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1)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2)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
一、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1.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教育
①古代中国:主要形式是官学与私学。
官学 先秦时期,“学在官府”
汉朝设立的太学、西晋设立的国子监,代表了古代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私学 产生于春秋时期,其中儒家的孔子影响最大
唐朝以后,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书院产生与迅速发展。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朱熹制定的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影响后世
作用 保存与传播了古代文化,使儒家经典得以传承,为科举考试的推行提供了教育基础
②古代西方:古希腊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2)近代教育: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①近代西方
大学区制 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教研合一 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促成大学职能的转变
世俗化 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②近代中国
京师大学堂 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6年蔡元培接任校长后,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清华学堂 1911年创办,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3)现代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收回教育主权,接管各级各类学校
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
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探索时期 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文化大革命”后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成就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剧增;各类学校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
(4)意义: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印刷书的诞生
(1)诞生
书籍产生 西方 约公元前30世纪,埃及出现的纸草书卷,一般被认为是书籍的雏形
中国 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简策和帛书是中国早期的书籍
书籍普及 中国 公元前2世纪,中国出现植物纤维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
唐朝已有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
西方 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印刷书,并推动了报纸、杂志的普及
(2)意义:堪称具有革命性的转变,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
3.图书馆的成长
(1)西方
古代 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
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对保存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私人图书馆随之兴起
近代 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家出现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公共图书馆
功能 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于公众
(2)中国
古代 中国图书文献的保存,源于史官,以及所建立的“府”“阁”“堂”“室”等藏书之所
私藏图书发展,明清两代突出。明朝中期建造的天一阁,是古代私家藏书的代表
近代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京师图书馆; 1916年起,国家图书馆的职能开始体现
现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师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改称“国家图书馆”
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建立各级各类的图书馆
4.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
(1)西方
古代 约公元前290年,托勒密·索托在埃及创建了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的缪斯宫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最早的博物馆
近代 1683年,牛津大学建立阿什莫林博物馆,被视作第一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18世纪,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建成
(2)中国
晚清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
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
1905年,张謇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
民国 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正式开馆
1933年,蔡元培等倡议建立国立中央博物院,1948年部分竣工。现为南京博物院
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新中国 1959年7月建成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
2003年,合并建立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和专业博物馆
(3)作用:博物馆是征集、收藏、展示、研究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也是进行国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二、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1.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古代:重收藏
①欧洲各国盛行收藏艺术珍品和宗教遗物。
②中国历代皇帝等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发展出专门的金石学,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与著录。
(2)近现代:重立法
西 方 1834年,希腊制定了保护古迹的法律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
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及修复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中 国 1906年,清政府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
1982年,通过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世界遗产公约》
(1)《世界遗产公约》
①通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会议。
②内容: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国际社会负有保护责任;将部分遗产列入名录,加以重点保护;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2)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历程: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提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概念。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②作用: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3)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①1985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②2004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④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3.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
①古代文明的遗迹:具有代表性的有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
②近代的文化遗产: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艺术之城。
(2)中国
①世界文化遗产:包括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等。
②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课堂探究】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瓷器,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德化白瓷兴于唐宋,盛于元明,名于当下,以白见长,最负盛名。德化白瓷器造型美观,温润如脂,洁白如玉,外销到欧洲,深受欢迎,被统称为“中国白”,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载体,并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饮誉世界。
2023年8月26日起,“中国白——德化白瓷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物活化利用的角度阐释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记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年来,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已经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和国家文化政策的大力扶持对象。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元素的来源如下表所示。目前,在我国的博物馆体系中,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的数量最多,是各地区进行文化形象宣传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的建筑景观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博物馆建筑的构件、博物馆内的自然和人造景观等
博物馆的藏品资源 博物馆的藏品资源,包括博物馆收藏和展示的雕塑、器物、工艺品、艺术品、自然标本等物质形态的藏品,也包括这些藏品中所蕴含的宗教信仰、礼仪制度、民间习俗、名人典故、工艺技术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信息
博物馆所在地的文化资源 博物馆所在地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间习俗、名人典故、传说故事、戏曲戏剧、语言文字、传统手工技艺等特色文化资源
——摘编自张弘《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发》请你以一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的身份,就你熟悉的某地博物馆设计一个文化创意产品,并对该产品进行解读。(要求:指明博物馆所在地,对产品外观进行简要介绍,解读过程符合史实、条理清晰)试卷第1页,共3页
【重点拓展】
一、中国古代官学和私学的区别
角度 官学 私学
办学 方针 由国家政权机关主办,实行“学在官府”“学术官守”的集中办学方针 由私家根据社会或个人需要而设立,实行的是“学在四夷”“学术下移”的分散办学方针
入学 限制 受到贵族身份的限制 受教自由
学习 内容 限于传统的“六艺” 突破“六艺”
学习场所 有固定的教育场所和相应的教学设备,制度比较规范化 不一定有固定的场所,是以教师为中心,可以流动,且设备简单,制度不够规范
学习风格 “政教合一”“官师合一” “政教分设”“官师分离”“思想自由”
培养目标 按一定方向、一定规格培养人才 以多种目标多种规格培养人才,适应建立封建制度的需要,为地主阶级服务
二、新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四次历史性转折,反映了中国教育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变革。
1.第一次转折:新中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我国开始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2.第二次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实现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工作重点的转移,是教育地位作用的提升,我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道路。
3.第三次转折:1992年中共十四大到2002年中共十六大。实现教育为计划经济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转变。这是教育体制的转型和创新,我国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4.第四次转折:中共十六大以来,实现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这是教育发展方式的变革,推动我国教育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这个转变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课后巩固】
1.位于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公元6世纪,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修建。1453年奥斯曼帝国皇帝苏丹默罕默德二世下令将其改为清真寺。1934年,土耳其共和国宣布:该教堂不再是清真寺,它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这一过程见证了( )
A.罗马帝国的分裂与发展 B.巴尔干半岛的长期动荡
C.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交汇 D.对文化遗产的持续保护
2.自1896年雅典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均有会徽设计。下列会徽体现了( )
1932年美国洛杉矶 第十届奥运会会徽 (主体是美国国旗) 1960年意大利罗马 第十七届奥运会会徽 (主体是罗马城徽) 2008年中国北京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会徽 (主体是中国印章)
A.体育文化的多源性 B.不同制度的包容性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D.人文精神的互鉴性
3.20世纪80年代,是博物馆事业兴旺发达的年代。世界博物馆的发展速度相当快,主要表现在:数量的增加、内容的丰富、规模的扩大、分布的广泛、水平的提高等多个方面。这些现象的出现( )
A.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 B.与当时社会发展相适应
C.与吸取二战经验教训相关 D.说明教育得到普遍重视
4.如图所示是我国1966 1976年出版的连环画种类数量统计情况。据图可推知,这一时期出版的连环画( )
A.是以歌颂经济建设为主题的 B.体现了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C.反映了自由创作的文化氛围 D.成为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
5.《中国教育年鉴》显示:1983 1985年,全国新增普通高等学校211所;1985年,普通高校在校生已达179万多人。这表明,此时中国( )
A.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B.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正常
C.教育环境有了显著改善 D.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6.18世纪建成的卢浮宫博物馆,位居世界四大历史博物馆之首,其艺术收藏品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6个门类,也有拿破仑一世对外征战时,从世界各地掠夺来的艺术珍品。据此可知,卢浮宫博物馆( )
A.被视作首个具有近代特征的博物馆 B.通过掠夺各国不断积累收藏品
C.向公众全方位提供了多个领域知识 D.具有文化传承和服务公众职能
7.雅克路易大卫认为“古典美德至今仍适用”,他运用技巧,使画中的事件对18世纪受过教育的法国人都熟悉。他的画人物造型自然,光和影运用富有色彩。他将苏格拉底的时代和他自己的时代衔接起来,并使其同时代人亲切而清新地进入事件。这一画风属于( )
A.浪漫主义 B.新古典主义 C.现实主义 D.后现代主义
8.《日出·印象》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名作,其创作时间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甚至有人认为应该是日落。学者们动用了多种手段,通过莫奈所描绘的画面细节——太阳高度、浪高、开着的船闸、光线等,运用几何学、天体物理学、气象学知识,结合莫奈的创作视角和书信,以及气象、潮汐、港口记录等材料,综合对比,最终确定这幅画创作于1872年11月13日早上7点35分。该过程说明( )
A.多种材料的相互印证有利于得出真相 B.绘画作品可作为第一手资料研究历史
C.创作时间确认得益于档案材料的完备 D.绘画时间最终认定自然科学当居首功
9.图1、图2、图3是中国三个重要历史时期古建筑遗产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建筑遗产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1.示例:
观点:中国古代书画作品的活化利用坚定了文化自信。
阐述: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名家辈出。《多宝塔感应碑》是唐代颜真卿楷书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作品表现了唐代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该作品体现出隋唐统一王朝的建立,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
宋元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井生活丰富,宋代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及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东京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的写照。该作品反映了宋朝强化中央集权,内部统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多宝塔感应碑》及《清明上河图》是我国书画艺术的杰出代表,折射时代风貌,其展览是文物活化利用的典例,有助于展示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是“国家记忆”的重要体现。
(也可从中国古代绘画作品、青铜器、瓷器等提炼观点加以阐释。)
2.江苏博物馆,文创产品:秘色瓷莲花碗抹茶曲奇。外观介绍:江苏博物馆镇馆之宝秘色瓷莲花碗形状的曲奇饼干。
解读:秘色瓷莲花碗是一件越窑青瓷中的代表作,称得上是秘色瓷中的稀有作品,也是苏州博物馆三件国宝文物之一。秘色瓷始烧于唐、五代和北宋初期,其技术难度较大。五代时吴越王钱氏建国,在浙江上林湖置官监窑烧制青瓷,并将其列为宫廷供品,庶臣不能使用。整个器皿以莲花为造型,由碗和盏托两部分组成,釉层厚且通体一致、光洁如玉,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恰似一朵盛开的莲花。荷花即莲花,历来被人们赋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美德。随着佛教的传入,莲花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并成为佛教艺术的主要题材之一。这件秘色瓷莲花碗不仅是一件精美的瓷器,同时也是一件境界极高的精神产品,艺术与佛法被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秘色瓷莲花碗抹茶曲奇在形制上采用了秘色瓷莲花碗的形状,本身借用了苏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的形状,加之其平易近人的价格和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信条密切相连。同时食品也是文创设计中的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产品载体,使得苏州博物馆的馆藏更为人所熟知和喜爱。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至现代(土耳其)。根据材料可知圣索菲亚教堂原是基督教教堂,1453年后改为清真寺;1934年将作为拜占庭艺术的遗迹和博物馆而受到保护,可以得出,从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到宗教仪式,圣索菲亚大教融合了拜占庭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元素,体现不同文化交流融合之美,C项正确;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小亚细亚半岛,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持续保护,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主体是美国国旗”与“1960年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会徽(主体是罗马城徽)”结合所学知识,历届的奥运会会徽都反映各个主办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C项正确;材料主要表述各个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不是单一的体育文化,排除A项;本题主旨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而“不同制度的包容性”主旨不符,排除B项;1960年意大利罗马第十七届奥运会会徽主要体现了古代罗马的历史,不是人文精神的互鉴性,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正向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社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博物馆事业也得到迅速发展,这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与各国博物馆的建设,不构成必然联系,排除A项;建立博物馆,不仅是吸取二战经验教训,更是为了传承文明成果,提供教育场所,C项失之片面,排除C项;D项“普遍重视”的表述与事实不相符合,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不等同于教育,排除D项。故选B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6年至1976年(中国)。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可知,1966至1976年,我国出版的连环画种类数量基本呈上升状态,这正是因为此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为顺应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出版的连环画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D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并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排除A项;“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遭到破坏,人们在生活都无保障的情况下很难有对于艺术的追求,排除B项;“文化大革命”时期,“双百”方针遭到破坏,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1983年至1985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的增加,社会对教育和知识的重视,均可表明当时我国教育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C项正确;材料缺乏国内外教育的比较,无法反映中国在世界教育领域的地位,排除A项;1977年,高考制度开始恢复,排除B项;1995年,中国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故选C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据题意可知,卢浮宫博物馆保存了大量人类文明的艺术珍品,同时对民众开放参观,因此具有文化传承和服务公众的职能,D项正确;“首个”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项;卢浮宫博物馆的藏品并不全部是掠夺而来的,排除B项;根据“6个门类”可知“全方位”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C项。故选D项。
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由材料“古典美德至今仍适用”,“他将苏格拉底的时代和他自己的时代衔接起来,并使其同时代人亲切而清新地进入事件”可知这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特点,B项正确;浪漫主义侧重情感的抒发,现实主义侧重描绘现实,后现代主义侧重表现个性,A、C、D三项都与材料描述的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8.A
【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学者们动用了多种手段,通过莫奈所描绘的画面细节——太阳高度、浪高、开着的船闸、光线等,运用几何学、天体物理学、气象学知识,结合莫奈的创作视角和书信,以及气象、潮汐、港口记录等材料,综合对比,最终确定这幅画创作于1872年11月13日早上7点35分”可知,学者们动用了多种手段,通过对比多种材料,最终确定这幅画的创作时间,A项正确;题目中《日出·印象》为研究的对象,而非用于研究的材料,且绘画作品经过主观加工,应属第二手资料,排除B项;CD项只叙述了论证过程中的单一方面原因,过于片面,且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D项。故选A项。
9.特点:中国古建筑遗产在不同时期差异明显,数量逐渐增多。建筑遗产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北向南,建筑遗产逐渐增多密集。边疆地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扩展。
原因:古建筑多为土、木为材料,易于毁坏,加之战争等人为因素的破坏,年代久远的遗存数量减少。宋元、明清时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明清时期建筑水平极大提高,传统科技达到顶峰。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需求、出现了数量丰富的古建筑遗产。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南宋时期在南方建立政权,南方古建筑遗产数量明显增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开发,边疆地区与内地日渐频繁,古建筑遗产增多。(答出4点即可)
古代建筑的时空分布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政治制度、文物保护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特点:根据地图中的信息,从隋唐到宋元再到明清时期遗产密度不断增加,说明中国古建筑遗产在不同时期差异明显,数量逐渐增多;古建筑遗产分布的密集区往往是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区域。根据材料中遗产分布的位置,可以得出,建筑遗产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建筑遗产时空演化呈现出由北向南分布逐渐增多的趋势,且不断向四周扩散,体现了我国历史发展和区域开发的空间过程,可以得出,由北向南,建筑遗产逐渐增多密集;边疆地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扩展。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古建筑多为土、木为材料,易于毁坏,加之战争等人为因素的破坏,年代久远的遗存数量减少;宋元、明清时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明清时期建筑水平极大提高,传统科技达到顶峰;中原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平原人们活动频繁,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民居类型丰富多样,如北方四合院、黄土窑洞、江南私家园林等各具地域特色的民居,遗存的居住类古建筑遗产较多,可见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自然地理条件优越,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需求、出现了数量丰富的古建筑遗产;隋唐时期,人口已经逐渐向南迁移、经济重心也逐渐向南移动,各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遗留的古建筑遗产日趋增多,明清时期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大、开发强度日益提高,人口逐渐向边疆地区迁移,可见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南宋时期在南方建立政权,南方古建筑遗产数量明显增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开发,边疆地区与内地日渐频繁,古建筑遗产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