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高频考点检测卷-数学二年级下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A. B. C.
2.右面这个图案是由经过( )得到的。
A.轴对称 B.平移 C.旋转
3.下面的图形中,通过平移可以和重合的有( )条。
A.1 B.2 C.3
4.下列现象中,既有平移现象又有旋转现象的是( )。
A.行驶中的汽车 B.扔出去的铅球 C.翻动课本
5.关于图形的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移和旋转都改变图形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B.平移和旋转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C.平移改变图形的方向,旋转不改变图形的方向
6.下面图案( )是从上面剪下来的。
A. B. C.
二、填空题
7.国旗上升的运动方式是(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方式是( )。(填“平移”或“旋转”)
8.下边的图案中,( )是轴对称图形。(填序号)
9.下面哪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把它们写在横线上。
A B C D R H L V E M N
10.下面四大银行的标志中,利用轴对称设计的有(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11.根据图形的运动,在( )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12.看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图形向( )平移了( )格得到图形。
(2)上图中,图形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平移( )格就可以得到图形。
三、判断题
13.“H、8、Z、W、N”都是轴对称图形。( )
14.通过平移能和如图的图形重合。( )
15.电梯的上升和下降属于平移现象。( )
16.这三个图形分别沿一条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
17.要想改变物体的方向,我们采用平移的方法。( )
四、解答题
18.根据给出的图形,猜一猜下面图形是什么动物?
19.这些平移现象有什么共同点?
20.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对称的?
① ② ③ ④
21.图中哪几座小房子是由①号房子平移得到的?
①号房子怎么平移得到④号房子?
①号房子怎么平移得到⑥号房子?
22.完成下面的问题。
(1)右边的图案是由哪两种瓷砖拼成的?
(2)自己选择上面的任意两种瓷砖试着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参考答案:
1.B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由此解答。
【详解】A.通过画的对称图形得到的,不是平移;
B.图形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改变,只是位置变了,是平移;
C.图形是通过旋转得到的,不是平移。
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故答案为:B
2.C
【分析】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另一个图形的变化叫做旋转。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这个图案是由经过旋转得到的。
故答案为:C
3.B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平移。平移后的图形不改变大小和方向,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圈出来的这2条,都可以通过平移和重合。
故答案为:B
4.A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由此解答。
【详解】A.行驶中的汽车,车身是平移运动,车轮是旋转运动;
B.扔出去的铅球属于平移现象;
C.翻动课本属于旋转现象。
既有平移现象又有旋转现象的是行驶中的汽车。
故答案为:A
5.B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物体或图形平移后,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物体或图形旋转后,它们的形状、大小都不改变,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平移和旋转改变了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找到剪下来的图案与原长方形空白的图案相吻合的,就是从原长方形上面剪下来的。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图案是从上面剪下来的。
故答案为:B
7. 平移 旋转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旋转是指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国旗的上升的运动方式是平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运动方式是旋转。
8.①
【分析】折叠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如①图形沿中心线对折左右两边完全重合,则①图案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由分析知:①是轴对称图形。
9.B、C、D、H、V、E、M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B、C、D、H、V、E、M这些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辨别的掌握和运用。
10.①③④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线叫做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下面四大银行的标志中,利用轴对称设计的有(①③④)。
① ② ③ ④
11.见详解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称为平移。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围绕某一固定点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的过程,称为旋转。由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图1到图2是旋转;图2到图3是旋转;图3到图4是平移。
填写如下:
12.(1) 下 4
(2) 下 3 右 5
【分析】(1)图形B在图形A的下方,所以是向下平移,数出平移的格数即可。
(2)图形D在图形C的右下方,所以可以先向下平移,再向右平移,也可以先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数出每次平移的格数即可。
【详解】(1)上图中,图形向(下)平移了(4)格得到图形。
(2)上图中,图形先向(下)平移了(3)格,再向(右)平移(5)格就可以得到图形;或者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了(3)格。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移,需要仔细观察图。
13.×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对数字和字母(大写)进行判断。
【详解】H、W、8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Z、N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使它沿这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详解】分析可知,通过平移不能和如图的图形重合。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5.√
【分析】平移:物体或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了一定距离叫做平移;特点:大小、形状、方向不变,位置变化。
【详解】电梯的上升和下降属于平移现象,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由题意可知,都是轴对称图形,所以这三个图形分别沿一条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详解】这三个图形分别沿一条线对折后能完全重合。
故答案为:√
17.×
【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想改变物体的方向,我们采用旋转的方法,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及性质的掌握。
18.蝴蝶;蜜蜂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答:按照分析可知:图上的动物分别是蝴蝶和蜜蜂。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补全轴对称图形的运用。
19.见详解
【分析】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条直线方向平行移动一定距离的过程叫做平移,由此解答。
【详解】观察图形可知:
图中观光梯和缆车都是平移现象,特点是都是沿直线运动,而且物体本身的大小、形状和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点睛】熟练掌握平移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0.见详解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① ② ③ ④
所以②和④是对称的。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掌握和运用。
21.见详解
【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再分清楚图中的方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答:据分析可知③号和⑥号的小房子是由①号小房子平移得到。
①号房子向右平移,再旋转得到④号房子。
①号房子向右平移,再向下平移得到⑥号房子。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图形旋转和平移运动的掌握。
22.(1)②和④,①和③
(2)见详解
【分析】(1)我们可以看观察左边的瓷砖图形,在观察右边组成的瓷砖图形,两者相对比,即可解答。
(2)根据左边的瓷砖图形我们可以相互组合。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
(1)
(2)
【点睛】主要考查图形的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