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导学案(后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导学案(后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9 09:1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学习要求】
1.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2. 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知识梳理】
孔子——儒家文化的创始人
(1)主要思想——开创儒家思想:核心内容:仁、礼、中庸思想。
①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仁德和礼来治理国家,反对苛政。(政治思想)
②礼的思想:礼在孔子思想中占重要地位。孔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政治思想)
③中庸思想:协调“礼”与“仁”关系,对立因素统一与和谐就能形成完美的事物。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倒好处。(伦理思想)
④教育思想:创立私学,a.教育对象:有教无类b.教育目的:“成人”、成“君子”c.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2)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对中国: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四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儒家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还是古代大教育家,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世界: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探究问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政治思想?什么是礼?如何实现礼?
(2)如何评价孔子礼的思想?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回答:(1)材料二中孔子强调了什么伦理思想?什么是仁?人际关系中如何体现仁?
(2)如何评价孔子仁的思想?
(3)如何协调仁与礼之间是什么关系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篇》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
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从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归纳孔子的教育思想。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有五而志于学”;“三人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入大庙,每事问。” ——《论语》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大多出身于平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家,有的学生家境十分贫寒。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冉雍“父,贱人”,家“无置锥之地,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上漏下湿”。 ——杨树森《试论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治学态度。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办学思想?这一办学思想的提出和实践有何意义?请再列举两例孔子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方面的贡献。
(1)立志求学、虚心好学、有钻研精神等。
(2) ① “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孔子开创私学,招收学生不论出身贵贱,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广大平民也有受教育机会,为教育推广创造条件。②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③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练习巩固】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更注意于教育。……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孔子子修诗、书,订礼、乐,赞易而作春秋,此所谓六经。其先皆官书也,经孔子之手而流布于民间。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政治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怎样把贵族学传播到民间的?(4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什么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孔子铜像的落成有何现实意义?(3分)
(1)核心:仁。(1分)
影响: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2分)
(2)兴办私学;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修诗、书,订礼、乐,赞易作春秋。(4分)
(3)原因: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思想奠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2分)
意义: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1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论语》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对应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3)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3、(1)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2)相同点:都为统治阶级提供治国方案。不同:孔子重视“德”,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韩非子重视刑法,以重刑来镇压人民的反抗。
(3)鲁迅指出无论是儒家思想还法家思想,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实质上是一致的。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富而可求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何可求,从吾所好”。“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为仁(旧贵族)不富矣,为富(新地主和商人)不仁矣”。
材料二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下,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摘自《论语·颜渊》
材料三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四 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即越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
——摘自[日]岛献吉朗《诸子百家》
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上述主张产生的经济背景。(4分)
答:(1)孔子不反对求富,但是认为求富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符合奴隶制的经济秩序和道德规范。(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2分) 奴隶制经济逐渐衰落,封建经济兴起。(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4分)
答案:(2)孔子提倡“仁”和“礼”;主张“贵贱有序”、“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4分)
(3)依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4分)
答:(3)思想家,创立儒学,成为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教育家,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且对后世中国及世界影响深远。(3分)但他主张维护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一定的保守性。(1分)
孔子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获得世界人民的敬重。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