 C、儒、墨、法 D、墨、佛、道
2、“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3、(2011福建学业水测试)朱熹在福建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他的历史地位是
A、开创了宋明理学 B、开创了清代考证学之先河
C、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D、建立心学理论
4、科举制是隋唐时代开始实行的一种较为完备的选官制度,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四书”作为考试内容最早出现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朱熹的主张和贡献是
①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 ② 提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 ③ 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 ④ 提出“致良知” 学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某校学生在编演“宋明理学”历史短剧时,为陆九渊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 是真理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7、(2011浙江学业水测试)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哲学家提出“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并强调“知行合一”。这位哲学家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二)判断题:
1、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否定了君主专制。
2、在程朱理学的创立过程中,朱熹的成就高于“二程”。
3、理学是在对儒学大力批判的基础上将仁发展为理。
4、南宋时出现的“心学”是对理学的新发展。
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的“知行合一”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5、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态,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它形成了儒学理论的哲学体系。其为中央集权政治服务,严格礼教,严重束缚人民思想,日益走向历史的反面。
四、我的疑问
……
问题解决单
我的知识网络
……
二、合作探究题
1、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范围:本质:目的:
异 宇宙观
道德观
方法论
2、宋明理学的影响 :
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宋明理学影响的评价?(一分为二辩证看待)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三.变式训练(有效训练,反馈纠正)
1、又问:“人或有局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上述内容反映的思想内容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2、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子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
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C.朱熹以后要步入仕途须读儒家经典 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
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有
①都强调宇宙万物的本原 ②都倡导加强道德修养
③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 ④都科学地说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发展了儒学思想,形成新的儒学。对朱熹新儒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 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原
C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以维护等级秩序
D 求“理”就是进行内心反省
5、朱熹是宋代杰出的儒学宗师,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他最早把儒家思想发展为理学
B.他认为“理”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C.其思想特点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法家、道家思想
D.他发展了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欲”与“天理”辩证统一
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
A..天体运行法则 B. 社会发展规律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 “天人感应”理论
7(2011海南学业水测试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这样一种思想,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强调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它是
A、早期儒学 B、黄老学说
C、董仲舒的新儒学 D、宋明理学
8、理学家所谓的“天理”包括哪些内容?①世间万物的本原 ②“三纲五常”等儒家道德伦理 ③“人心”或人的思想意识 ④“气”或世间万物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9、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B 注重气节、品德
C 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D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三、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