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3课 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
基础达标
1.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马克思在中学时代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是 ( )。
A.为人类谋幸福 B.以科学促发展
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D.实现普选权
解析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曾在毕业论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
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这表明他的目标就是为人类
谋幸福。
答案 A
2.假如要查阅马克思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惟一能够消灭剥削制度的阶级这一论断的来源,应查阅 ( )。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德法年鉴》 D.《共产党宣言》
解析 本题考查马克思从事理论研究的主要著作的主要内容。A、B、D三项
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作品,具体内容不同。马克思创办的《德法年鉴》
杂志,第一次指出题干中的思想。
答案 C
3.《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主要是因为它 ( )。
A.促进了广大工人的觉醒
B.是马克思、恩格斯亲自起草的
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D.第一次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解析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它第一次较为系
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阶级斗争学说等方面的
思想。
答案 C
4.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目的是 ( )。
A.阐述剩余价值学说
B.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C.提高自己的学识
D.用于学术讨论
解析 为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
灭亡的规律,马克思投入巨大精力撰写《资本论》。
答案 B
5.恩格斯曾说:“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二人已深入到运动中去。”恩格斯的意思是 ( )。
A.要用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
B.要创立理论发展空想社会主义
C.不想创立科学理论
D.只是创立科学理论
解析 据材料及所学可正确分析和解决此题。
答案 A
6.《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恩格斯无私的经济援助是马克思撰写《资本论》的基本保证
B.《资本论》凝结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心血和汗水
C.恩格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给马克思创作《资本论》提供了巨大帮助
D.马克思撰写了《资本论》第一卷,恩格斯撰写了二、三卷
解析 马克思逝世前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二、三卷仅留下了大量手稿,
没来得及出版,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答案 D
7.伟大的人物往往有共同的辉煌。下面革命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 )。
①改造正义者同盟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 ③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
④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开始共同创立科学社会
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的有关史实。解题关键是
要分清两人共同完成或单独完成的革命理论研究或亲身实践。《英国工人阶级
状况》一书是恩格斯单独完成的。
答案 D
8.2012年是《共产党宣言》问世164周年,我们在研究“它为什么诞生于164年前?”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 )。
A.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
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
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解析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工人阶级队伍的
发展壮大;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逐渐暴露的时候,阶级矛盾也逐渐尖锐。
答案 A
9.而我(恩格斯)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句话赞扬了 ( )。
A.马克思的彻底革命精神
B.马克思与资产阶级和各国反动政府进行无情的坚决斗争的精神
C.马克思的敌人都是公开的,马克思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的精神
D.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
解析 马克思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从不计较个人得
失,在任何艰难困境中都恪守革命的信念,他所面对的敌人是整个资本主义制
度和资产阶级。
答案 D
能力提升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于最近二十五年来大工业已有很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
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
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
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
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次,很明显,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做
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的,因为这一批判只包括到1847年为止……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
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
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
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
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
反。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三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
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纲领”指什么?作者认为导致“纲领有些地方过时”的主要
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所说的“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指的是什么?马克思提
出了哪一著名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3)材料三中所说“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
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指的是什么?马克思详细论述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什么?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应持怎样的科学态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认识。题目较为基础,但也要
注意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如从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
“纲领有些地方过时”中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也是与时俱进的,从而得出我
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要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它。
答案 (1)《共产党宣言》。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政党组织发展;
工人阶级斗争经验的积累。(任意2点即可)
(2)生物进化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剩余价值论。《资本论》。
(4)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