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1-4《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9 09:0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NO.
编写: 审核: 使用时间:第 周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理解明清儒学思想的新发展。
学习重点:明清儒学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对儒学思想的发展
学习难点:儒学的发展历程及认识;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发展的关系
问题导读单
一、学法指导:
1、梳理教材知识,勾画重点、难点,熟记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2、完成相关自测题。
3、将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疑惑填写在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上讨论解决
二、教材助读:《金榜》
三、预习自测
(一)选择题:
1、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带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其产生的根本条件是
A、政治比较清明 B、专制主义发展到顶峰 C、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D、商品经济发展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
A、抨击封建主义   B、抨击中央政府   C、抨击君主无能  D、抨击君主专制 
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创新,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思想
A.经世致用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5、王夫之认为:“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王夫之所反对的核心是
A、国家大统一   B、中央集权制度   C、君主专制制度   D、世袭等级制
6、下列人物的思想针锋相对的是
A、商鞅和韩非子   B、李贽和顾炎武   C、黄宗羲和顾炎武  D、王阳明和王夫之
7、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巨变。
8、儒家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中的主要表现有:①大一统 ②民本思想 ③工商皆本 ④以德治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 判断题:
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创立于春秋,北宋时发展为理学,
2、南宋时发展为心学,但到了明末清初受到黄宗羲等人的彻底批判和全盘否定。
3、在认识论上,北宋“二程”提出“格物致知”;明朝王阳明则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学说。
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李贽反对以孔子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非为标准,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王夫之继承和发展了唯物思想,从而开创出思想活跃的新局面。
5、“臣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反映了明清时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6、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是程颐。
7、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四、我的疑问
……
问题解决单
我的知识网络
……
二、合作探究题
1、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思想主张有何共同点。
2、归纳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分析其长盛不衰的原因及对今天文化发展的启示
(1)儒学的发展历程:
产生:春秋时期(孔子) 蔚然大宗:战国时期(孟子、荀子) 正统、主流思想:西汉(董仲
舒)  成熟、官方哲学(理学):宋明时期(二程、朱熹、王阳明) 焕发生机(批判继承):明
清时期(黄宗羲等三大思想家)
(2)原因:不断吸收外来文化,顺应时代潮流和统治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儒学在今天对于中国和世界有哪些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
意义:
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的继承。
三.变式训练(有效训练,反馈纠正)
1、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2、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4、工商皆民生之本思想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 B.明清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C.是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映 D.是统治阶级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5、儒家思想能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是: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7、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家们多有论述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8.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于发展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朝时,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的“大一统”思想
B.董仲舒和朱熹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都作出了贡献
C.宋朝时,新儒学中已经吸收了佛教等外国文化的成分
D.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
三、我的收获(反思静悟,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