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弈中共赢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江阴市第二中学 张雪峰
导入:
同学们,上午好,今天很荣幸能与无锡太湖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的同学们共度一段美好的历史学习时光。除了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太湖美》以外,老师还愿意与同学们重温一个儿时小游戏:手指绷线。(演示游戏)这个游戏从造型单调到比较完美,结构从不稳定到相对稳定,不禁让我联想起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游戏就是博弈,博弈无处不在,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博弈有时是你死我活,有时是两败俱伤。但我认为,博弈的最高境界是用智慧求的共赢。相信学习了本课,大家对此会有深刻的体会。
大家知道,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美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世界笼罩着战争的阴霾。但是,不久,一种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出示图片: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声音,振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大棋局》)
首先我们了解走向联合的西欧,他们化敌为友,响起一个统一响亮的声音。
化敌为友,响起一个统一响亮的声音——西欧走向联合
二战给西欧带来了什么,(出示材料:材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欧洲是什么?它是一堆瓦砾,是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丘吉尔;材料二:战后的英国已失去在国际舞台上发号施令的威风;而法国的外交家们绞尽脑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拿二等票坐上头等车厢”;德国作为战败国,已被盟国分区占 领,最后导致了分裂。材料三:如图
法国的戴高乐提出建立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方集团”、英国的丘吉尔提出成立“欧洲合众国”、德国的阿登纳提出建立“欧洲政治联盟” ,三人共同表达了要“建立欧洲人的欧洲”,接下来我们充当一回智囊团:为欧洲选择未来。探究问题一:西欧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出示材料:
材料1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 维克多·雨果;材料2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阿登纳回忆录》;材料3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的道路. —— 摘自课本(人教版)。学生回答后总结:①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②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③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探究问题二:西欧国家应怎样实现联合?实现联合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出示材料:目标是要一步一步地,首先通过经济一体化,随后政治一体化,最后军事一体化,而达到欧洲的统一”——《阿登纳回忆录》“欧洲各国的联合,需要消除法国和德国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敌对和矛盾。” ——法国外长舒曼)。探究问题三:法德矛盾是怎样化解的? (出示材料: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舒曼计划》(1950年)。探究问题四:欧洲人是如何走向联合的?1967年成立共同体,1993年发展为欧洲联盟。探究问题五: “欧洲人的欧洲” 产生了哪些影响?(出示材料:材料一 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
国家或组织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4年
美国 36.2% 33.73% 31.27% 30.21% 24.36%
欧共体 17.54% 17.53% 18.68% 19.32% 20.12%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表示“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 摘自岳麓版课本)学生回答后总结(1)经济上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2)政治上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从以上图片我们认识到我为欧洲选择未来:相逢一笑泯恩仇,欧洲一体求发展。欧洲联合和平崛起的道路为世界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二、经济立国,樱花绚烂绽放 ——日本的崛起
(出示中国奥运会、世博会主题图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功申请和举办奥运会、世博会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等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展现。而在几十年前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举办现代奥运会和世博会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示图片:1964年日本举办第18届东京奥运会;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的标志 )请问:日本能在20世纪60、70年代举办奥运会和世博会说明了什么问题?进入探究主题:探索日本战后崛起的奥秘。探究问题一: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1)民主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2)美国扶植:1948年后,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3)朝战机遇: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机遇、(4)经济战略:日本政府制定了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5)重视教育:日本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6)贸易立国: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探究问题二:观察下面三幅图片,请问日本的崛起体现在哪些方面?
(出示材料:1970年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阪世博会的太阳神塔 、美日斗争漫画、申请加入常任理事国)得出认识:经济上,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介绍美国《时代周刊》两期封面:没落的日本 1945;特别的议题:日本 1983)政治上,①冲击美国霸权地位,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 ②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探究问题三:从日本崛起中,我们能得到那些启示。学生回答后得出认识:第一,稳定社会;第二,发展经济(抓住机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第三,重视科技教育(重视人才,提高素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第四,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战略尤为关键。等等 探究问题四 : 你会对日本加入常任理事国说Yes or No。学生畅所欲言。老师适时给出相关图片(不正视历史、日本在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出示材料:“日专家称中国为朝鲜半岛做出最善努力 批日本态度消极” 环球网 2010.11.292、“反对延续《京都议定书》 日本在坎昆遭多方批评 ” 中国网 2010.12.2。3、“日地方议员登钓鱼岛 我向日提出严正交涉 ” 中国青年报 2010.12.12。在讨论中得出认识:日本没有认真反省二战罪行,近年来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在国际问题上摇摆不定。这样一个不能正视历史,不能对世界负责任的国家,是不能胜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
三、自强团结,搭建属于自己的舞台——不结盟运动
结合视频和课本完成下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格:不结盟运动的条 件、目 的、时间、地点、政 策等,说明其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有力的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而中国的振兴在第三世界中尤为突出:韬光养晦,积聚天翻地覆的力量。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振兴的表现:(1)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政治: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军事:中国为世界公认的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4)科技:航天技术、核技术、基因技术等高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说明中国振兴的意义:中国的崛起特别是和平崛起冲击着两级格局,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完成大棋局上的排兵布阵,说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提出,世界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是有美国、西欧、苏联、中国、日本等“五极”。从我们的学习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国家之间的差异性。而这些恰恰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出示材料:外交是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那完全是博弈。今天时代变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就不能说简单地博弈了,因为有共同的利益,外交官的智慧就是谋求共赢。”——外交学院院长、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同学们的智慧在哪里,是否能在博弈和分享中取得共赢。
运筹帷幄,在博弈中共赢——课堂小结与学习感悟
探究主题:对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认识。探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2)加快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3)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供了挑战。探究问题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根源是什么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大力发展经济是适应多极化趋势的基本内容。
给出二战后各方政治力量对战争的态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而了解政治格局的变化。朝鲜战争(1950—1953)、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等。从而引起思考:当今朝鲜半岛局势紧张,请同学们根据你对当今国际格局和外交政策的理解,预测一下未来朝鲜半岛局势的走向
进入学生学习感悟环节:博弈演绎精彩 分享 ( http: / / www.21cnjy.com )达成共赢: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应对美苏特别是苏联的威胁,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运筹帷幄,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成为历史不可抗拒的潮流,中国理应有所作为以顺应这种潮流。
中国该如何作为,请你结合本课的学习体会,用一句话谈谈你的认识。
结尾:
引用《大国崛起》中的一段话:人们心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理想的大国,到底是什么样?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 所长 莱斯特·布朗: 那意味着承担领导责任,在气候不稳定时要稳定气候。英国前外相 杰弗里·豪:要乐于和其它国家分享其决策,通过说服而不是强迫来执行。法国前总统 吉斯卡尔·德斯坦:一个具有伟大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文明大国的崛起,对我们全球是有好处的。 中国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我认为一个大国必须具备两方面,就是物质的和精神的。或许,关于理想的大国,永远不会有一个固定和统一的答案。 可以说这些是人们的愿望,却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实际。 也或许,在未来的五百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世界的发展仍将经受各种考验。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展示材料: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1世纪论坛”2010年会议 胡锦涛致贺信 。最后陈述观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 相同的世界,相同的追求:和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