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太阳辐射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即由太阳活动释放出来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来自地球的外部,而来自地球内部的煤炭、石油等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C.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岩浆活动等一切自然现象的能量来源
D.太阳辐射能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促进了地球上生物的生长
【解析】 太阳辐射能促进了地球上生物的生长,是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动力,但岩浆活动与太阳能无关。来自地球内部的煤炭、石油是古代生物遗体转变而成的,也来自太阳辐射能。
【答案】 D
据专家预测2023年太阳活动将进入下一轮的活跃高峰期。据此回答2~3题。
2.材料表明,太阳活动是( )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有一定周期的
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解析】 太阳活动是有规律的,约以11年为一个周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
【答案】 B
3.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黑子出现在太阳色球层
B.耀斑是太阳活动激烈的表现形式
C.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磁场产生影响
D.太阳活动可对地球电离层产生影响
【解析】 “磁暴”、极光现象与太阳活动有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注意此题要求选的是不正确的。
【答案】 A
在德国和日本,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随处可见,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回答4~6题。
4.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上。太阳辐射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同时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磁暴”与太阳活动有关,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
【答案】 C
5.上海的年平均太阳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因为(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大
D.纬度偏低,晴天多
【解析】 结合上海、德国、日本的气候和纬度可知,德国和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突出,因此,阴雨天相对较多,而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晴天相对较多;此外,上海的纬度较德国、日本偏低。
【答案】 D
6.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解析】 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可以缓解其常规能源短缺的局面。
【答案】 A
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读北京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回答7~8题。
7.北京冬季太阳直接辐射比夏季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太阳高度较小,且白昼较短
B.冬季多阴雨天气
C.夏季可受到太阳直射
D.冬季冰封,反射率高
【解析】 北京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直接辐射量较少,并且白昼较短,日照的时间较短。
【答案】 A
8.北京4、5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6、7月份,原因是( )
A.4、5月份太阳高度最大
B.4、5月份降水较少
C.4、5月份白昼最长
D.4、5月份多沙尘天气
【解析】 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6、7月份阴雨天气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太阳辐射较弱。
【答案】 B
读平均年轮宽度和太阳黑子相对数变化对照图,回答9~10题。
9.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解析】 从图中可知,黑子数多时,年轮宽;黑子数少时,年轮窄,说明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呈正相关。
【答案】 A
10.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解析】 年轮宽窄与降水和气温有关,故A正确。
【答案】 A
我国空间科学工作者于2012年开始实施“夸父计划”,该计划由三颗卫星组成,其中A星设置在距地球150万千米的日地连线上,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我国将“夸父计划”定在2012年可能最大的原因是( )
A.2012年是一个太阳活动活跃期
B.2012年卫星研制工作完毕
C.2012年大推力火箭研制成功
D.2012年探测技术完善
【解析】 “夸父计划”的主要任务是用来全天候监测太阳活动的发生及其伴生现象,而2012年是太阳活动较活跃的年份,因此,我国将“夸父计划”定在2012年。
【答案】 A
12.卫星可在光球层监测到的太阳活动是( )
A.黑子 B.耀斑
C.太阳风 D.日珥
【解析】 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现象是太阳黑子。
【答案】 A
13.读下图,有关描述太阳活动与昼夜电离层电子浓度的高度分布特征正确的是( )
A.电离层电子浓度最高值出现的高度,白天高于夜间
B.电离层电子浓度太阳活动高年要大于太阳活动低年
C.100~200 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增大
D.白天,100 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在1011/cm-3以上
【解析】 A项,由图可以看出;在低空太阳活动高年与低年,电子浓度相同,所以B项错;C项,夜间100~200 km处高空电离层电子浓度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答案】 D
14.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气候异常 B.磁暴现象
C.长波通信中断 D.极光现象
【解析】 太阳活动会使电离层发生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答案】 C
1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低碳世博”是2010上海世博会的核心理念。主题馆屋顶上安装的大面积太阳能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材料二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日总辐射量分布图(单位:千焦/平方米·日)。
(1)太阳辐射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写出世博园内对太阳辐射利用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过程:
太阳辐射能→________→________→机械能
(2)世博园内某场馆的太阳能设施若要移至我国某地,并要发挥最大发电效率,则最适合的地区是( )
A.北京 B.沈阳
C.桂林 D.拉萨
(3)试简述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日总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6月份高低纬度间大气上界的太阳日总辐射量相差不大的原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1)太阳能的利用,首先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然后利用电能产生热能,借助热能制造机械能。(2)若太阳能设施发挥最大发电效率,则该地太阳辐射最多,我国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3)图示中有两个坐标轴,一是纬度变化,一是时间变化,因此分布规律应为两方面,一是纬度分布规律,一是时间分布规律,根据图中等值线数值变化可确定具体表现。太阳日总辐射量的大小受太阳辐射强度和日照时数共同影响,可逐一分析低纬和高纬地区两要素的特点。
【答案】 (1)电能 热能 (2)D
(3)纬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时间分布规律:6月份最高,3月至6月逐渐增多,6月至9月逐渐减少。6月份,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低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高纬地区虽然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强度比低纬小,但昼长时数大于低纬地区,因此太阳日总辐射量与低纬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