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了解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和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预习单】
1、根据《自主学习与测评》的“自主梳理”部分,在书上标注出相应的内容。。
2、理解《自主学习与测评》的“史论共享”部分。
【研学单】
活动一:专题主干知识梳理:君主专制的演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片一 图片二 图片三
请回答:
(1)图片一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
(2)图片二是哪个时期的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3)图片三与图片一、二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这一变化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4)上述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君主专制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活动二:专题主干知识梳理:中央集权的发展
材料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汉书,地理志》
材料二:“继秦而起的汉皇帝……在开头时,他将封地授予他的儿子们和近亲……它们被散置在由国家官员直接治理的州县之间。”
材料三: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政治制度?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初在地方推行什么政治制度?导致了怎样的后果?后来又是怎样解决的?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一时期的什么政治制度?
(4)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续学单】
A、完成《自主学习与测评》的“自主测评”选择和判断。
B、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总结
一、奴隶社会: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贵族政治)
分封制(封邦建国)——地方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井田制)
宗法制(血缘关系)
二、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地方必须严格服从并受制于中央政府。
2、时期:秦朝确立,此后演变发展,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基础: 经济基础:小农经济; 思想基础:法家思想;
4、本质及核心特征:君主专制、皇权至上
5、演变过程:
历程 阶段特征 中央(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地方(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秦朝 确立 首创 制度建立 制 全面推行 制
汉初 发展 推行 制
唐朝 实行 制
元朝 推行 制
明朝 君主专制强化并达到顶峰 废 ,设
清朝 设立
发展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皇权不断加强并达顶峰,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6、影响:(前期以积极影响为主;后期阻碍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
(1)积极:
①政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②经济: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③民族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④文明:使我国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古代文明,并保障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2)消极:
①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人浮于事,没有相应自主权;
②绝对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导致官僚作风和腐败现象出现;
③钳制了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创新和进步,压制了民主思想;
④明清时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社会进步,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互为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