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图书馆(1)》 说 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第1课时
01
教材内容
02
学情分析
03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04
教法、学法
05
教学过程
06
板书设计
CONTENTS
目录
第
壹
章
节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教 材 内 容
教材编排
《图书馆(1)》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课时内容。“满十进1”的计数规则是加法计算的关键,因此教材在第一个问题中呈现的两种方法都体现了“满十进1”的计数规则,一是“8+4=12,满十进1,然后再相同的计数单位个数累加。”二是“28+2,凑成整十,进1,然后3个十和剩下的2个一组成32。”由于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借助计数器拨珠来帮助计算的基础,第二个问题,数形结合,将计数器的拨珠过程与竖式计算的过程相对应,从而感受各种算法的基础都是“满十进1”,体现数与运算的一致性。两个问题都使学生经历了从直观运算到抽象运算的过程。第三个问题则让学生直接从算式出发,解决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基础问题。
02.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100 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习了计算时一定要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十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在 100 以内数的认识中结合计数器建立了个位、十位的数位观念,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学习做好了知识准备。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并初步掌握算法。学习难点是理解个位“满十”需向十位“进1”。
01
教 学 目 标
2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1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理解个位“满十”需向十位“进1”。
04.
教法、学法
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用尝试法、直观演示法、观察法、图示法等教学方面有机结合。
学法:
课时的学法是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法和学法
学
展
议
导
练
05.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探究新知
练习巩固
研讨归纳
1、情境导入
2、探究新知
观察上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究新知
① 和 共有多少本?
② 和 共有多少本?
③ 比 多多少本?
……
2、探究新知
和 共有多少本?摆一摆,算一算。
优翼
28
+
4
2、探究新知
28
+
4
和 共有多少本?摆一摆,算一算。
优翼
8+4=12
20+12=32
2、探究新知
28
+
4
32
28+2=30
30+2=32
答: 和 共有32本。
和 共有多少本?摆一摆,算一算。
优翼
2、探究新知
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
优翼
十位
个位
3
2
2 8
+
4
个位
十位
28+4=
32
(本)
借助计数器拨一拨。
12
满十进1。
1
2、探究新知
28
+
9
和 共有多少本?
优翼
2、探究新知
3
7
2 8
+
9
个位
十位
37
17
满十进1。
1
答: 和 共有37本。
28
+
9
和 共有多少本?
优翼
3.课堂总结
4.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板书设计
图书馆(1)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注意十位数字相加时,不要忘记个位进上来的“1”。
感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