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27 23:1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黄花店中学下学期第一次形成性练习
(高一语文)
一、(30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牛羊何择也 择:区别 申之以孝悌之义 悌:善事父母
B.善刀而藏之 善:揩拭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C.沛公则置车骑 置:置办 吾何爱一牛 爱:爱惜
D.吾与点也 与:赞成 子路率尔对曰 率尔:真诚直率的样子
2.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同的一组是( )
A.良庖岁更刀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C.烛之武退秦师 朝秦楚
D.谨庠序之教 邻之厚,君之薄也
3.下列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安在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蚓无爪牙之利 D.臣之所好者道也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大型国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B.《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又称《道德经》。
C.《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论述外交辞令,叙事条理清楚。
D.古代男子在十五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5.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惟救死而恐不赡 赡:足 B.则盍反其本矣 盍:何,为什么
C.族庖月更刀 族:众,一般的 D.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邑
6.下列每组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而刀刃者无厚 B.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始臣之解牛之时 何厌之有 D.视为止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 会:音节、节奏 B.批大郤,导大窾 导:指导
C.彼恶知之 恶:怎么,哪里 D.如土委地 委:散落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胡龁(hé)  觳觫(hú sù) 衅钟(xìn) B.褊小(biǎn) 忖度(cǔn dù) 便嬖(pián bì)
C.吾惛(hūn) 邪侈(chǐ) 庠序(yánɡ) D.赴愬(sù) 莅临(wèi) 厌恶(wù)
9.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 军:驻扎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失其所与,不知 知:知道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 中:合乎 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批:劈、击
C.善刀而藏 善:揩拭 D.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盖:大概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提刀而立 若无罪而就死地 B.摄乎大国之间 异乎三子者之撰
C.如或知尔 如其礼乐 D.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吾见其难为 B.进乎技矣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D.官知止而神欲行 夜缒而出
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A.不吾知也 B.浴乎沂 C.以其无礼于晋 D.为国以礼
1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B.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C.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1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其中以“公”级别最大。从而可见,齐桓公的位次高于晋侯。
D.“四书”指《论语》《庄子》《大学》《中庸》。
二、(20分)
16.(8分)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3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2分)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3)(3分)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7. (6分)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①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 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2分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说侄子生活贫困却能于乱世中谨守礼道,始终如一,以此刻画出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面貌。
B.颔联“干戈地”与“礼乐风”形成对比,既表明弟侄的勤勉好学,也彰显其卓然的个人追求。
C.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辈的身份,拳拳告诫、慰勉子侄,情真意切;对后世年青人亦多教诲。
D.此诗语言明白晓畅,平易自然,无难解字句,质朴之至,仿佛与人当面交流,全无雕琢痕迹。
(2)(4分 )请赏析诗歌的颈联。
18.(6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冉有在总结自己对礼的志向时,谦虚地表示,“ , ”。
(2) ,铿尔,舍瑟而作,对曰:“ 。”
(3)曾皙不言其志,而是描述了一幅与冠者、童子一起“ , ”一路酣歌而归的动人景象,含蓄地表达出“礼治”的社会理想。
三、(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努尔旦和他的老马
阿瑟穆·小七①
星期天的午后,一场阵雨,秋高气爽。
布鲁尔没有午休,他在店铺忙乎。自从开了这家铁匠铺,他每天做的事就是打制铁马掌和为周围牧民的马钉马掌。现在,他从蓝色油漆斑驳的架子上取下前几天打制好的几十只U形马蹄铁,摆放在面前的长条桌上,像展览似的一个挨着一个摆成一条线。他是一个精干的人,肩膀宽厚,露出的手臂上肌肉竖成一道道的,一双手很大。他用大拇指在马蹄铁接触马蹄的那个面上一点点划过,遇到剐手的地方,他就拿起手边的钳子扳一扳,举起锉子“咯兹——咯兹”地锉一锉,嘴里向外吹气,吹去锉下来的碎铁屑。他做事时很认真,好像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
三点过了,他停下手中的动作,走到架子前,看着架子上摆着的东西,感到头脑发胀,身体有些困乏,他想,该去架子后的小床上躺一会儿了。他这样想着,走到里面躺下,双手枕在脑袋后面,闭着眼睛。
“布鲁尔!努尔旦大叔和他的马在外面,马掌坏了。”他的妻子阿依旦在店铺外喊了一声。
“不在!我不在!”布鲁尔翻了一个身,对着墙,侧着躺在床上。
“老努尔旦——是努尔旦大叔,你知道的,如果你不起来干活,他会让你一年不好过——他唠唠叨叨的毛病,你知道多么让人头疼。”阿依旦在布鲁尔身边轻声说。老努尔旦在周围邻居的心中就是那副样子。当着他的面,人们敷衍他“嗯,嗯,对,对”;背着他,人们笑话他“唠叨,事儿多”。
“他想在这里啰唆,似乎不可能,我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停了一会儿,布鲁尔慢吞吞坐起来,伸了伸发麻的手臂,用手在眼睛上揉了揉,走到桌子前的椅子旁坐下。
老努尔旦出现在门口,他撑着头往里张望,细长而干巴的脖子从那大一号的外套中突兀地冒出来。比起外面的光线,里面黑暗一片。他的身后站着他的老马,那是一匹和他一样苍老的枣红色老马。
布鲁尔看了一眼老努尔旦和他的老马,声调低了下来:“努尔旦大叔,快进来啊!”
“瞧,我没听错吧?”老努尔旦听到声音,摸索着朝里头走,嘴里不停歇地叨叨:“嗨,布鲁尔,我早就听到你的声音了。你啊,别想骗过我,我耳朵绝不会比你差。布鲁尔,不相信的话,你就试试看,如果你能骗过我,我就不是我了,那就是别的傻瓜老头了。哼!你这个布鲁尔,还想骗我……”你听听,他讲话的欲望多么强烈。
“怎么了?需要我做些什么?”布鲁尔看到他进来,站起身问。
提起这个话题,老努尔旦的语速慢了下来:“哦,我的马儿……”他走到桌边,转身指着门外的老马:“我可怜的老马,它没法走路了……我想,也许是马掌出了问题……”布鲁尔瞄了一眼老努尔旦侧着的脸,看到他眼里涌出了一些亮闪闪的东西。
“噢,让我看看。”布鲁尔拿起手边一根手臂长短的小铁棍,往外走。老努尔旦快步跟出去,俯下身子,伸出手,小心翼翼捧起老马的右前腿。这是一只骨骼粗大、长满黄茧的干枯手掌。
布鲁尔摸着这条病腿,注意到这条腿热乎乎地发烫。他蹲下来,用铁棍轻轻敲击磨斜了的铁掌。马儿立即畏缩了,腿在空中抽抖了几下,老努尔旦嘴里也跟着“咝——咝——咝”吸溜了几下。
布鲁尔低头仔细观察马蹄,发现一根钉马蹄铁的铁钉不知怎么穿透马掌的角质层,斜插进肉里了。他用轧扁了的铁棍的另一端翘了翘那个钉子,立即有一股腐肉的臭味飘了出来。
“噢,看!”布鲁尔指着铁钉让老努尔旦看,“都插到肉里了,一定很疼,已经化脓了。”
“哦,是啊,一定很疼。”老努尔旦看看铁钉,再看看布鲁尔的眼睛,“你说怎么办啊?”边说他边轻轻抚摸老马的前腿,眼睛里的亮光更多了。
“这是很简单的事情。”布鲁尔转身走进店铺,取出一把大号铁钳,活动了一下胳膊,一下一下地捏了捏铁钳,动作不慌不忙,然后蹲下来对老努尔旦说:“来,把马腿抬起来,我好拔掉钉子。”老努尔旦把马的病腿夹在两膝间,把马蹄往后往上轻轻抬起来。布鲁尔的手只是在马掌前晃了一下,钳子上就多了一个黑黑的生了锈的铁钉。
这个过程,老努尔旦一直没有说话,他紧张地扶着老马的腿,眼睛红红的。直到知道铁钉拔出来就没事了之后,才舒了口气。他俯下身子,盯着被布鲁尔随手扔在草地上的黑色铁钉看了看。他觉得那个小小的铁钉怎么会那么可恶,是它让自己的老马一跳一跳走不成路的,每挪动一步,马背上都会渗出一层汗水。他把手放在老马的脸上摸了摸,拍了拍,脸挨着马儿的脸蹭了蹭。这位平时将唠叨的能力发挥得炉火纯青的老头儿,就这样沉默着,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老天有眼。”老努尔旦吁出一口气,“好呀,真好,谢谢,谢谢你了。我以为它这辈子算是到此为止了呢。呃,就那么着做成老得嚼也嚼不动的熏马肉、马肠子……”他摊开双手,嘴角朝下撇了撇,“要不就成了走路一高一低的老瘸子。就像这样……”他抬着腿,肩膀一高一低地原地踏了两步。
他想努力说个笑话,让场面不要那么严肃。可是,在他的眼睛移到老马身上时,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了。他看着马的病腿,带着伤感又怜爱的表情,好一阵子没说话。在他身后,远处山体上,因为下雨生出的浓雾,不知何时缩小成一道闪闪发光的银带,在耀眼的太阳下,转眼又消失了。
就好像知道主人为它操心了似的,老马转过头来,心怀感激地,痴痴地望着它的主人,还用鼻尖蹭老努尔旦的脸,然后把头担在他的肩膀上。它和它的主人一样老,同时,它身体里的坚定也酷似它的主人。本来,给马收拾蹄子这差事,最容易惹得马儿甩出蹄子踢人。而它不同,它像是能够看穿主人心思似的,一动不动——它不会给它的老主人惹出任何麻烦。
老努尔旦轻轻抚摸它的脖子,在它耳边吹了口气:“你看看,你还好好的,天也没有塌,咱们回家吧!”他喃喃地说着,又转向布鲁尔,点了点头,转身往回走。老马侧头看看他,一歪一斜跟在他身后。他和它都迈着摇晃的步伐,一瘸一拐,消失在灌木丛的后面。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0日第15版)
(注)①新疆阿勒泰地区哈萨克草原女作家。
19.(4分 )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前面写老努尔旦说话很啰嗦,后文他在看马时,却没有啰嗦,更多地表现出对马的关爱。
B.文章用大量篇幅写了在布鲁尔治疗马时老努尔旦与老马的状态,主要用意在于凸显布鲁尔治病技艺的高超。
C.文章既写了与马相关的“哈萨克人”的活动,也从牧民的视角写出“马”的活动与感受,表现出“马”在牧民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D.文章写老努尔旦把马当作朋友、家人,而马也与主人心意相通,深刻地表现出牧民与马和谐共存的状态。
E.文章结尾意蕴丰富,“他和它都迈着摇晃的步伐”“一瘸一拐”“消失”流露出牧民文化式微的无限忧伤。
20.(6分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
21.(8分 )请简要分析“老马”在文章中的作用。
四、(2分)
22.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原名 ,前80回作者为 ,后40回续写者为高鹗。
五、(50分)作文
一个有理想追求的人,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一个有楷模引领的时代,不会停下奋进的脚步。楷模们的精神,是我们在新时代里不断前行的灯塔;榜样的力量,指引我们一路秉持初心,昂首阔步。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
1.B
2.B
3.A
4.C
5.B
6.A
7.B
8.A
9.C
10.D
11.D
12.C
13.A
14.D
15.D
16 .
(1)慎重办理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告诫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顶着东西了。
(2)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探究)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技术了。”
(3)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要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17.
(1)A
(2)①绿竹摇曳影落书案,泉水潺潺声来耳边,视听结合,“竹影”与“泉声”表现了弟侄书房周遭景致的清幽。②表现在纷乱的战争环境下弟侄仍能静心读书,清幽的景致也是弟侄清静内心的体现。③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弟侄勤勉专注求学态度的赞美之情。
18. 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鼓瑟希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 风乎舞雩
19.BE
20.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精干”“肩膀宽厚”“手臂肌肉一条条竖起”“手很大”等写出了布鲁尔常年打铁工作所具有的力量感;“划过”“扳一扳”“举起”“锉一锉”“吹气”等动作描写写出了布鲁尔工作的认真投入。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21.①与标题“老努尔旦和他的老马”相照应,把“老马”放在标题里,凸显老马的主要地位。②线索作用,贯穿全文。全文围绕着给“老马”治病展开,通过“老马”串联起所有的人物活动,使行文更加紧凑集中。③作者通过“老马”的状态描写,烘托了老努尔旦的形象特点。④老努尔旦和老马的形象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写出了人与马在经历磨难时的坚定与忍耐,有利于表现文章主题。
22. 《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曹雪芹
23. 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