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高频考点检测卷(含答案)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3-28 15:0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单元折线统计图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要对比两种羽绒服销量的变化趋势,可以选用( )统计图。
A.单式折线 B.复式折线 C.复式条线
2.周六上午笑笑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早晨出门步行了12分钟后,来到一个公交车站台,等了6分钟搭上了一辆公交车,经过12分钟笑笑来到了敬老院。下面比较准确的描述了笑笑从家到敬老院的经过情况的图是( )。
A.B.
C.
3.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如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2013年~2017年的贫困人口逐年(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4.星期天,李老师带同学们乘汽车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玩,在公园玩了2小时后乘车回学校,下面图( )描述的是上面的叙述。
A. B. C.
5.如图是某工厂一名工人下半年的月收入情况统计图,他的月收入增涨最多的是( )月。
A.8月 B.9月 C.12月
6.如下图所示的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度的记录情况,起飞后第( )秒末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A.5 B.15 C.35
二、填空题
7.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统计的过程中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它不仅能( ),还可以( ),而且便于对各组相关数据进行( )。
8.表示水位的升降变化的情况用( )统计图。
9.请根据下面统计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二月份一车间比二车间多用( )吨煤。
(2)( )月份时,两个车间用煤量一样多。
(3)二车间1-5月份平均每月用煤( )吨。
(4)1-5月,( )车间用煤量增长速度较快。
10.小轿车和中巴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方向开往24千米处的B地,行驶情况如图所示。

(1)出发5分钟后两车相距( )千米。
(2)行驶至20千米路程时,小轿车比中巴车少用( )分钟。
(3)如果小轿车到达B地后,停车加油用了5分钟,然后立即返回A地,小轿车与中巴车在离B地( )千米处相遇。
11.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下图是2018~2022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统计图。

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五年中,( )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最多,这一年发射了( )次。这五年中国一共发射运载火箭( )次。
(2)从图中看,( )年到( )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增长最快。
(3)从上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写出一条。
我发现的信息:
12.李叔叔驾车外出办事,途中一只小狗突然冲到车前,他紧急刹车才避免撞到小狗,李叔叔受惊吓后掉头开车回家。李叔叔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 )/小时,李叔叔为躲避小狗而踩刹车的时间是( )。以下的折线图是李叔叔行车的记录。
三、判断题
13.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
14.统计两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选择折线统计图。( )
15.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大小及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
16.如果要统计出罗田县2010年至2020年每年新生婴儿不同性别人数变化情况,应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
17.下图是小刚和小强800米赛跑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前两分钟小刚跑得快。( )
四、解答题
18.下面是一辆汽车和一列火车的行程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看图填空:
①火车中途停站时间是( )小时。
②汽车比火车早到( )分钟。
(2)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千米?
19.下表是小东0~10岁的身高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厘米 50 76 88 97 104 111 118 124 130 135 141
(1)小东哪一年长得最快?这一年长高了多少厘米?
(2)收集、整理你自己的身高数据,利用方格纸绘制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0.小明对东单元去年的用水量进行了统计。

(1)东单元去年用水量最多的是( )月;用水量最少的是( )月。
(2)8月比4月多用水多少吨?
(3)若每吨水2.39元,东单元去年4月缴水费多少元?
21.下面是科技城2017年下半年甲、乙两种品牌手机销量情况统计表。
月份 7 8 9 10 11 12
甲品牌销量/部 85 80 78 72 70 66
乙品牌销量/部 50 70 52 58 55 70
(1)根据上表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图。

(2)甲、乙两种品牌的手机销量在几月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3)说一说甲品牌手机销量的变化情况。
22.下面是红旗商场某月电视和空调的销售情况统计图,看图回答问题。

(1)红旗商场第( )周电视销售量最少,第( )周空调销售量最多。
(2)整体来看,本月空调销售量呈( )趋势,共销售空调( )台。
(3)这个月电视的总销售量比空调的总销售量多( )台。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1.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为要对比两种羽绒服的销量,所以应选择复式统计图,又因为是比较销售的变化趋势,所以应选择折线统计图。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要对比两种羽绒服销量的变化趋势,可以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选:B
2.C
【分析】根据题干描述,早晨出门步行了12分钟,折线往上持续到12分钟;等了6分钟,这段时间,折线平缓无变化;经过12分钟笑笑来到了敬老院,折线往上坡度变陡,持续12分钟,据此分析。
【详解】A.前6分钟,折线平缓无变化,没有体现出门到公交车站和等公交车的过程,排除;
B.从图上看,出门步行只用了6分钟,不符合,排除;
C.能比较准确的描述笑笑从家到敬老院的经过情况。
故答案为:C
3.B
【分析】观察统计图,发现折线呈下降趋势,说明贫困人口逐年在下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观察统计图,我国2013年~2017年的贫困人口逐年下降。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4.A
【分析】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学校到公园的距离,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玩,学校到公园的距离应该越来越小,此时折线应该呈下降趋势,在公园玩的2个小时,学校到公园的距离为0,此时折线应该与横轴重合,最后返回学校时,学校到公园的距离应该越来越大,此时折线应该呈上升趋势,据此解答。
【详解】A.分析可知,表示李老师带同学们乘汽车从学校出发去公园玩,在公园玩了2小时后乘车回学校;
B.第一段折线表示学校到公园的距离越来越大,不符合题意;
C.表示李老师带同学们乘汽车从学校出发去公园,到了公园之后立即乘车返回学校。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理解每段折线表示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C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求出7月到8月,8月到9月,9月到10月,10月到11月,11月到12月的工人月收入的增涨情况,然后比较即可得出月收入增涨最多的月份。
【详解】1100-1000=100(元)
1170-1100=70(元)
1240-1170=70(元)
1300-1240=60(元)
1450-1300=150(元)
60<70<100<150
他的月收入增涨最多的是12月。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6.B
【分析】由折线统计图可知,纵轴是高度,横轴是时间;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那么就是纵轴的数据相同,两条折线相交的位置,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观察统计图可知在起飞后第15秒末时,甲、乙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内容,关键能够观察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7. 看出每组数量的多少 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比较
【分析】根据复式折线图的特点可知,在统计的过程中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它不仅能看出每组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对各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详解】复式折线统计图,在统计的过程中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数据,它不仅能看出每组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对各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熟练掌握程度。
8.折线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详解】表示水位的升降变化的情况用折线统计图。
【点睛】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9.(1)20
(2)三
(3)46
(4)二
【分析】(1)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二月份一车间用煤40吨,二月份二车间用煤20吨,用40-20可求出二月份一车间比二车间多用煤的吨数。
(2)通过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可知:三月份两个车间都用煤50吨,用煤吨数一样多。
(3)二车间一月份用煤10吨,二月份用煤20吨,三月份用煤50吨,四月份用煤70吨,五月份用煤80吨,用(10+20+50+70+80)÷5即可求出平均每月的用煤量。
(4)折线陡,说明数量上升(或下降)得较快;折线平缓,说明数量上升(或下降)得较慢。
【详解】(1)40-20=20(吨)
所以二月份一车间比二车间多用20吨煤。
(2)三月份时,两个车间用煤量一样多。
(3)(10+20+50+70+80)÷5
=230÷5
=46(吨)
所以二车间1-5月份平均每月用煤46吨。
(4)通过观察两条折线发现:表示二车间的折线比较陡,表示一车间的折线比较平缓,所以1-5月,二车间用煤量增长速度较快。
【点睛】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最大优势是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所以看图时要善于对比观察。
10.(1)2
(2)
(3)2.4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即可知:小轿车20分钟到达B地,中巴车30分钟到达B地,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小轿车和中巴车的速度,进而求出1分钟两车相距的距离,最后求出出发5分钟后两车相距的距离;
(2)由(1)可知,小轿车和中巴车的速度,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行驶至20千米路程时小轿车和中巴车用的时间,再相减即可求解;
(3)由图可知,小轿车20分钟到达B地,5分钟后从B地出发,这时与中巴车相距24- 20=4(千米),根据相遇的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最后用小轿车的速度乘相遇时间即可求解。
【详解】(1)24÷20=1.2(千米)
24÷30=0.8(千米)
(1.2-0.8)×5
=0.4×5
=2(千米)
则出发5分钟后两车相距2千米。
(2)20÷1.2=(分钟)
20÷0.8=25(分钟)
25-=(分钟)
则行驶至20千米路程时,小轿车比中巴车少用分钟。
(3)24-20=4(千米)
4÷(1.2+0.8)
=4÷2
=2(分钟)
1.2×2=2.4(千米)
则小轿车与中巴车在离B地2.4千米处相遇。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11.(1) 2022 64 231
(2) 2020 2021
(3)这五年中2019年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最少。
【分析】(1)折线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观察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哪一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最多,这一年发射了几次。将这五年发射运载火箭的次数相加,即可算出一共发射运载火箭(39+34+39+55+64)次。
(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据此找出哪一年到哪一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增长最快。
(3)合理即可。
【详解】(1)39+34+39+55+64
=73+39+55+64
=112+55+64
=167+64
=231(次)
这五年中,(2022)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最多,这一年发射了(64)次。这五年中国一共发射运载火箭(231)次。
(2)从图中看,(2020)到(2021)年中国运载火箭发射次数增长最快。
(3)这五年中2019年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最少(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2. 60 9:06
【分析】折线图的横轴表示行驶的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因此折线最高的地方对应的是速度60千米/时,就是李叔叔行车期间最高车速;上图可知,李叔叔在9:06车速迅速减慢,说明李叔叔在9:06为躲避小狗而踩刹车,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李叔叔驾车外出办事,途中一只小狗突然冲到车前,他紧急刹车才避免撞到小狗,李叔叔受惊吓后掉头开车回家。李叔叔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60千米/时,李叔叔为躲避小狗而踩刹车的时间是9:06。以下的折线图是李叔叔行车的记录。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
13.√
【分析】根据折线图的特征:不仅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还能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折线统计图能表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14.√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要统计两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据此解答。
【详解】要统计两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强调“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气温的增减变化。因此,统计两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选择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依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关键要清楚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想要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就选折线统计图。
15.√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详解】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大小及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6.√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复式统计图分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单式统计图通常表示一种事物的状况,复式统计图通常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的对比。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要统计出罗田县2010年至2020年每年新生婴儿不同性别人数变化情况,应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根据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来判断。
17.√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小刚2分钟跑了400米,小强2分钟跑了300米,400>300.所以前两分钟小刚跑得快。
【详解】由分析得,小刚2分钟跑了400米,小强2分钟跑了300米,400>300。所以前两分钟小刚跑得快。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利用折线统计图表达行驶路程与时间关系,掌握利用统计图中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18.(1)①;②5
(2)0.6千米
【分析】(1)①从图中可知,8:00~8:10这段时间火车没有行驶,由此可知火车中途停站10分钟,再根据进率“1小时=60分”换算单位。
②从图中可知,汽车是8:20到站,火车是8:25到站,用火车到站时刻减去汽车到站时刻,即可求出汽车比火车早到多少分钟。
(2)从图中可知,汽车是7:55出发,8:20到站,共行驶15千米;先用到站时刻减去出发时刻,求出汽车行驶的时间;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汽车的速度。
【详解】(1)看图填空:
①8时10分-8时=10(分钟)
10÷60=(小时)
火车中途停站时间是小时。
②8时25分-8时20分=5(分钟)
汽车比火车早到5分钟。
(2)8时20分-7时55分=25(分钟)
15÷25=0.6(千米)
答: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0.6千米。
19.图见详解
(1)0~1岁;26厘米
(2)图见详解;发现:我在0~1岁这一年长得最快
【分析】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先描点,再连线,画出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小东0~1岁这一年长得最快,用1岁的身高减去0岁的,求出长高了多少厘米;
(2)根据自己的身高数据,先整理出自己0~10岁的身高情况,然后画出折线统计图,并从中获得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1)76-50=26(厘米)
答:小东0~1岁这一年长得最快,这一年长高了26厘米。
(2)我的0~10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身高/厘米 50 75 85 98 110 117 125 132 142 148 150
答:我发现我在0~1岁这一年长得最快。
(答案不唯一)
20.(1)8;1
(2)100吨
(3)358.5元
【分析】(1)观察折线统计图,横轴表示月份,纵轴表示用水量,统计图最高点对应的月份即为东单元去年用水量最多的月份,最低点对应的月份即为东单元去年用水量最少的月份,据此解答。
(2)根据统计图,8月用水250吨,4月用水150吨,相减即为8月比4月多用水的吨数,据此解答。
(3)每吨水费×4月用水吨数=需要缴纳的水费。据此解答。
【详解】(1)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最多的月份为8月,用水量最少的月份为1月。
(2)250-150=100(吨)
答:8月比4月多用水100吨。
(3)2.39×150=358.5(元)
答:东单元去年4月缴水费358.5元。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以及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学会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解题的关键。
21.(1)见详解
(2)7月份;35部
(3)销量逐渐减少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上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即可;
(2)两条折线上的点距离最大,则表示相差最大,然后相减即可;
(3)折线向上表示销量增加,折线向下表示销量减少。
【详解】(1)如图所示:

(2)85-50=35(部)
答:甲、乙两种品牌的手机销量在7月相差最大,相差35部。
(3)甲品牌手机销量逐渐减少。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通过统计图分析出相应的数据是解题的关键。
22.(1)二;四;(2)上升;157;(3)96;(4)本月第一周电视销售量比空调销售量多多少台?36台
【分析】(1)实线表示电视销售量,虚线表示空调销售量,观察实线的最低点在哪一周,则对应的一周电视销售量最少;观察虚线的最高点在哪一周,则对应的一周空调销售量最多;
(2)观察虚线的走向,发现本月空调销售量呈上升趋势,根据加法的意义,用22+35+44+56即可求出这个月的空调总销售量;
(3)根据加法的意义,用58+53+64+78即可求出这个月电视的总销售量;然后用这个月电视的总销售量减去空调的总销售量,即可求出这个月电视的总销售量比空调的总销售量多多少台;
(4)提出的问题合理即可,例如:本月第一周电视销售量比空调销售量多多少台。
【详解】(1)观察统计图可知,红旗商场第二周电视销售量最少,第四周空调销售量最多。
(2)22+35+44+56=157(台)
根据分析可知,本月空调销售量呈上升趋势,共销售空调157台。
(3)58+53+64+78=253(台)
253-157=96(台)
这个月电视的总销售量比空调的总销售量多96台。
(4)问题:本月第一周电视销售量比空调销售量多多少台?
58-22=36(台)
答:本月第一周电视销售量比空调销售量多36台。(答案不唯一)
【点睛】此题考査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