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一历史试题
(试卷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王家范指出:农业(狭义的栽培农业)的发明是人类体质进化完成之后又一划时代的里程碑,标志着人类的经济生活从攫食性经济过渡到生产性经济的时代,开始了孕育文明诞生的历程。据此可知,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根源是
A.剩余产品的出现 B.文字的发明
C.社会分工的形成 D.生产力发展
2.《梨俱吠陀·原人歌》宣称婆罗门是原人的嘴、刹帝利是原人的双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罗是原人的脚。至于贱民,则被排除在原人的身体之外。由此可知,种姓制度的实质
A.等级制度 B.封建制度 C.宗教制度 D.专制制度
3.法国学者阿祖莱指出,当时(雅典)的民主与人权并不相关,考虑的只是公民的权益:在伯里克利的时代,公民共同体仍然是一个封闭的俱乐部,奴隶、外邦人和妇女是被排除在外的,此外,雅典已成为一个不断扩张霸权的海上帝国,为此,它会对自己的盟邦不断地实行暴政。材料显示古希腊雅典城邦政治的实质是
A.公民的民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维护公民民主权利 D.原始的直接民主
4.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下列哪项不属于古希腊人殖民扩张的特点
A.以移民方式展开殖民扩张
B.沿航海通道在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
C.建立了众多的城邦国家,没有形成统一的帝国
D.从两河流域之间的区域向周边地区扩张
5.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促使波斯、亚历山大等帝国兴起,帝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古代文明区域。下列哪些属于这两大帝国的统治
①君主专制 ②君权神授 ③实行行省制
④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⑤推广希腊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高一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4页)
6.公元前1世纪,欧洲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曾身穿一身丝袍出现在罗马大剧院,轰动一时。后来,身着中国锦衣绣服,成为罗马上层社会的风尚。公元166年,罗马皇帝的使节在越南日南登陆后,前往洛阳进谒汉桓帝,中国与罗马两国“始乃一通焉”。材料显示汉朝与罗马交往的特点是
①丝绸商贸往来兴盛 ②实现官方交流
③促进东西方商贸往来和丝绸之路的兴盛 ④丰富民众的社会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7.1272年在斯塔夫德郡的阿尔鲁斯,一次庄园法庭召开时,“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领主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提起诉讼”,结果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材料指出庄园法庭的意义是
A.维护领主的利益 B.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C.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 D.维护庄园的秩序
8.1297年《宪章确认书》就明确提到,该文件是以国王爱德华一世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而且“盖上朕之御玺寄往王国各郡”,君主还勒令地方的主教和官员负责向民众宣传,并且“允许(人民)基于该宪章中的所有条款发起诉讼”。该记载实际上反映了当时英格兰法律行政体系的运行机制:王国律令先由君主中央政府发布,相关政治文件随即发往各地,由地方官员宣传贯彻。该材料指出当时西欧的政治形势是
A.王权加强 B.城市兴起 C.基督教会举足轻重 D.依法治国
9.罗斯大公弗拉基米尔大公,988年迎娶拜占庭公主为妻时,改信了东正教,并将其定为国教,强迫全国人民接受。……高压之下,全国居民噤若寒蝉,只得转教换神。该材料信息的实质是
A.俄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 B.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C.俄罗斯大量吸收拜占庭文化 D.俄罗斯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10.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君士坦丁堡进行劫掠;劫掠继续了三天,没有一个兵士不靠夺得的战利品和奴隶而致富的。经过三天,苏丹穆罕默德用重惩威吓的办法,禁止继续抢劫和仍然没有停止的屠杀。所有的人都服从了他的命令。该材料实质上说明
A.君士坦丁堡相当富有 B.苏丹有意纵容士兵抢劫和屠杀
C.苏丹拥有绝对权威 D.战争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
11.高丽王朝统一后,为巩固其政治统治,参照中国的唐朝实行封建君主的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三省六部、御史台(司法、监察)、翰林院(掌管机要文书)和中枢院(负责军事),地方划分为十道,设节度使。材料说明高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唐朝政治推动了高丽政治的发展
B.效仿唐朝,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国家
C.高丽善于向外学习吸纳其他民族先进文化
D.高丽等级分明管理有序
12.埃塞俄比亚境内的阿克苏姆石柱和宝座上的铭文书写着:我——阿克苏姆的国王,万王之王……焚毁他们的城镇,将他们与石屋和茅房一起烧毁;我的军队夺取他们的粮食、铜和铁,破坏他们庙宇中的神像,摧毁他们的谷仓和棉仓。材料显示当时的阿克苏姆
①实行王权统治 ②当地种植谷物和棉花 ③能够冶炼金属铜和铁
④有城镇,建筑材料主要是石头和茅草 ⑤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3.在古代美洲,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的是
A.玛雅人 B.班图人 C.阿兹特克人 D.印加人
高一历史试题 第 2 页(共4页)
14.玛雅人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他们观测天象,制定了精确的历法……玛雅文字被视作神的创造,使用文字的权利均为祭司垄断……尤其是他们的建筑工程已达到古代世界很高的水平。材料指出玛雅文明的成就有
①建立了独特的历法体系②发明了独特的文字③建筑水平很高④修筑了壮观的金字塔庙宇,制造出精美的陶器⑤采用20进制,知道“零”的概念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15.1499年,他回国的消息在威尼斯引发了种种复杂情绪:震惊、焦虑、歇斯底里。一种主流的声音是,经过南非抵达印度的海上通道的发现,直接意味着本城命运的终结。材料中的“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16.英国人卡伯特回到国内后将自己的发现报告给了亨利七世,并将渔场的消息广而告之。他说:“我到达了大汗的王国(中国),并且为你们找到了一个渔场,这里的鳕鱼多得不需要用渔网,只要在篮子里放块石头沉到水中再提上来,篮子里就装满了鱼。”材料显示英国人卡伯特发现了
A.拉布拉多半岛 B.合恩角 C.纽芬兰岛 D.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 第17题14分,第 18题 12分,第 19题 14分,20题 12分,共52分.
17.古代文明各自扩展,使不同文明区域相互连接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独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占领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施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远征及其所建立的帝国虽然只是昙花一现,但却开创了一个希腊古典文明向东传播的历史时代——“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帝国西起希腊、马其顿,东至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达多瑙河。帝国分裂后又形成一系列的希腊化国家。在这一新的政治地理范围中,希腊文明逐渐向东扩展,并与东方文明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交流与融合,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的新篇章。
—李世安《世界文明史》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的特点有哪些 (6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亚历山大远征的影响。(8分)
18.欧洲的中世纪,在西方文明史上指从公元5世纪后期到公元15世纪中期的欧洲历史。欧洲的中世纪表面上看是黑暗的一千年,但实际上却是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中世纪后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西欧封建社会的早期,以土地分封为基础的封建等级制和庄园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状况,虽然土地的分封和国家权力的分割影响了王权的发展,但也使西欧各国封建政治走向不同于东方的道路,特别是不同于中国封建政治的道路。
高一历史试题 第 3页(共4页)
庄园的本质是封建主将其作为对农奴进行超经济剥削的生产单位,领主自用地是封建主对农奴进行超经济的劳役剥削的主要场所。当领主自用地分割出租了之后,劳役剥削也随之不复存在了,庄园也就宣告解体。
—选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第四版】
材料二
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国王通过慷慨颁授城市特许状甚至以各种手段吸引手工业者和商人到自己的领地建立城市,这些城市和商人成为国王的长期盟友。……随着城市的兴起,社会对教育提出新的需求,社会上出现一股“教育热”,各级教育在规模上都有所扩大。
—据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有哪些变化 (6分)
19.15 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全球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总之,欧洲有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一个牟利的欲望和机会、一个使牟利得以实现的社会和体制结构。如果当时欧洲有什么感到完全不能理解的,那就是: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的……为何接到中国皇帝的命令便会完全地、无可挽回地停止。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欧洲从杀人越货和经商贸易获得的财富最终转化为资本,使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起来,而欧洲本地的贸易格局也起了很大变化。欧洲中世纪后期主要通过地中海与东方贸易,意大利的商业城市占据关键地位; 这时,世界性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大西洋,地中海与意大利皆告衰落,而沿大洋的英、荷等渐居中心。到17世纪时,英国的伦敦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商业革命使资产阶级地位日益上升,反封建的政治革命和文化斗争也进一步开展起来。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航路开辟的因素有哪些 (8分)
(2) 依据材料二,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哪些影响 (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公元500——1500年, 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作为东方儒家文明与欧洲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桥梁,其本身的辉煌成就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美】斯图亚特·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高一历史试题 第 4 页(共4页)环际大联考
“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一)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0
A
B
D
C
B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8
0
D
6
C
1.D
【解析】据材料可知,农业(狭义的栽培农业)的发明….开始了孕育文明诞生的历程,
而农业的发明从根本上米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选D项:剩余产
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形成是农业生产发展的结果,排除C项:文字是出于记事
需要作出的一大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表现。排除B项。
2.A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的种姓制度带有严重的歧视性,贵戏分明、职业
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故选A项。
3.B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
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是少数人的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
言,是遥不可及的,故选B项。
4.D
【解析】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两河流域之间的区域向周边地区扩张是西亚文明的殖
民扩张的特点,故选D项。ABC都是古希腊人殖民扩张的特点,故排除。
5.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普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是波斯帝国
的统治措施,推广希腊文化是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措施,故排除④⑤,选A项。
6.c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①丝绸商贸往来兴盛②实现官方交流是汉朝与罗马交往的特点,③
促进东西方商贸往来和丝绸之路的兴盛④丰富民众的社会生活是汉朝与罗马交
往的意义。故选C项。
7.B
【解析】依据材料“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
物。”可知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故选B项。ACD材料中未
显示,故排除。
8.A
【解析】依据材料“该文件是以国王爱德华一世的名义向全国发布,而且“盖上朕之御玺
寄往王国各郡”,君主还勒令地方的主教和官员负贵向民众宜传,王国律令先由
君主中央政府发布,”可知当时西欧的政治形势是王权加强,故选A项。BCD材
料中没有,故排除。
9.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当时俄罗斯进入基督教文化圈,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俄罗
斯大量吸收拜占庭文化,这些是表现,故排除ABC项。实质是俄罗斯深受拜占庭
文化的影响,故选D项。
10.C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H094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